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心脏早搏有什么原因导致的?

WebYuan


一、早搏是咋回事?

心脏早搏也称心脏期前收缩,是心脏窦性或者异位心律自律性较高,窦性心律或其他新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个过早搏动。早搏根据其起搏点不同,可以有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四种类型。根据早搏的多少以及早搏所发生的人的耐受性不同,早搏的患者可以有症状,也可以没有症状。


二、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早搏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有人说几乎所有的原因都可以诱发早搏,可见早搏发病率之高。但我们最常见的早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情绪原因所导致的掌握,比如生气与着急、焦虑与恐惧、担忧与害怕、加班熬夜等等!其次就是心脏疾患所致的早搏,比如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情况!再者,就是药物所导致的早搏,我们常用的很多药物都可以引起早搏,比如避孕药、感冒药等等。最后还有其它疾病导致的早搏,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部感染等等。当然这些也不是找不到全部原因,但基本涵盖了早搏的常见原因。


对于没有症状而且早搏较少的患者,多数不需要加以干预,但对于有症状或者是早搏较多,或者是早搏已经引起心脏功能不全,或者有其他致命风险的情况,那么早我就需要加以干预,早搏的治疗需要首先去除诱因,其次进行对症处理,最后就是如果治疗效果较差,还可以使用射频消融等方法来治疗早搏。

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也是发病原因最多,表现症状最多的治疗方法多样的一种疾病。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上周五晚上连续抢救了两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做完手术已经凌晨3点,回到值班室,一直睡不着,心慌!

让值班医生给我做个心电图,心脏早搏!

心内科医生也会心脏病?

这可怎么办?其实没事,就是累的了,好好睡一觉就好了,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那是不是心脏早搏休息后都能好转呢?

当然不是,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在心脏早搏?简单理解就是,我们正常的心脏在正常情况下,是很有规律的一下一下跳动,而且这个跳动来源于心脏的跳动发源地--窦房结,所以我们正常人的心律叫窦性心律。在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或某些生理情况下,心脏会提前跳动,也就是不该下一次窦房结心跳的时候,心脏其他部位就跳动了,这就叫早搏。心脏早搏会有心慌、心悸、气短、干咳等等感觉。

正常人一生中都可能经历早搏,早搏有时候没事,但有时候也会要命:

看到早搏,先要弄清楚有没有基础的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心衰、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肺心病、瓣膜病等等;如果有,那么首先考虑早搏和基础的心脏病有关系。综合评估后在治疗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干预早搏,最好行动态心电图进一步评估后,决定是不是用药治疗早搏,甚至用不用手术的方法,但首要的治疗是治疗基础心脏病。很多时候随着基础心脏病的控制,早搏就会消失会减少。

如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我们需要进一步排除基础心脏病,而不能见早搏治早搏,或见早搏不管早搏。

如果没有基础心脏病,且有熬夜、喝酒、劳累等原因,那么暂时不需要治疗,去除这些原因后早搏就会消失。如果没有基础心脏病,但也没有诱发因素,需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一般就10跳心跳,而人一般一天心跳10万次,怎么可以单凭一份心电图给出频发早搏的诊断呢?动态心电图,明确到底早搏多少次?2000次早搏和2万次早搏风险不一样,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性质不同,风险不同。

如果选择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个很复杂,抗心律失常药物4大类,好多药物,而且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所以一定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理论上根据早搏具体情况也可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常常有人在网上咨询:“王医生,我频发早搏,吃点什么药?”我说:“您怎么知道频发早搏的?”他说:“做完心电图,医生说是频发早搏。”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根据一份心电图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根据一份心电图就给患者开药治疗早搏!因为我们的心跳一天要跳10万次,不能根据10次来评估10万次!

心脏早搏,需要具体对待,有的可以不治疗,有的必须用药,有的需要手术,有的甚至会引起猝死!


