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國“殲-31”戰機採用大量隱身設計,它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秦皇見漢武


在殲20戰機成為國人驕傲的同時,另外一款國產隱身戰機還處在奮鬥期,默默地為未來而改變,這就是殲31鶻鷹戰機。殲31戰機從一開始走的道路就跟殲20不同。殲20是重型戰機,而殲31是中型戰機。殲20走的是大膽創新的氣動佈局,殲31走的是主流氣動佈局。從目前的情況看,殲20更成功些,殲31遇到了一些難題,需要想辦法攻克。

殲31的原型機最早在媒體上亮相後,就讓很多媒體和軍迷有一種感覺,似乎這款飛機尺寸偏小。後來殲31公開後,相關的合金飛機模型也開始流行,大家才更真切感受到殲31同殲20在尺寸上的差別。

如果隱身戰機的尺寸偏小,從航空技術普遍規律的角度出發,其研製難度就更大。原因是隱身戰機需要把武器系統藏在機身內,幾乎所有的設備都要高度融合進機身裡。一方面設備要走小型化路線,另一方面維修和升級的難度會增加。殲31比較小的機身,無疑增加了這個難度。

現代空戰越來越強調飛機的航程。美國的F22戰機雖然先進,但其航程不足,作戰半徑不足780公里,成了跟米格29一樣的“短腿飛機”。在發動機技術沒有出現本質上飛躍的前提下,能飛多遠主要看機載燃油的多少。如果隱形戰機機身偏小,會影響其載油量,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一點。

雖然殲31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款飛機的優點也突出。由於其機身偏小且機翼較長,從航母艦載機的角度出發,既可以增加機庫載機數量,又便於在甲板上大量部署,載重小的飛機也更容易起降。總體來看,殲31還有改進的餘地,未來有機會成為一款優秀的隱身戰機。


兵說


殲-31也稱為FC-31隱身戰機,主打隱身機中的低端市場,如果軍方採購就能大批量裝備。

殲-31是針對F-35。大家知道F35水份十足,在隱身性超音速巡航等等方面折扣十足,殲-31的使命就是能制住F-35,說白了就是能夠欺負F-35足矣。所以我們大體上應該瞭解一下F-35特點,F-35屬於隱身機中走量機型,硬指標很一般,個人認為國產隱身蒙皮的殲16就已經有資格跟F-35較勁,當然,殲16總體上還略顯不足。

殲-31欺負F-35足矣,那麼殲31又為何遲遲不見批次試飛 了,因為沈飛瞄上了艦載機,這就關乎到軍標問題,大家知道中國軍方採購的戰機使用週期一般為三十年,期間主要部件疲勞強度不能大幅度下降,除了易損件。殲-31早期版是瞄準F-35,隨著俄印聯合壓制隱身機,歐洲的法德也在搞隱身機,殲-31算是碰到了硬茬,至於日本韓國土耳其等等隱身機就算了,連三代機都沒有整明白,能自主完成三代機就不錯了。

總結,殲-31對抗F-35綽綽有餘,但是硬茬也不少,蘇-57和F22以及未來可能的對手總要能與其抗衡吧,否則作為國產艦載機就不夠資格,總不能沉迷於外貿版型隱身機吧。


萬里白光


殲-31,綽號“鶻鷹”,是沈飛在五代機選型失敗後,為了積累隱形戰機設計經驗,自籌資金上馬的一款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該戰鬥機目前仍然沒有獲得軍方正式編號,只有外貿編號FC-31,殲-31的名稱是網友給起的。

殲-31第一架原型機於2012年首飛;經過重大改進的第二架原型機,也常被稱為殲-312.0於2016年底首飛,但後來慢慢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僅有模型在各類航展上展出。不過最近沈飛正在研製中的FC-31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在今年7月4日,紀念殲8首飛50週年、殲15首飛10週年的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型戰鬥機總設計師孫聰幽默地答道,“不久的將來,大家就會看到這款戰機的最新發展”。

