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青帮大佬张啸林被手下枪杀,结义兄弟杜月笙、黄金荣为何坐视不理?

用户64537308


张啸林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37年底上海沦陷后,上海滩那帮流氓老兄弟们各有选择:有的破家抗日,比如杜月笙;有的投降日本当了走狗,比如张啸林;有的退隐当乌龟,比如黄金荣

曾经的兄弟们选择不同,大义之前也就认不得谁是谁了

兄弟做汉奸杀兄弟,徒弟做汉奸清理门户,杜月笙离开上海前把自己核心门生陈默介绍进了军统上海站,任行动队长

那段时间,陈默们甚是铁血

早期和杜月笙相交莫逆的俞叶封被机枪扫死在舞台包厢,这个俞叶封算是三亨以下地位实力最强的青帮大佬,可惜后来加入了张啸林的新亚和平促进会,帮日军大肆收购军需物资;还有英租界巡捕房督查陆连奎,这个和黄金荣齐名,一个法租界一个英租界,也被枪杀在自家宾馆,陆连奎在杜月笙进入英租界时出力很大,也是杜月笙密友;还有杜月笙变节部下曹炳生,为日军辩解的强盗律师范罡……

对于张啸林,杜月笙仁至义尽,离开上海前,曾经力劝其不要当汉奸,到了香港仍然托人联系张啸林,让其改邪归正,可惜张啸林铁了心思……不仅建立新亚和平促进会为日军搜刮军需物资,还出任伪省长,危害太大

据说老蒋亲自下令,命令戴笠除掉张啸林。这老蒋其实也挽救过张啸林,37年上海沦陷前,派专人安排其撤离,可惜……

接到命令的戴笠,并没有告知杜月笙,而是直接让陈默处理,他也怕杜月笙念及兄弟情义手下留情。当初杜月笙他们还在彷徨于是否离开上海时,戴笠曾含蓄警告:

如果你们不走,有啥意外,我戴笠可不能替你担保

陈默行动果决,不过张啸林也不好杀,身边鬼子宪兵、门徒帮众很多,陈默策划连杀七次,损失惨重,才最终由策反保镖林怀部一枪毙命,同时被杀的还有汉奸吴静观

张啸林死亡消息传到杜月笙处时,杜月笙掩面哭泣,他说

张先生当汉奸罪有应得,只是我心里明白,这一定是陈默他们交代林怀部干的,二十多年的交情,由我徒弟杀了我老兄,论江湖义气,我实在站不住道理

杜月笙哭过之后,杜公馆的人再次行动了,这次由杜月笙留守大弟子万墨林亲自安排,成功制裁杜月笙的另一个老兄弟,时任伪上海特别政府市长的傅筱庵。这傅筱庵是通商银行大老板,杜月笙合伙人,也是相交莫逆

民族大义之前,也难为杜月笙了,一个个老兄弟都被他送归了西,兄弟交情和民族大义,杜月笙选择了民族大义


灵石蕴珠宝


在旧上海,著名的三大亨就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这个张啸林有官府背景,所以三人结义时,黄金荣和杜月笙也是看上这一点。毕竟在旧社会,要想办大事,就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武,财,势!

武,就是武力。

财,就是财富,

势,就是官府背景,即势力。

杜月笙和黄金荣当时就缺少这个势力,所以张啸林才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初时,三个人配合相当好,各尽其责,赚了很多钱,又特别会享受,把旧上海黑帮生活推到极致。

随着日本人的侵略,旧上海也未能幸免。这个张啸林竞然为了做上上海市市长之位,愿意同日本人合作。这就是典型的汉奸行为。为人所不齿。

尽管黄金荣和杜月笙在旧上海打打杀杀,无恶不作,但是这个民族气节还是有,所以坚决不同日本人合作!

所以,在张啸林同日本人合作时,无论是上海黑白两道,还是中统都恨不得杀了这个汉奸。

后来中统设局刺杀了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当然坐视不理,因为在张啸林做汉奸那一刻起,兄弟情份也就没了!

