03.05 中国歼20换国产发动机试飞成功,成绩怎么样?

funnyapp


我首先声明,本人是军迷,非专业人士,更不是那些靠着造谣,胡编乱造博眼球赚钱的垃圾自媒体,我仅就自己所了解的事实作为依据来阐述。

歼20作为5代机,且不去评论其隐身性和战场远程控制系统,其重要的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都被落后的发动机所拖累。AL31作为前苏联最后一款常规军用发动机,其性能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作为第五代战机的心脏就力有不逮了,无力支撑第五代战机的超音速巡航及超机动性能,而国产新型发动机遇到瓶颈,离入役遥遥无期。

很多靠骗流量赚钱的自媒体不顾事实,编造谣言,欺骗读者,说什么WS15研发成功,已经装备歼20,纯属放屁。如果新型发动机研发成功,其测试阶段就会公布天下,根本没有丝毫隐瞒必要,毕竟这东西无法隐瞒,而且公布出来可以提振国民士气,彰显国家实力。WS-xx是军方赋予军用涡扇发动机的编号,一款没有服役的,还在图纸上的发动机不会得到军方编号,这是常识。既然没有WS15,那些自媒体为了满足某些巨白的需求,又编造出什么WS10改型装备歼20的谣言,ws10是中国研发的第一款现代发动机,前级采用欧美某老型发动机设计,后级采用AL31设计,可谓东西合璧,性能嘛,作为一款试水发动机,入役初期,使用寿命仅仅130小时,历经改进,勉强达到600小时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国外同级水平,至于性能,懒得列举数据,也就是勉强算是追平欧美50年前水平,由于设计原因,只能采用“超频”方式,已经无力大幅度增加推力,所谓WS10改型装备歼20更是天大的笑话,这样的天方夜谭式吹牛居然还有大批所谓军迷相信,让人感叹国内军事知识普及的滞后。

歼20先期装备前苏联的AL31发动机进行常规试飞,进行军方测试,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俄罗斯虽然已经放弃AL41(117S)发动机作为第五代战机标配而选用“产品30”矢量发动机,但其看到中国短处,坚决不单独出售117s矢量发动机,而要求中国采购一定数量的苏35才搭配出售其装备的117s发动机,经过艰苦而漫长的谈判,采购架数从72架苏35降到18架,随后在今年上半年央媒和环球报道中国与俄罗斯达成采购协议,进口俄罗斯400台AL41矢量发动机。

仅仅18架苏35,且不去说打包在内的备用发动机,仅仅十几架飞机,可以消耗400台高可靠性的发动机吗?显然是不能的,那么还有什么战机可以装备这款矢量发动机呢?显而易见,只有歼20才可以装备这款发动机。

AL41发动机才是歼20唯一的可以选择的发动机,尽管这款发动机不是很完美,但限于欧美的军事禁运及国内研发的滞后中国空军无法得到更为先进的发动机前,只能选择AL41。

中国在上世纪末籍着改革开放的时机,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努力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傲人的成绩,但是,西方的技术封锁,国内科技水平的起步太低,妄图在30年内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水平是不切实际的,科学容不得弯道超车,而是需要踏踏实实的一点点追赶。



隔壁老王A0A


成绩很好,一分钟巡航速度可达52公里了,这一数据来自央视的官方报道,但是由于该速度接近2.8马赫,因此令人震惊,这意味着歼20在飞行最大速度和巡航速度上都超过了F22。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是央视的错误,应该是最大速度为2.8马赫,但是平时很少飞到这一速度。

图为装备了双发太行发动机的歼20战斗机。


不论如何,这一数据也是歼20量产后使用国产的太行WS10B发动机飞出来的效果,这对于推力比美国F22战斗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推力小1吨多的太行WS10B而言非常不易,说明歼20的气动设计非常优秀。本身,歼20就不是F22那样的常规布局设计,歼20是一架侧重于高速性能发挥的战斗机,曾被飞行员称为,一旦进入超音速,就是歼20的天下。