FC-31對外披露的信息有限,具體性能不太好講。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FC-31的展板上曾經公開展示過它的一些基本數據:機長17.3米,機高4.8米,翼展11.5米,實用升限16000米,最大速度每小時14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28噸,作戰半徑1250公里。

這些年來圍繞著,“殲-31”戰鬥機的性能產生了不少爭論,有人認為“殲-31”性能先進可以對標F-35,也有人認為“殲-31”性能差強人意,比不過F-35。

其實,“殲-31”最大的意義是鍛鍊了設計團隊,使我國擁有了兩支高水平的戰鬥機設計團隊,為我國航空工業積澱了底蘊。

冷戰結束後,全球軍費大幅降低,無數項目下馬,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速度變得很慢。對於軍工企業來說,容錯率變得極低。


曾經研製了F-14“雄貓”戰鬥機的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由於在美國海軍和空軍的戰鬥機訂單爭奪中失敗,現在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機的研製能力,目前主要的業務為美軍制造預警機、無人機和各種艦艇。

美國另一航空巨頭波音,在戰鬥機業務的前景不容樂觀;一旦F-35開始大量服役,波音戰鬥機業務的兩大王牌F-15和F-18將會停產,波音的戰鬥機業務也將衰落。而美國政府和軍方,為了保證戰鬥機市場的活力,確保市面上至少能有兩架廠商競爭,不得不捏著鼻子採購採購價格高昂,性能落後的波音F-15X戰鬥機。

“殲-31”項目無論以後會怎麼樣還不好說,可通過這個項目培養鍛煉出來的人才,卻都能成為推動中國航空工業大踏步發展的中堅力量。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保守的沈飛,你讓國人怎麼說你呢。你先是和成飛的殲20競爭,搞出個隱身極差的三翼面設計的″雪卾”,結果失敗,不甘心又自籌資金搞個連三代機都不如的FC31,來忽悠第三世界的窮弟兄,結果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不吸取教訓,如今又要搞艦載機,你說就憑你搞的那個小身板31,能幹啥?能對付得了F35嗎?也不知沈飛那麼多的院士是幹什麼吃的。


我愛你9313


殲31更準確的說應該是FC-31,它是沉飛自投資金研製的一款多用途中型隱身戰鬥機。目前,FC-31仍處於研發階段,還未正式定型服役。整體上來看,FC -31在氣動外形和隱身設計等方面,它已經具備了第五代戰機的特徵。空戰時面對第四代戰鬥機,FC-31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毫無疑問與其他第五代戰鬥機相比它還有著一定的差距。

(FC-31戰鬥機)

FC-31戰鬥機採用了單座,雙發,傾斜式雙垂尾,菱形機身,內置彈艙的氣動佈局。機身兩側為DSI進氣道,採用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機身上,下部分分別向上和向下傾斜。這樣可以折射側面雷達波,有效降低側面雷達對飛機的探測能力。該機廣泛應用複合型材料,使用隱形塗料,其航電系統也是國內最新一代產品,與殲20戰機的航電系統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目前FC-31安裝的是俄製RD33發動機,兩臺發動機推力卻不及一臺F-135發動機(F35戰機發動機),而且重量還要大。未來FC-31或許會換裝渦扇-19發動機,其單臺推力最大推力可達10噸,將有助於殲31性能的發揮.FC-31作為一款中型戰鬥機,由於其機體相對較小,其內部彈艙也只是兩個機腹彈艙,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FC-31攜帶重型炸彈的能力。從這方面看,FC-31應該是一款偏重製空的多用途戰鬥機

(FC-31大量應用了複合材料)

(RD33發動機)

(FC-31機腹彈艙)

從FC-31目前的狀態來看,該機應該具有低雷達可探測性,優異的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強大空戰能力,對地和對海目標的打擊能力。對於FC-31而言,它目前面臨的主要還是設計定位不明朗的問題。

