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很多人都以为,汉武帝彻底打败了匈奴,但是为什么汉武帝之后还要跟匈奴和亲?

开心快乐任我行


匈奴没有被汉武帝彻底打败

汉匈战争陆续持续长达百年,直到东汉章帝年间,窦宪、耿秉北征匈奴,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北匈奴才彻底战败。汉朝并不具备一朝一夕击败匈奴的实力,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游牧民族活动领域广泛,一旦战败就可以躲到漠北深处休养。汉军远征途中没有补给,必须依靠国内动用大量人力支持。

卫青、霍去病出动十万骑兵、五十万步卒远征漠北,尽管使匈奴主力受到重创,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汉军也因为劳师远征,承受极大损失。出征的十四万马匹仅有三万余匹归来。汉军士兵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倾尽国库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战士的费用,由此可见出动大规模重创匈奴主力已经是汉军的极限。

后来汉武帝派外戚李广利继续跟匈奴交战,反到吃了大亏,因为政治与李广利个人作战不力的原因,李广利最终投降了匈奴,他手下七万汉军不是战死就是随着一起投降,这些部队还是汉军的主力,造成的损失极其惨重,短时内也无力再进行大规模作战,汉武帝终究没能在有生之日再度重创匈奴。


汉朝和亲并非屈辱

中国朝代强势时期对外族进行和亲是很寻常的事情。首先要指出,汉武帝之后没有跟匈奴和亲,如果是指汉武帝以后的皇帝和亲,其实只有汉宣帝时期三次,汉元帝时期一次。

汉武帝跟匈奴和亲只有一次,是他刚即位还没有掌握大权的时候。后来他对乌孙国进行和亲,派的也只是藩王的公主。与乌孙国和亲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打击匈奴侧翼,将西域势力拉拢过来一同对付匈奴,迫使匈奴退出西域的控制,是汉武帝掌控西域很重要的一步。其中一位和亲的公主就是著名的解忧公主。

就这么过了四十年到了汉宣帝时期,再又开始对匈奴和亲。但这次不是国际联姻,只是嫁女于臣子。原来在这几十年间,西域已经基本被汉朝所控制,期间匈奴又数次被汉、乌孙联军击败,汉宣帝对匈奴最严重一次打击,俘虏了大批贵族,共有三万九千人,抢得马、牛、羊、驴、骡、骆驼共七十多万头,匈奴部队连死带伤而减去的人数以及因远途迁徙而死亡的牲畜不可胜数,匈奴因此衰败损耗,更因为匈奴内部矛盾形成分裂。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部众来降,而后匈奴势力陆续来降。汉宣帝是为了安抚这些降臣,就找来两位汉氏宗女嫁给二位单于,这时期汉家子孙繁盛,宗族女子可谓不胜其数,以于安抚降臣自是划算。汉朝更看中匈奴内乱弊端,利用投降的南匈奴势力对抗北匈奴部落,如此以夷制夷,就不必国家发动大量人力财力去征讨。

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帝都长安,赞谒称臣做北藩,“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宣帝朝的一大盛事。单于朝礼完毕之后,汉朝派使者引导单于先行,住在长平。汉宣帝从甘泉宫到了池阳宫,登上长平山坡,诏令单于不要来拜谒,而左、右当户那些大臣都被允许列队参见,还有各蛮夷部落的首领王侯有几万人,都在渭桥下夹道排列,迎接汉宣帝。汉宣帝登上渭桥,人们都山呼万岁。

这就是汉宣帝和亲的成果。西汉以来也仅有汉高祖时期因为国内种种弊端,被动和亲称的上有些憋屈。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虽然也和亲,却只是为了缓解边境矛盾。当时匈奴部落还不断有人投靠汉朝,叛臣韩王信、卢绾的子孙都陆续归汉,倘若汉朝只是处于劣势,没理由降臣源源不断而来,故文景之时和亲已说不上屈辱。不跟匈奴决战,最大的原因是文景二帝要集中精力去压制同姓诸侯王,一旦搞不好国内就会恢复到战国时期。