所以一个人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含糊。在民族大义前更不能含糊。

张啸林正是在这个人生关键时刻,竟然选择汉奸这条路。也是不归路!

除掉汉奸,国人拍手称快!

压在黄金荣和杜月笙心口上这块石头终于卸下来。!


阿邦行走在文化长廊


1940年8月14日,也就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张啸林在自己的宅邸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刺杀,张啸林身中数枪后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案子堪称是民国史上一大奇案,众说纷纭,堪称民国版的罗生门。

说起张啸林就不得不提一提他和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的身份、关系。

比起张啸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汉奸行径,杜月笙和黄金荣就显得有骨气多了。

日本人曾邀请黄金荣出任伪职,在民族大义面前,黄金荣一口回绝了日本的诱惑,表示不可能做这种有损自己名节的事情。

另一位大佬杜月笙更是直接表态抗日,而且相当积极。

反观张啸林就显得做人毫无底线。

1940年的民国,中日双方已经全面开战。在民族大义面前,投靠日本人,绝对是汉奸行径,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张啸林并不这么想,他的眼里只有“东山再起”,“称霸上海滩”,所以,张啸林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汉奸,早就没了底线。而张啸林也确实不负侵略者的期望,上海滩的黑帮势力在张啸林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成了日本人残害同胞的狗腿子。


(上图为张啸林)

表面上的结义兄弟,心里边的生死仇敌

在旧上海滩,盛传着一句话,叫“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张啸林和杜月笙、黄金荣早年间是靠鸦片生意发的家,这个行业本来就带有浓厚的黑色性质,见不得光。黑吃黑也成了行业里的公开的潜规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张啸林和杜月笙、黄金荣三个人选择拜把子结兄弟,最初确实是出于出生入死的手足情谊。但随着生意做大,长期的利益分配不均导致三个人貌合神离,这时候可以看成是三个人为了利益选择的一种结盟方式。所以三个人本身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这个三角联盟其实并不牢固,每个人也都有着各自的小算盘。

据说在黄金荣闭门不出、杜月笙远赴香港时,张啸林曾准备在上海滩“大干一场”,称霸十里洋场。而这些,杜月笙和黄金荣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对张啸林产生什么想法。

(上图为黄金荣)

至少张啸林想取代自己,杜月笙和黄金荣一定会产生嫉恨的心理。

而这时候张啸林投日做了汉奸,黄金荣和杜月笙已经用了行动间接的与张啸林划清了界限。

上海沦陷后,国民政府在上海的的地下军统站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抗日、暗杀、锄奸,搞情报。这时候张啸林投靠了76号李世群做了汉奸,张啸林绝对是在军统的暗杀名单上的。杜月笙和黄金荣一但插手这个事,性质就变成了两个人替汉奸翻案的嫌疑,这对于杜月笙和黄金荣来说,脸上也并无光彩,在国家机器面前,搞不好军统和中统还要盯上自己。

不管怎么说,杜月笙和黄金荣于情于理都犯不着去给一个汉奸出头,而且替张啸林出头,费力不讨好,还会让自己晚节不保。对于昔日的兄弟情谊,只是不好说罢了。

(上图前排中间为杜月笙)


青衫素人


上海赫赫有名的三大亨,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说起上海三大亨,大家肯定都能说上名字: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这三个人的结合可谓是天造地设,过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这里就不在细说,不过为什么张啸林被杀,两个结义兄弟置之不理呢?

这就要说到三个人分别代表的不同利益,抗战全面爆发后,这黄金荣就闭门不出,他不站谁的队,只求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生,他代表的是他这个帮会,他自己的利益;而杜月笙搭上了戴笠的“快船”,代表的则是军统的利益;偏偏张啸林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当起了汉奸,那么这个时候他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这不同人的利益有冲突的情况下,兄弟情就被瓦解了。当张啸林被自己的手下枪杀的时候,黄金荣和杜月笙自然不会站出来了,更有消息称张啸林其实不是被自己手下枪杀,而是杜月笙指派的人杀了张啸林,不管真假,他们代表的利益本就不相容,有这件事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张啸林被杀,两兄弟置之不理情理之中,在利益中,兄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刚刚才说


民国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国内的环境一片动荡,上海作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各大势力蠢蠢欲动。在繁华的上海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个人横空出世,成为当时只手遮天的人物。同为上海滩的大佬,三个人之间少不了有些往来,关系自然也是不错的,那为什么张啸林被刺杀的时候,黄金荣和杜月笙却根本不管呢?



