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選擇給寶寶添加輔食?

曹佳鵬


關於寶寶輔食的添加,主要有幾個階段,具體我在下面詳細說明。


什麼時候開吃

一般情況滿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加拿大兒科學會、中國衛生部等等官方機構和組織均推薦滿6月齡(早產寶寶是校正孕周後的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寶寶的消化器官已經相對發育完善,口腔運動功能和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已經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

太早:由於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過早添加會對寶寶腸胃造成負擔,引起寶寶消化不良,也會增加食物過敏風險,給免疫系統帶來負擔

過晚:6月齡是寶寶咀嚼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太晚添加輔食可能導致未來的餵養困難,也會因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而影響語言發育不添加高鐵輔食會引發貧血等問題

6個月前,如果寶寶出現想吃輔食信號強烈,比如對大人食物很感興趣、搶食、吞流口水等,建議問問醫生。


母乳/配方奶不要停

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到2歲。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餵養方式,嬰兒添加輔食後,母親最好能持續母乳餵養至兩歲,配方奶寶寶也要堅持到2歲

輔食之所以是輔食,不是以飽為目的的,主要是為了補充不足的營養素以及幫助寶寶探索食物世界,鍛鍊相關能力,奶仍是主要食物。6-12個月寶寶每天保證800ML左右奶量,12-18個月每天保證700ML左右奶量,18-24個月每天保證600ML左右奶量,具體因寶寶而異。


添加順序

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證明根據某一特定順序引入輔食會更有優勢。美國兒科學會的意見是,不必根據某一特定順序引入輔食也不必避免或者延遲引入常見的致敏物質。家族沒有過敏史的就不要特別在意順序,有過敏史的還是優先選擇不易過敏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更為穩妥。

每次只能給孩子添加一種新的食物。適應2-3天后再引入下一種,並做好記錄,如果有腹瀉、皮疹、嘔吐等過敏反應,或者其他不適,停止食用,並聯系醫生。

考慮到寶寶咀嚼能力逐步強化

以下添加順序供參考

6月齡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高鐵米粉、紅肉泥、魚泥、菜泥、果泥等各種泥。

7-9月齡逐漸過渡到軟固體食物:碎肉沫、碎菜、爛麵條等。

10-12月齡逐漸開始吃固體食物,性狀方便寶寶咀嚼的食物。

一週歲以後可以開始吃

“大人飯”,但是還要保持少油、少鹽、少糖、少任何調料的清淡口味並較為細軟。


第一次輔食

吃什麼:國外建議是高鐵米粉或禽畜肉類等強化鐵的食物,國內媽媽還是比較習慣用高鐵米粉,相對方便安全。

什麼時候:寶寶精神狀態好,情緒愉快的時候,可以是上午小睡醒來後。

誰來喂:母乳媽媽不一定是好的人選,因為媽媽身上的母乳味對他是個大誘惑。

怎麼做:可以先用淺底窄頭的湯匙喂輔食,再用母乳或配方奶餵飽,也可以先墊一點母乳或配方奶讓飢餓的寶寶情緒穩定,再喂輔食,再用母乳或配方奶餵飽。第一次只需要超嘗試1小勺,一天2~3次,後續視寶寶情況逐步增加食量或次數,觀察兩三天後再考慮其他食物的引入。

米粉衝調

4份70℃的溫開水倒進1份米粉中,邊倒邊攪拌,倒完後放置30秒,再攪拌至無結塊顆粒,稠度大致是用湯匙舀起呈煉乳狀流下

除非寶寶非常抗拒米粉,否則最好不要用配方奶或母乳衝調米粉,母乳和配方奶還是單獨喝對營養吸收更好。


注意事項

1.

要讓寶寶享受食物, 不要強迫餵食,也不要在寶寶自主進餐的時候責備他搞得一團亂或者頻繁給他擦嘴收拾,打擾他的美食時間。

2.

