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楼小院用青砖铺地面,地基应该如何施工?

福109795056


青砖垫层

1、正常都是用1:3的水泥和干沙进行干铺,这样铺的青砖比较稳定,刮风下雨不会积水,也不会塌陷。

2、古代可能有多种方法,个人知道的以前是用生白灰和干沙搅拌均匀后,进行铺贴。白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氧化镁。白灰在以前建房子作为水泥的作用。后来逐渐被水泥取代。也可以使用石粉,石头碎成粉末状。

3、沙子,用比较好的河沙,进行铺贴也可以。以前农村的院子里用河沙直接干铺青砖,留5毫米缝,后期用沙子把缝隙塞满,避免活动。也有用水泥砂浆勾缝的,但是渗水率下降,有可能积水。

4、用沙子和土,沙子占7土占3成。这种方式也可以,土的比例要低一些,太多下雨后踩上去会发软。

5、直接将地面铲平,然后裸铺上去,留缝用沙子或者土塞好。四周用道牙石收边。(道牙石就是马路上常见的路边铺着挡水的石条)。

欢迎大家讨论更多方法,尤其是古代的方法。


设计好好


设计师小墨,专注分享装修经验,有任何装修疑问都可以私信我哦!

家有一庭院,养花种菜当户外休闲室,本该是件美好的事,但一到下雨天庭院土地就让人无法正常行走,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用砖块铺满庭院,好看又美观,可我却发现了另外一个新鲜事儿,为啥国外瓦工铺砖,要在砖块和地面之间多铺一层垫子?多花材料费和时间,为啥要多此一举?


多番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国外这所谓的白花功夫却有4大好处,难怪多花钱都要做!值~

△不容易长杂草

门前庭院铺的砖块路,砖缝之间长杂草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儿了,清理不方便,还影响美观,而在铺砖块之前,在砖块与地面之间铺上橡胶垫子,后期砖块地面就不容易长杂草了。

△不容易塌陷

小时候庭院都会拿旧砖块铺个人行道,防止下雨地面泥泞不好走,但时间一久就会发现,路面上的砖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为了防止出现砖块塌陷问题,在中间铺上橡胶垫子,就分散地面压力,让庭院道路更加耐踩耐用,30年不塌陷估计都没问题!

△节省时间、人力

小砖块一个个单独铺在地面上,有时为了保证地面平整性,还要特意挖坑填平,破坏地面,耗时效率慢,如果有了橡胶垫的辅助,无论是土地、水泥地、沙土地、草地,都能毫无压力的进行铺路,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

△整洁美观

如果砖块地面下直接是土壤地面,即使砖缝灌沙,时间一久,灌的泥沙渐渐减少,一到下雨天,就会从砖缝之间冒泥水和泥浆,所以用橡胶垫子进行地面与砖块路之间的隔断,下雨天地面仍然和新铺的一样。

进行这样的庭院地面铺路时,具体该怎么做呢?

①基层处理。无论是沙石、土壤地面,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地面进行平面推平。

②铺橡胶垫。一块块橡胶垫依次平铺在要铺的人行道或庭院地面上,多余的可进行裁剪,然后边缘再进行与地面之间的固定。

③铺石块或砖块。在铺完的橡胶垫范围内,依次进行砖块平铺。

④砖缝填沙。将准备好的沙倒在砖块上,用大刷子或其他工具,将沙均匀填到砖缝之间,然后用压板将泥沙压到中间的垫子上,固定融合。

⑤刷漆固化。表面美化,好看的人行道和庭院地面就完成了。

大家觉得国外在庭院砖块地面下多铺一层垫子的做法好用么?总之在我看来,减少杂草,效率高又美观,在庭院做上一个这样的砖块地面,应当算是庭院的一大景观了,保准左邻右舍见了都要回家偷偷学着干。