黄金荣作为上海滩老牌的大佬,他的年纪是三个人里面最大的,实力自然也是如此。除此之外,黄金荣还是法租界的督察长,他在当时的上海滩吃的很开,黑白两道上都有一定的话语权。黄金荣贪财好色,靠着自己的关系贩卖鸦片,开设赌场,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杜月笙最初是一个卖水果的,因为削得一手好梨别人熟知,后来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成功进入到黄金荣的公馆。杜月笙虽然无权无势,但是他这个人很会做人,在一次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救了黄金荣一命,之后就得到了黄金荣的重视。有了黄金荣这个大腿的帮忙,再加上杜月笙的高情商,他在上海滩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啸林擅长打斗,当时的环境非常动荡,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有分量。张啸林凭借着自己的拳头,在加上自己背后有着军阀的支持,所以硬生生的打出了一个名堂。他们三个人都是出自于青帮,而且生意上也有一些往来,所以关系还算不错。



但是在小日本入侵之后,他们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日本鬼子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自然想要拉他们三个人入伙,毕竟杜月笙等人在上海滩是有话语权的。


黄金荣和杜月笙虽然不是什么善辈,但是在民族大义前却分得清楚,他们懂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自然不愿意帮助小鬼子自己的国家,所以直接拒绝了小鬼子的要求,不仅如此,杜月笙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日做出了贡献。



但是张啸林却截然相反,他在小鬼子的威逼利诱之下,没能够坚持住自己的底线,成为了一个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黄金荣和杜月笙本就痛恨日本人,所以和张啸林的来往也就越来越少。张啸林为日本人卖命,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结果被人暗杀至死。


对于张啸林的死,杜月笙和黄金荣还巴不得呢,又怎么会在意呢?


司徒历史


张啸林长的人高马大,打起架来不要命,是个狠角,当时的人们评价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不要以为张啸林只是会打架的粗鲁人,实则他脑袋瓜非常灵光,相对于其他两位还是个文化人,浙江武备学堂可是他正儿八经的考上的,还在学堂里读过两年书,黄金荣在青帮是“天”字辈,辈份最高,张啸林是“通”字辈,要高过杜月的“悟”字辈,其实辈份不同是不可以兄弟相称的,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利用,竟然称兄道弟,实则是坏了规矩,看似亲密无间,却是勾心斗角,他们和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完全是两个慨念,一到关键时刻必然会分崩离析。



“三大亨”地位的排列,一开始是黄.张.杜,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后变成了杜.黄.张,这让张啸林心里很不爽,嘴上又不好说出来,只能暗暗地等待时机,1937年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10月下旬,战局恶化,蒋介石准备放弃上海,为防止青帮三大亨被日伪利用,邀请三人一起去香港,杜月笙道是受邀去了香港,黄金荣虽然没去,但明确表示决不会出头给日本人做事,张啸林一看机会来了,这不是我独霸上海滩的好时机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于是上海沦陷后,张啸林就呆在家中,急切地盼着日本人上门,果不其然,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亲自登门“拜访”了他,并很快达成了协议,其实这协议是张啸林求之不得的,也是盼望已久的,张啸林立即走马上升,布置门徒收罗地痞流氓,将黄金荣,杜月笙的遣散人员收归旗下,胁迫各行各业同日本人合作,大肆镇压抗日活动,捕杀抗日志士,又以“新亚和平促进会”会长的名义,派人去各地为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从中赚取差价,此时他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卖国贼,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他同杜月笙.黄金荣已是分道扬镳,恩断义绝了,说的再严重点,势不两立也未尝不可,所以张啸林被保镖林怀部枪杀,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出面报仇。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一直以来,林怀部都被认为是军统人员。但是在后来在军统四大天王之首的陈恭澍的回忆录中,林怀部刺杀张啸林一事,并非军统所安排,林怀部也并非是军统人员。

