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何大部分国家的空军没有战略轰炸机?

殷诗妍


其实像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这类战略武器从来都不是中小国家“配”拥有的。这句话不是说瞧不起谁,而是这些战略级武器本身的技术和花费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虽然在21世纪前有些中东国家也是拥有过战略轰炸机,但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是免不了退役甚至被摧毁的下场。所以对中小国家来说与其把大把的钱和精力投在战略轰炸机上不如想办法多在外交和政治场合与大国搞好关系。


关于拥有战略轰炸机的问题大致有3个方面:需求小、技术高、花费大。

需求小

战略轰炸机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带“战略”这个词,通常是指具备超远程投送核武器能力的大型轰炸机。然而当今世界上拥有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所以仅从实际需求上来看其实也只有这几个国家有战略轰炸机的需求,除非用上百吨的战略轰炸机去投掷铁炸弹。

其次,战略轰炸机本身具备8000公里甚至10000公里以上的航程,但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冲突只是在地区性质的,所涉及范围大部分都只是在2000公里以内。而战术轰炸机完全可做到2000公里内的打击。包括幻影-2000、F-16、F-15都是具备空投核武器的能力,比如下图以色列空军的F-16I已经具备1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和8吨载弹量。世界上具备真正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所以对小国来说战略轰炸机也属于其实有点性能“溢出”。

随着弹道导弹技术和防空技术的发展,考虑到战略轰炸机并没有能力做到完全突防,所受到的防空威胁越来越大,所以世界上大部分战略轰炸机都转为“空射导弹平台”,在对方防空体系外发射巡航导弹。而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完全具备核武器的投送能力,成功率比战略轰炸机高、研制难度小、采购维护费用低,所以对拥有核武器的小国来说与其发展性价比更低的战略轰炸机不如转为研发弹道导弹。洲际导弹已经形成足够的战略威慑能力。下图为印度“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射程达到5500公里以上

所以我们看到,五常当中的英法先后退役战略轰炸机(中型),依赖海基洲际弹道导弹作为核打击方式。而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朝鲜都是拥有远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德。只有真正需要“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美国、俄罗斯、中国对战略轰炸机是“必要”的。

技术高

一般来说能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都是航空工业强国(买的不算),因为这种“大飞机”几乎涉及到了一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就比如下图的NK-32涡扇发动机,用于Tu-160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单台加力推力达到24.5吨。而航空涡扇发动机又被誉为“工业明珠”,其中风扇/压气机叶片的加工又占到整个发动机的30%以上的工时。叶片的加工除了要求材料强度高之外还要求加工精度必须保证,这就需要精密成型、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多轴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精尖制造技术。这就足够淘汰掉世界上95%的国家。

另外,战略级轰炸机除了发动机之外还需要整个各种武器系统、导航系统、航电、飞控等一系列用于导航和作战的子系统。一直以来能够生产战略级轰炸机的国家也仅仅局限在工业完善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英法已经退出,目前只剩下中美俄。所以技术上又再次淘汰了一批国家。

花费大

其实任何飞机的前期研发费用都是巨大的,这些成本都要平摊到每架飞机当中。而且战略轰炸机由于技术等级和体型都非常巨大,所以采购费用也是远远超过中轻型战斗/攻击机的。就以“老掉牙”的B-52H战略轰炸机为例,该机在1961年的采购费用(包含发动机、武器、航电等)为928万美元,相当于现在超过1亿美元,这足以购买1艘1000吨左右的轻型护卫舰。而B-52H到现在每小时的飞行成本达到3.2万美元,后期升级和现代化改造的费用另算。2013年美国对76架B-52H进行信息化升级,总花费118亿美元,这比费用足够武装一只小型空军了。而B-2隐形轰炸机的花费更是巨大,平摊研制费用后每架B-2A的价格达到24亿美元,单位小时飞行成本达到5.8万美元。下图为美国战略轰炸机的三驾马车:B-52H、B-1B、B-2A


其实世界上现役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战略轰炸机(1万公里航程、20吨载弹)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B-52H、B-1B、B-2A、Tu-95MS、Tu-160M2这几种。

俄罗斯的Tu-22M3“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和中国现役的H-6K具备战略轰炸能力,但是航程和载弹还是有限,最多算是“中型战略轰炸机”。

