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说到“兰博”,喜爱战争电影的朋友们一定不陌生。这个从战场归来的“绿色贝雷帽”特种兵,经常以“一个人的军队”对抗敌方数十人。他声东击西、巧用诡雷、妙设陷阱,用智慧和勇气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成为特种兵的代言人。

连经典游戏《魂斗罗》中的第二人物兰斯·比恩,都是以兰博为原型设计的。当然,“兰博”终归只是好莱坞电影塑造的英雄,导演让他多厉害,他就有多厉害。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约翰·兰博

现实中没有导演、没有特效、没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残酷的战争将一个个热血男儿锤炼成真正的英雄。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就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无敌兰博”。他们的故事曾湮没在历史中,其中一些与平凡的斧头有关。

一、斧头士兵。

1919年,迪米特里•罗曼诺维奇•奥德罗科什克出生在苏联乌克兰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与其他孩子一样砍柴割草、放牛喂羊,只接受小学文化教育。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迪米特里•罗曼诺维奇•奥德罗科什克

他的父亲是个木匠,从小教他用斧头制作家具和各种农具,迪米特里长大后也成了一名技艺娴熟的小木匠。1939年二战爆发,他应召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德国占领西欧后又将魔爪伸向苏联,1941年6月22日发动突袭,很快占领了大片土地,一路向东推进了数百公里。

一时间纳粹嚣张到天际,他们对“高贵的雅利安人”深信不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其他民族都是低等人。很快,他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迪米特里在早期战斗中受了轻伤,调到运输部队运送补给。7月13日夜晚,迪米特里一人赶着马车悄悄出发了,车上是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和补给。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德国进攻苏联边界

当时德军推进速度很快,双方战线互相交错着,后方常有德军出没。迪米特里一路疾驰,突然遇到两辆德军装甲车,车上载着3名军官和50名士兵。德军截住马车,缴获了迪米特里的步枪,眼看他要落入虎口。迪米特里不由的害怕起来,谁又能不怕呢?

一名军官从车里走下来,满脸兴奋。在他眼里,迪米特里和马车都是功勋,是换取“铁十字”勋章和晋升的大好机会。

他走到迪米特里身边,对他害怕的样子很满意。他肯定在想:嗯,这些低等斯拉夫人果然很怂。但下一刻,他会后悔终生。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迪米特里的斧头

迪米特里没有武器,只有马车上草堆里的一把斧头。他是木匠,习惯到哪儿都带着斧子。德军看了也不以为然,这种斧子乡下到处都是,有什么稀奇呢?不过是农户干活的工具罢了。

迪米特里看着侵略者,心中升腾起无限怒火。一瞬间他忘记了恐惧,抽出斧子随手一挥……

一道血箭飞出,德国军官瞬间倒地,脑袋滚出去好远。周围的德军惊呆了,他们料想不到这个瑟瑟发抖的小俘虏,居然会瞬间暴走,变身为怒目圆睁、浑身是血的“斧头杀神”。

迪米特里没给他们清醒的机会,他跳上马车,从弹药箱里抓起三枚手榴弹,拉开导火索就向德军扔去。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奖励文件

手榴弹在密集的德军中爆炸,效果自然极佳,转眼间一半的德军已在地上翻滚哀嚎。其余德军仿佛被一只大手扼住,不可遏制的恐惧从心底升起,他们四散奔逃,以至于忘了手里还拿着武器。迪米特里大吼着追上去,趁着夜色和混乱,挥舞着斧子猛砍猛杀。

一名军官慌不择路的逃到花园里,被迪米特里追上,手起斧落劈碎了脑袋。战斗很快结束了,迪米特里以“一个人的军队”单挑德军53人,大获全胜!

他从死去的德军身上搜集到证件、地图和各种文件,驾着马车赶到连队,将战利品交给政委。

政委听了讲述,惊讶万分。他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带着人到现场核实。打扫战场后发现,迪米特里消灭了2名纳粹军官,外加21名德军士兵,迪米特里没说谎!