三个人感情也曾经极好,为何杜月笙和黄金荣两个人都选择坐视不理,没有给张啸林复仇了?只能说盗亦有道,张啸林投靠日寇,沦落为汉奸,早已经没了底线。黄金荣当时是拒绝了日军的邀请拒绝出任伪职,他不可能掺和这种有损自己名节的事情。而当时势力最大的杜月笙是积极抗日的,很多人分析,他支持并且还参与了除掉张啸林的行动了,他怎么可能还去找林怀部报仇了。

在他死前的三天,他接受了日本的委任状,之后被杀。其实张啸林早就对蒋介石不满,因为当初他的儿子张法尧从法国留学回来,张啸林以为凭借自己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能够培养一下他的儿子,就让张法尧去南京见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给张法尧安排一个银行经理之类的高级职位,但是蒋介石听说张法尧在外留学一年就要花十几万元,就没有用他,张啸林因此对蒋介石非常不满。


秋风扫落叶160085280


首先,或许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张啸林还是黄金荣,杜月笙,那都是上海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就其根本似乎又有着一些不一样。


区别

对比一下这三个上海滩大亨,你会发现,就他们三个人的评价来说,就黄金荣还有杜月笙其实就他们作为汉奸这样的话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其实无论他们立场如何,但是终究对比于张啸林来说有着很大的差别。

张啸林呢?他可以说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汉奸,他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起来的,所以他也是和日本人之间有着更多的联系,而且这种情况即使是在后来日本做出了许多恶劣行径之后,他还依旧在保持着,于是渐渐的蒋介石很不满意,也有着更多的人去看不上他了。

悲惨结局

所以呢?在这样的一个时节,张啸林的行为无疑是让许多人不满,像是为富不仁这样的话语其实在外界人的心中早就不足以去描述他了。于是后面的情况也就成为了必然。

张啸林他也是担心着自己的生命,于是他出去的时候往往身边围满了保镖,据说即使是杜月笙也是曾经对他下过手,不过他终究是和日本人走得太近了,看不上他的人也多,重点是国民党的人也在盯着他。



后来,林怀部呢,他抓住了一个机会,在外面一次精心的策划后,两枪结束了张啸林,而林怀部呢?则是早早的就开始为戴笠服务了。再说杜月笙了,他都想对张啸林下手,怎么可能会去救他呢?


是阿维啊


但凡脑子正常点的都会坐视不理。上海三大亨在那个年代无非就是超强版的地头蛇,蒋介石下令,戴笠参与执行“斩首”行动,谁又敢说什么,黄金荣和杜月笙的实力还没到直接对抗政府的地步,况且张啸林冒天下之大不韪,死有余辜,谁也不会为他出头,同混一碗饭,吃相太难看了,当时那种局势,谁不知道依靠日本人能赚钱,但大多数都“敬”而远之,偏有一群人悍不畏死的人,为了钱,连命都不要,何况是脸。

当初蒋介石扛不住打算放弃上海的时候,就“邀请”这老三位都去香港转转,“恋家”的黄金荣无论日本人来,还是后来上海解放,他都是雷打不动的宅在家里,所以拒绝了老蒋的邀请,但也同时保证,不会为日本人做事,并且说到做到,宅在家里以至于后来养小弟都费劲。

杜月笙比较听话,直接去了香港,又因为人脉关系强悍,提早收到消息,又抢先由香港转往重庆,无论如何折腾,这两位都还算言而有信,钱当然要,但脸也还是要的。

三大亨最早的排位,杜月笙是老幺,而后来一跃成为一哥,不光黄金荣不服,张啸林也是一样,所以平时除非有正事谈,这俩人不大和杜月笙走动,逢年过节也无非是派下人送点礼品,面子上能过的去就行了,不同于黄金荣的是,张啸林不光有怨气,而且他的手段是另外两位都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巴结日本人,蚕食杜黄的地盘和生意,盗亦有道,无论是充当汉奸还是跟同道下黑手,都够他死的,杜黄又怎么会帮他报仇,没亲手送他归天就不错了。(未必没有下手,只是明面上没有实据而已)