歼20战斗机的飞行性能非常优秀,五代机里可能仅次于俄罗斯的苏57了。


歼20战斗机使用国产发动机具备了作战能力,但是这一成绩还不是终点,毕竟歼20今后一定会换装推力达到18吨的涡扇15。如今的太行WS10B发动机的推力为14吨,单发比涡扇15小了4吨,双发要小8吨之多,如果给歼20换装了双发涡扇15发动机,那么歼20的机动能力和飞行性能将只能用可怕来形容了,这将是世界上最灵动的战斗机。

央视报道歼20一分钟可以巡航52公里。


歼20目前小批量产型中,装备了两种发动机,一种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另一种是我国的太行WS10B发动机,各占据差不多一半的数量,说明了我国一方面对太行发动机的性能非常肯定,另外一方面又对其可靠性存在疑问,毕竟太行发动机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了故障多和寿命短的问题。

身披黄金甲的歼20战斗机。


所以说,太行的测试成绩优秀的背后,也有可以继续改进提高的空间,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毕竟我们和第一流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海事先锋


成绩怎么样,对歼-20的研发团队来讲,成绩当然很不错,战斗机更换一种发动机的设计、试飞十分重要,成功换装国产WS-10B发动机,至少摆脱了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不再受制于人!

但是对发动机的研发者来讲,成绩就很差劲,不是一般的差。

歼-20从2011年1月11日首飞、进入公众的视线,到现在七年过去了,配套的发动机一直是AL-31F,长期没有使用国产发动机,主要是出于对WS-10系列可靠性的担心。

毕竟作为重点项目,一旦试飞出现任何纰漏、甚至事故,就损失惨重。

但众所周知,AL-31F这款发动机,最早用于苏-27,大概属于国际1970年代的先进水平,放在今天,推重比、涵道比和油耗等指标已经落后,装在歼-20上实属无奈,成飞(611所)当时的计划,是先用AL-31F凑合,待国产WS-15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成熟后一步到位。

今天是2018年,距离歼-20首飞已过去了七年之久,最近才传来消息、歼-20换装了国产发动机,然而仔细一瞧换装的却不是WS-15、而是WS-10B!

这真是让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WS-10B获得了认可、能用在最先进的雷达隐身战机上;

忧的则是WS-15,看起来,不出意料的是……这款四代发动机又一次跳了票,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达到实用状态。

没有WS-15加持,歼-20动力不足,很难超巡,就很难摸到四代机的门槛。

说到发动机,但凡关注一下国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水平怎么样,WS-10在1980年代立项,三十年后才成熟、堪用,WS-15则最早追溯到1990年代,莫非歼-20还要再等十年,才能得到符合原设计指标的发动机?

那样的话,十年后歼-20还是最先进的战机吗,五代机会不会都出来了?

再进一步想,四代机的配套动力掉了链子,即便五代机搞出来,配套的动力系统又在哪,会不会又给一下子拖十年、影响五代机列装和战斗力的发挥!

说一千、道一万,歼-20换装WS-10B的消息,并没让笔者看到啥成绩,成飞、611所把歼-20搞出来,已经做得很好,奈何发动机厂家、研究所不给力,现在歼-20换装WS-10B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是在严峻的国际斗争形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应急之策。



当然,这样批评航空发动机的配套厂家,也有失偏颇,航空发动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并不是“不计代价”的突击就能砸出来,况且各位大可以查查这些部门的一线员工收入。

钱,谈了伤感情,可也真没砸多少呢!

说来说去,咱外行不瞎搀和,就盼WS-15早点定型、量产,别让歼-20用着两台落后一代的发动机升空打仗了。

——


炎黄军武


换装国产发动机,无论“峨眉”,还是“太行”,寓示着每一颗镙丝都是国造的,所有的技术实现了全部自主化,想想都挺幸福的呗。或云不比F-22的推力那么大,又不济苏-57的产品30,两款飞机都能实现超音速巡航,歼-20先后装备AL31和“太行B”,都存在推力不足的情况,仍需要加倍努力。现在的技术状态,略略差点事,倒是不影响主要性能发挥。飞机都是“吹”出来的,而发动机是结结实实飞出来的,使用时间越长亦可验证其耐久性,发现问题可以早日实现解决一切问题,这就是歼-20装备“太行”的目的所在。国产军用大推的成熟,标志着我们在有关发动机方面所有技术的成功,再向前一步就不难。当年美国折腾F100,折腾了多年确实很苦,成功以后急速向前跃进,从那时起,天下第一,无人能撼及其地位。今天我们也要说,“太行”已成,“峨眉”还能远吗?

