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4%,来看委员们对这份成绩单的“新读法”!

背景新闻

17日下午,全国政协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辜胜阻出席会议,副主席高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国201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主持会议。全国政协机关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地方政协代表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听取委员意见,并互动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重点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对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国经济的韧性来源于结构优化,后劲取决于信心“压实”。4月9日,在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3%的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没有吝惜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6.3%。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有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34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0.4和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769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8234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17亿元,增长7.0%。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透露”了他们对这份成绩单的“新读法”———工业生产有所加快,高技术产业占比提高,特别是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一季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3.7%、54.1%、48.2%和18.2%。

少则两位数,多则三位数的增长,既是中国经济之新,更是中国经济之质。

谈到移动通讯,很多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了5G在中国的探索与创新上。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对本报记者表示,5G是大国间科技博弈的重点,中国位于全球5G商用化“领跑”的第一梯队。目前,我国的3家运营商正在开展5G网下的端网协同测试,测试进度及规模均位于国际前列。

张云勇也提到,由于5G的频率比较高,穿透性弱,基站规模一般是4G的2~3倍,需要千万的量级,要实现全覆盖还需要时间,但其带来的新场景新业态,不仅改变生活,更可以赋能工业,改变社会。“经过两到三年的发展,5G的资费一定不会高于4G,到时候大家可以用高性价比的5G的手机,享受5G的高速度、高体验、高智能业务。”张云勇这样说。

“随着5G推进,对移动基站的频段要求更高,要达到良好覆盖,需要更多站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国华建议,要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协调开放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馆等建筑物,以及各类公共设施。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站址租赁限价,降低综合成本。

“在智能+驱动下,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明显主要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智能铁路、智能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车辆装备、信号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已达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方向首席教授钟章队这样表示。

在钟章队看来,城市轨道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而且有助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要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合理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轨道交通知识产权方面保护与创新,同时还要继续推动5G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落地。避免出现增长过剩的现象。

对于一季度城市轨道车辆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表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量的大幅增长来源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每年下半年各城市集中开通线路,按照车辆调试验收周期,第一、二季度要陆续完成生产,导致了第一季度产量的大幅增长。“季节性大幅增加,不能反映全貌。年均增幅,才有规律性、有说服力。”王先进说。

王先进进一步表示,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的结果,下一步,要落实“规划建设为运营、运营服务为乘客”的理念,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

“最近的上海车展,参展车型中有一半以上是电动汽车,我觉得与需求相比,这还只是起步开端,今年全年预计在170~200万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年销量能够达到1500万辆左右。”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明高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频频点赞,更寄予厚望。

而面对一些人士提出车企盈利能力不佳的情况,欧阳明高表示,建议大家到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去看看,“这些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设备都是自己的,有技术就有规模,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欧阳明高表示,有些企业认为成本不可控,是因为核心部件的厂商低估了需求端翻番式增长的现实,因此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生产厂商越需要,供应价格就越高,而如果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类似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上路车辆中新能源车占比接近20%,再过5年,这个比例估计会变为接近50%。车不仅会多,还会变得越来越好。过去都怕新能源汽车跑不远,现在这类汽车不仅一次性能跑上500-600公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成熟。”在欧阳明高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汽车的替代,还会带动信息产业、能源产业的发展,实际是对经济的全方位拉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