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如果說1997年上映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是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的揚名之作,那麼2008年上映的電影《朗讀者》可以說是她的收穫之作,這部電影成功讓當年34歲的溫斯萊特成為舉世矚目的奧斯卡影后。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描繪的是一段發生在戰後德國的虐戀,特殊的人物設定似乎已經註定了結局悲劇的收場。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15歲的學生邁克和36歲的女售票員漢娜,相遇在1958年的柏林。二戰已經結束13年,一切的生活早已歸於平靜。邁克因為猩紅熱造成嘔吐,碰巧得到了漢娜的幫助,二人長達三十年的情絲也就此聯結。二人的關係因為邁克給漢娜朗讀愈加親密,而漢娜對邁克朗讀的依賴也越來越強。不久後,漢娜突然不辭而別,邁克傷心萬分,他終於明白了漢娜對他意味著什麼。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對於納粹罪行的反省,《辛德勒的名單》是以“辛德勒”這個“戰爭機器”之外的商人為主人公的,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是以一個對納粹罪行一無所知的8歲男孩“布魯諾”為主人公。《朗讀者》敘述故事的視角與二者不同,電影的主人公漢娜是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在當時的局勢下,她選擇為納粹服務,成為了納粹“戰爭機器”中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對於集中營中部分猶太人的死亡,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凱特·溫斯萊特在影片中的表現的確亮眼。一頭金髮,身材略顯豐腴,務實而堅韌,一個生活在下層的中年婦女的形象從小說的文字敘述變成了觀眾能夠感受得到的真實人物。漢娜擁有極強的自尊心,與邁克外出就餐,她不識字看不懂菜單,卻羞於向邁克坦白。法庭上,昔日的同事將不屬於她的罪名推給她,她只要承認自己是文盲便能開罪,但她寧願選擇認罪。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漢娜的選擇令她受到了終身監禁的嚴厲判決,庭下,知道真相的邁克最終因為無法接受漢娜犯下罪行而選擇了沉默。此後很多年,漢娜的牢獄生活只有單調的灰色,孤獨又漫長的時光將漢娜帶向遲暮的晚年。已經人老色衰的漢娜突然收到了邁克寄來的一張磁帶,磁帶中的朗讀令漢娜又想起了那位昔日的戀人。她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她找來書籍,努力學會了讀寫,並用彎彎曲曲的字跡給邁克寫信。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邁克一次也沒有給漢娜回信。漫長的刑期過去了,年過花甲的漢娜即將被釋放。因為沒有親人,獄中的工作人員聯繫了漢娜經常寄信的邁克,希望他能安排漢娜的晚年生活。邁克終於不再逃避,在獄中,他見到了白髮蒼蒼的漢娜。他的朗讀給了漢娜希望,這次,他卻親手熄滅了漢娜的希望。邁克承諾會為漢娜的生活提供幫助,卻明確表示不會接受這份感情。最後,漢娜在獲釋的前一天在牢房裡自殺。

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

邁克轉身離去

這部豆瓣8.5分的佳片,給予了我們不一樣的思考。我們身處的時代,不會讓我們置身事外。漢娜對於納粹的暴行沒有清醒的認知,她也很難理解自己的行為究竟有多惡劣,這是可悲的。漢娜攬下不屬於她的罪名,不是為了贖罪,而是要掩藏那個秘密。對於愛人犯下的錯,邁克始終無法原諒,他從逃避到面對,最後在漢娜離世後為她尋求救贖,令人感慨萬千。豆瓣8.5分,“露絲”奪得奧斯卡影后,紀念一段不會有結果的虐戀。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