而法国之前服役过幻影IV-P型,可以携带ASMP巡航导弹(可携带30万吨级的TN-81核弹头),目前已经退役。幻影IV-P也是可以超音速,不过载弹量和航程比较短(航程3000公里),不过一直以来也是作为法国空基战略核力量使用。

英国之前有“3V”战略轰炸机,分别是“勇士”(Valiant)、“火神”(Vulcan)和“胜利者”(Victor)。这三种轰炸机也都属于“中型战略轰炸机”,起飞重量在100吨左右,航程5000-6000公里。其中“火神”参加过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在加油机配合下奔袭1万公里实施空中打击。不过英国目前也裁掉了战略轰炸机,将核力量完全寄托在弹道导弹核潜艇,英法未来也没有研制大型战略轰炸机的计划。

而有些国家以前也拥有过中型的战略轰炸机,比如伊拉克曾经通过第三方购买过可挂载C-601大型反舰导弹的H-6D轰炸机以威胁海上运输线,在两伊战争期间曾经袭击过大型油轮。但是这些轰炸机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就基本没有发挥过作用,被埋在沙漠中充当“后备”力量,最终的结果也是报废。在此之前还购买过14架苏联的Tu-22“眼罩”(Tu-22和之后的Tu-22M系列并不一样)

埃及、印尼也都拥有过一批Tu-16以及H-6轰炸机。其中印尼的是苏联在60年代援助给他的,当时为了拉拢东南亚国家对他们进行过不少援助,印尼同期还获得过巡洋舰。而埃及同时拥有Tu-16以及H-6,对以色列构成不小的空中威胁。不过他们的这些轰炸机都已经退役或干脆报废。

而利比亚曾经在70年代自己的鼎盛时期从也是苏联引进过Tu-22“眼罩”,最后也是惨淡收场。

至于乌克兰,他是在苏联解体时分到过一批包括Tu-95MS、Tu-160在内的大量战略轰炸机,但是最后自己把自己废掉了。

其实从上面可以看出,没有实力的国家即便通过一些其他渠道得到过战略轰炸机也最终无法维持到最后。真正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不仅不会变多甚至会逐步变少,最终就形成中美俄“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他国家靠洲际导弹来提高自己的威慑能力也就足够了。


雏菊西瓜Peterpan


严格来说,战略轰炸机,世上现在只剩下美俄两家,中国轰-6K只是在航程上接近一些,只要能满足使用就好。为何世上拥有战略远轰的国家,只有中美俄?是作战需求所致,也是维护战略平衡的需要。老欧洲以前尚有英法拥有,早就舍弃了不要,奉美国为盟主,美国一家有也就够了,自个实在必要维持此类重器。造价高,使用费用也高,可把远轰拿来打谁呢?仅在欧洲使用的话,如“狂风”一类战术轰炸机就可搞定,致于远程威慑,自有美国来维持,因此早早退出拥有远轰国家的行列,英法失去远轰,正是战略收缩的一个典型符号。如图,美国3型,俄罗斯3型,中国1型,共七型。

世上轰炸机。多少人不解,美国服役了半个世纪的B-52为何仍在服役?B-2为何只装备了20来架?俄罗斯的图-95总有他国飞机在伴飞?作为远程兵器,B-52经过多次重大升级,从临空轰炸,早就升级到可以发射远程导弹,并可以核常兼备,以其载弹量大,航程远的优势,正有不小的威慑。B-2先进造得少,说明一样事,轰炸机技术之复杂远超出人们想像,不是谁想造便可造得出来的,加之造价昂贵,连一向财大气粗的美国都有些消受不起。致说图-95战略巡航,总有人在不停伴飞,原因正在于世上各国对它的威慑力,无时无刻不刻意上心。

红色幽灵。B-2自1998年装备至今,旋即已是20多年,把隐形威慑加诸到世界。俄罗斯也有打造下一代轰炸机的计划,只是受制于国力,进展迟缓,现实的计划,只能将图-160重新恢复生产,临时满足作战需求。我们呢?没有放弃远轰的打算,一款轰-20被传说了多年,它就要露面了,作为4个20中的最后一个,也见技术难度之高。多少军迷期待它早日问世,官方人士也多有披露,这个项目的存在早就不言自明,从种种迹象来判断,它就要来了!