合肥飞墨设计师


有的回答真逗,排水固结啥的都干出来了,高射炮打蚊子吗。

我是干道路的,砖砌路面基层上加3公分的砂垫层,上铺砖块。为了便于压实,应使垫砂具有一定的含水量,既不能大干,也不能太湿。用砂的含水量宜为4%~5%。对于农村公路砌块路面,整平层的完全松铺是可以的。不过,必须要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或≥600kg振动板进行砌块面层的最后压实。

铺砖可以采用顺块或人字形铺筑。自己家院子没有那么多车走,顺块就可以了,比较好施工。

铺筑砌块之后,为压实整平层,可用振动板进行初步压实。 铺筑的铺面应及时压实,不知道你院子多大,振动压实应至距铺筑工作面1m左右,不应铺筑好很大的铺砌面积不压实。初步的振压可使垫砂进入接缝底部25~50mm的高度。

然后便可进行接缝的灌砂了。先在路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用扫帚将路面上的砂扫入接缝中。然后进行振动压实,先在边缘处压实,然后在中间压实,每处振动压实2~3次。前进的速度应与步行速度相当,并不宜使砌块受到扰动。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块体达到稳定状态。


用户355553518673


垫层法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填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以及其它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垫层法分类

1.按垫层材料分类: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加筋土垫层等。

2.按垫层所起作用分类:换土垫层、排水垫层、加筋土垫层。

垫层法适用条件: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且建筑物荷载不太大的地基。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3m以内较为经济合理,但不应小于0.5m。

垫层的作用

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时是不同的,如建筑物基础下的垫层主要是起换土作用;而在路堤和土坝等工程,主要是利用垫层起排水固结作用。

1. 换土垫层

(1)提高地基承载力

地基中的剪切破坏是从基础底面开始的,并随着基底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向纵深发展。因此,若以强度较大的砂或其它填筑材料代替软弱土层,就可提高持力层承载力,从而避免地基破坏。

(2)减少地基沉降量

基础下地基浅层部分的应力较大,其沉降量一般在地基总沉降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若以密实的砂或密实填筑材料代替浅层软弱土,就可减少地基的大部分沉降量。另外,由于密实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土层上的压力较小,因此也相应减少了下卧土层的沉降量。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由于砂或碎石等垫层材料的透水性大,当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得以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

(4)防止地基土冻胀

由于粗颗粒垫层材料的孔隙较大,不易产生毛细管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

2. 排水垫层

排水垫层是指软土地基上堤坝或大面积堆载基底等所铺设的水平排水层,一般采用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或碎石填筑,必要时在垫层底和上表面增设具有反滤性能的土工合成材料,防止砂石垫层被淤堵和拉裂。

其主要作用为:

(1)作为水平排水层和下卧软土层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提高浅层地基的抗剪强度,配合砂井,加固深部软土层;

(2)约束软弱下卧层的侧向变形,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改善其变形性质。

3. 加筋土垫层

加筋土垫层是指由砂、石和素土垫层中增设各种类型加筋材料组成的复合垫层。如加筋土垫层、土工格室垫层等。

其主要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扩散应力,使压缩应力分布均匀;

(2)增强砂石垫层的整体性和刚度,减小不均匀沉降;

(3)约束软弱土的侧向变形。

换土垫层的设计

主要内容:垫层材料的选用、厚度的确定、垫层铺设范围以及地基沉降计算等。

一、垫层材料选用

垫层材料: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矿渣、加筋土等。

选用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合理选用。

二、砂垫层厚度及宽度的确定

三.沉降计算

对于碎石、卵石、砂夹石、砂和矿渣等粗粒换填材料的垫层由于在施工期间垫层自身的压缩变形已基本完成,且量值很小,因而在地基变形计算中,可以忽略该部分;但对于细粒材料,尤其是厚度较大的换填垫层,则应计入垫层自身的变形。

s1计算中,应力可取垫层顶面和底面压力的平均值。一般砂垫层Es=20~30MPa;粉煤灰则Es=8~20MPa,碎石、卵石为30~50MPa。无论是地基还是垫层,其沉降计算均可传统分层总和法计算。

基础灰土垫层施工

1. 厚度确定

软土地基上土垫层厚度的确定与砂垫层相同。

(1)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垫层厚度应保证天然黄土层所受的压力小于其湿陷起始压力值。