心血管王医生


心脏早搏亦称期前收缩。是心脏能自己发出冲动部位抢先的异位心搏。

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唯有心电图可识别。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偶而发生或频繁发生,持续时间可长可短,连续三个以上早搏称心动过速。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二个、三个、四个等)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三、四、等联律。

早搏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人毫无感觉,有的觉得心悸、心跳暂停感、心跳要窜出喉笼或心脏往下一沉会产生恐惧感。频发早搏过多且持续时间较长(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早搏的发病机制

1.异位节律点自律性过高,俗话说抢跑道。

2.魏登斯基现象:当窦性冲动到达异位起搏点处时使该处阈电位降低而引起过早搏。

3.折返现象——环行折返或局灶性微折返 。

4.平行收缩:异位自律点找自己节律发出异位冲动,但周围有传出阻滞,偶而冲出传出阻滞形成早搏

5触发激动:触发活动指异位激动的产生是由一个正常的动作电位后触发所形成也称后电位触发早搏

过早搏动多见于正常人,特别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少数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缺钾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都可引起。冠心病或心肌梗塞、各种心脏病晚期、急性心肌炎、甲亢性心脏病等也可以发生过早搏动。

早搏多少不是衡量严重程度,房性、房室交界性再多也不会发生猝死。室性早搏发生过早之著落在T波升支的后1/3处,是心室的易颤期容易发生心室颤动,一般室性早搏很少发生得那么早,如果在血钾过低或心电图QT延长大于50%以上时,室性早搏落到易颤期概率高些,这种QT延长才是早搏发生时最危险的。心室颤动7-10秒即发生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猝死率较高。下例情况下发生室性早搏要重视:

1.急性前壁或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出现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必须用药物终止或防止其转变为心室颤动。

2.先天性(马凡氏综合症等)和后天尤其是药物过量或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QT间歇延长的患者容易在一个室性早搏时触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3.药物中最常见的是抗心律失常的乙胺碘肤酮,用量过大、尤其是和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西地兰、狄高辛合用时加上血钾低特容易发生。可以引起QT延长的药物还真不少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丁醇,氟哌利多、氯丙嗪、环类抗抑郁剂、抗生素中的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奎诺酮类等。尤其是两类都可以引起QT延长的药物合用时尤要当心。

3.心脏病日晚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表现心电出理极不香稳定是心室颤动或心皇心室停搏的前兆。

4.病毒性感冒后发燒不退伴心慌气急突然出现频发性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当心是爆发性心肌炎的前兆。

5.多年不消失的频发室性早搏,心脏超声波检查为右室性心肌病或右心室假睫索容易突发心室颤动而猝死。

2019.4.2



我想说点真话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由于“窦房性”以外的搏点过早发出电冲动引起心房或心室收缩,导致下一个心跳的出现提前。异常跳动如起源于心房,叫作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如起源于心室,叫作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如果曾感觉心脏“偷停一次”,那很可能属于这类心律失常。事实上,心脏并没有停跳,而是有额外的搏动比正常的搏动来得早,并且在此期间会有一个间歇,这个间歇会让下一次心跳更有力。人们可以感受到这后一个强有力的心跳。

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很多儿童早搏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早搏数1万—2万多,孩子们无症状;但成年人有症状者很多,症状可能与早搏有关,也可能与对早搏不了解产生的焦虑情绪有关。

身体健康的青少年无任何诱因发生早搏的现象并非罕见,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一种常简的心率失常。健康的学龄儿童、青少年有0.5%—2.2%出现过“心脏早搏”。多数孩子没有自觉症状,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也不会受到影响。这往往不需要特殊治疗,或许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即使它继续存在,孩子也会很健康,因此不需要过多地限制运动。

早搏本身不代表有病或病情轻重,也不是独立危险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若无明显症状,最佳治疗是不治疗;有症状时要区分是直接与早搏相关,还是焦虑抑郁症状。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早搏,应治心脏病,而不治早搏。

研究显示,有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越积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越多,早搏不要轻易用射频治疗,一定要慎重。