▲“峨眉”不远。就在前面,开始装机实验,就是现在着急着用,估计大的问题不会再有了,只是科学实验,即要严格按规律办事,来不得丝毫的马虎。从8到10,美国用了20年,我们在十年以内可成,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工程能力,技术突破以后,为了战力需要,可以增推,我们不惧落后,更不会为更先进三字所吓倒,所止步不前,更何况涡扇-15所设计推力,已足可满足需求,从当年因为推力不足进行减负的努力,现在结出了灿烂的硕果。在传说中在争议中,现在有一个基本实事是,它所表现的能力,列装一年来已得到了军方认可。我们的飞行员说,进入了超音速,它就是王者,王者是不言的,争议减少,质疑声音渐轻,随动力问题的解决,它会表现得越来越好。因是两次珠海,歼-20最是吸睛,这是我们的五代战斗机,与美国可以等类并肩,战力丝毫也不逊色的一款战斗机。想想吧,想想。

▲龙之变化。一丝不苟,虽已装备,但仍然持续在推进,我们的实验,不只换发那样简单。比如迷彩涂装,开始于墨绿,而后又有银灰,银白,割裂迷彩,斑澜迷彩,至少有六种之多,所可更换者,不只是一种涂装,涂装也是战斗力,在隐身上下足了功夫。又比如航电和信息水平,都知道,我们技不如人,大飞机C919,航电多有采购,即为证明。军民技术标准不一样,总体也反映了我们军用技术使用水平。落后不要紧,自家坚持努力,通过不断改进,性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至少一条,歼-20的综合性能是可以满足于作战需求的,所以改进只能越来越好,追求当今前沿技术变化,以威龙模块式的开放架构,持续推进以后,以为正有王者风范。

▲总师寄语。有人隔着2000公里之外,通过战机雷达发现了它,这真是神器一般的雷达!歼-20列装一年中,完成了夜航训练,标志着初步战斗力的形成,出海执行任务,在我们周边,环伺着众多眼睛,执行任务回来,还没有一人宣称可以追踪到它的身影,更何况二千公里之外?担当在这头,威慑在那头,现在它已成为海天的坚强卫士,正如杨伟寄语,威龙在天,已与周边装备了多少架F-35没有多大关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誉良多。观察F-35,据2017美国官方称,尚存在966项技术缺陷,今年因一架失事全部停飞,多少人表示出不理解,甚至有人说,它最大的缺陷,正在于过于先进,如此辨正关系,让世人表示出越来越多的疑惑和困惑,是因为先进性没有解决,不可实现,还是技术问题根本不能得到解决?大约也只有美国自己知道。歼-20不为此,我们的航空人绝不会将有问题的飞机就这样交付出去,带病上岗的飞机,美国空军仍要求出动率达到60%以上,明显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比之下,我们再反复咂摸一下杨伟的话,以为蛮有意思的噢。


魂舞大漠


歼20一分钟可战斗巡航52公里!

这个是个惊人的数字!已经能够全面超越F22了!