(2)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垫层厚度应大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垫层的厚度,或控制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cm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宽度确定

按照处理范围素土垫层或灰土垫层可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

(1)局部垫层:一般设置在矩形(或方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下,其平面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厚度的一半。

(2)整片垫层:一般设置在整个建筑物(跨度大的工业厂房除外)的平面范围内。每边超出建筑物墙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的厚度,并不得小于2m。

粉煤灰垫层

1.化学性质

粉煤灰和天然土中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具有火山灰的特性,在潮湿条件下具有凝硬性,与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物质进行水化反应,生成水化产物,使碾压密实的粉煤灰颗粒胶结固化形成块状结构,可提高粉煤灰的强度,降低压缩变形,增强抗渗性和水稳定性。

2.物理性质

粉煤灰的压实曲线与粘性土相似,具有相对较宽的最优含水量区间,其干密度对含水量的敏感性比粘性土小,最优含水量易于控制。

垫层施工

一、土的压实机理

土一般由固体颗粒、水、空气组成。土中固、液、气三相组成的比例反映干湿、密实程度,对评价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意义,是垫层压实参数选择的依据。

实践证明,要使土的压实效果最好,其含水量一定要适当。对过湿的土进行碾压会出现“橡皮土”,不能增大土的密实度。对很干的土进行碾压,也不能把土充分压实。

1.最优含水量

在干密度——含水量曲线上干密度的峰值即为最大干密度,与之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优含水量。

2.干密度——含水量曲线的物理意义

(1)当粘性土的含水量较小时,水化膜很薄,以结合水为主,颗粒间引力大,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作用下,还不能克服这种引力而使土粒相对移动,压实效果差,土的干密度较小;

(2)当增加土的含水量时,结合水膜逐渐增厚,颗粒间引力减弱,土粒在相同的压实功能下易于移动而挤密,压实效果提高,土的干密度也随之提高;

(3)当土中含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孔隙中开始出现自由水,结合水膜的扩大作用并不明显,颗粒间引力很弱,但自由水充填在孔隙中,阻止了土粒间的移动,并随着含水量的继续增大,移动阻力逐渐增大,压实效果反而下降,土的干密度随之减少。

3. 土的压实系数λc

二、垫层施工方法

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三种。

(一)机械碾压法

机械碾压法是采用压路机、推土机、羊足碾、振动碾或其它压实机械来压实软弱地基土或分层填土垫层。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工程。

施工步骤:

1.将拟建范围内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挖出至设计要求;

2.将底部土体碾压加固;

3.分层填筑,逐层加密。

施工参数:如施工机械、铺筑厚度、碾压遍数与填筑含水量等由工地试验确定。

为保证有效压实质量,碾压速度要有所控制,平碾控制在2.0km/h,羊足碾控制在3.0km/h,振动碾控制在2.0km/h。

碾压法对表层地基加固深度一般可达2~3m。一般粘性土经表层压实处理,其地基承载力可达80~100kPa。

质量检验:

施工中,随层检验平均干密度、含水量。采用环刀法或贯入测定法。每个基坑 或100~500m2设一个检验点。

(二)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15~30kN)提升到一定高度(2.5~4.5m),然后自由落锤,不断重复夯击以加固地基。

1. 施工顺序

重锤夯实宜一夯挨一夯顺序进行。在独立柱基基坑内,宜按先外后里的顺序夯击。同一基坑底面标高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逐层夯实。

2.施工要点

(1)现场试夯;

(2)夯击前应检查坑中土的含水量;

(3)施工夯打工艺;

(4)现场有边坡或邻近建筑物时,应当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3.质量检验

不仅要检查施工记录及试夯最后下沉量,而且要检查加固质量。基槽每30m一点,整片地基每100m²两点以上。经过重锤夯实的地基承载力可达100~150kPa。

(三)平板振动法

振动压实法是利用各种振动压实机,将松散土振压密实。

适用于处理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杂填土地基。

振动压实机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两个偏心块以相同速度反向转动而产

很大的垂直振动力。

压实效果:一般杂填土经振实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达100~120kPa。

振动压实的效果与填土成分、振动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振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振动时间超过某一值后,振动引起的下沉基本稳定,再继续振动就不能起到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因此,施工前需进行试振,得出稳定下沉量和时间的关系。