寶寶開始吐出新的食物並不是不喜歡,而是他進食技能尚有不足。和寶寶一起咀嚼讓他模仿,引導寶寶主動舔吮,鍛鍊他對嘴巴肌肉的控制力,而不是把勺直接塞進他嘴裡,造成其窒息感影響進食體驗。

3.

寶寶食物的安排不必總是效仿他人,而是要結合自家的飲食習慣,寶寶最終是要融入家庭吃大人飯的。1歲以內的寶寶,建議不要食用蛋清、蜂蜜、鮮奶及其製品、大豆及製品、帶殼的海鮮、乾果等。

4.

食物最好現做現吃,吃剩的最好丟棄。寶寶的食物要熟透,熟透的食物激素殘留更少。一歲以前輔食不加任何調料品,不用動物油,一歲以後也是要少鹽、少油、少糖,保護寶寶味覺並減輕身體負擔。

5.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開始引導寶寶使用吸管或者吸口的杯子,1週歲左右停止用奶瓶,15個月徹底戒除。

6.

不要過早刺激味覺。不少家長喜歡用筷子蘸點有味道的東西給寶寶嚐嚐,這並不是一個好習慣,過早用較重的甜、鹹、酸等刺激孩子味覺,會讓寶寶味覺發育過早,導致其厭惡配方奶、米粉等淡味的食物。

7.

雞蛋不要多吃。一週兩三個足矣,一週4個雞蛋蛋白質就會超標。不少國內專家建議8個月再開始添加蛋黃,一歲後再吃蛋清。

8.

水果只吃不喝。新鮮水果幫助攝入膳食纖維,同時鍛鍊咀嚼能力,但果汁會引發蛀牙和肥胖問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禁食果汁,其《兒童飲用果汁指南》建議,1-3歲幼兒每日攝入量最多不超120ml,4-6歲控制在120-180ml,7-18歲控制在240毫升。

9.

6個月以後的寶寶可以給水,出汗多導致尿液過黃的,則每天適當喂一些水。推薦白開水,水煮沸後去除部分含量較高的礦物質保留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相對安全,礦泉水礦物鹽含量較高可能對寶寶腎臟有負擔,條件允許的可以考慮嬰幼兒專用飲用水。不要給寶寶喝菜水,因為菜水可能有農藥殘留,所以只吃過水後的菜。


歡迎關注“旺寶家育兒”,與旺寶爹媽一起聊聊育兒那些事兒~

旺寶家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這段時間,除了原先母或嬰兒配方奶之外,還應給寶寶添加輔食。那麼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順序又是怎樣的呢?每次給寶寶添加的量是多少?

輔食添加的時間:最好從6個月後開始,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寶寶體重達到6.5~7公斤,坐姿正確時能抬起頭;寶寶的“伸出反射”消失(“伸出反射”指將非液體物品放到嘴前時,寶寶張嘴並將舌頭向上向前伸出的能)。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以上情況,家長們就要注意了,請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需要強調的是,輔食添加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需要在孩子健康的時候添加。如孩子生病或對某種食品不消化,應不添加或暫緩添加為宜。

6個月齡的寶寶:需要添加的輔食是米糊、乳兒糕、營養米粉、粥、蛋黃、魚泥、豆腐、動物血、菜泥、水果泥、果汁。

7-9個月齡的寶寶:需要添加的輔食是面、烤饅頭片、餅乾、魚、蛋、肝泥、肉末。

10-12個月齡的寶寶:需要添加的輔食是厚粥、軟飯、掛麵、饅頭、麵包、碎菜、碎肉、油、豆製品。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按正常的一日三餐去餵養了,注意以糧食、奶、蔬菜、魚、肉、蛋、豆腐為主的混合食品,烹製方法要多樣化,注意色、香、味、形,且要細、軟、碎,適當讓寶寶食用一些水果、海鮮品,以達到營養平衡的目的。

如果當爸爸媽媽把食物放進寶寶嘴裡時,他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嚥下,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說明他對這東西有興趣,這時你可以放心的給寶寶餵食了。

如果寶寶將食物吐出,把頭轉開或推開你的手,就說明寶寶不要吃也不想吃,你一定不能勉強,隔幾天再試試。

最後給各位寶爸寶媽一個提醒,輔食添加是寶寶餵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您一定要認真對待,幫助孩子補充更多營養。關注晶晶每日養生知識分享為你的健康加氧!


