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堅守8天、集結276人蔘與滅火!他們是超燃的獅山“菠蘿連”

高明凌雲山森林山火燒了多久,王治勇就有多久沒有回家。

在凌雲山上,四處飄散的灰燼落在他的頭髮和臉上,救援時的汗水和夜間巡查時山上的霜一遍遍打溼他的衣服,煙火味、汗味混雜在一起,味道難以描述。“都餿了,跟個叫花子差不多。”王治勇笑著說。

在這場115小時的山火鏖戰中,“發餿”的不只王治勇一人。從5日晚上8時多趕赴現場到12日,王治勇帶領的菠蘿救援服務中心已先後集結8支梯隊、共計276人馳援,不眠不休地參與滅火救援、排查隱患。


堅守8天、集結276人參與滅火!他們是超燃的獅山“菠蘿連”

請纓:“哪裡最危險,我們就去哪裡!”

“怕嗎?”

“怕!”

“那為什麼還來?”

“我們是專業救援隊,很多人都是黨員,人民群眾有危險,我們不來,誰來?”

這是12日傍晚的巡查間歇,王治勇與記者的簡短對話。凌雲山的大火已經熄滅,大山復歸寧靜,但王治勇和隊友們身上襤褸的救援服,眼睛裡的血絲和滿目燒焦的樹枝、黑土地依然提醒著人們,不久前發生在這裡的山火到底有多可怕。

“保護盈香生態園玻璃橋時,火苗最近時離我們只有幾米,風大的話幾秒內就可以把人包圍。”回憶過去幾天的滅火行動,王治勇依然心有餘悸。他坦言,決定參與救援時,大家心中多少有些顧慮,畢竟火勢兇猛,但險情就是命令,“不危險要我們救援隊幹什麼?黨員更要勇於分擔,人民需要我們時,我們就一定要去!”

王治勇的想法得到了隊友們的認可,很快就有15人簽下《請戰書》,組成菠蘿救援第一梯隊,於5日晚上8時多趕到救援現場。此時,距離得知“凌雲山突發山火”的消息不到三個小時。隨後又有7支梯隊陸續趕到現場,276名救援隊隊員並肩戰鬥。山火面前,他們主動將事業、工作、家庭放在了後面。

“哪裡最危險,我們就去哪裡!”到達救援現場後,菠蘿救援隊向指揮部主動請纓。他們領到的第一項任務是協助武警清理隔離帶,防止火勢蔓延。等完成這項任務時,時間已是6日上午10時。

一夜未眠。還來不及喘息,救援隊又發現山火隨著突然改變的風向,不斷向盈香生態園的玻璃橋蔓延,高溫的烘烤很可能讓玻璃橋毀於一旦。情況緊急,奮戰了一整夜的菠蘿救援隊再次主動請戰,要求參與保護玻璃橋的戰鬥。

獲得批准後,他們衝刺上橋,協助消防隊員架設滅火水槍,不斷向火源射水。逆向吹過來的風把濃煙和灰燼吹進救援者的眼睛,燻得人止不住流淚,但是他們咬牙堅持,寸步不退。直至4個多小時後,明火被撲滅,救援隊員們再也撐不住,直接趴在地上休息。

堅守:“火還沒滅,我哪能走?”

“高壓183,升得太快,你必須要休息!”

“不行,火還沒滅,我哪能走?”

8日傍晚,凌雲山腳下的上三臺村,王治勇跟救援服務中心醫療保障隊的醫生起了“爭執”。連續多日沒有睡過3小時以上的覺,讓本就積勞成疾的王治勇血壓不斷攀升,這讓醫生擔憂不已,建議他回家休息。但他只等醫生松下血壓計袖帶,就又匆匆忙忙地朝著現場走去。走的時候,拍了拍身上的灰燼,王治勇還調侃了一下自己,“這樣子回家,女兒都不認識我了吧?”

差點被女兒認不出的還有該中心救援部副部長彭亞中。11日,已經連續參與救援7天的彭亞中回了趟家,看望生病的女兒,為了方便下午繼續救援就沒有換下衣服,結果蓬頭垢面地出現在家中時,把女兒嚇了一跳。

“也不是不能走,只是都不願意走。”王治勇介紹,截止9日18時30分,凌雲山森林山火已全部撲滅,但清理火場防止復燃的工作仍在繼續。菠蘿救援隊承擔了上三臺村後山的隱患排查工作,山體複雜多懸崖峭壁,山林雜草叢生。每天排查,隊員們一會要撥開比人還高的雜草,一會要通過繩索升降通過懸崖,身上揹負的設備重達40多斤,隊員的頭髮被鉤住了、衣服被劃爛了,有的鞋底都被地面的高溫烤爛了,身上的刮擦不計其數。清理火場時揚起的灰塵,更是讓隊員們全身都蒙上厚厚的黑灰。

由於山路太難行,排查一次單程需要近3小時,為了節約時間,隊員們只能自備乾糧上山,直到晚上交班時才能吃上一口熱飯菜。每到這個時候,隊員們都是“狼吞虎嚥”,女隊員張玉霞一頓甚至能吃下兩盒飯。

幾天的時間裡,菠蘿救援隊一共處理143個火點和煙點。這樣的排查還在繼續。“菠蘿救援隊一貫的理念就是要盡最大力量去守護群眾。”王治勇說完,又拿起對講機向指揮部報告過去2個小時的排查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