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金杞古迹——对于文庙建筑你了解吗

金杞古迹——对于文庙建筑你了解吗

杞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全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鹿台岗仰韶文化遗址、段岗龙山文化遗址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杰出人物灿若群星,历史人物生活或居住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遗迹和流传广泛的典故传说。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杞县为革命老区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建设杞县文化大县、提升杞县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做大做强杞县旅游文化产业,旅游资源开发财力匮乏,致使很多古迹年久失修,亟待保护。

金杞古迹——对于文庙建筑你了解吗

​文庙(又称学宫、黉学)。位于县府前街路北县政府院西侧。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建,永乐、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问及清代多次修葺扩建,规模渐趋完善。院存四进:一进院南院墙设对开红色牌楼式木门,院北墙建牌楼式棂星门;其北为二进院,建有泮池、三孔桥,桥北为戟门;门北为三进院孔庙四合院,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北为四进院,正面建明伦堂5楹,东西两厢建志德、据道(后改名经义、治事)二斋各3楹,科举时代为生员肄业之处(后来大同中学作为校舍)。及至民国初年,四进院保存基本完好。

大成殿(原名大圣殿,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马应龙改题)系庙内主体建筑。基台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7.3米,殿高13.4米,为木质结构歇山式建筑,面宽5间(21米),进深4架(14.56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连同外檐覆盖面积共444平方米。单檐歇山顶,金碧琉璃瓦覆盖,三角形滴水瓦。全殿木质叠架而起,9脊4坡,殿顶广阔,坡度坦缓,滚龙琉璃脊兽。钻尖宝塔镇顶,翅檐歇山,凌空挑角,檐突7叠,重翘重昂。该殿结构独特,特别是大殿斗拱更是与众不同,除正拱与内外拽拱外,又与其间45°角斜伸出斗拱,且均精雕细刻,檐为立体云龙雕饰,正面雕大小龙头98个、云朵160片,刀工精绝,线条粗犷,四周置五彩斗拱承托殿檐,每间两攒,计46攒。檐下连间并列木质浮雕5幅,或人物,或鸟兽,或花草,或虫鱼,栩栩如生。四角与前面斗拱油漆五彩,每攒雕出3层龙头,莲花衬托,龙须、腮、耳外张,空隙处配方形花,福寿字透镂窗口,互为铆榫,攒攒斗拱,严密坚固。檐柱间以平板枋互衔,下饰额枋,巧雕"二龙戏珠"、"殿堂楼阁"、"八仙过海"、"丹凤朝阳"。额枋下置木质扉窗。鼓形柱础,系青石所雕,上承24柱架梁,两柱支山。

原正脊前面2组二龙戏珠,后面凤穿牡丹,吞脊麒麟,中饰宝瓶垂戗脊,下端各饰2猛兽,用彩色浮雕牡丹脊筒瓦砌筑。正间檐下居中悬"大成殿"立式木匾,殿内和玺雕梁,云龙盘绕,九檩八搭描椽画栋,方砖铺地,藻井饰顶,梁下盈围朱柱26根。正间靠后有漆红木制神龛,中置"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滚龙鎏金神牌,左右有小神龛各2个。龛门上方正中悬"万世师表"横匾,拓宋儒朱熹手笔,再上方悬"中和位育"巨匾,龛前设供案,烛台分立,鼎炉居中。

殿前为露台,东西长13.32米,南北宽11.78米,高1.2米,上植古槐、翠柏各1株。明柏树围2.65米,明槐树围2.75米。台前标志牌及石碑有2,西为《重修学宫记》,明隆庆辛未年八月立,长方形,有碑额,高3.4米,宽8.7米,厚0.24米,楷书阴刻,碑阴有字,保存完好,记述扩建孔庙时的情况。东为《杞县儒学陈公义田记》,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长方形,有碑额,碑高3.1米,宽0.87米,厚0.2米,楷书阴刻,碑阴有字,重修学宫时篆刻。殿前两侧东西厢房相对各10间,青砖叠砌,硬山顶灰色筒瓦覆盖,五脊十兽,出前厦,分置礼器、祭器及历代儒家名人木牌。其南为东、西碑廊,各2间。戟门之外有泮池2个,均为东西长6米,南北宽4.5米,两泮池之间有三孔桥1座,桥长6米,宽2.5米。

祭孔大典例于农历二、八月上丁日(初四日)举行,夜半开祭,烛火如昼,香烟缭绕,唢呐、钟磬和鸣。

1927年冯玉祥主豫,拆庙打神。一进院建筑全部拆除,全院诸神牌付之一炬。文化大革命中,棂星门被拆,大成殿顶盖、脊兽、走马、檐饰被捣毁,院内碑亭被推倒,部分损坏,廊庑遭劫。1978年又将四进院明伦堂拆除。1979年又填泮池,毁三孔桥,拆戟门及名宦、乡贤祠,改建文化局办公楼。至此,杞县黉学面目全非,仅存大成殿、东西庑房四合院及明柏、明槐各1棵。今大成殿辟为县文化馆展览室,文物、书画等于此展出。1986年2月26日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杞古迹——对于文庙建筑你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