西汉最后的和亲:昭君出塞

她嫁给的是已向汉朝称臣多时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呼韩邪为了攀附汉朝,主动请为汉帝的女婿,但汉元帝只肯选一位宫女嫁给呼韩邪。不过王昭君嫁给呼韩邪,令汉匈边境三十多年没有战事是被夸大了。主因还是匈奴已经被汉宣帝打的一蹶不振,再加上匈奴内部分裂,单一部落的势力已经很薄弱,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跟汉朝对抗,主动挑事只是找死。就在呼韩邪请婚的前两年,他的哥哥郅支单于被汉军一路追杀到中亚,在康居国与汉军交战,重伤而亡。郅支单于就是遭到虽远必诛那个人,呼韩邪再不老实也是死路一条。匈奴于东汉再度崛起,是因为王莽篡汉,而后全国陷入战乱,给了匈奴重生的时间。西汉时期的匈奴边患是基本已经解决了。

和亲的性质

抛开西汉不谈,隋朝、唐朝鼎盛之时也有和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大规模使团往来也被视作文化交流。中国朝代势弱的时候当然也会采取和亲来缓解外敌的压迫,不过这种和亲往往效果不佳,该入侵的和亲以后仍会入侵。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往往也不是只有一个势力,通过结交一个国家或部落去牵制敌对势力,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总的来讲和亲往往也对应着国家战略部署,没有军事或政治目的为后续的和亲也没意义,单纯用和亲去妥协或为了面子不肯和亲都是错误,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衡量和亲所带来的利弊才最实用,故和亲也不是衡量国家是否屈辱的标准。


苏沉船


和亲在本质上与诸侯联姻、军阀之间的联姻并无不同,只是联姻的主体是不同民族罢了。和亲是一种政治婚姻,因而也是一种外交之手段。

第一,和亲是为了结为姻亲,增进相互了解,减少战争与冲突

和亲政策早上的提出者,是西汉的娄敬。

汉初匈奴频繁扰边,而新兴的汉帝国刚刚结束多年的战乱,百姓急需休生养息,不愿与匈奴陷入新一轮大战。在此背景下,娄敬提出和亲政策,认为通过和亲,匈奴统治者的后代,便有汉人之血缘,与汉家皇帝便有了亲属之关系。以此手段,可以缓解两国之对峙冲突。

这个政策,后来成为中原政权笼络、羁縻外族之一大政策。和亲政策,在西代外交史上扮演重要的作用。西汉和亲的女子,最著名的有三人,分别是刘细君、刘解忧与王昭君。

这里我要纠正很多人的一个错误看法,和亲政策并非是一种妥协的外交。有些人以为打不过外族时才搞和亲,这是大错特错的。中国历史上的和亲,大多数时候,是如日中天的汉唐,是比和亲的国家要强大得多。

第二,汉武帝时代,是和亲史上的重要时期

事实上,在汉朝最强大的汉武帝时代,在和亲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汉武帝选择和亲的国家是乌孙,乌孙是国力是远逊于汉帝国,所以不要认为和亲就是屈辱外交。刘细君、刘解忧先后嫁到乌孙,她们的出嫁当然是有使命的,就是要搞好乌孙与大汉的关系。

事实上,和亲多数情况是强国嫁女到弱国。就以乌孙为例吧,与汉、匈奴相比,是个弱国,但汉与匈奴的公主都嫁给乌孙王了,不只汉帝国这么做,匈奴同样也搞和亲呢,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笼络乌孙。

与乌孙的和亲,后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联合乌孙,斩断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最终击败匈奴,这就是张骞提出的“断匈奴右臂计划”。到了汉宣帝时,嫁到乌孙的刘解忧公主向大汉帝国求援,汉军大举北伐,配合乌孙军队,最终大败匈奴,这是匈奴走向衰弱的开端。

第三,大汉帝国打败匈奴后,为什么还要和亲?

匈奴衰弱后,最终呼韩邪单于选择归附大汉帝国。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皇帝,重提中断许久的汉匈和亲。如果说早期汉匈和亲,多少带有减轻边疆被侵犯的目的,那么此时的汉匈和亲,则增进友好了解的联姻,也可视为大汉帝国对匈奴的一种恩赐。

汉元帝挑选五名女子送给呼韩邪单于,其中包括名垂青史的王昭君。在此之前,王昭君在深宫混得很不好,她自告奋勇提出来,愿嫁到匈奴。王昭君出场时,史书用十六个字描述:“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她像一道光,照亮了皇宫。呼韩邪单于感激泣零,表示愿意世代为大汉帝国守卫北部边疆。

王昭君是中国民族融合史上重要人物,她嫁到匈奴,大大加增了汉与匈奴的交流、沟通。呼韩邪单于恪守为汉守北藩的诺言,并在临死时,留下遗训,要求后世子孙永远保持与汉的友好关系。继呼韩邪单于之后的复株累若鞮单于、搜谐单于、车牙单于等,基本上都遵从此遗训。汉帝国的北方边境获得数十年的和平,史书对这段时间汉匈和平局面有如下记载:“是时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声,黎庶亡干戈之役。”