近日,在《人民日报》推出的“军人一分钟”中,直接曝光了歼20的速度,“一分钟可战斗巡航52公里”,这意味着歼20的速度达到了3120公里/小时,低空飞行按照音速340米/秒,将达到2.549马赫。如果是在万米高空飞行,音速约300米/秒,那么将达到2.89马赫的超级速度。这里的战斗巡航非常可能指的是加力状态下的飞行速度。歼20的2.549马赫的战斗巡航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军F22的性能指标,F22公开数据是最大飞行速度是2.25马赫,无加力巡航速度是1.58马赫。

如果歼20这个速度是准确的,感觉可能是歼20顺利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

据香港媒体9月5日的报道称,有军方消息人士透露,一款能使中国的歼-20战机,成为世界一流战机的新型发动机,在今年年底前可能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装备了这种新式发动机的歼-20在巡航方面将更加快速。消息人士对香港媒体记者说,许多问题(主要与高速运转时叶片过热有关)已经在地面测试和试飞中得到解决,因而近期可望实现产品保持稳定高品质的目标。

涡扇-15发动机在设计上采用了三元矢量喷管技术,在机动性上远远优于F-22采用的二元矢量喷管发动机。同时推力损失指标又比俄罗斯的三元矢量喷管好的多,因此涡扇-15发动机的数据还是非常让人骄傲的。

歼-20战斗巡航速度在低空达到2.549马赫,涡扇-15设计推力上限为2.5马赫,毫无疑问最新歼20很可能已经换装了WS15,并且可能已经实验成型了,这个也可能是新款歼-20列装部队以后,创造的又一个战斗巡航速度的新的里程碑。

这个真的非常令人兴奋,也非常令人激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终于突破了封锁,突破了难关,自己创造出了一个神迹般的歼20战机。

综上所述,歼20可能已经换装了新型WS15发动机,而且已经创造出来2.549马赫的令人振奋的战斗巡航速度。


睿思天下


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的短板,特别是军用发动机,从歼-10到歼-20的研制都是在采用国外发动机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成功首飞,并且装备部队的也是采用进口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就是一个突破性的产品。

目前歼-20进行试飞的型号中就有使用太行发动机的产品,这款发动机的推力与AL31F类似,使用国产发动机可以让歼-20的生产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这样就能够大批生产。

虽然歼-20换上了国产的发动机,但是我们还是要高兴地同时警醒自己,毕竟,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可靠的。

歼-20安装上了国产的太行发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技术有所突破,但是还不能说明我们就和世界上那些先进的发动机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不仅仅如此,我们不仅仅要发明出优秀的发动机,让歼-20 发挥最好的作用,同时在其他方面也要不断创新,依靠自己。



综合性能来讲,F-22目前依然是最优秀的! 歼20不久后会采用国产升级版的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 总体性能毫不逊色于美制和俄制最先进的发动机,已经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


枕边观世事


我是“麻辣战争”头条号主编龙舞风行,航空发动机技术是航空工业技术王冠上的明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其研发技术难度之大,超过了运载火箭,超过了原子弹和氢弹,甚至超过了制造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的难度。

当今世界,能够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先进发动机的国家,仅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家,如果中国能够在2020年顺利完成涡扇-15的研发,就能挤进这个行列,成为全球仅有的第三家可以研制大推力先进涡扇发动机的国家,但是,是三家中垫底的水平。

涡扇10

据媒体报道歼20换装了国产发动机在试飞,换装的应该是涡扇10的改进型,涡扇10作为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再怎么改进,也还是第三代发动机,作为四代机的歼20,装着三代机用的发动机,仿佛是一个肌肉强健的顶尖职业运动员,却有着一颗中老年人的心脏,超音速巡航这个四代机的标准性能无法实现。

未来即使涡扇15能够在2020年顺利完成研制,其性能勉强能够接近F22上使用的F119发动机的水平,加力推力约为16吨,要知道美国的F119发动机是1990年完成研制的,也就是说到2020年涡扇15非常顺利地完成研发,也落后了美国三十年。

F119发动机

至于美帝目前最先进的F135改进版发动机,加力推力已经超过20吨,一旦应用于F35战机上,将使F35的机动性能进一步提升。

还有俄罗斯俄罗斯即将完成的“产品30”发动机,安装在苏57上,加力推力超过17吨。

俄罗斯产品30

因此,未来的涡扇15能够装上歼20,只能是让我国终于挤进世界顶尖发动机的俱乐部,但其性能既不如俄罗斯的产品30,更不如美帝的F135改进版,属于垫底水平。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真是无法一蹴而就,难度太大,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注“麻辣战争”头条号,关注世界军事分析。


麻辣战争


太行版歼20虽不完美,但意义依然重大!