心脏卫士


早博的原因有很多,神经功能失衡,包括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在内的植物神经,以及大脑神经过分兴奋和抑制是功能性早博的常见原因,钠钾镁等电解质的失衡和心肌损伤、缺血则是器质性早博最常见的原因。前者多发生于饮用咖啡、浓茶、酗酒、吸烟、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或者过度劳累、更年期、失眠、消化不良等情况。后者多发生于各种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甲亢、二尖瓣脱垂、手术和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早博。


周睿医生


早搏即过早搏动,又称期前收缩(Prematare Beats),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所致的心脏搏动。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房性次之,窦性罕见。房性和房室交界区性早搏,又统称为室上性早搏。

(一)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Atrid Premature Beats)是心房内(左心房或右心房)有一个异位节律点,当它兴奋性达到阈电位时,即发出冲动,下传心室肌使之激动,产生房性早搏(简称房早)。

【病因】

房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心脏病人。正常人与精神紧张、过劳、吸烟、饮酒、浓茶或咖啡有关。病理性多见于各种心脏病人,如二尖瓣病变、心肌病、心肌炎、甲亢、肺心病、先心病等。由神经反射引起的过早搏动,一般称之为功能性房早;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房早称为病理性房早。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偶发房早,可无任何症状,偶尔在正常体检时发现;频发性房早,可出现心悸、胸闷不适。心脏检查,可正常或听诊发现早搏,其间歇短。病理性早搏,听诊时可听到原有心脏病的各种体征。

2.心电图

(1)提早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差异。

(2) P-R间期≥0.12s。

(3)房性P波后继以正常或变异的QRS波群(伴室内差异传导),也可不继以QRS波群(称为未下传房早)。

(4)有不完全的代偿间歇。

(5)房早P波可与T波融合。

治疗原则:多数房早患者无症状,无须治疗。如房早引起心悸的明显,或诱发阵发性室上速,则需治疗。

1.祛除房早病因

避免烟、酒、浓茶和咖啡,情绪过度紧张者可适当给以安定2.5~5mg口服。

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Betaloc,美托洛尔) 25~50mg口服,每日2次;或阿替洛尔(Atenolol,氨酰心安) 12.5~25mg口服,每日2次;或比索洛尔(Bisoprolol,康可) 2.5~5mg口服,或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10mg口服,每日2~3次。索他洛尔(Sotolol、施太可) 40~120mg口服,每日2次。

3.亦可用钙拮抗剂,异搏定(Isoptin)

4mg口服,每日2~3次。

4.普罗帕酮(Propatenone,心律平)

150~200mg口服,每日3次,或莫雷西嗪(Moracizine,乙吗噻嗪) 150~200mg口服,每日3次。

(二)房室交界性早搏

房室交界性早搏(Jancfional Exfrasystole):房室结中心无起搏细胞,但在房室结上、下交界区的起搏细胞(希氏束),引起的早搏称之为房室交界区早搏。由于交界区早搏,可顺传至心室,也可逆传至心房,偶尔也可不向任何方向传导,呈为隐匿性传导,所以在交界区形成的QRS波群前、后,可有逆行P波,逆行P波也可埋藏在QRS波群之中。

【病因】

可见于各种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偶发者无任何症状。频发交界性早搏,可有心悸、胸闷不适。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可有原发心脏病的症状、体征。

2.心电图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与正常窦性QRS波群相同或略有差异。

(2) QRS波群前后可见逆行P波,P-R间期<0.12s,或P波埋藏于QRS波群中,或P波在QRS波群后R-P<0.20s。

(3)代偿间歇可为不完全或完全性的。

(4)交界性早搏逆向和前向同时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上无P-QRS-T波群,表现为一长间歇,称之为传出阻滞型交界性早搏,这次早搏发出隐匿传导,使后面的窦性搏动P-R间期延长或不下传。

偶发交界区早搏无需治疗,频发交界区早搏治疗同房早的治疗。

(三)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Ventricalar Extrasytole)是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异位激动引起的过早搏动,称为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和心脏病者均可发生,成人男性60%以上,24h监测中(Holter)均可发生室早。

