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黄州禹王城城址是目前鄂东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之一,遗址区保留有丰富的地面和地下遗存,是本地区东周时期代表性遗址。近年来,遗址区乡镇建设加速和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城址保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同时其丰富的价值有待向公众进行阐释。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1、农业现状

湖北黄州禹王城城址范围内涉及3个行政单位人口,农业人口共计约1400户。禹王城遗址分布区内居民产业结构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马铃薯、柑等;经济作物包括油菜和白菜、菜苔等各种蔬菜作物,其中蔬菜类多以自给自足为主;副业主要为淡水养殖。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2、民居建设

禹王城城址分布范围内涉及3个行政村和7个自然村,城址分布范围内居民建设用地约40公顷。城之内居民点大部分建于地势较高的城垣周围,尤其在城址西部的龙王山岗地民居较为密集,叠压于西城垣之上。建筑层高以2-3层为主,建筑形式基本为现代砖混建筑,建筑外部使用瓷砖、水泥等材质。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3、生产设施

禹王城城址区域内生产设施包括环壕附近的鱼塘、城址西南角的废品收购站和城址西侧中部的砂石场。鱼塘对遗址的景观和遗存保护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废品收购站建于西城垣西侧长江故道上,与城址原景观环境不协调,并对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砂石场紧靠东城垣内测,生产活动对城垣和城址内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4、道路交通设施

禹王城城址周围遍布公路,其中城址北部高新大道穿城而过,对城垣和城内遗存产生严重破坏,团黄公路紧靠东部环壕,城内村落间由水泥村道相互沟通,对城墙造成15处明显的穿越,西部村道直接叠压于西城垣之上,中部村道贯穿东、西城垣,另有数条乡间小路分布于城址内。目前的国道、省道多经前期规划建设而成;城内便道则多为自发形成,通行有效性较差,并存在较大的破坏压力。另外,规划中的长江五路紧靠西城垣,如建成之后也会对城址及景观环境造成破坏。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5、周边建设

禹王城南北区域目前主要为村落建设区,建筑密度适中,体量较小,城址建有驾校等小型企业,对城址景观环境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城址东西两侧建设活动较少,景观环境和视域可达性较好。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6、建设发展速度

禹王城城址在改革开放后尤其近年来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黄州区的城市扩张,城址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建设量存在较大的增长趋势,如不采取必要措施对生产建设活动加以引导、改造、限制,将对城址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和破坏。

这些建设现状成为黄州禹王城遗址的环境保存影响因素

值得欣慰的的是,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禹王城遗址的保护,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同志曾指出“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要保护好禹王城、黄州城及其地下文物”,黄州禹王城的保护工作一直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