无论任何政权接手上海,首先要做的都是安抚人心,收拢固有势力,这是张啸林能盘算到的,杜黄也都不参与,那么他只要投靠日本人,自然前程大好,上海刚刚沦陷,张啸林一点时间都没耽误,很快与日本人达成共识,组织了所谓的“新亚和平促进会”,其实就是汉奸组织,不少仁人志士被杀,抗日言论和行动也被其镇压,正值日军资源匮乏之际,他为日本人收购粮食、药品等重要资源,相对来说,武装抢劫、欺行霸市都不算什么了,很快,张的名声就臭到家了,各行各业,包括黑道上的各个势力派系都看不惯张啸林,杜黄的地盘和生意也被他抢了不少,您说这两位能为他报仇么。

靠着日本人做大,在日占区,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可没想惯他这毛病,那就是蒋介石,当初老蒋已经给三大亨规划好了去路,但是很显然,张啸林想着天高皇帝远,有日本人撑腰,蒋介石鞭长莫及未必能把他如何,可惜,他低估了蒋的决心的同时也高估了蒋的底线,杀他,蒋是认真的。

经过几次策划刺杀的失败,最终“锄奸”行动组收买了张啸林的保镖林怀部,让他趁机刺杀张啸林,林怀部特意勾起争吵,趁着张啸林开窗斥责的机会,一枪正中其面门,而其后出现了至今令我也一直没琢磨明白的事情,那就是林怀部的坚决,绝不似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一般行为,可以肯定的是,枪响之后,张啸林的保镖必然很快赶到,而林怀部竟然没有趁机逃跑,明知道击中面门,还要跑上楼再次补枪,对任务执行的非常坚决,不惜性命,那么......连命都不要的他,要钱干什么呢,而且事实表明,那5万大洋,他并没有享受到,如果没有侄子养着,恐怕他会饥寒交迫而死,抗战胜利后虽被释放,但蒋府也没有任何表示,任其自生自灭。

三大亨中相对来说黄金荣爬上来的还算轻松些,杜月笙和张啸林能混到当时那种程度都很不容易,三大亨的结果呢,杜月笙病死香港,剩下的家产数目还不如上海时一晚的玩牌钱,那还是跟亲友玩的价儿,好不容易最终信任主席想回上海,被蒋介石搅和了。黄金荣在解放后估计是把一辈子的体力活都干了,虽然只是扫街,但是麻脸金荣何曾干过这活,年轻时当伙计也比这要强些。

张啸林,最先死掉,虽然曾经对老蒋的忠诚度非常高,也曾经为蒋介石充当过四一二的帮凶,甚至还有传说他为老蒋提议,征收遗产税,想得也是够周到的,但是日本人一到上海,张啸林翻脸够快,直接就效忠了日本人,所以他的死并不奇怪,当时有无数人不想让他活着,其中就包括杜黄二人,这并不奇怪,因为张啸林已经先一步与所有人撕破脸,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如果张啸林不死,抗战胜利后,天知道有多少人要朝他下手,那时候可就不会一枪毙命那么痛快了。


古今通史


曾经在大学的时候分别看过这三位的自传,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三个人从小都不是安分的乖乖娃,都有这自己不同的经历。三人中黄金荣年龄大当然得势也早,小的时候也上过几年学父亲是个捕快,分的清大义,不过我有一点理解就是黄金荣的本事在三人中应该排最后。杜月笙从小就是混混起家但是本事最大,想法更深,依靠黄金荣发展起来后有自己的处世为人的方法,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喜欢结交当时的大多文豪,喜欢当文化人而且他能分的清楚是非,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唯独张啸林则是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从小的时候就可以看的出来,在他的心里没有国家概念只有自己的权势怎么会变强所以当汉奸也是可以想到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三人号称上海三大亨其实也是因为利益挂钩,算不上有多少兄弟情分在里面,更何况当汉奸不仅仅是当时的事是后世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