魂舞大漠


因为没有,所以没有。不是大多数国家,而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沒有。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有远程战略轰炸机。🇺🇸美国:B-52H、B-1B“枪骑兵”、B-2“密苏里幽灵”。

🇷🇺俄罗斯:图-95“熊式”、图-22Hk改进型、图-160“海盗旗”。

🇬🇧英国有一款"火神”轰炸机,已退役。

中国的轰-6K、轰-6H属中程轰炸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会列装于各部队。

鵬程萬里起新途,海域山川列畫圖。

潮起風雲啸汐落,朝陽一出與天呼。











白溪釣客


首先你的题目就可以说明,第一,既然叫战略轰炸机,那他是要带核弹作为战略威慑的作用,世界有核弹的国家只有五常等少数国家,没核弹带炸弹能叫战略威慑吗?所以首先就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会去研制战略轰炸机。

第二点,能力。战略轰炸机不像普通飞机,他的航程是七八千甚至上万公里,飞机的复杂程度不同一般飞机,能生产军用飞机的国家也就是五常这几个国家,别的国家普通飞机都造不了更别说战轰了。

第三点,造价。现代轰炸机的造价远远超乎想象,b2只造了20多驾,老美宁愿让服役几十年的b52继续飞也不愿多造b2,太费钱了,一般国家玩不起。

第四点,需求。小国家要战轰干嘛,飞上万公里带核弹,你想打谁?美国?中国?俄罗斯?有这想法都会被人当成威胁,小国家要这东西没用啊,蓝星上这些国家要么是叫美国爹的,要么是贫穷国家,要么是不服又没能力只能挨欺负的,以及一些自己玩自己的毫无存在感的国家,除此之外就是中美俄三国有战略轰炸机的需求。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何战轰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的原因。


什么先生说什么


为什么大部分国家没有战略轰炸机?因为战略轰炸机不是一般武器,它太重要了,执行战略任务,能够直接决定一场战争结果!优点上,一个是航程较远,二是威力强大,可以搭载核武器!这样一来,普通国家就很难拥有了,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太昂贵了!这个贵,并不只是造价贵,更重要的是使用成本太高!轰炸机重要指标之一,是单位小时飞行成本,也就是飞机平均每飞行一小时,所需要的临时检查、维修、航材、燃油、滑油、加电等方面的成本。美国多种轰炸机,成本和消耗都是极为惊人的——B-52是33000-34000美元,B-1B是38000-39000美元,B-2更高达58000-62000美元。每架飞机上天仅几小时,就相当于,消耗掉一辆豪华跑车,普通国家哪里负担的起?



当然,像B-2之类轰炸机,折合成货币的成本,还不算太夸张,其他方面的成本计算,那才叫吓人——B-2飞行小时数与维护小时数,比值为1:200,即飞行1个小时,竟需要维护200个小时!主要是其多层喷涂的涂料容易掉落,每次飞行完都要补涂,否则影响隐形效果。另外,B-2轰炸机全球仅3处基地,为美国本土-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和印度洋-迪哥加西亚基地。因为B-2隐身涂层需要恒温恒湿环境,且配备大量专门设备,所以一般空军场站,根本无法部署B-2。



第二个原因,是对于普通国家来说,战略轰炸机用着不方便。它们太大太重,需要的机务、地勤力量规模巨大,动起来一大片,不利于组织和隐蔽。这么大的飞机,这么多人伺候,还需要大的机场场站,最好还是多跑道的。这种机场,普通国家能造几个?就算造出来,全天下也知道了,敌对国打不着你的轰炸机,可打得了你的机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还不如搞弹道导弹,现在十几辆车就是一个完整发射单位,不仅省事,隐蔽性还强得多,威慑能力也可以。



第三个原因,是大国和周边国家,会阻止你获取战略轰炸机。哪个普通国家,一旦开始谋求战略轰炸机这种国之重器,就马上会有其他国家来试探——这是你该有的东西么?你要干嘛?是否要冲击目前国际秩序?是否要刻意刺激、加剧军备竞赛?之后,就会有相关国家,出面或暗地阻止,轰炸机再不好用,再昂贵,它毕竟威力巨大,会迅速改变军力平衡。



如果该国是自研自造,难度太大,成本也高,其他国家阻止起来也很方便,那么多的设备、设计、工艺、关键人才,有一部分进不来,拿不到,战略轰炸机之梦也就破碎了……至于购买,目前有战略轰炸机的,不过美中俄三家大国。大国对远程武器等敏感装备,都有军售控制,比如“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对射程300公里以上导弹,都不准进行出售,战略轰炸机这种更是禁止。