劉晶晶


一、 輔食添加時間

輔食添加的時間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添加輔食不宜早於四個月,也不能遲於八個月。

可添加信號: 聰明的寶寶,都會給媽媽發一些,可添加,或不可添加輔食的秘密信號。如1母乳餵養每天8~10次或配方奶總量達1000毫升扔顯飢餓。

2足月兒體重達到出生時2倍。

3頸部力量增強,可以獨坐。

4看見別人吃自己嘴巴也跟著動。

5用勺餵食物主動張嘴,不會被嗆到。

不可添加的信號

1把勺子放在嘴唇上不張嘴。2一旦把勺子放嘴邊就哭。3寶寶對勺子或新食物討厭或牴觸。

二 輔食的作用

1幫助生長髮育 2訓練吞嚥和咀嚼的能力 3促進乳牙發育 4為說話打下基礎 5促進腸道發育 6發展味覺和嗅覺,避免挑食,偏食 7為斷夜奶做準備 8快樂進餐第一課

三 輔食添加的原則

量:少~多(最開始1-2勺為宜,每日一次,觀察寶寶消化吸收好再添加2-3勺。觀察三四天沒有嘔吐腹瀉等可添加第二種)

質:稀~稠 細~粗(流質-半流質-固體)

種類:單~豐富(應按澱粉、蔬菜、水果、肉類的順序添加)

耐心:不要心急,不要受人影響,按規律才最安全最有效。

此時要觀察寶寶吃飽後有沒有滿足感,觀察大便,每月測量身高體重,防止出現腹瀉,嘔吐,皮疹

三、輔食各月份具體添加




如果對你有幫助,關注我吧!


曉說育兒那些事


怎麼樣給寶寶一步一步添加輔食?首先要明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目前的觀點,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是從六個月開始,也就是說滿180天,之後才可以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原則,第一,目前推薦,首先是從強化了鐵的米粉開始,添加米粉的時候,要從少到多,觀察5到6天,如果寶寶對米粉的適應的話,再嘗試添加其他的輔食。

選第二種輔食,可以嘗試雞蛋黃,有的觀點認為添加雞蛋黃要在八個月之後,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可以根據孩子有無過敏體質的可能。有沒有過敏體質?如果孩子的父母,都沒有過敏體質的話,寶寶可以嘗試添加雞蛋黃作為第二種輔食。

依次類推可以嘗試肉泥、肝泥等作為輔食。添加任何輔食都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適應5到7天。


觀察孩子對輔食,適應不適應的觀察方法,那就是看孩子的大便有沒有異常,如果是添加了新的輔食之後,孩子的大便很正常,沒有腹瀉,沒有吐,沒有發燒的情況,說明寶寶對這種輔食已經適應了,這是觀察孩子輔食是否適應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添加輔食的時候,儘可量在孩子一歲之前,將市場銷售的食物,儘可量的都能品嚐到,讓孩子品嚐原汁原味兒的輔食,這樣孩子以後,偏食的可能性就小。


等孩子對多種食物適應之後,給孩子添加輔食儘可量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比方說在一週內,或者是兩週內使孩子吃的食物種類的數量儘可能多一些,在搭配的比例方面,也要儘可能合適。


當然,一歲以內的孩子,還是一母乳,或者是奶粉為主食,輔食僅僅是一種輔助添加的食物,這種輔食添加的原則,那就是種類多樣,所添加的量要適合孩子的消化吸收,每一個孩子對輔食的消化吸收代謝都不一樣,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的消化吸收情況,確定自己孩子的進食的數量,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要跟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比較。


