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潮汕姓氏》 潮汕麥氏的“麥”是從哪裡來的?

潮汕麥氏

《潮汕姓氏》 潮汕麥氏的“麥”是從哪裡來的?

麥鐵杖為中國麥氏一世祖,南雄為廣東麥氏發祥地,宋末麥進成攜眷南遷饒平創居,在汫洲蕃衍生息,部分移居潮汕及港臺南洋等地。

戰鬥英雄麥賢得的名字,在潮汕地區幾達家喻戶曉。而饒平縣汫洲鎮是潮汕麥氏主要聚族而居之地。

據有關文獻記載:在歷史上麥氏為晚出的姓氏,自隋代麥鐵杖始。

麥鐵杖(556---612),名饒豐,鐵杖乃其號,廣東南雄百順里人。據稱:鐵杖少時任俠尚義,每以漁獵為事,不治產業,曉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陳(國)時為盜,沒(收)為官戶,配執御傘,每夜至南徐州行劫,旦還執傘。陳亡歸隋,屢立戰功,曾任汝南太守,仕至右屯衛大將軍。遼東之役(征伐高麗)負病請為前鋒,遂戰死,贈光祿大夫、宿國公,諡武烈。生子三,長孟才,授光祿大夫;次仲才、三季才俱拜正議大夫。

據麥氏族譜稱:“鐵杖仕隋,屢立戰功,隋文帝問其欲任何職,”鐵杖回答說:“我能日吃鬥麥就足耳!”帝戲言:“賜你姓麥,並賜官儀同三司”。麥氏後代經以此作為麥姓之由來。但是,麥之前姓什麼?一說姓何,但無據可考。

究竟麥氏的“麥”從哪裡來?南宋進士,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洲,於淳熙五年(1178),為江西《麥氏家譜》撰序說:“予觀粵東始興郡麥氏,相傳麥本春秋時。梁四公——麴(麥戊)(黃耑),乃殷湯之後也。歷世綿遠莫考其祥,自後有祖鐵杖,受封宿國公,諡武烈,賜姓去戈為麥”。《奇姓通》:“梁四公(麥戊)(黃耑),(麥戊)音麥”。《廣韻》轉作(麥戊)(黃耑)(音湍贖)。根據上述推論:因(麥戊)與(麥戈),皆為古老生僻之子,其後人逐暫放棄使用,致失其姓,至鐵杖時,已成顯貴,既有名而應有姓,以(麥戈)去戈為麥,麥氏始出,當也在情理之中也。

麥鐵杖成為中國麥氏共尊之一世祖,廣東南雄成為麥氏之發祥地。至第12世有麥熾,字仁昌,因避五代之亂,徙居福建泉郡,麥氏又在福建開基繁衍,傳至南宋,有麥進成,居福建莆田,淳祐七年(1247年)丁未科進士,官正奏 士郎左春坊內閣主簿。南宋末年,卸篆攜眷南遷今饒平大埕上東村創居。因其子孫以漁獵為業,故傳至裔孫麥枚基,旋於明成化間,復遷居於汫洲島嶼,自茲蕃衍生息,汫洲麥氏,今已達1.5萬多人,還有部分外移饒平縣境內仙洲、軍埠、汕頭埭頭和陸豐碣石,以及港臺南洋等地。

潮汕麥氏還有一支,據稱來自陽江,創居澄海東蒲。有麥育,號充寰,明萬曆丙午(1606)科舉人,崇禎間任湖北沔陽知州,有文學,習吏事,敏練著聲,以直道忤時,辭官而歸。

編者按:麥姓全國列第300之後,佔0.01%以下,約13萬人。

潮汕列第71位大姓,佔潮汕人口0.17%,約23250人。其中汕頭金平、龍湖、濠江區1000多人;潮陽棉城50多人;澄海區1800多人;潮州湘橋區400多人;饒平2萬多人,聚居汫洲,分佈黃岡、漳溪、錢東等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