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贺龙体育馆

原址为“山塘冲”(又名“五马奔槽”),1950年长沙市政府规划这一区域为体育运动场所,1952年建成体育场的雏形,1959—1960年增建田径场、足球场及看台,名为“湖南省劳动人民体育场”;1985年10月在“长沙市体育场”基础上进行扩建,1987年10月10日落成,更名为“贺龙体育场”。1987年改造落成的贺龙体育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看台面积2.1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5.5万人,场地规模仅次于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广州天河体育场,居中国大陆第三位。2000年,贺龙体育中心进行了改造、扩建。2003年竣工的贺龙体育场建筑面积11.7586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万人。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1978年10月航拍的长沙市劳动人民体育场(后改名为贺龙体育场)。它的东南边都是菜地和农舍。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长沙-八十年代末贺龙体育原貌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1998年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原貌(原贺龙体育场)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2001年4月6日,为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主体育场的建设,老贺龙体育场爆破拆除。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2002年建设中的贺龙体育场。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2008年夕阳下的贺龙体育场。

黄兴南路

黄兴南路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是长沙商业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新的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是中共长沙市委、长沙市人民政府与长沙市三兆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一道积极建设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已经成为全新概念的商业中心及旅游区,并赢来了“三湘商业第一街”的美誉。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80年代黄兴南路道门口原貌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80年代黄兴南路南门口原貌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80年代年黄兴南路八角亭原貌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八角亭商店处现貌

白沙路

白沙路建成通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马路因白沙古井而得名,白沙井马路对面是白沙街,再往西是燕子岭。

现在的白沙路,呈东北—西南走向,始于浏城桥下,下穿芙蓉路、人民路、城南路,与劳动路、书院路平交,止于湘江大道。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1998年白沙古井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1998年白沙路原貌,白沙井在右侧院子里

太平街

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

整治后的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保留了贾谊故居、长怀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也给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注入生机。

街区沿主街有门店87个,经营面积近3万平方米,以名老字号、字画、民族工艺品、文化休闲产业、特色旅游产品为主,吸引了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大师李伏雨、李早父子、脸谱艺术大师曾金贵、书画家陈羲明等一批著名人士入驻设立工作室。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90年代末太平街原貌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太平街

80年代至今,长沙地标面貌焕然一新

太平街新貌

注:图片均由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提供

来源 ▏红网论坛网友@RR涡轮发动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