要以平常的心看待自己家孩子吃輔食的量和身高、肥瘦、發育的情況。


李永進母嬰營養指導


在此強調,各位媽媽在添加輔食時千萬不要著急,添加輔食的原則應該是循序漸進,增加食材種類時也是以寶寶的接受情況為標準,而不是爸爸媽媽的主觀意願呀。所以,在記錄裡也為大家總結了四條添加輔食的原則,爸爸媽媽需要牢記喲~

(1)從一種到多種

媽媽們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地增加食物的種類。當寶寶滿4個月後,最好的起始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嬰兒營養米粉已強化了鈣、鐵、鋅等多種營養素,這樣就能在保證寶寶營養均衡的同時,還不會使胃腸負擔過重。

當寶寶滿6個月時,就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蔬菜泥,7-8個月後再開始添加蛋黃、肉泥等食物。

(2)從稀到稠

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媽媽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物,如米粉、米糊、蔬菜或水果泥等等。隨著寶寶小牙齒的長出,再逐漸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

(3)從小到大

給滿4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除了補充營養素之外,也是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當寶寶再大一些,咬肌也都發育較好、磨牙長出時,媽媽們就可以逐步地過渡到固體食物了,如軟飯、麵條、嬰兒麵包等,還可以有意把食物的顆粒做得粗大些,有利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4)從少到多

每次輔食添加的時間應該安排在兩次母乳或配方奶之前,先吃輔食,緊接著餵奶,讓寶寶一次吃飽,避免少食多餐,因為少食多餐不僅會影響寶寶進食的興趣,還會影響消化。一般輔食添加的規律為一天兩次,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再逐漸增加喂輔食的次數。

小提示: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時,都需要讓寶寶適應3-4天,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寶貝屋


因為我的奶水不好所以一開始就是用奶粉跟母乳混養。在孩子四個月時我家人就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了,先是很稀很稀的米粉湯,後來開始往米粉湯裡添加煮好的雞蛋黃。水果是用磨研工具給孩子弄的細細的喂孩子。橙子,蘋果,西瓜草莓很早就開始給孩子吃了,不過西瓜好像不能給寶寶吃太多


落雪無痕72794411


由細到粗

因為寶寶一直是喝特別細的奶粉或者是母乳的,所以再添加輔食的時候也要慢慢的由細到粗讓寶寶接受,比如:米油、米粉等粥之類的由稀到稠的一個添加過程,慢慢的添加各種泥狀的,等孩子長牙之後,可以咀嚼了,就可以添加一些能讓孩子咀嚼的的食物,比如手指飯,菠菜葉煮懶,讓寶寶手拿著吃,西藍花也可以那樣的來做。


由少到多

在沒添加一樣食物的時候,要先稍微的讓寶寶嘗試一下,然後觀察寶寶對新添加的時候有沒有過敏情況,等寶寶對這一食物完全沒有問題,接受之後,再考慮添加新的食物。

由一樣到多樣

不要一下給寶寶吃好幾樣的食物,要一樣一樣的來添加,因為寶寶第一次接觸這個食物,你也不清楚寶寶對那個食物過敏,所以要一樣一樣的來嘗試,確保一樣沒有問題後,再添加另一樣。

再次提議一下,先讓寶寶從稀到稠,又米油,米糊,粥狀,泥狀,到後面讓孩子嘗試手指飯,一個是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一個是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有助寶寶的牙齒髮育。

