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现在有一部分媳妇,只承认只自己的小家,不认婆家的大家庭,回婆家以客人自居?

老李说事666


你说的这种情况很正常。我是深有体会的当事人,有时候我们这些当儿媳的,越对婆家奉献得多,就越被婆家人当成傻子。我家的那两个妯娌,从谈恋爱时就不曾在大家庭里动过一根手指,可我婆婆一点感觉都没有,为什么?有我这个大傻子在做呗!所以她没觉得差人做。而我这个笨蛋呢?虽然在大家庭里脏活累活抢着干,却因为生了女儿和没有外出工作而让婆婆瞧不上。可以说我就是在大家庭里累死了,我婆婆也不会感谢我的,为什么?轻易得到的她不珍惜呗!现在我从不露面,听我女儿说,吃团年饭的时候,那两个儿媳依然是巍然不动,我婆婆摆座椅碗筷累得晕头转向,吃完饭还得洗碗😬活该!


凤146983974


说实话,刚结婚时,想做个好媳妇,每次回婆婆家,又买菜又烧饭的。这样的模式大概进行了10多年吧。后来我发现,每次回婆婆家,他们二老干脆什么也不做,就等回去伺候。生孩子,做月子,婆婆连菜都舍不得买,那时候也没多想,只觉得,自己有能力,所以毫无怨言。再后来,一转眼自己也人到中年,发现我成了家里最忙的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老公还有个哥哥住国外难得回来,婆婆拿10W,给老大。我听了,想想从结婚到现在,买房买车,本人没开口钱的事,婆婆就每次唠说没钱,一生病就找老二的公婆,就什么都看开了。现在我就过好自己小家的生活,去看她们也是把自己当客人,老公愿意干就随他。我么就看看书,吃个晚饭就走。把自己当外人,这样大家都轻松,也不会有怨言。再劝一句小媳妇们,别为了好名声,累了自己。又忙工作又顾家的你,对自己好点🌹


双子座不背花心的梗


首先,几乎每个儿媳妇进婆家门,都是以跟婆家每个人好好相处,尽快溶入这个新家庭的心态进去的。但婆家人有没有从心里接纳你这个家庭新成员,特别是婆婆,那真的很难说。

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从准备跟老公结婚,就为之后溶入他的家庭作准备。老公是三兄弟,他是老二,我们是结婚最晚的,另两个都是早婚,我们结婚的时候他们各自都是两个小孩,小孩都几岁了。我们是年底结婚的,一结完婚很快就怀上了大宝,就结婚的时候在婆家住了三四天,然后就各自回公司上班了,过年又回去住了四五天然后又去上班。我怀孕六个月左右,婆婆打电话让我们回去分家,说她结婚一进门她的婆婆就给他们分家了,现在我们也可以分了。我跟老公说要分家让他自己回去,我不回,我进他家门,没吃他家饭十天,我还怀着孕,让我回去分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怎么了,几十年不分,我刚进门几个月就分家,后来没分成。

生大宝(男孩),还没生,婆婆就说她带不了,知道婆婆是比较不着家的人,让老公回去侍候月子,婆婆经常吃了饭就出去玩,玩到下午才回来,唯一帮我们忙的就是早上煮一下月子酒,晚上帮小孩洗一下澡,有时候跟公公出去亲戚家玩,天亮出发,天黑才回来,有个侄子在家,都是老公照料。后来一出月子我就回娘家去带孩子了。

生小宝(女孩),小宝是晚上发动的,半夜两点出生,发动的时候公婆跟我们一起上医院,小宝从产房抱出来,婆婆一看是女孩,立马收拾东西叫公公回家了,一个病房的人都问我到底生了几个女孩,婆婆才会这么嫌弃,我说一男一女,个个都说这样的婆婆也是少见。出院回家婆婆就什么没管了,后来是妈妈给我带两个小孩,我出来工作,婆婆一天没带过,倒过来嫌两个小孩跟她不亲。

从我结婚起,逢年过节、老人生日,我从没断过给钱和买礼物。每年怕他们不高兴,多忙都回去给他们过生日,自己爸妈的忙了都没回去。婆婆生病住院,每一个回都是我在旁照顾,有一次是摔断手骨头,住院几天,都是我跟上跟下,同一个病房几个老大爷,老太太全是伤筋动骨住院,有一天几个在抱怨儿媳妇不好,因为住院没有一个是儿媳妇照顾的,都是儿子、女儿照顾,人家跟她在那说了半天,后来有个老太太问她,说我是不是小女儿,天天都是我照顾,她才说我是儿媳妇。

今年过年,小叔子吵分宅基地(共两块地,他想自己占一份,两个哥哥共占一份),和农村田地,小叔子是超生,他名下没有田地,老公和大哥有田地,老公和大哥就说他们兄弟两个加爸妈的合起来分三份,然后分一份给小叔,结果公公说小叔子想独自占一份宅基地就给他,田地他想要哪块也给他,叫我们不要计较,不要吵,吵起来伤兄弟感情。婆婆就跟我和大嫂说小叔两夫妻比较自私,以后肯定不肯养老,让我和大嫂养老照顾,不跟小叔计较。