君山话史


汉武帝没有打败匈奴,打败匈奴只是一种政治宣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掌握话语权儒生对汉武帝感激涕零,拼命吹捧,哈哈,汉武帝实际是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以后和匈奴和亲的,他的小舅子李广利一次战役损失了7万士兵和十万匹战马,相当于至少2次萨尔浒,汉武大帝终于玩不下去了,就不得不和匈奴重新玩和亲,哈哈。

现在网上流行一股吹捧汉武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的热潮也来源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心理,中国人尊敬和崇拜祖宗,中国人特有的逻辑就是没有谁就没有你,没有中医那能有你,实际情况是中医基本无作用,反而弄死不少,哈哈。

事实上,尽管官方和正史吹捧汉武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但是民间老百姓还是不买账的,尽管汉武帝统治了中国60年吧?但是中国的民间传说几乎没有汉武大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什么事情,中国普通老百姓对英雄人物喜欢添油加醋的,没有的事情都往英雄头上按,如果汉武大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真的建立了电视剧里面的丰功伟绩,民间传说早已经把汉武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吹爆,哈哈,但是你仔细搜索接近2000年,民间传说和各种演义有汉武大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吗?根本没有,只是到了网络时代,一群吃饱了实在撑的不行的导演把汉武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拉出来,因为其他的历史人物的演义故事都拍烂了,戏说乾隆和康熙都好几部了,甚至开拍宋徽宗的了,哈哈。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早期西方有业余历史爱好者宣称阿提拉是匈奴,而匈奴是被汉武大帝和他的几个小舅子赶到欧洲滴,而阿提拉险些灭亡了洋大人,这样许多中国人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历史逻辑,认为自己祖宗比洋大人腻害,能打,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哈哈。


血山飞虫


就算是漠北之战前,汉军也只是获得疆土,对于匈奴的作战却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霍去病,李广,李敢在高效地获胜,而卫青却是惨胜,惨平。卫青损失惨重,造成汉匈的战损几乎相当,而汉的经济支出远远大于匈奴。 李广利时,战损略大于匈奴,但是经济支出远小于卫青时。

由于武帝错误地使用卫青为大将军,而不用李广为主将,造成前期汉军的巨大损失和财务支出。后期对李陵,李广利的猜疑,也让汉军本来大胜的局面变成小负。武帝前期只信任外戚,到后期的谁也不信,都给大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丧失了短期彻底解决匈奴的大好时机。

具体来说,卫青七战三不赏,说明三战不利,这三战是由卫青独立指挥的大规模作战,给大汉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

前三战虽然收取河南地,但是战果只有数千人,虽然牛羊比较多,说明河南地仅仅是匈奴的一片牧场,也远不及河西牧场的重要,匈奴在河南地只有一些小部落自己的基本防卫力量。这样的战果远不够封大将军。

第四战,奇袭右贤王之战,卫青出高阙无功,李蔡出朔方,千里奇袭右贤王建奇功,比霍去病千里奇袭还早,战果大的多。然而武帝没有封李蔡为大将军,却半路紧急加封无功的卫青为大将军,生米煮成熟饭,把李蔡调去做文官,位列三公,明升暗降啊。

此战虽然漂亮,但是为了诸将士对卫青归心,武帝的赏赐也是巨大的。

卫青后几战打的惨,都是卫青嫉贤妒能的结果。定襄二战,卫青把最能打的李广安排到后军,不让李广上战场,把第二能打的李息派去筑城,十几万大军,只给第三能打的苏建三千人。结果损失士马十几万。

卫青漠北之战几乎就是定襄二战的翻版。

所以卫青被武帝冷落,三个儿子的侯被撸,由于卫子夫失宠,刘据太子位不稳定,卫青又娶了平阳公主,也是因为平阳公主的原因,卫青被葬于茂陵,卫青墓之所以那么大,离武帝那么近,因为那本来就是给平阳公主的。平阳公主后来替卫伉求情,得到了长平侯的继承权。

李广利打大宛是成功的,只有万把人是汉军正规军,大部分都是临时招募的,他对正规军比较好,对于临时招募的就不怎么样,西域路途艰险,这些临时招募的人,大部分死在西域,也有一些留在了西域。