首先,FC-31在空軍下一代戰機競爭中並沒有成功,這就意味著該項目沒有空軍的支持。FC-31作為沈飛的自研項目,在立項之初,就是本著培訓人才隊伍的初衷開始的。這也使得FC-31的氣動外形和性能指標,採用了比較保守的設計思路,看上去液顯得中規中矩。而且為了降低風險和成本,FC-31採用了許多比較成熟的技術,以加快設計和製造的進程。但由於時間有些倉促,FC-31在一些細節方面就顯得比較粗糙。例如,殲31的座艙蓋外露部分比較小,而後方飛機背脊的尺寸卻比較大,雖然這有利於減小飛機阻力,但也對飛行員後方視野造成了一定的遮擋,降低了飛行員的觀察範圍。座艙蓋佈局與殲11完全相同,分為前部風擋和向後開啟的艙蓋兩部分,但這種結構會對隱身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殲31的主翼面積較小,難以佈置大型油箱,這對於要求大航程的五代戰機來說,也顯得有些不足。

(殲31兩段式座艙)

(殲31的主機翼面積較小)

其次,由於沒有空軍的支持,單靠沈飛一家來完成FC-31項目多少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也就有了將其作為外貿戰機或海軍艦載機的想法。作為外貿戰機,FC-31的價格肯定不會太便宜,而且有能力也有意願採購隱形戰機的國家並多。FC-31各方面性能都顯得中規中矩,缺乏獨特的亮點。對於外貿戰機來說,殲31還需要逐步完善各項技術性能,吸取殲8ⅡM和梟龍的經驗,對潛在客戶進行相關的定製服務。就目前情況而言,FC-31的各種技術性能還不成熟,遠沒有達到可以出口的狀態。

(殲8ⅡM)

(梟龍戰鬥機)

作為海軍艦載機,FC-31的確比較適合。不過,因為作戰環境的需要,海軍艦載機需要在航程和可靠性上具備優勢。FC-31採用兩個機腹彈艙,機翼面積也較小,機翼油箱的載油量也較小,這讓他在航程及載彈量方面略顯不足。況且,目前FC-31的發動機狀態也不理想,換裝渦扇19後或許更適合在航母上使用。FC-31能否成為艦載機,這還是要看FC-31的作戰能力能否滿足海軍的需要。

(FC-31要想走上航母還需要滿足海軍的需要)

綜合來看,FC-31的定位基本上與美國的F35戰機處於同一類型,它也具備成為外貿戰機和航母艦載機的潛力。沈飛目前已經為FC-31項目投入了比較多的資源,相信FC-31最後也不會無疾而終。FC-31項目肯定還會繼續,其性能還會進一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FC-31也將化蛹成蝶,翱翔於蔚藍的天空。

(期待殲31早日修成正果)


戰情解碼


近幾年來,中國空軍突飛猛進,繼成飛推出的第一款中國五代機之後,沈飛也披露了部分殲31(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機)的研製進程。

所謂隱身技術,也叫低可探測技術,就是利用各種手段來改變自己的可探測性信息特徵。例如飛機就是通過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減小自身的紅外線輻射進行隱形。



該款戰機定位為第五代隱身戰機,但是和中國的殲20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採用的是俄製的中型渦扇發動機,相比較其他戰機略顯短板。但是殲31採用了先進的DIS進氣道,可以減少飛機在超音速飛行的過程中產生的空氣阻力,凸顯其隱身性能,配有先進的矢量發動機噴口,可以換裝成矢量發動機,使殲31具有更強大的機動性,更加適合短距離起降,適合在航母上起降。


殲31也美中不足,機身長度約17米,寬度約10米,機身的容量不如現役的其他第五代戰機,因此殲31的載彈量,載油量都相對比較小,導致殲31無法完成長距離突襲任務,很難對敵方戰略目標進行毀滅性的打擊,這款戰機比較適合偵查或者驅逐來犯的敵機,保護國家的領空。

在世界範圍內來看,殲31仍需努力,目前還沒有殲20和美國的F22,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更具威懾力。但是其良好的隱身性能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戰機所不具備的,憑藉優異的隱身可以先發現目標,鎖定目標,對目標實施打擊。畢竟戰場變換莫測,萬事不可掉以輕心。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Global防尉


