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長三角沿江濱海城市如何協同創新發展?專家們是這麼說的……

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寶山區委黨校、上海市黨校系統智庫聯盟、上海發展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長三角沿江濱海城市協同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寶山召開。開幕式上,長三角沿江濱海城市黨校智庫協作體正式啟動,併發布《2019(上海寶山)長三角沿江濱海城市黨校智庫協作體共識》,為進一步加強沿江濱海節點城市智庫合作奠定了基礎。

■ 增強江海城市主人翁意識

論壇圍繞如何響應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提升沿江濱海城市發展新動能、共建長三角沿江濱海城市群,如何深化沿江濱海城市黨校系統智庫建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等話題展開討論。

華東師大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在會上表示,長三角城市一體化發展能力呈現東高西低分佈,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以合肥、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寧波為節點的“z”字發展軸,“核心—邊緣”空間結構顯著。

曾剛表示,長三角城市群位列國內城市群之首,空間結構質量比別的城市群質量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逐漸上升。同時,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轉型發展刻不容緩。

同時,針對長三角城市群未來發展,他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要明確長三角城市群步入全域一體化發展新階段;二要借鑑德國經驗,轉變發展思路,告別“以鄰為壑”,開啟“一致對外”新時代。三是借鑑新加坡經驗,加快園區開發經營機構資本互換、相互投資、合作重組等。四是借鑑日本經驗,清除官產學研用一體化障礙,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五是加強跨區域生態管控合作,實現綠色發展。六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行動,推動園區建設與運營升級。

此外,曾剛強調,要增強江海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主人翁意識。借鑑G60科創走廊建設經驗,瞄準國家戰略和時代發展大勢,建立江海城市發展共同體,建設長三角水陸一體化示範帶。

優配港航資源是核心推力

江蘇省政府參事、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成長春指出,無論從現實需要還是長遠意義看,優配港航戰略資源,都是推進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的關鍵先手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亟需跨域的重大項目引領推動。”他說,“優配江海港航資源是助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核心推力。長三角區域實現更高質量一體化,必須在‘跨域優化配置港航資源、跨域優化產業佈局、跨域優化城市發展空間’三個關鍵領域取得新突破。”

對此,成長春提出了五個主要路徑:一是創新區域港航管理體制,強力推進全域港航一體化。目前長三角各省市都成立了港口集團,跨域整合沒有展開,未來可以推動跨省港航重組,成立跨省港口集團或港口聯盟;二是紮實推進滬蘇港航一體化,提升集裝箱處理能力;三是紮實推進港口信息化建設,協同打造上海智慧組合港;四是協同推進江海生態經濟帶建設,構建江海“大保護”體系,包括構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制度體系、積極推進綠色低碳港口建設、建立生態治理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多部門聯動機制等;五是寶山推進港產城聯動發展,大力發展樞紐型經濟,為建設綜合性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作出新貢獻。

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