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胸前挂上手榴弹 士兵都不担心被击中打爆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虽然战场上,陆军战士都有把手榴弹别在腰间或者胸前的习惯,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担心子弹击中手榴弹引起爆炸。从手榴弹的材质和形状分析,手榴弹被子弹击中以后,子弹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跳弹现象,或者在冲击力下嵌入手榴弹当中,而引起手榴弹爆炸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胸前挂上手榴弹 士兵都不担心被击中打爆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首先手榴弹的体积很小,常用的手榴弹弹径为十毫米左右,重约300到600克,这是为了为了陆军作战携带方便。即便是一名百步穿杨的神枪手,在战场上他更宁愿瞄准敌方士兵的脑袋,而不是他胸前和腰间的手榴弹。所以一般战场上手榴弹被击中,往往是意外事件。

其次,手榴弹主要用于陆军,而步兵作战,通常使用的是步枪弹。步枪弹通常是尖头弹,这种子弹的优点在于稳定性好,只要瞄准,就可以对敌方实施精准打击。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对坚硬物体的穿透力不强。而手榴弹的外壳坚硬,大多数形状带有手柄或者呈瓜状,比如MK I与MK Ⅱ手榴弹,就因它的形状被称为大菠萝。当尖头子弹撞击到这样形状的手榴弹,很容易发生跳弹现象,根本不能够打进手榴弹的内部。

胸前挂上手榴弹 士兵都不担心被击中打爆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还有手榴弹的构造也使得它不会轻易被引爆。手榴弹主要由运输保险销、保险握片、击针、击针簧、火帽、击砧、导火索、雷管、拉环等零件组成,引爆时,拉开拉环5秒左右才会爆炸。手榴弹爆炸的前提是拔出拉环,使得击针引燃导火索,再由导火索引燃雷管,引爆手榴弹内部的炸药方能爆炸,除非是榴弹精准的打到雷管或者引燃炸药,否则即便是嵌入了手榴弹以内,也不会引起手榴弹的爆炸。

但是也不能说子弹击中手榴弹是绝对安全的。子弹击中手榴弹引发爆炸的几率虽然小,但是这样的案例也曾发生过。2008年,以色列上校伊利拉兹.佩雷兹就遭遇了这种不幸。以色列也因此改善他们受榴弹的形状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所以,目前以色列使用的手榴弹基本为M26LM防弹手榴弹,形状更接近椭圆形,外壳材质也更加坚硬。

胸前挂上手榴弹 士兵都不担心被击中打爆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为了避免手榴弹发生意外给己方带来的损伤,日本还研制了97式手榴弹。97式手榴弹使用时,先拔出拉环,此时的击针尚处于自由状态,需要在把手榴弹从硬物上撞一下才能引爆雷管和手榴弹内的炸药,这一细节在很多影视剧当中也常见:日本兵经常会把手榴弹从头盔上撞一下再投掷。这样的手榴弹被子弹击中以后,对雷管和手榴弹内的炸药都没有影响,所以也不会引起爆炸。

胸前挂上手榴弹 士兵都不担心被击中打爆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随着手榴弹的升级,外力对手榴弹的撞击感越来越低,基本稳定在低于10%的状态,所以说,陆军士兵不会在意自己身上的手榴弹被击中。而且虽然手榴弹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被陆军广泛使用,但在现代化战争的今天,它的用处越来越小,目前的现代化战争的打击手段是高温、冲击波和辐射等方式。在威力越来越大的轰炸武器之下,手榴弹可能只能用于小范围的巷战,而且作用也仅仅只能是火力压制而已。可以说,在大的战争环境下,手榴弹已经是逐渐淘汰的趋势。但是手榴弹已经在进行更新换代,它们拥有了触发隐性的新功能,比如说在山地雪地等地形上进行碰撞引信发火。但是这种手榴弹成本较高,稳定性也不强,目前还在改进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