匈奴对于李广利是相当重视的,李广利第一次与匈奴作战,以三万骑兵大胜右贤王,斩获一万多。然而,李陵的奇兵,却迟迟没有出发,因为汉武帝因为斗气,命令李陵晚4个月出发。其实就是想等李广利这边打完,然后让李陵去单挑匈奴。

没想到李广利出事了,李广利是小霍去病,能力差不多,从对右贤王的战绩可以看出,李广利和霍去病相差无几,虽然远不如李广以一当十,但比卫青大炮打苍蝇的水平还是高多了。

李广利由于没有李陵的支援,被单于左贤王集中兵力围攻,以一敌三,李广利还没有这个本事,损失了一万多人。李陵的战果都知道了,5千步兵和单于左贤王8万多匈奴骑兵作战,消灭一万多敌军。这次战役总的来说,汉军获胜,战果还不小,匈奴的损失几乎是汉军的两倍。但是李陵被俘,却使得李广利失去了最强有力的对角,也是李广利最终失败被俘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广利第二战打平。第三战家属被武帝拘押,导致李广利急于进兵,先胜,而后诸将不愿深入,军心混乱,进退失据,最终全军覆没。

是武帝一手葬送了李陵,李广利。

武帝并没有与匈奴和亲。而是和乌孙和亲两次,两次都是罪王的公主,都是乌孙右夫人。可悲的是,乌孙王还娶了匈奴公主,还是地位更高的左夫人。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点来回答:

其一,汉武帝打败了匈奴,但是并未灭亡匈奴。

汉武帝时期,汉匈之间正式从相对和平的和亲时期进入全面开战的战争年代,汉武帝大胆任用卫青、霍去病,经过突袭龙城、收复河套、两次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匈奴损失惨重,漠南无王庭,匈奴彻底远遁漠北,不敢南下,汉匈攻守易势。

但是,匈奴虽然损失惨重,一时失去对汉朝的骚扰和侵略,却并没有完全灭亡,匈奴游牧民族四处游荡、逐水草而居的民族特性,决定了匈奴难以被彻底消灭,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只要草原上还有游牧民族势力,汉朝的边疆就难以长治久安。



其二,汉武帝之前的和亲和汉武帝之后的和亲性质大不相同。

汉武帝之前,因为汉朝刚刚从秦朝末年和楚汉之争中建立,国家经历多年的战乱经济民力还没有恢复,国力有限,汉朝没有优势力量对付称霸草原的匈奴。所以,汉朝初年对匈奴的和亲是迫不得已的,是屈辱的求和政策,是大汉朝的耻辱。



而汉武帝之后的和亲政策却大不相同。此时的匈奴,经过汉武帝的多次打击后,已经元气大伤,即使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也难以恢复到曾经的巅峰时代,汉武帝之后匈奴对汉朝处于相对弱势,此时的和亲,则是匈奴相求汉朝的和亲。和亲也不再是皇室公主,也并没有丰厚的嫁妆,比如王昭君出塞,就是汉庭一个普通宫女。



昭君出塞使汉匈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亲,很大原因是因为汉朝已经强大起来,国家的强大才是取得和平的根本原因。

可见,汉武帝虽然大败匈奴,却并没有消灭匈奴,汉匈之争仍在;同是和亲政策,性质却有天壤之别。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根本就是个错误的认知,汉武帝只是把匈奴赶出了漠南之地。匈奴也并未真正投降,而是静待时机以图报复。从汉武帝晚年,匈奴时不时的骚扰侵袭就可以看出。

汉武帝之后,匈奴旧病复发,又干上了烧杀抢掠的勾当,此后匈奴就一直伴随着大汉王朝一起成长。最后由于自身矛盾,分裂成了南北匈奴。直到东汉汉和帝在位期间,北匈奴才彻底被打垮,远赴中亚,祸害其他民族去了。而南匈奴则选择了依附汉朝,从此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

那为什么要采取和亲呢?

汉武帝对匈战争四十年,国内民力财力消耗一空,加上又有朝鲜战争,对南边也有扩张,所以汉朝国力已不允许再继续硬拼。加上汉朝朝廷内部一系列问题,朝廷也无意再跟外族打架,于是只能稳住匈奴,选择了耻辱的和亲之策。

最著名的和亲故事莫过于昭君出塞了!

尽管和亲,匈奴人还是照常骚扰不断,可谓是喂不饱的白眼狼啊!


更多精彩历史,尽在愚人之娱。期待您的关注哦!