众所周知,歼20原型机以及目前正在列装部队的小批量生产型还是使用经我国改造后的俄制99M1发动机。但是使用国产太行最新改型的歼20照片已经在网络上大量传播,目前正在进行试飞测试。

实事求是的说,无论是正在使用的俄制99M1还是正在试飞中的涡扇10C(姑且这么叫着吧),都不是歼20的理想动力。装备这两款发动机的歼20只能实现最低限度的超音速巡航(即开加力跨过音速,然后关闭加力实现几十分钟的超音速飞行),却无法实现高马赫超音速巡航(不开加力实现1.5马赫以上的持续飞行)。

无论是F22还是歼20,这两种顶级四代机超强的制空性能上是通过高度隐身和超巡来实现的。隐身对空战的影响不用多说,可以大大压缩敌方发现、锁定自己的距离,使本方处于单向透明的优势地位。而超巡对提高空战性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凭借较快的速度迅速占位,获得比对方更好的态势;二是载机较高的速度也赋予了导弹更高的初始速度,提高了导弹的有效射程、扩大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同时降低对方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在攻防两个方面扩大本方的优势。

F22气动设计的重点就是优化高马赫区间的机动性,据称F22在1.6马赫时机动性能最佳。而三代机气动优化的重点是在0.8-1.2马赫的跨音速区间。正因为这个原因,F22即便挂着龙勃透镜也能轻易打败F15这样的三代机。

F22能实现1.6马赫以上的超音速巡航主要通过两个手段实现:一是超音速升阻比极佳的船型升力体布局+武器内埋,二是性能逆天的F119发动机。

F119涵道比仅为0.3,发动机推重比超过10,最大军推超过10吨,最大加力推力15.6吨,专门为超巡而生。

歼20在气动设计上也是突出超音速能力。歼20飞行员曾经说“一进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歼20使用中国独创的升力体边条鸭式布局,超音速升阻比更出色。但是99M1和涡扇C8左右的推重比和不到9吨的最大军推,使得歼20尚不具备F22那样1.5马赫以上的超巡能力。这也成为歼20目前最大的缺陷。

所以,广大军迷对歼20的目标发动机---涡扇15望眼欲穿。虽然网上关于涡扇15的消息沸沸扬扬,但是严格的保密制度下谁也说不好涡扇15的性能以及进度。但是各种情况暗示对于涡扇15的进度,大家还是保守一些为好。

虽然有专家说涡扇15 有望在3年后成功,但是研制厂商的内部信息 “XX15发动机外内涵匹配优化”,显示涡扇15还在不断的完善、优化。而且,太行版歼20试飞的消息本身就说明了涡扇15进度不乐观,不然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耗时耗力的加塞一个型号?

即便是这个阶段的歼20,已经显示了强大的威力,不但拥有优秀的隐身性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且机动性也不输歼10这样的三代机。在空军组织的内部对抗中,歼20对三代机实现了单方面的屠杀。

即便还不完美,太行版的歼20 对中国来说仍然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太行版歼20摆脱了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使得我们可以提高歼20的生产速度,并且避免了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的风险。歼20定型后生产速度一直比较慢,目前年产量仍是个位数,很大的原因就是俄制99M1发动机供应量有限,而且质量不稳定。装备涡扇10C后,我们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的生产。

而且,根据歼20总师在珠海航展上的说法,歼10B-TVC上验证的推力矢量技术已经在歼20上测试,使用国产发动机后歼20的机动性和隐身性能有望获得提升。

2、目前以F35为代表的四代机已经在我国周边大量部署,我国面临非常大的空中压力,只有尽快装备大量歼20才能有效应对。

不但美国海空军在亚太部署了大量的F35,日本、韩国的F35也正在陆续交付,日本还扩大了采购规模,甚至会装备舰载的F35B。

3、大量生产、装备太行版歼20可以使部队尽快获得试用、运营、维护四代机的经验,也可以让部队真切的获得反制四代机的方法。即便不是完全版的歼20,但是,有跟没有完全就是两码事。