参考:对主要由矿渣、碎砖、瓦块组成的建筑垃圾,振动时间约在1min以上;对含炉灰等细粒填土,振动时间约为3~5min,有效振实深度为1.2~1.5m。

振实范围应从基础边缘放出0.6m左右,先振基槽两边,后振中间,其振实的标准是以振动机原地振实不再继续下沉为合格,并辅以轻便触探试验检验其均匀性及影响深度。

三、砂(砂砾、碎石)垫层施工

1.垫层材料

砂石: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砂石(砂料的不均匀系数不能小于5,以中粗砂为好,可在砂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但要分布均匀),不得含有草根、垃圾,含泥量应小于5%,对具有排水要求的砂垫层宜控制在含泥量不大于3%。

灰土: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

2.施工要点

(1)施工机械应根据不同垫层材料进行选择,压实参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2)不同施工机具应采用不同的最优含水量,尤其对素土和灰土垫层应严格控制。

粉质粘土和灰土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的范围内;粉煤灰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4%范围内;砂石料,当用平板式振动器时可取15%~20%,采用平碾或蛙式夯时可取8%~12%,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宜为饱和;对于碎石及卵石应充分浇水湿透后夯实。

(3)不良地质现象(如垫层下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应先进行清理,然后再施工垫层。

(4)施工过程中严禁扰动垫层下卧的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为避免坑底土层受到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筑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对碎石或卵石垫层,其底部宜设置150~300mm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

(5)垫层的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若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状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排降水措施。

(7)垫层每层虚铺200~300mm,分层铺填,分层压实,每层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层施工。

3.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环刀法或贯入测定法。

(1)环刀法:用容积不小于200cm3的环刀压入每层2/3的深度处取样,测定其干密度,干密度应不小于该砂石料在中密状态的干密度值。

(2)贯入测定法:先将砂垫层表面3cm左右厚的砂刮去,然后用贯入仪、钢叉或钢筋以贯入度的大小来定性地检查砂垫层质量。

工程质量验收——载荷试验。

换土垫层法注意事项:

a.浅层(深层施工困难);

b.换填厚度为0.5至3.0m(太薄无用,太厚施工困难,费用高);

c.分层回填压实(保证质量);

d.验算变形;

e.大面积及深厚垫层宜考虑换填材料重度大于天然土时对变形的影响(本身影响以及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家居生活志


提醒一下:整个院子不要满铺,留出几块凹下去的地方种树种草种花,也利于雨水排放和渗透到地下。

如果院里不停车不频繁进出重型物品,通常把基层夯实,如果想避免砖面生青苔,避免砖缝长杂草,可在夯实的土地基础上再铺5到10厘米厚的石灰与砂及粘土混合均匀的三合土(一般做过施工的师傅都知道),如果雨季时间长且会有短时强降水,担心积水,可在夯实三合土垫层时有计划地向排水方向找坡。

砖面铺设注意平整及砖块之间的拼花及留缝均匀。最后用粗砂灌缝扫净,避免缝隙中藏污垢即可。

最后忍不住多说一句:有个院子真好,既嫉妒又羡慕,呵呵。


大侠菊一刀


水泥砂浆铺的厚度参照土质和每年降雨量就好了,可以厚可以薄。像我们人行道或者小区园林路一般来说底下都是混凝土面。再者,砂浆对土层不会有很大影响的,以后不要了把面上那一层直接刨走,然后把土松一下就完事了,不要想的太复杂。

我们农村的青砖和石板过了几代人的也不少,都是夯实了直接放地面上的,时间久了人走的多自然就压下去了


什么熊


正常做法是这样的,呀不然地面会塌陷积水,出现水地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