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李敏,一个普通而大众的名字,但这个名字与越剧结合之后却创造了不一样的精彩。从1982年与越剧结缘,便从此牵伴一生。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越剧演员李敏,已到知命之年,岁月于她而言,并不见得留下的尽是折磨,更多的是宝藏。知命之年依然在为越剧事业奋斗,从最开始的演员到芳华艺术总监,到一系列社会角色的承担,再到如今绍兴艺术学校副校长,一生都在为越剧,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李敏,不是男儿,却胜似男儿。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出生在1968年的李敏,越剧正是流行之时,父辈嘴里哼唱的是越调,街头广播里播的也是越调,在这样的越剧环境下,从小耳濡目染,并深受王老的“黛玉”的影响,82年机缘巧合进入芳华,开始了越剧的学习。此时专攻花旦,跟同一时期进入芳华的王君安组合搭档,携手大概12年。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进入芳华之时,王君安11岁,李敏14岁,从1984年到1996年,从14岁到28岁,在人生中最美好的12年里,见证过彼此的艰辛和荣耀。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遇到彼此,一起克服演艺生涯的风风雨雨,一起打磨,一起享受荣耀和掌声,这是需要几世才能修来的福气,我们不知道,但在那个“有王就有李,有李必有王”的阶段中,二人确实是幸运的。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人生总有一些意外,是难以预料的。1996年,当风华正茂,荣誉正盛之时,此时她的搭档“相公”离开了芳华,赴美留学。以尹派起家的芳华越剧团,此时没有了台柱子,又该何去何从,李敏没有了“相公”又该何去何从,是从新选择职业还是等待团里培养新的小生。这样的抉择,这样的难题,对李敏来说是考验,也是机遇。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1996年,李敏临危受命,转学尹派,拜尹桂芳为师。虽然平时听自己的搭档天天唱,日日演,但真正到了轮到自己上的时候,其难度和压力还是有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敏凭着极高的天赋,对人物角色细致的理解以及清纯甜美的嗓音,得到了尹桂芳先生的肯定。终于在尹桂芳先生八十岁寿辰那天,李敏以尹派弟子身份登台亮相,出演尹派看家戏、芳华越剧团镇团之宝《何文秀》。这一段经历对于李敏来说在以后的越剧生涯中影响极大。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虽然说简短的文字可以叙述李敏这一段经历,但对于经历者李敏来说,这未必就有这么简单。李敏在关键是表现出来的大义和担当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我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虽然言语有些夸张,但用来形容李敏的境遇一点都不为过。2006年王君安回国,重回芳华越剧团,这虽然是越剧戏迷希望那个看到的一个结果,但对于李敏来说,又需要适应和转变,但不要紧,在这没有“王相公”的十年时间里,她自己也适应了这种转变。时而生,时而旦,时而尹,时而王。在多次的采访中,当谈到她自己波折的人生境遇之时,她没有怨怼,巧笑嫣然,喜欢越剧,这一点就胜过一切。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波折的经历留给李敏的是无尽的宝藏,2007年凭借《唐婉》获得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这是戏曲界的最高殊荣。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即便如此,但李敏依旧没有停下演艺的脚步,从:《红楼梦》中的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到《盘妻索妻》中爱憎分明的谢云霞;从《西厢记》中多情多才的崔莺莺到《江姐》中坚贞不屈的江姐;从《何文秀》中儒雅忠情的何文秀到《女驸马》中勇敢坚贞的冯素珍,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人物都在不断升华,不断创新。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她嗓音明亮,吐字清晰,唱腔圆润优美,韵味醇厚,咬字和运腔上酷似“王派”但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戏迷圈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团儿”。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后台还是舞台前,总会挤满追随她的戏迷,对于戏迷她从来没有架子,总是亲厚以待。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这样的“团儿”值得拥有最好的,半生波折,半生荣耀,这一切都不是终点,她依旧在努力,勇攀越剧艺术的更高峰。

致敬越剧演员李敏,用情守候,用行动诠释一颗真挚的越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