平时我们和哥嫂还有各自的小孩都不在家,小叔的小孩一出生就是公婆带,出钱出力带,小叔两夫妻吃饱就去打麻将,去年开了个小店,一天到晚都是婆婆守得多,小叔两夫妻打麻将打到三更半夜,第二天没有中午是不起床的,起床吃了饭又继续,有时候公婆做好给他们吃还要看他们脸色,后来就小叔一家在小店做饭吃,公公婆婆独自回家做饭吃,家里几个小孩,从来杀鸡鸭或者买回去的,鸡腿鸭腿都是要留给小叔子儿子吃的,我们的小孩婆婆从没问过,也没给,反正就说那两个要吃腿。我们回去婆婆也懒得搭理我们,老说要帮忙看店,不管我们是回去,还是出门工作了,婆婆都不见人,去年我们买了房子,过年回去说大家去吃餐饭,当暖房,婆婆说要守店,没空不去。但现在就要求以后我和大嫂负责照顾他们养老。

这样的婆家,不是我们不想当自己家,是人家不把我们当家人。


飞儿6957


我结婚二十几年,在婆家做饭屈指可数,因为家里一切家务都由婆婆独揽,刚结婚时与婆婆一起住,每天早出晚归,两人的内衣婆婆都帮着洗,逢年过节人来客往都由婆婆出面我们出钱,一起生活了2年多,始终却融不进去,婆家人始终把你当客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每个人生曰都要聚餐庆贺,唯独没人想起给媳妇过生日,而媳妇呢对每个人生日必要了记于心,准备礼物。慢慢离开单过后,回婆婆家更像客人,婆婆好吃好喝,厨房是不让进的,更多的时候是姑子做饭收拾碗筷,婆家任何人情客往都是婆婆姑子老公商量后通知媳妇。既使是婆婆病重,家里家务通知姑娘女婿回来做,儿子媳妇只能看,不让帮忙!既使大家都知道媳妇比姑娘能干,比姑娘会持家,但一致拒绝媳妇帮忙做事,只要坐等吃喝就行如客人一般!


霓裳6870


我相信所有小媳妇才结婚时都是那种孝顺乖巧听话的人,因为才结婚的二十出头得小女孩有什么心机,不知道人心险恶,以为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公婆就会把自己当女儿一般,我才结婚时就幻想能和婆婆处的比妈亲,婆婆割完痔疮下楼梯我扶着她人家不领情,把你扶着她的手往外推,她妹妹来了又赶上她又说过生日,给她买了两只鸡一家人吃,人家给她妹妹说我玩洋相,既然这样我不给买了不就完了吗,妯娌给她买的衣服穿着小点,就不会好好说话,说买的这破玩意一看就小,气的妯娌给衣服退了,从此我俩再没给她买过一次东西。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你一心一意的对她,她却从来没把你当成一家人,说生的孩子也是他家的血脉,说媳妇你自己能生嫁人干嘛,不自己在家生,就把媳妇当成给她家传宗接代的工具了。所以我妯娌俩没一个喜欢她得,甚至讨厌她,不年不节的也不会去他那里,把自己的小家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爱上冬天的小女孩


我们结完婚第三天就回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了,结婚三年来在婆家住的日子屈指可数。回去之后也会力所能及的帮着刷刷碗扫扫地,但是真的像客人一样客客气气的,婆婆对我也是这样。一直没有太亲近的行为,我几乎没有挽着婆婆的胳膊或者拉着婆婆的手,但是我们关系还是挺好的,互相尊重,每次回去婆婆都会给我们准备一大桌吃的,只要我回家了也不会再让婆婆刷碗,每次都自己抢着刷,。其他的的事我就不管了,家里的东西用完了我都会放回原处,即使我觉得不太合理我也不会去改变它的位置。在婆婆家女主人就是婆婆,我不会以自己为主。但是回到我们自己的小家我就是女主人了,财政大权和收拾家都是我的事了。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不用非得融入进去,有些时候你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发现最后并不是那么回事,那多尴尬。我觉得还是应该有点距离感的。


上官雨琪0406


既然说是家,那么作为主人你有话语权吗?