殲31是沈飛自研開發的全新四代機,從隱身材料介紹和外形設計應該可以與國際接軌的輕型四代機,儘管從首次登臺亮相到現在有很多年,還沒有多架機驗證測試,這可能遇到一些難題,正在完善解決之中,如果該機一旦驗證通過,作為艦載機使用是不出的選擇,因為她機身小,可能起降距離更適應些。如果立裝部隊後,與殲20高低搭配,也是很好的選擇,因為殲20必徑經濟成本昂貴,這樣也可以節少一定的經費,而之於武器配備,目前還沒有相關確切報導,本人認為,根據機身大小,及隱身特點,為向小而精內置彈倉方向可性更大。


張榮根


那些吹,吹Fc31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沈飛的水軍。然後所謂的專家也不過就是跟沈飛有一些關係的人。做事情不過腦子認為現在這些人都聽他們忽悠。在這個信息發達的年代。很多經理可以在網上查很多的東西。大數據誰都能查到。就像我們說的,常規佈局的飛機。你沒有強大動力的發動機,你就是一坨屎。FC31所有外觀尺寸跟,美國的F35也好。還是f242尺寸,非常接近。但是你比較一下它們三者的發動機總推力你差一大截。然後一幫弱智的就開始玩發動機的弱智玩笑。中國的我上15搞了20多年才,最近兩年開始裝備部隊。渦扇19還是前兩年搞了一個計劃。那一群死弱智的水尋就開始吹要出成品了。我們先不說外國的技術水平。中國目前就算渦扇15。它的推重比肯定也沒達到十。就更別說你那個沒有國家直接出資搞的渦扇19。你那個推重比就很難說。因為目前中國的中推發動機。最好的也就是,推總比在7.2左右。所以那兩個沒勁兒的松腿推一個類似於中大型飛機。你說能當個什麼用?最新的模型在法國的。那個模型飛機,他們又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想把它改成大型發動機。但是國內肯定沒有這個打算,這是重複花錢。這個錢誰出啊?而且這個飛機出來的綜合水平肯定趕不上殲二零。就更別說做戰半徑。懂行的軍民都能看懂這些道理。那些所謂的磚家叫獸,不過就是在電視上面瞎吹而已。我們就是看笑話,看他們忽悠全世界。


刀鋒戰士他爺


在成飛研究殲20的時候,沈飛也並沒有閒著。不過很遺憾沈飛的飛機又落選了,沈飛研製出來的飛機走的是和殲20不相同的道路。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而沈飛的飛機則是中型戰鬥機。到現在為止,殲20已經裝備中國空軍了,沈飛的飛機在中國空軍中還沒有一個戶口,網友給了它一個——殲31。準確來說中國空軍中並沒有裝備這款飛機。而這款機型最終的命名是FC-31,也就是說他的用戶不是中國空軍,而是外國的軍隊。它是一個外貿版本。

關於這款FC-31戰鬥機,網上有很多都是對他誇大了。說什麼他是殲20的升級版本,或者是艦載機版本,性能比殲20優秀很多,甚至比美軍的F35更加先進。確實在FC-31上有很多優秀的隱身設計,採用了和殲20大致相同的起落架佈局。而且機身的佈局是常規佈局,並且採用了發動機更為隱蔽的蚌式進氣道佈局。在官方數據沒有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道他的隱身性能到底有多麼優秀。而且f31採用的是雙發動機佈局,作為中型影視戰鬥機來說採用雙發動機,只能使機體內的空間更加狹小,所攜帶的武器也就更少。並且殲20有軍隊的支持,有研究資金的支持,而FC-31並沒有這些外部支持。

而只憑自己一個企業的資金支持,想要研究出一款新型戰鬥機確實有些困難。殲20的發動機雖然比以前更加先進了,但還是距離世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而FC-31則使用的發動機,肯定不會比殲20的更好。甚至FC-31的發動機還是使用原來的發動機?