这位22岁的年轻士兵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上级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又在11月颁发了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这在战争初期是极为罕见的。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重回机枪排

经此战斗,迪米特里重新回到机枪排,跟随部队英勇作战,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战斗。1945年1月,他在匈牙利解放战争中不幸受重伤,在医院去世。

他的家乡为他竖起纪念碑,纪念这位用斧头战胜法西斯的年轻战士。

二、用斧头单挑坦克的厨师。

伊万•帕夫洛维奇·塞雷达,1919年出生在苏联乌克兰地区的亚历山德罗夫卡村。小时候,他随父母搬到顿涅茨克地区,在那里上学。毕业后,他对厨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又到顿涅茨克食品技术学校学习。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伊万•帕夫洛维奇·塞雷达

二战爆发后,伊万参加红军,因其优秀厨艺,分配到西北战区第91坦克团,岗位:厨师。

这下伊万不乐意了,他一腔报国热血,想上阵杀敌。但上级对他说:谁都会开枪,但不是所有人都是优秀厨师,这里更需要你。

是啊,一个优秀炊事班长可以顶半个政委,对提高士气非常重要,也是最受士兵喜爱的人之一。这个岗位虽不能上阵杀敌,但的确重要,伊万也就安心干了起来。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炊事班

英雄注定是不会沉默的,哪怕在后方的厨房里。

1941年8月,伊万的部队在德文斯克市附近的一片小树林中休整。一名通信兵跑来,传达上级命令,要求他们迅速到德军侧翼阻击。

排长带着士兵火速出发,临走前告诉伊万:准备好饭菜。所以伊万一人在营地里煮粥,用斧头砍柴、照顾战马。

他正在忙活着,突然听到嘈杂的机械声传来。他探头一看吓了一跳,两三百米外有两辆坦克开来,车身上画着大大的“十”字,正是德军的38T型坦克。这两辆德军坦克也是奉命从侧翼穿插,向苏军营地扑来。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38T坦克

伊万赶紧将战马牵到远处的树林里隐藏起来,又回到营地附近的树后,小心的观察德军动向。

两辆坦克从营地穿过,发现空无一人,以为苏军全撤离了。第一辆坦克从厨房边径直开过去,第二辆坦克上的德军似乎闻到了香气,在厨房边停了下来。

几名坦克兵爬出来,兴高采烈的准备饱餐一顿。伊万在树后攥紧步枪和斧头,趁德军走到锅台时,大吼一声发起冲锋。

德军被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赶紧跑回坦克,关上舱门准备用机枪扫射。他们不知道营地里只有伊万一人,还以为中埋伏。

伊万紧随着德军跳上坦克,抡起斧子向机枪砍去,没几下就把枪管砍坏了。他一边砍,一边大声叫道:你们从后边包抄!把反坦克手雷给我,炸掉坦克!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怒砍坦克

其实伊万是虚张声势,他不但是一名优秀厨师,还是一个优秀演员。他象模有样的指挥着一支并不存在的“军队”,向德军坦克发起猛攻。一声声怒吼在德军耳朵里炸响,就像一道道催命符。

德军机枪坏了,本能的想驾车逃跑。伊万怎肯让他们跑掉,他用防水布蒙住观察窗,坦克“眼睛”瞬间瞎掉,驾驶员什么也看不到了。

外边的敲打声、尖叫声越来越急切,里面的德军快要发疯了,仿佛看到自己被炸飞的景象,那一刻,所有“雅利安人的高贵和勇气”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很快他们打开舱门,高举着双手投降。伊万很聪明,用枪指着每一个出来的德军,让他们互相捆绑起来。他用一把斧头和一支“虚拟的军队”,俘获了一辆德军坦克和四名士兵。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谁会赢?

战友们发现异常迅速返回,等他们赶到时,伊万在灶台边淡然的煮着粥,旁边是捆的结结实实的德军士兵。

上级对伊万的勇敢大加赞赏,他也如愿以偿的从炊事班调入侦察连,成了一名侦察兵。在那里伊万再创奇迹,一次侦察中他们被德军发现,展开激烈战斗。伊万用炸药炸毁了一辆坦克,又爬上坦克抢过机枪,消灭了十几名德军士兵。

伊万的传奇战绩,为他带来“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他的传奇被印在海报上,在红军中传颂。他的斧头被保存的连队纪念室里。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此后,伊万又参加了列宁格勒保护战、莫斯科保卫战,历任排长、连长,并幸运的度过整个战争。

胜利后,伊万在家乡担任村委会主席。1950年因伤病去世,享年31岁。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二战小斧头!以一当十、单挑坦克,屡创传奇的“苏联兰博”们

伊万·塞雷达纪念碑

残酷的战争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它将人变成魔鬼,也催生了正义英雄。他们像天使一样与恶魔决战,单挑坦克、以一敌百,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壮举,比电影中“兰博”们更强大!

当尘封的历史掀开,他们的传奇再次传颂时,所有人都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英雄不朽,和平万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