在去年的“红剑-2018”演习中,歼20模拟第三方假想敌参加演习,充当兄弟部队对抗四代机的“磨刀石”。只有装备了四代机后,才能摸索出克制四代机的办法。不然,就会陷入“歼8枪挑F22”式的意淫。

4、有太行版的歼20顶着,可以给涡扇15充分的研制和完善时间,就像当年引进AL-31F给了太阳完善、成熟的时间一个道理。虽然大家对涡扇15望眼欲穿,但是考虑到涡扇15的研发难度以及我国在航发领域相对薄弱的基础,大家要给涡扇15更多的耐心。

综上,不完美的太行版歼20仍然对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军迷对涡扇15版完全体歼20的期待可以理解,但是没必要成为心病。目前的歼20凭借隐身、综合信息能力以及优秀的气动设计已然是大杀四方的空中利剑,而且历史上也不乏装备落后发动机但是仍是优秀战机的例子,比如F-14。

F-14最早装备TF-30发动机,推力性能不理想,而且故障多发、可靠性差,但是这不妨碍其成为那个时代性能最强的战机。当然,后来装备了F110发动机后,更是锦上添花。歼20也会重复这个传奇故事。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消息啊,那笔者还真有些消息能够说道说道,按规矩,只提大概,不涉及具体的数字。

实际上,从歼-20战机换装FWS-10系列发动机(据说装在歼-20上的FWS-10型发动机的正式名称是FWS-10C型,相比较FWS-10B更改了机匣安装位置,进一步优化了发动机的部分性能)的意义来讲,第一是确保了歼-20战斗机彻底成为了一型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战斗机——从机体结构,到航电设备,到动力系统,到武器装备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国产化,其政治意义不容低估;第二是确保了歼-20战斗机突破了产能供应的瓶颈,有了进一步扩大装备规模的可能性——由于俄罗斯方面的产能限制与制约我国空军实力增长的战略考虑,俄国向我国提供发动机的进度一直比较缓慢。以歼-10C战斗机而言,如果发动机供应充足,完全可以达到80架甚至100架一年的巨大产能,但是由于每年收到的发动机数量严重不足,年交付数量只一直徘徊在30-40架左右——歼-20战斗机换装FWS-10系列发动机试飞结束后,我们自己的“太行”产能即可用于扩大歼-20的年交付数量,歼-20有望摆脱目前“零敲碎打”,一年只交付给部队十几架,三年一共只交付给部队不足三十架的尴尬境地。

如果从战机性能上来讨论换装FWS-10C发动机后歼-20的试飞成绩,笔者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毕竟AL-31F-M1也好,FWS-10C也罢,其推力水平、推重比系数、推力曲线等相对于歼-20这种机体非常重,内油系数非常大,最大起飞重量更是大得令人咋舌的第四代重型战斗机而言还是太差了,目前的歼-20战机尽管得益于优良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在超音速速度区间表现非常优异,但在包线左下角区域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要彻底发挥出歼-20“空战之王”的潜力,只有一条路可走——FWS-15加上三元矢量推力喷管。


军武次位面


歼-20战斗机装备国产发动机是一个未来的趋势,目前批量装备的歼-20战斗机使用的仍然是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发动机。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中目前推力最大的就是涡扇10太行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歼-11B系列战斗机有大规模的使用。

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的短板,特别是军用发动机,从歼-10到歼-20的研制都是在采用国外发动机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成功首飞,并且装备部队的也是采用进口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就是一个突破性的产品。



目前歼-20进行试飞的型号中就有使用太行发动机的产品,这款发动机的推力与AL31F类似,使用国产发动机可以让歼-20的生产摆脱对国外的依赖,这样就能够大批生产。


从太行的性能看是一款在AL31基础上研制的发动机,使用太行发动机之后的歼-20可以具备与原来使用AL31F发动机一样的性能,包括实现超音速巡航能力和机动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