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面对小升初新政策,家长该如何应对?

麦许琨


小升初政策根据地方不同而有所不同,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招生政策也有所不同,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家长就应该关注当地小升初的相关招生政策,提前布局。

近几年四川多个城市小升初对孩子兴趣爱好有所要求,有奥数竞赛的经历更容易得到学校的关注,家长就需要按招生政策为孩子提前做好规划。面对小升初家长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即使孩子成绩优异,对目标学校有较大把握,也要找好保底学校,找好退路

2.衡量家庭收入,不要为了进名校。让自己和孩子都背上过重的压力

3.让孩子上适合自己的学校,名校光环虽璀璨,如果不适合,璀璨的背后就是心酸

4.如果孩子没能如愿以偿的进入理想学校,要学会安慰、鼓励孩子,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并不能决定什么,人生的道路还长,坚持努力就会收获惊喜。


提分课堂


不知道您是哪里的家长,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政策,但是应对的办法有一些共同之处,今天我们就这些共同之处来谈一下。

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关注当地小升初的政策了,了解下本地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与近三年孩子理想学校的录取政策与分数线。

1、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熟悉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孩子的成绩,长处和短板,帮助孩子在一开始树立目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挑选学校一定是适合孩子的,而不是盲目选择最好的。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培养1~2项才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不管新政策怎么变化,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品质都是不变的。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医院,找1~2项孩子喜欢的兴趣爱好即可,他日后不一定成为歌唱家,也不一定成为舞蹈家,但他可以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与观察能力,他可以用别样的形式来展现他的生活和他的态度。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训练一下孩子的口头表达与演讲、即兴表达的能力,会在面试中给孩子加分的。

3、如果当地学校认可一些竞赛证书的话,可以带着孩子参与一些比赛与活动。如果不认可也没关系,该学什么学什么,数学竞赛也不像洪水猛兽一样,学习是开启智慧的一种方式,而不能成为孩子的重担。

4、最后心态最重要,家长一定不能将自己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考试与升学不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唯一道路,每一位家长的最终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开心的成长,拥有面对失望和挫折的勇气,拥有立足社会的本领,拥有正直和善良的品质,这些才是我们教育的终点。

君行天下,翰墨传香。


君翰教育


关于小升初新政策

关于小升初的政策,近几年的变化比前些年比较大。在之前全国很多地方,一些 民办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自主权,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择优招生,各种乱象百出。

严重扰乱了当地的招生秩序,招生往往以考试作为唯一的选拔标准,考核的内容会涉及到奥数等内容,让家长觉得比较难,家长让孩子通过几年奥数学习,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小升初的择校考试。一方面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按照最新的文件要求,小升初的招生政策,公办学校实行学校划片招生,学生就近免试入学。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得跨区域招生。如果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将采取电脑摇号录取的方式进行。

近一两年虽然有全国有不少大中城市采用了电脑摇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录取,从明年开始不允许采用电脑摇号之外任何方式进行录取。

今年在六月底的时候,中央下发了文件,明确提出这一政策,各地在七月初要举行的各类小升初录取活动都被取消,全部采用电脑摇号上学。

面对小升初的新政,我认为家长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全国一些城市实施电脑摇号上学政策之后,有些家长可能对这样的方式表示不理解,觉得家孩子的上学机会交给电脑去决定,是否有几分碰运气。

孩子也觉得以后学好学坏无所谓,反正都是电脑摇号,只要运气好,能上好学校。在我看来这样的认识是极大的错误。

因为如果凭运气上了一所私立的名校,自己学习生活习惯比较差,可能没有办法适应这样学校的快节奏、高强度的训练,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跟当初择校的目的,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家长更多的是调整好心态,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虽然面对优质资源较少的一些大中城市采取了电脑摇号这种方式。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取消考试让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名校学习。 以后的中考、高考还是以分数来进行录取,所以这样的好运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幸运只是一时的。

结束语:我建议家长以不变应万变,不论是参加摇号录取还是其他的方式,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基本技能和学习的良好习惯,所谓提高自己的实力水平,无论在哪上学,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乐观对待录取方式,不抱怨不气馁,更不能自暴自弃。


汇智坊


每年的”小升初”都有新的政策,细细了解无非就三点:一原则上每个小学有对口公立中学挂约,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这所中学最近几年中考的升学率是多少?中考的平均分是多少?哪几个班是重点班或精品班?要做到心中有低,这所学校是你家小孩的基本保障学校,切记,一定要全面了解;二每个城市都有几所特色的公办学校,有特权不受区域选择优秀特长生,作为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长,每年四月份底开始报名,帮孩子作份简历预报等通知进行一面、二面的审核通过录取,一般都是普通家庭的优秀学生可以争取,条件从4年级~6年级每学期必须是品学兼优以上的学生,拥有全国性含金量较高的奖证书会优先考虑;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可考虑名优私立中学,祝大家一帆风顺!


一个老男人7o


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师成名万家苦。


用户2428969408946


1、先了解学校类型

2、合理选择目标学校
成绩是孩子选择目标学校时最重要的数据,成绩优秀的孩子会面临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在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环节,更容易取得入学资格。因此在制定目标学校之前,需要先综合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考虑。
很多家长会想问老师“您觉得哪个学校好?我的小孩适合哪所学校?”等这样的问题。那么该如何确定目标学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做决定。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需要特别提醒的2点是:
1、不同学校有不用的办学特色,如外语或数学等等,需要考虑小孩的兴趣特长;
2、因为选择哪个区域就读初中,会拥有哪个区的学籍。而中考的时候,报考外区高中,会受到名额限制,所以,初中的选择可能会对中考产生影响,可以提前了解高中的招生范围及招生条件,做好全方位的规划。
在挑选学校这件事情上,要综合以上各因素,结合孩子及家庭的情况考虑。
3、了解招生政策及学校招生信息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学校相关动态,特别是与招生息息相关的资讯。了解目标学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招生方式及班型等,为孩子的升学做最充足的打算。
如果想进入民办学校。有准备的家长还需要制定除了直升学校之外的另一所民办学校,即如果目标民办学校结果不理想,可以选择其他民办学校或直升学校。
如果想进入热门的民办学校,家长除了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招生信息和招生时间,也要多
关注下历年来这所学校的招生入学方式,每年的政策多变,孩子要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教育007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初中4年对于孩子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学科成绩、学习习惯等,综合权衡,确定报考方向。还有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校路途不宜太远,否则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安全都不利;如果孩子自理能力不佳,最好不要选择寄宿学校;不要抱着“中考省事”的心态报考一贯制学校,不能让孩子有笃定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