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傅山和太原的河撈麵

傅山和太原的河撈麵

劉雯聯名系列2.0

10月9 日,太原王府井百貨ERDOS店開啟銷售

傅山當然屬於明清中國最頂級的文人。明亡後,他在太原西北邊山隱居不出,遠離官場,潛心學問,同時自號“朱衣道人”的他對被譽為“神仙之道”的養生學也很有一些心得。

他在自作《青羊庵》七絕詩中說:“一縷沈煙縈白牖,先生正著養生書”,可見先生在這方面浸淫日久,下過很大的功夫。

然而與眾不同的是,傅山認為養生無需隱遁山林,每天嚼花瓣兒喝露水,而是一切只在素常“人事”之中。而一日三餐作為最大的“人事”,萬萬不可馬虎大意,必須得到最精心的對待。

因此傅山養生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努力讓膳食在調養身體、益壽延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他對中國烹飪史的貢獻,世人皆知研發了太原特有美食“頭腦”,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對太原麵食“河撈”也頗有心得,專門寫過一首獨一無二的河撈詩。詩云:

合絡出纖手,蚍蜉糝太妖。

綠微白鳳髓,羹失綿羊臕。

滑嫩難勝箸,晶瑩不忍挑。

紅裙花戴雪,風味想如荍。

河撈,在這首“雜詩”中寫成了“合絡”。“臕”,是“膘”字的異體字;“荍”,不是莜麥那個“莜”,而是“蕎”字的異體字。我們不要被文人傅山偶爾的“炫學”帶偏了節奏,還是要緊緊盯住“河撈”兩個字不眨眼。

概括地說,此詩首聯贊河撈之出,頷聯誇河撈之色,頸聯摹河撈之形,尾聯嘆河撈之味,形制嚴謹,主題突出,文字綺麗。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大儒筆下,河撈麵出自麗人纖纖玉手,自然妖豔惑人;

麵條晶瑩似白鳳骨髓,羹湯香醇賽羊脂濃滑;

河撈麵盤繞盂中,一如浴女熱湯新沐,何忍筷箸輕挑褻玩;

但食客最終還是沒能戰勝美食對舌尖味蕾的致命誘惑。

經太原大才子這麼一寫,幷州一盞蕎麥麵,珍饈玉饌無顏色,河撈麵似乎就是汾畔第一佳餚了。

這還真不是傅山王婆賣瓜似的自誇家鄉面食。根據他的研究,太原人圪蹴在大板凳子上端著大海碗吃河撈麵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45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

他在一篇雜記中斬釘截鐵地說,北朝高齊時代,晉陽城宮中招待貴賓吃的那個“促律忽塔”,就是河撈麵。

不要認為“促律忽塔”是什麼鮮卑語,其實,“促律忽塔”就是吃河撈麵這種湯湯水水、熱熱乎乎、有滋有味的麵食時,嘴裡發出的“出溜呼啦”的聲音而已。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除了擬音的“促律忽塔”,河撈還有個諧音的“河漏”別名。傅山先生說他最愛吃的太原美食,分別是燒餅、大鍋粥、河漏面。

民間有傳說稱,之所以叫“河漏”,是因為先民最早製作這種麵食時,在粗牛角上鑽了幾個粗麻線般的眼兒,把稀軟的麵糰置入其中,下臨鐵釜沸水,面線自然下“漏”、墜入大鍋翻滾湧動的“河”中。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罷黜河漏之名,是大清康熙皇帝時,朝廷下令普查地方飲食,太原河漏面報上去後,因其名稱怪異吸引了康熙的目光,傳膳品嚐,竟然龍顏大悅。

但康熙爺嫌棄河漏之名有損河清海晏的盛世氣象,不雅不吉,於是避諱改為“餄餎”。別與傳說較真,反正山西近鄰的內蒙、陝、冀、豫地區,河撈確實叫“餄餎”。

被皇帝看上眼的河撈,由是被譽為中國北方面食“三絕”之一。百姓人家除了小麥細面,把高粱、玉米、蕎麥、雜豆、莜麥等粗麵都一股腦都加入河撈製作隊伍,讓河撈花色品種五彩繽紛,以適應不同地域人們的味蕾。

老太原人制作高粱、玉米、蕎麵和豆麵河撈時,通常還會加入一定比例的小麥面或者榆皮面,增加麵條的韌性,使麵條變得筋道彈牙。而莜麵河撈一般製法為蒸熟後配以葷素佐料,成為一款北方拌麵。

太原當地人做河撈麵,叫“壓河撈”。壓河撈,要有專用工具“河撈床”。老式的“河撈床”,是一種狀如農村鍘刀的用具,由“床身”和“壓柄”兩部分組成。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床身是一段小碗粗的硬木,中間開鑿有上下通透的圓形坑槽,在槽底固定好一塊戳上整齊小孔的鐵皮或銅皮;壓柄是一根稍細的木棍,其上固定著一截活塞狀木芯,木芯正對床身上的坑槽。

當壓柄壓下,木芯把坑槽中的麵糰緩緩擠壓至鍋中沸水。而供很多人吃飯的大河撈床,體型就大得多,需要兩三個人同心協力才能完成操作。

好河撈麵,全憑好澆頭。這就與太原花樣繁多的麵條一樣,葷素自便,豐儉由人,可以山餚海味、也可就著一勺辣醬下飯。

養生專家的傅山先生當然不會隨隨便便,他對鍾愛的蕎麥河撈麵,總結出一套完全上得了大臺面的精緻吃法。

他像個標準吃貨似的說:“河漏,雞湯第一,羊湯次之。新秋蕎麥初下,最宜河漏。雞、羊濃煮,雜以姜、椒,隔數日一頓,頗利老脾也。”

傅山先生對蕎麵的偏好,得到了現代藥理研究的支持。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產於北方高寒地區的蕎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及鎂、鉀、鈣、鐵、鋅、銅、硒等微量元素,確有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的功效,也利於降低血糖、血脂,還有益軟化血管,保護視力。

但深研中醫學的傅山沒有僅僅止步於食用當年最新鮮的蕎麥,他還提出用“養生水”替代普通井水或河水和麵的意見——

建議春天用枸杞、桑椹水;

夏天用為黃芪、薏仁水;

秋天用山藥、百合水;

冬天用地黃、當歸水……

如果還能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需要,選擇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炭白艿等中藥材煮成的水,蕎麵河撈的養生功效就會更加顯現出來。

這時候,傅山先生就讓填飽肚子的家常飯食,升級成為大有補益的養生藥膳了。

說不說吧,或許在傅山先生那裡,日子一罐寡水,心境可煲靚湯。趣味燃旺灶火,胸襟煨出鮮香。人生豈只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原來如何活著,全憑自己主張。小屋笨碗粗茶飯,亦可滋味厚且長。河撈麵,是一種境界啊。

投稿郵箱:laojiashanxi@qq.com

傅山和太原的河捞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