並且知道現在FC-31戰鬥機材質有兩架驗證機型。距離這款飛機的成功,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而在現在評價它的作戰性能和隱身性能有些為時過早。


沐風談兵論道


31離成為一款成功的隱身戰鬥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談它的戰鬥力有多強還為時尚早。

首先,無論大家對我國第二款隱身戰鬥機有多深的期待,目前沒有“殲31”這個型號,“鶻鷹”技術驗證機目前仍然沒有獲得軍方正式編號,只有外貿編號FC-31,下文我們就以31代指這款隱身戰機。

31並不是沈飛方面當年競標空軍四代機的產物,殲20的手下敗將另有其機。31是沈飛方面在輸掉四代機競標後,為了獲得隱身戰機的研發能力、不被成飛徹底踢出戰機研發俱樂部,在航空工業集團的支持下自籌資金上馬的技術驗證機型,這就是鶻鷹的由來。驗證機成功試飛後,沈飛方面意圖將該型戰機推向國際軍機市場,獲得了FC-31的編號。

沈飛接連在三代機和四代機競標中輸給成飛後,深刻的認識到山寨蘇霍伊是沒有前途的,痛定思痛之下決定換個活法:看看抄襲洛馬有沒有出路。

自31這款飛機誕生後,幾乎每年都會傳出它轉正、獲得軍方戶口本的消息。而最新的消息是:以鶻鷹為基礎進行大改的機型已經拿下海軍四代艦載機項目,而且獲得了殲35的編號。到底真相如何,大家耐心等待就好。

31自首飛以來,雖然曝光度很高,在軍迷中有非常高的人氣,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它離一款成功的隱身四代機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首先,目前31只有1.0和2.0兩架驗證機,無論從設計方案、技術成熟度、試飛進度各方面看,還相當不成熟。

從1.0版本至2.0版本,31的設計方案變動非常大,說明原來的方案非常不成熟。橫向對比來看,殲20在研發過程中共有至少2架驗證機和6架原型機,從2011年試飛至2017年交付部隊,歷時6年。目前31只有2架驗證機,連原型機階段都還沒到,可謂是八字還沒一撇。

2、目前2.0版本的31無論從隱身設計還是機載設備來看,都非常不成熟。

雖然31的定位是一款隱身戰鬥機,從外觀來看確實像有隱身能力,但是另筆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筆者從來沒見過一張31攜帶龍勃透鏡的照片。有人說31在目前階段並沒有塗隱身塗料,隱身性能不佳情有可原,但是對比殲20的黃皮原型機照片,那可是都帶著龍勃透鏡的。

看這架殲20黃皮機的肚子下面那個圓柱型的小東東,在31上從來沒出現過,哪怕是從瀋陽飛行數千公里到珠海,也沒帶這個東西,讓人費解。

除了隱身性能讓人著急外,目前2.0版本的31還沒有搭載全套機載設備,只是預留了空間,無法進行全面的驗證試飛。

3、發動機、發動機、發動機!

雖然同樣面臨發動機的問題,但是國之重器殲20好歹有99M1和渦扇10B這兩個型號頂著,而且航發領域的“天字一號工程”渦扇15雖然磕磕絆絆,但是在大量資源的保障下目前已經裝機試飛。31作為私生子,獲得的資源保障無法跟殲20相提並論。目前31兩架驗證機都是用仿製RD33的渦扇13,根本不能用來做四代機的動力。網絡上傳言已久的渦扇19更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31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渦扇19的進度。

4、錢!錢!錢!

現代先進戰機的研發成本都是天文數字,動輒上百億美元甚至數百億美元。雖然當今中國軍費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仍算不上寬裕,因為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客觀的講,在沒有軍隊立項的情況下,靠廠商自己掏錢完成一款隱身戰機的研發是不可能的事情。31離修成正果還差100億美元和至少5年的時間。

雖然現在的31離修成正果還有段距離,但是31其實還是有著不錯的潛力,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其本身的定位:中型隱身戰鬥機。

作為中型機,31的戰鬥力無法達到殲20的水準,但是如果作為艦載戰鬥機,那麼在艦機適配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海軍確定中型機上艦方案並對鶻鷹進行投資,那麼31有望成為像F35C那樣的艦載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