我是幼師寶媽說育兒,歡迎關注,留言。

幼師寶媽說育兒


你好,做為一個育兒領域原創者,很高興能在這個炎熱的夏天為你解答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先來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如何添加輔食的,我家的寶寶是從六個月開始添加的輔食,先是喝的小米粥上的米油(就是米粥的最上面一層湯,我們這裡通常叫米油),先從小米米油開始,一個星期以後是大米的,小米第一次是喝2-3口,看第二天有沒有過敏或拉稀這樣的現象,我家寶寶很好,適應的也很快,第二次就喝了5口,然後這樣每天多一點點一點點的,到一個星期後改成大米油,因為我一直是純母乳哺養,母乳在六個月以後就沒有鐵,大米油就是補鐵的,米油沒有問題以後就開始慢慢的一點一點添加,小饅頭(我家老大老二都是買的旺仔小饅頭,老牌子,心裡還放心)再接著是蔬菜泥,水果汁,到雞蛋黃,到後面的時候就可以混合給孩子添加了。

另外我的經驗是如果給孩子添加蔬菜汁或水果汁的時候,首選方式應該是蔬菜泥、水果泥。因為這樣水果或蔬菜裡的營養不會流失。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百諾恩首席哆媽


我女兒十個半月,也正在輔食的道路上摸索前進。其實該怎麼添加,網上有很多詳細的專業的資料,百度一下就好了。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堅持”。

我女兒從五個月開始,我就興沖沖地買了各種抄食譜買食材,光輔食料理機就買了兩個,更別提什麼勺子碗了。但是最後常用的也不過就是一個小毫升的打碎機,勺子有時候拿起我的就用,所以這些真別買太多,適合最重要。

至於做的輔食,也根本沒按所謂的食譜來做,因為食譜上的太複雜麻煩,往往做一個小時寶寶吃不了兩口。後來我基本也摸索出經驗了,食譜上雖然花樣繁多,也不過就是魚肉菜蛋幾樣。我基本不會單獨給寶寶做了,都是我自己做飯的時候順便安排。比如我想熬粥,就在粥熬好了之後把我們的盛出來,鍋裡留一點,切一點碎碎的青菜肉末扔進去再煮好就行了,也可以放胡蘿蔔地瓜什麼的。如果我今天蒸米飯,那就把什麼南瓜紫薯或土豆山藥什麼的切塊一起蒸。或是拿蒸鍋蒸蛋羹,煮雞蛋。蛋羹裡可以放肉末菜末或豆腐都行。反正就是每天基本上有菜有蛋,各種食材都吃,水果也要吃,軟的像香蕉橘子可以直接吃,蘋果梨子什麼的就打碎了吃,或是蒸熟了吃,雖然蒸熟了破壞維c,但是也會產生別的有益的物質。當然魚也不能少。我一般都是自己做魚的時候單獨取出一塊不放調料的清蒸。

我家寶寶大概六個月的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剛開始很多不愛吃的,而且蛋黃還過敏,不過一定要堅持堅持,蛋黃過敏可以過幾天再少量添加,不愛吃的也不要直接淘汰,也過幾天再加,或是和別的愛吃的東西放一起。總之,就是每天讓她吃,吃慣了就會越來越容易接受。現在我女兒十個多月了,幾乎沒有不愛吃的東西,只要看到我們吃飯都會嗯嗯地要東西吃。


我的暢小姐


寶媽,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了呢。

首先,要是想給寶寶添加輔食的話,一定不能太早,要到寶寶六個月左右。

其次,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是高鐵米粉比較好,剛給寶寶添加輔食要做到由稀到稠,剛開始開以嘗試幾口,觀察一下寶寶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然後再做打算。

我家崽,就是在六個月給吃的米粉,那時候看到我們吃飯,眼睛巴巴的看著,急的不行,看著還怪可憐,我就給崽買了桶米粉。

剛開始吃的時候,燙的稀,一次燙一勺,先讓崽嘗試吃兩口,看她挺愛吃的,也沒拉肚子什麼的,第二天就接著吃了。

崽七個月左右我就給燙的綢點了,又開始添加新的輔食,蛋黃,剛開始吃也是先嚐一點,再慢慢到整個蛋黃。

現在崽還有一天就滿週歲了,吃的輔食也多了,米湯,饅頭,蛋黃,蛋白,麵條,水果也吃,基本上是不挑食。

寶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量,不要給寶寶貪吃積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