所以,正是有成本高、不好用、阻力大三个原因,普通国家极难拥有战略轰炸机。



军事作家陈曦


所谓战略轰炸机,就是战略级武器,需要有国家大战略规划。也和国家的体量、纵深、经济、军工、航空技术、综合实力息息相关。

在大战略这一方面,很多国家就过不了关了。比如以色列,号称中东小霸王,打谁赢谁。但是以色列现在有没有和美国一样的大战略?恐怕没有,以色列现在思考的是,怎么守好这一亩三分地。

还是以色列,经济好,但体量其实不大,军工好,但工业不齐备,实力好,但没有纵深。战斗机兜一圈就过界了,轰炸机刚起飞邻国就全面戒备。

没有纵深,意味着发展战略轰炸机意义不大,例如伊朗,没有核武器,但是用常规导弹一样能灭了以色列。那么对以色列而言,有战略轰炸机意义就不大。

而且维持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压力是很大的,乌克兰为什么要为了那点援助放弃战略轰炸机?事实上就算没有援助,乌克兰也不想要这支战略轰炸机编队。因为乌克兰都已经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了,像战略轰炸机这样的“香车宝马”有什么用?养得起吗?

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战略轰炸机。就连英法两国,也已经放弃战略轰炸机,仅依靠核潜艇威慑了。


白虎堂


战略轰炸机之所以被越来越少的国家掌握,除了高昂的研发和使用费用之外,最大的困难是轰炸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难度问题。也是很多人觉得设计一款轰炸机很困难,其难度要比生产要大。其实不然,把设计好的轰炸机完整的生产出来才是考验一个国家真正实力的地方。

就拿当今的世界来说,各航空强国几乎都具备大型战略轰炸机的设计能力,比方说英国、法国、瑞典等等。但是,要将设计好的轰炸机生产出来,这些国家却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战略轰炸机的生产是对一个国家综合生产加工能力的重大考验。其中,超大型的机身和机翼构架、起落架、雷达罩、武器舱、发射架等机械构件的加工考验着一个国家的金属冶炼和加工能力;机载设备和传感器等考验着一个国家的电子技术水平等等。

在机身材料的制造和加工方面,由于轰炸机巨大的起飞和载重量,对构架的强度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其中,蜂窝复合材料和大结构板材的铸造是最困难的两个方面。高性能航空复合材料的生产属于最尖端的材料技术,是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手中的绝密技术。钛合金技术构件的加工,更是对一个国家加工技术的考验。

除了这些基础问题,就算是一架轰炸机的所有材料都可以购买到,最后一步的组装也不是一般国家可以做到的,战略轰炸机的焊接技术就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以俄罗斯的图-160轰炸机的生产为例,其可变后掠翼翼根的中央翼盒上下两部分焊接所采用的激光真空特种焊接技术就是极其高精尖的玩意。该技术需要消耗极大的电能。因此,使用该技术每次进行焊接都需要在夜间进行。该消耗该生产工厂俄罗斯喀山市一半用电量的电老虎如果在白天进行作业,将瞬间使得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瘫痪。

由此可见,设计一架轰炸机十分困难,但是,将其按照成产指标生产出来难度更大,需要有着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才能承担。





尼甘布


对于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首先是没有研制或者购买战略轰炸机的实力,另一方面就是没有装备战略轰炸机的需要,而且即使获得了这种装备也很难完全发挥其全部性能,因此绝大多数中小国家并没有装备战略轰炸机。 首先就是装备战略轰炸机极为耗费资金。就拿俄罗斯图160轰炸机而言,其单机价格在3亿美元左右,如果要形成足够的战斗力至少需要装备十余架,再加上必要的后勤维护装备和人员训练,以及必要的零部件损耗等,这样以来就是一笔巨大的资金了。而很多人眼中的“军事强国”越南,一年的军费还不到100亿美元,而更多的小国更是连像样的空军都没有,所以根本没有实力就养得起这样的吞金巨兽。

