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從無到有,“中國製造”名片享譽全球

從無到有,“中國製造”名片享譽全球

圖為成就展上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模型。通過電磁力可實現列車懸浮、導向、牽引和離地10釐米無接觸抱軌高速運行。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苗露/攝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郭丁源報道

“快看,這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鐵路。”在“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展覽“屹立東方”部分,成渝鐵路大型浮雕吸引了觀眾駐足觀看、合影留念。浮雕上,手持鮮花的人們圍著一輛火車歡呼慶祝,巨大的火車頭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紀念中國共產黨三十一週年,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典禮”。

1952年7月,成渝鐵路(成都-重慶)建成通車,線路全長504公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築路難,難於上青天。”在現場講解員的指引下,沿著“時光隧道”繼續前行,參觀者們見到了迄今最振奮的大國重器——中國高鐵,十年磨礪,終成大器。2017年6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線上投入運行。9月,“復興號”在全世界率先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截至2018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3.2萬公里,其中高鐵3.0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2/3。中國動車組技術處於世界領跑地位。

見今思古,新中國成立初期,交通運輸條件十分落後。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經過70年發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綜合交通網基本形成了點、線、面相銜接,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配合、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正在成為軌道交通強國,建設交通強國新徵程正在開啟。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高鐵從“零”起步,已成為規模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世界“典範”。70年來,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鐵路密織成網,高鐵貼地飛馳,3萬噸重載貨運列車橫空出世,中國鐵路實現了由“追趕”到“引領”的角色轉換。

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幹,國家高度重視鐵路的先行引領作用。70年砥礪奮進,中國已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高速鐵路、既有鐵路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技術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截至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以上,較1949年增長5倍;“四縱四橫”高鐵網建成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高鐵營業總里程2.9萬公里以上,是2008年的44.5倍,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2/3,居世界第一位。

“歲月如梭歷風霜,苦盡甘來化春風。”從“天塹”到“通途”,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苦於出行”化作“樂享其中”,中國鐵路用70年走過發達國家兩百多年的路,中國高鐵更是在人類歷史上譜寫了提速超越的壯麗史詩。世界銀行今年9月9日發佈的《中國高鐵發展報告》評價說,中國已擁有世界先進的高鐵集成、施工、裝備製造和運營管理技術,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換。

在高鐵跨越式發展進程中,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製度優勢得到集中展現。2008年,科技部與原鐵道部聯合簽署了《中國高鐵自主創新合作協議聯合行動計劃》。該計劃彙集了6家大型央企、25所重點大學、11家一流科研機構、51家國家實驗室和工程中心,以及由68名院士、500名教授和1萬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科技隊伍,聯合攻關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

連貫實施的規劃政策,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制度保障。200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簡稱《規劃》)為高鐵體系發展提供了清晰框架。

目前,中國“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已提前建成運營,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高鐵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面向未來,中國正在加快建設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鐵路不斷改寫著中國的時空格局,也提供了助力世界發展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中國鐵路“走出去”步伐加快,與各國人民一道書寫互利共贏、美美與共的新篇章。

“中國方案”叩開了歐洲市場大門。目前,中歐班列初步探索形成了多國協作的國際班列運行機制。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波蘭和俄羅斯7國鐵路公司簽署了《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經由阿拉山口、二連浩特、滿洲里等口岸和歐亞大陸橋等跨境鐵路通道,中歐班列從2011年的17列逐年遞增至2018年的6300列。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截至今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近1.7萬列,年均增長133%;國內開行城市達62個,境外到達16個國家的53個城市。班列開行質量也顯著提升,今年1月至8月,去程重箱率達99%,回程重箱率達85%。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這其中,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也以其發展成果,服務了城市,便利了大眾。以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1號線試運營為肇始,中國地鐵運營已屆五十載。50年來,中國城軌交通從無到有、由小及大。從無人駕駛的燕房線開始,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沿。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實施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圍繞9個重點製造業領域,組織實施一批產業化項目,重點推動我國裝備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在軌道交通領域,中國正在完成從追趕者到超越者的轉變,甚至站在領跑者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