【病因】

室早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各种心脏病人。如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或中毒、洋地黄中毒、或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也常见。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偶发室早可无任何症状。

(2)频发室早可有心悸、气短、胸闷不适。

(3)器质性心脏病者,室早频繁时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者可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或晕厥。

(4)心脏听诊可闻及过早搏动,代偿间期长,以及原有心脏病杂音。

2.心电图

(1)在希氏束分支以下的室早

①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时限≥0.12s。

②QRS波前无P波。

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④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室早定位

①起源于左心室室早,V1导联呈错综迟缓的R波,V5导联呈深而宽的S波,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

②起源于右心室室早,V1导联呈S波,I、V5导联呈错综的R波,称左束支阻滞图形。

③室间隔及希氏束分叉处室早,QRS波群形态正常,与窦性QRS波群相似。

④心尖部室早,QRS主波在Ⅱ、Ⅲ、avF导联向下,在avR导联向上。

⑤心底部室早,QRS主波在Ⅱ、Ⅲ、avF导联向上。

(3)良性室早与病理性室早鉴别

①鉴别(见表2-1-7-1)

表2-1-7-1 良性室早与病理性室早的鉴别

②病理性的恶性室早

a.室早提前指数(R-R′)/(O-T)间期<1.0,0.6~0.8s为发生室速或室颤先兆。

b.R-R′<0.43s。

c.R on T、R on P、R on U性室早。这些室早易发生室速和室颤。

(4)室早的Lown分级

0级:无室早。

Ⅰ级: Ⅰ A:偶尔单发(<6次/min或<30次/h)。Ⅰ B:偶尔单发(>6次/min或<30次/h)。

Ⅱ级:频发室早(>6次/min或>30次/h)。

Ⅲ级: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早。

Ⅳ级:ⅣA:室早连发,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ⅣB:室早连发,连续3次以上,最长不超过7次。

Ⅴ级:R on T型室早,在24h监测期间有1h内出现3次或以上者。

治疗室早的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发生。但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能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上必须谨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明显临床症状,可短期应用,但不易长期大剂量用药。

(1)发生在AML的室早,无论属何级别室早,均应积极治疗。

(2)有器质性心脏病者,Lown分级属Ⅲ级以上的室早,尢以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或)左心功能不全者,应特别注意,积极治疗。

(3)因电解质紊乱(如低钾)、缺氧、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特别是洋地黄中毒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室早,应首先祛除诱因。

(1)利多卡因(Lidocaine)

此药作用快,可紧急应用,50mg加入葡萄糖液中20ml静脉注射,或50~100mg在静脉输液中,小壶滴入,100min重复一次,直至室早消失,或总量达300mg,或室早有所控制后,改为500mg加入250~500ml葡萄糖液中,1~2ml/min(1~4mg/min)的速度静滴,维持2~3d,而后改为口服药物巩固治疗。该药适用于各种室早、室速、室颤,尤其是AMI合并室早、洋地黄中毒。

应注意:大剂量易出现头晕、眩晕、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

(2)普罗帕酮(Propafenone心律平)

0.5~1.0mg/kg或75m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或用70~1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滴注,亦可150mg口服,每日3~4次。此药多用于室早、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对冠心病、高血压所致的室早或心律失常也有较好疗效。

(3)美西律(Mexiletine,慢心律)

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无效,可在5~10min再给50~100mg重复;亦可用每分钟1~2mg溶液静滴。平稳后改用100~200mg口服,每日3~4次。此药可用于各种室早性心律失常,尤以AMI或洋地黄中毒时。应注意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衰者禁用。

(4)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可达龙)

2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20ml,在10min左右静注,无效者,每隔20min重复200mg,总量不超过100mg,亦可口服250~500mg,每日3次,5~8日后改为200mg,每日1次,根据心电图改善及Q-T间期情况,还可用200mg隔日1次。

(5)胺碘酮(Amirodarone)

