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湖湘三千年,兴盛始于湘军崛起,湘军始于涟水之源。或许很多人一听这句话会有稍许疑惑,但从中国晚清以来研究历史的角度来说也有她的缘由。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湘中地区的坐标:胜梅桥

在中国历史上,湖南这个两个字并不是很有分量,但从中国从晚清以来的历史湖南确是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南的兴盛始于湘军的崛起,一提到湘军自然就想到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但自始至终曾国藩是排名第一,因为他是湘军的统帅。但曾国藩是娄底双峰人,怎么又跟涟源扯上了关系叻。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刘家将及刘元堂先生的故居:老刘家

早年曾国藩科举之路,屡试不中,很不顺利。究其原因,也不得甚解。总要想点办法,在父亲的建议之下,青年曾国藩转学来到湘乡县城的涟滨书院,拜读到湘乡上里杨家滩籍的山长刘元堂门下。刘元堂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育才有道,很懂得激发学生的潜力。而曾国藩对老师也是钦佩有加。老师的赏识激发了曾国藩的动力,在涟滨书院,曾国藩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涤生”,意思是要洗去自己身上一切的缺陷,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很励志。当然,一年后曾国藩如愿考取了功名。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胜梅桥上的乌龟逆流而上期盼远方的游子归来

自此,曾国藩的功名路上和杨家滩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在来往山长的家里在杨家滩结下了很多兄弟朋友,后来其好友罗泽南由于没有考取功名,作为教书先生也在杨家滩一带讲学,收弟子。1852年,曾国藩奉命组建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在杨家滩汲古书屋讲学的好友罗泽南就带领众弟子组建了第一支队伍经朱津渡开赴湘潭迎战太平军。由于自杨家滩为起点一路向东,故后来称之为东征,而这支队伍就是最早的湘军。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惜福堂诉说当年的不容易

早期的湘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屡战屡败,搞得曾国藩几次自杀。当然几次都有人拉住他,也说明了曾国藩以死铭志必胜的决心。但湘军的军威则是由现涟源杨家滩籍(今荷塘古楼)将领白旗无敌李续宾树立的。在田家镇的战斗中,李续宾一刀砍下太平军指挥官的头,大败太平军,接连攻克数城,获得白旗无敌的称号,树立了湘军的军威,直至三河寡不敌众,英勇战死。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湘军将领雕像

曾国藩南昌受困,叫涟源杨家滩籍将领刘腾鸿守住南城,大败韦昌辉,拼死攻下瑞州,献出了生命。

攻陷天京(太平天国都城,现南京),曾国荃手下最猛的吉字营大部分是涟源杨家滩籍的,当然这些人取得了胜利的果实,都以命发财。在杨家滩地区盖华堂几百余座,买田置地去到了邵阳。据说,早年毛泽东的父亲也是参加了湘军发了点财,才在老家有钱有地。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据传杨家滩当年皇帝赏赐的黄马甲都有好几件

太平天国的残部翼王石达开,出走四川,最后也是败于杨家滩籍将领刘岳昭之手,虽然成王败寇是人之常情,但最终胜利还是众望所归。

这次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败在湖南人的手里,为湖南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风起云涌提供了好的机会。湖南才在历史的视野中横空出世。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个人境界和追求上,曾国藩无疑是最高。但任何巨大的成就都要有一个铁打的团队。而在涟源这个地方,“吃的苦,霸得蛮,舍得死,耐得烦”的民风在这里尽情体现。生活吃饭过得最简单的就是一个“酱老倌拌面”,吃完继续干工作。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一个妇女可以一个人走十多里去追讨日本兵抢去的被子。如果你跟涟源人做生意,不管怎样,涟源人就是要把和你的生意做成。如果遇到一个人单挑一群人的画面,可能这个人就是涟源人。

湘军故里传奇娄底涟水之源

酱老倌拌面好吃又方便

当然,在日益文明的今天,涟源作为涟水的发源地,湘军的发源地,已经每一天都在积极的变化,迎接每一位对她有兴趣的朋友过来领略她的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