然后就是必要性的问题。大国装备战略轰炸机主要是因为战略威慑、远程打击等等需要导致的,比如美国B2轰炸机,能够执行核打击任务,是进行战略威慑的利器,同时也能装载常规弹药实施远程打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国家而言,其国防任务主要就是守护领土领空,即使是跨境打击等任务,往往由于距离不远利用常规战机就够了,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去装备战略轰炸机。 还有就是实际价值。用得起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往往在综合国防能力上都很强。战略轰炸机脱离了强大的作战体系实际效果还是极其糟糕的,比如像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即使获得了战略轰炸机,在没有足够强大的作战指挥体系以及友军支援下,实战中能否迈出阿根廷领空都是一个问题。


战争之王


这话说的,就跟为啥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核武器一个道理。很简单的道理:有钱的没技术,有技术的没需求,有需求有钱有技术的,早就备齐了。剩下的要么有需求没技术,要么没钱又没技术,你倒是想有,问题是实力不允许啊。
B-2:老子也是你能随随便便拥有的?


战略轰炸机作为核威慑手段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大国重器,一般国家没那个需求。目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仅有中美俄。其它一些大国,要么是没钱(如英法),要么是没技术(如中国),要么是二者兼具(如印度)。就中国来说,咱们有钱有需求,奈何技术上还欠缺,关键这玩意儿别人又不卖(有技术有钱的不愿意卖,有技术没钱的不敢卖),全靠自个儿琢磨,肯定就耽误了功夫。
图-160“白天鹅”
战略轰炸机

那标准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该是啥样的?目前的参考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如B-2这样的隐形款,一是像图-160、B1-b这样的超音速款。二者技术路线不同,相同点是皆具备航程远(一万公里以上)、载弹量大(30~40吨)、突防能力强(或隐形或超音速)等特性,具有较强的战场生存能力。而我们的“THE NEXT”那小子肯定是二者中一款,但可惜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不肯现身。
轰6-Z
:没错,正是在下!

作为军迷还能咋滴?等呗!


兵者诡道也


别说战略轰炸机了,就算是有轰炸机的国家现在也只剩下美俄中三国了,还有战略轰炸机只有美俄两国,这在当前的航空界算是一波极具特色的风景了。为什么?我们下边就好好叨叨这件事。

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平台。要发展战略轰炸机首先要有大平台,也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大飞机”。所谓大飞机,通常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各类大型运输机个民用大型运输机,以及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以上的军用飞机和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制造和拥有大飞机开发能力的国家扳着指头可以数出来的,最强者当属美国和俄罗斯,在不同历史时期,两国都曾制造出种类、型号齐全的一大批经典军用的大飞机。再细化讲一下,比如军用大飞机目前国际上能排上名的只有美国的C-17、俄罗斯的伊尔-76/476、中国的运-20和欧洲的A-400M,这就充分说明问题了。

由此可见,想要发展战略轰炸机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发展大飞机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那么战略轰炸机就是空谈。战略轰炸机的门槛已经摆在这儿了,能迈过去的有几家?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以战略轰炸机在过去的70年中装备国家是越来越少,能拿的出手的型号也越来越少,具备发展潜力的国家也不多。

其次,战略轰炸机是大国空军的象征。空军有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之分,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哪?除了预警机、空中加油机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战略轰炸机,尤其是对拥核国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拥核的国家一双手也能数过来,即美俄英法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九个国家。核威慑讲求“三位一体”,战略轰炸机就是空基核威慑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拥核国家普遍欠缺的一个领域。但是反过来看,没有核武的国家占到大比例,因此对于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也不大。

这也就极大的限制了战略轰炸机的发展动力。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能催生的型号也就不多了,能发展的国家也就屈指可数了。这是一个供求关系导致的结果。

最后,轰炸机的性能在当前环境下堪忧。轰炸机使用的巅峰时期应该是在二战期间,那会是空军空对地打击的核心力量。但是现在现代战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发展态势,战斗机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从最早的制空型战机相继发展出制空、多用途、电子战等机型,尤其是多用途战机的出现,在作战功能上和轰炸机产生重叠。

另外,随着一机多型的发展,战斗机的功能大幅拓展。最重要的是,战斗机的生存能力要远比轰炸机高出很多,在作战飞机面临严峻挑战的空防背景下,战斗机的使用更加高效,这也就决定了轰炸机的发展前景。

此外,当然还有很多原因。战略轰炸机的装备国家越来越少是一种历史潮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具备发展大型轰炸机的国家还会越来越少,因为要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技术以及合适的战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