200mg口服,每日3次,5~8日后改为200mg,每日1次维持。根据心电图和Q-T间期情况,还可用200mg隔日1次,也可5~10mg/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30min静滴。此药用于顽固性室早疗效好。长期应用应注意视力、肺纤维化、甲亢等。

(6)室安卡因(Tocainid妥卡胺)

400~600mg,每日3次口服或每分钟0.5~0.75mg/kg静滴,每日最大量不超过2400mg,此药作用同利多卡因,对预防和治疗室早有良效。

(7)苯妥英钠(Phenylion Sodium)

250mg加入注射用水20ml,10min左右静注,5~10min起效。若无效每隔15min重复100mg,总量不超过500mg。此药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早疗效好。

(8)钾盐

常用1.5~3.0g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ml静滴,6~8h滴完,用于低钾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早。

(9)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美多心安) 25~50mg口服,每日2次;阿替洛尔(Atenolol,氨酰心安) 12.5~25mg口服,每日2次;比索洛尔(Bisoprolol,康可博苏)2.5~5mg口服,每日1次;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 10mg口服,每日3次。

用这些药时应注意: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者慎用。

(10)当以上单一药物无效或药效不理想时,可采用联合用药,以达到单药剂量小、副反应少,疗效好。

如利多卡因联用普鲁卡因酰胺;利多卡因联用美西律;美西律联用普罗帕酮等。

(11)AMI早期,尤其在起病48h以内出现频发室早(>5次/min)、多源性室早、成对性室早、R on T室早,应积极药物治疗,严防室速和室颤。

常首选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胺碘酮。

(12)AMI后或心肌缺血引起频发室早,不宜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西律。在心律失常抑制试验(AST试验)中,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控制室早和心律失常,但病人总病死率增加3~4倍,猝死率也增加2.5倍。如需用药,应在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药的基础上,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

(13)对合并心功能不全者

在用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基础上,如伴有电解质紊乱者,如低钾、低镁者,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早应立刻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并给予补钾和苯妥英钠,或给胺碘酮。


中国医药养生


心脏早搏是在正常心跳情况下异位心脏起搏点出现异位波动导致的。引起心脏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正常人在兴奋时、喝浓咖啡后、剧烈运动后,都会出现早搏,以及在病理下,某些心脏病、心衰晚期、手术之后合并心肌炎等,累及到心脏都会出现心脏早搏。心脏早搏能否治愈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引起早搏的原因、早搏出现部位、出现频率等。


颖川君子


导致心脏早搏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多发于正常健康人,后者在疲劳,焦虑,饮用浓茶和咖啡之后发病,而另一大类常发作于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等患者。

所以在出现早搏之后,一定要除外是否已经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果除外了上述疾病的可能,多数则是所谓的功能性早搏了,这类早搏在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立即药物治疗的。首先要做的是去除可能诱发早搏的诱因,比如上述的饮用浓茶,咖啡或者情绪焦虑等情况。

出现早搏的数量因人而异,重者可能会出现上万次走后,但是在教科书上并没有界定早搏数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对于部分频发早搏而引起不适症状的患者来说,可能会需要使用相关对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和美西律等。

其实在实际上,很多健康正常人都会发生早搏的,只是多数人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总而言之,在发生早搏的时候一定要医院就诊,除外真正心脏病的可能性,然后再去除诱因后再制定治疗策略。


惠大夫在江湖


是指心脏过早的搏动,主要是因为异位节律点兴奋加强,过早的发放冲动,控制心脏的收缩,够厉害吧,也就是先下手为强控制心脏的跳动.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心房性早搏

心房和心室交界性早搏

心室性早搏

导致心脏早搏的病因有:

1、生理性,心脏本身没有病变

主要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没有休息好、抽烟喝酒、喝咖啡和浓茶都可以诱发

2、心脏本身病变导致: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变、二尖瓣脱垂都器质性心脏病

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导致早搏: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洋地黄以及儿茶酚胺类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佳园道


心律失常的一种,一般没事儿,如果频繁发作并伴随有心慌心悸气短,建议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并找专科医生会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