愚人之娱


多谢网友“小斌说历史”邀请回答。

也许,您了解的汉匈大战到“漠北决战”就终场结束了,其实这只是汉匈大战的“上半场”。这里,我说说中场休息和下半场,很多人不知道还喜欢喷,有必要好好说一说。

上半场打了16年主要7次大战,汉军占上风,但漠北决战后双方20年间没有打仗。为什么?一方面,匈奴元气大伤,远遁沙漠,汉军想打却打不着;另一方面,对匈奴作战只有巨大投入却几乎没有产出,十几年下来,西汉也耗得差不多了,比如漠北大战就损失马匹十余万。

中场休息的20年里,匈奴屡次派人要求和亲,都被拒绝。汉武要的不是打败对方,而是予以彻底消灭,曾于公元前110年亲率18万大军向匈奴示威,还派使臣侮辱新的匈奴单于,算是对当年匈奴对吕后侮辱的报复。对方忍气吞声,且鞮(音同“低”,dī)侯单于表示:“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妥协于和平。

20年后,汉匈大战下半场开始。由于霍去病和卫青先后过世,汉军统帅换成了李广利。主要有三场大战:

1.天山—浚稽山之战(河西方向,公元前99年)。当年,霍去病在此被匈奴截击却大败匈奴,汉武帝想复制当年的辉煌,于是派5万汉军兵分3路主动发起远程奔袭。历史惊人的相似,汉军在初期作战中取得成功,班师途中也遭到截杀;历史也惊人的不同,李广利险些突围不出,损兵大半。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李陵事件”就发生在这次大战中。李陵之所以被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所率领全是步兵没有骑兵,虽然特别能打,杀敌1万,但机动性太差,被围后难以脱身。

2.余吾水之战(今蒙古土拉河,公元前97年)。汉武帝总结教训,认为上一次是由于兵力不足(只有5万),所以派出21万大军。这一次没有划定作战地域,因为汉武帝的目标不是争池夺城,而是消灭匈奴,对方在哪儿就在哪儿打。不过,21军汉军中只有7万骑兵,已大不如前(漠北大战)。李广利率领的主力13万人与匈奴10万人在余吾水发生遭遇战,不分胜负。李广利担心匈奴增援赶到,主动撤出。估计上次天山之战失败,心理阴影面积比较大。

3.燕然山之战(今蒙古杭爱山,公元前90年)。这一次离上一次已经7年,这7中匈奴已恢复元气,多次侵犯汉境。汉武帝这次出兵有反击性质,兵力14万,已不如上次,目的也不再是歼灭匈奴,而是捣毁其后方后勤基地。燕然山之战,李广利率领的主力有7万,对方5万,结果却被人家歼灭,统帅李广利投降(后被杀)。

燕然山之战(而非漠北大战)才是汉武帝时期汉匈最后一次大战,以惨败告终。此时,不仅对外作战失败,内部也出现不稳。没办法,汉武帝只好收手,下罪己诏,终止了汉匈大战。


脑洞大开的历史


这是因为——汉武帝并没有彻底打败匈奴。

在汉武帝统治的后期,匈奴多次让汉朝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仍然有威胁汉朝的实力。

在汉武帝前期,卫青、霍去病等人确实压制了匈奴。

但是,匈奴并没有被汉朝所消灭。不仅如此,在汉武帝的后期,汉朝拥有优势也不复存在了。


以下是汉武帝后期对匈奴用兵的失败记录:

浚稽山之战:太和元年(前104年),汉武帝遣赵破奴率2万骑出朔方击匈奴,未还。

酒泉之役: 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率3万骑出酒泉击匈奴,遭到围困。汉军死伤惨重,李陵被匈奴俘虏。

余吾水之役:天汉四年(前97年),李广利率13万大军出击匈奴,无战果。

燕然山之役:征和三年(前90年) ,李广利率军7万出征匈奴,兵败于燕然山,投降。

很显然,在汉武帝统治的后期,汉朝不仅再无胜利果实,而且节节败退。

汉武帝根本就没有击败匈奴。


事实上,即便到了汉宣帝时期,汉朝也不能说是击败了匈奴。

只是由于匈奴内乱严重,所以出现呼韩邪单于入朝的事情。但是,汉朝并没有认为匈奴真正臣服自己。

不仅如此,还对呼韩邪单于施加特殊的礼仪,是为“汉宠际殊礼,位在诸侯王上”,每次还要赐给数量庞大的赏赐。

根据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的说法:

这些赏赐的数量随后与日俱增,竟然成为汉朝的经济负担。但是,这个时候的汉朝已经不敢再拒绝匈奴的“朝贡”了。


HuiNanHistory


中国古代和亲是中原王朝对待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西汉时期是汉匈关系的重要阶段。

西汉前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屈辱性的和亲阶段。而汉武帝大败匈奴后的和亲,是以双方保持友好和平的愿望而进行的。其实我们可以从和亲政策的作用出发,体会汉武帝此举背后的“良苦用心”。

一、和亲对维护边境安宁,保护人民生命财政起着极大的作用。

匈奴是北方的强盛的游牧民族,其贪图利益又不受礼制约束的天性,所以不断侵扰汉朝北方边境资源,掠夺百姓财物与威胁百姓的生命。在汉初执行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之时,匈奴人入侵的次数大大减少,为汉初整理内政、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巩固统治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也为边境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而当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当时的国力已经难以支撑汉军继续与匈奴残存势力交战了。既然“和亲”能为自己提供恢复国力的时间和维护边境安宁的作用,汉武帝果断选择了这个和平的方法来与匈奴交好。

二、和亲对汉匈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于汉朝前期实行和亲政策,汉匈双方交往频繁,百姓通过关市等渠道进行贸易往来。随着匈奴马匹的大量输入和养马技术的传入,使得汉政府及民间养马业空前发达。汉初时“自天子不能醇匹,将相或乘牛车”,可见畜牧业几乎已毁于战争。但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朝太仆一官管理下的牧苑就有36所,分布在西边、北边,共养马36万匹。《史记·漂骑列传》又记载:在武帝元狩二年和四年对匈奴战争中,每次均能从民间征得马匹达14万匹之多。可见汉朝养马业已相当发达。汉朝初年养马业的迅猛发展当与匈奴以万计的马匹输于汉,“衔尾入塞”,以及匈奴养马技术的传入息息相关,从而促进汉初养马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而匈奴则吸收了汉人先进的劳动经验,从单一游牧狩猎经济发展为以牧业为主,兼有手工业和农业的多种经济形势,也推动了匈奴族的社会历史的发展。

而汉匈两族在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进行着文化上的交流。因为和亲政策的原因,汉文开始传入匈奴,为匈奴接受汉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匈奴文化虽然落后于中原,但匈奴语通过汉语音得以保存,丰富了汉语言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三、和亲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消弭民族仇恨

而汉匈两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汉匈两族正是在这种长期交流,相互接触,相互了解中逐渐走向融合。从此以后,匈奴人便成千上万地移居中原,与汉人杂居,渐渐地融合为一体。晋朝时,“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汉代长期和亲和交往有着直接关系。

和亲所带来的民族融合,在不知不觉中消解汉匈两族之间的仇恨和敌对,促进汉匈两族长期战争的结束。

总的来说,选择“和亲”,无论是对边境安全还是对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益处,还能保持汉匈两族长期和平的往来关系。正是因为考虑到这几点,汉武帝才会以和睦的方式与匈奴相待。


呆小啾


汉武大帝之前的汉匈和亲,名义上是结为兄弟之国和儿女亲家,但实际上有屈辱的成份。昭君出塞时,匈奴已经臣服于天汉,匈奴单于来朝请求赐婚,汉元帝后来赐婚于匈奴单于。这个《汉书》上有清楚记载,当时匈奴已经臣服于天汉,不然不会来朝,更不会用赐婚这类词语。下面我给大家引正史原文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与匈奴约为兄弟,所以遗单于甚厚。”《汉书•宣帝纪》记载:“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册来朝,赞谒称籓臣而不名。”《汉书·匈奴传》记载:“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尽矣。”原文写的很清楚,汉高帝之时是约为兄弟(之国),然后和亲成为儿女亲家,但匈奴在宣帝和元帝时期已经向汉朝臣服,宣帝是元帝的父亲,在位在元帝之前,昭君出塞时正好是汉元帝时期。正因为哪时匈奴已经臣服,所以这个和亲和之前明为兄弟之国儿女亲家,实乃屈辱性质的和亲,有质的不同,因为这次是汉天子给向自己臣服的臣子赐婚,过去是被逼迫将宗女嫁出和亲。顺便告诉大家,那句时代最强音——“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汉元帝时期的留下来的,当时天汉已经灭了北匈奴,昭君后来的丈夫呼韩耶单于的南匈奴,因为害怕被灭也就是那是开始向天汉臣服,并请求天子赐婚以图被天汉保护和得到天子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