自己的小家,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东西用久了,看不惯可以随心所欲扔,想往家里添置什么,只要有钱,随时可以买。什么东西放到哪里,我说了算,只要我高兴,我把锅碗瓢盆放厕所都可以,当然我不会真的这么做,只是打比方。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我的生活习惯我怎么方便怎么来。这才是家。

绝对不是,过年了,回去只让打扫卫生,可是好多旧的东西你不能做主扔,想添置什么也必须经过公公婆婆同意,好多东西用不顺手,也只是想着将就吧,过几天要回自己家了,甚至自己辛苦把好多脏东西擦很干净,结果用不了几天,下次再回去发现又脏到不行了。不是不想把大家当成自己的家,实在无能为力,既然无能为力,那么能帮忙的帮一点,不能帮的就算了。当自己是客人自己也落的清闲,挺好的。


大鱼希希


看到这个问题,发现和我有同样感受的媳妇还是挺多的,从我嫁给老公十多年了,在婆家一直都没有归属感。在农村,房子是公公婆婆他们先起一层起来,在他们眼里,房子是他们的,儿子是他们的,至于儿媳妇嘛,是外来的。不是说媳妇在婆家想以客人自居,而是婆家就从未承认我是个女主人,什么大事小事都不跟我商量,什么都是他们说的算,作为他们儿媳妇的我,十几年了,到婆家就像个丫鬟,杂事要你做,但有什么事情没你说话的份。这样持续几年我亦是很无奈,索性就选择出去打工,而老公见我出去也跟着来。在外面我们租的房屋我才真真感觉那才是属于自己温馨的家,屋里自己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因为在婆家你做什么事他们都爱指手画脚的,总看你不顺眼,那么逃离他们我们自己过的轻松无压力,自己的小屋自己做主。



yuzhongzhidie


鉴于我只刚订婚还没有结婚,和未来婆婆也没有真正在一起住过,所以我只来说一说我妈妈和她婆婆(也就是我奶奶)快三十年来的恩恩怨怨。

我妈妈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人,一辈子辛苦操劳,但做事情很勤快也很能干,我奶奶也更是典型的农村老太太,但年轻时在家说一不二,家里经济她掌控,只要有谁违背她的意愿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地博同情。

我妈经常和我说,她嫁过来的时候,因为是家里的老大,以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所以是一直和爷爷奶奶一大家住一起的,以前做农活,都是一起干,卖的钱就我奶奶揣着,我二叔一直念到大学毕业,我三叔很早出去做小工,我姑姑也一直念书,家里的洗衣服做饭家务都是我妈妈一个人干,一直到我快五岁了,才分的家,(因为我小叔要结婚了,要建新房子,老房子给我们家住,在旁边另房子)分家时家里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奶奶也说没钱了,基本上我们一家净身出户就有个旧房。

因为我是女孩子,我奶奶一直都不待见我,我小时候,经常发烧感冒,经常往医院跑,我奶奶总说小孩子生点病还那么娇气去什么医院,有一次我发烧快40度,意识都不清楚了,我爸妈要带我去市里大医院看,我奶奶就是不给钱,最后还是我爸爸去我一个堂姑姑家借的钱,不然我不是烧死了就是烧傻了。

分家后,我弟弟出生了,我爸爸当时在外面做生意也失败了,欠了不少钱,我妈妈更是没日没夜的干活,经常夜里去市区卖菜就把我们锁家里,早上九十点回来,我和弟弟在家里饿得哭,大夏天下地干活,怕我们在家玩水,没人看着,就把我们都带到田里去,我们困了就在田头找个阴凉地铺个麻袋睡觉……我们真是就这样慢慢长大,我奶奶就在我家旁边,一墙之隔,基本上没怎么带过我们。

而且我奶奶还不能受任何委屈,不能受半点气,我妈只要说点什么,隔天必会添油加醋的到我爸耳朵里,然后我们的小家就开始无休止地吵。

久而久之,我们也长大了,我家也搬离老家换了新地方,我妈基本上也和我奶奶家不怎么来往了,现在我妈常和我说,以后找男朋友,真要看看对方家庭是个什么样的人,有没有钱不重要,只要你不好吃懒做勤奋点日子都能过,但一定要对方看得起你,尊重你,这样才能过到一起去,不然你至少有十几年的苦吃


豌了个小豌豆


因为儿媳妇本来就是客人啊。

婚姻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关系,法律认可的家庭,就是夫妻二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的“小家庭”,并以此为基础来判断继承权、财产纠纷、人际关系等等。

以前有“大家庭”的概念,是因为农业生活中,靠天吃饭结余太少,要想不因为一些小灾小难就饿死,所有人就需要互通有无,你家没粮吃我家,我家没粮吃你家,万一有个娃娃有天赋读书,也是一群人勒紧裤腰带攒钱供养学费,然后等娃娃混好了再带着整个家族翻身,这种情况下,大家算的更多是交情而不是斤斤计较数字,因为随便有个事儿恨不得都事关生死,没法算细账。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会儿大家都不离婚,都是要纠缠一辈子的人,所以直接影响就是:丈夫的弟弟的孩子,也是“自家人”,利益共享,风险均摊,都是一起捆着活下去。

城市生活不一样啊,首先,饿不死了,其次,成败节奏也快了,再次,行业不同互相理解也困难,所以大家亲兄弟明算账,反正也没啥生死大事,都是经济上的银钱往来。那久而久之,别说侄子外甥之类,就算丈人借钱也得打欠条啊,要不以后离婚的时候,这钱怎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