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任正非和柳传志相比,谁的影响力更大?

三国中人


从目前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领军企业的制裁来看,一目了然:

从美国几十年来不遗余力的限制华为在美国开战业务,打压华为的市场发展空间,到近一两年无所不用其极,非法拘押任正非女儿孟晚舟,以一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的名义制裁华为这样一家公司,种种现象都昭示着华为能被世界老大视为眼中钉,证明了华为的实力和世界影响力,那么毫无疑问,执掌华为的任正非,世界影响力远远超过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如果联想实力足够强大,能够像华为一样威胁到美国的科技地位和未来世界格局,美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对联想下手。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把目光从深圳移到杭州看了一圈,把同在深圳南山区的中兴、华为、大疆制裁了,放过了腾讯,因为老头说腾讯没什么技术,把同在杭州的海康威视和浙江大华列入了制裁范围,但是放过了阿里巴巴,因为他觉得阿里巴巴的核心科技实力也不入他的法眼。


由此就可以看出,华为的实力和世界影响力有多大。华为在5g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美国还领先2年,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是绝对的世界老大,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通信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华为的4g设备和服务占欧洲50%以上的市场份额,华为的手机现在是世界第二,华为的高端芯片海思麒麟能够跟高通一决高下,甚至性能上还更胜一筹,等等等等,可以列出很多华为技术实力的例证。


但是联想有什么?联想被科技界评为“全球科技最差股”,也就是说,在科技界,联想是所有科技公司里面技术最差的!联想只是把一堆别人制造的零件组装成电脑,除此之外,有什么核心技术?


因此,没有联想,对世界、对我们国家产业来说,都无关痛痒,但没有华为,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都要下降一截,整个IT产业链和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振动。


从胸怀、眼界、格局、商业成就、对国家科技、产业、经济的贡献等方面来对比,柳传志,远远不够资格跟任正非相比!


时问新


两人不分伯仲;任正非"5G之父",柳传志"企业家教父",任正非之女孟晚舟才华横溢,是华为公司的一根顶梁柱,方受到美国打压,要加拿大政府引渡孟晚舟去美国受审,企图以此来摧毁华为和任正非。柳传志之女柳青滴滴出行总裁,并入选中国科技福布斯五十名,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性。任正非和柳传志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任正非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造了华为公司,而柳传志也以二十万元创立了联想公司。任正非的华为公司蜚声中外,而柳传志的联想进入了国际500强,并成为全球笫一大PC企业!

综上所述,任正非和柳传志两人影响力都非常颇大。任正非在全世界无人不知,柳传志在国内无人不晓,连首富马云都称他为大哥,现柳传志还是名遐中外的泰山会会长。最后用尼采一句话作结束语:我已经写够了这个世界,现在让这个世界来写我吧!


张文禅


重:庸。

用这两个字可以最简要地比较任正非和柳传志。

如果多费一点唇舌,就是——

正非任重,传志柳庸。

将这八字变成一首井字诗则是:

正 当盛世传 帅旗

非 王则寇志 千里

任 鸟凭鱼柳 摇风

重 关险隘庸 易迷








鲛to三曹


75岁的柳传志即将告别他一手创办的联想。

12月18日晚,联想控股(3396.HK)宣布董事长柳传志提交辞呈的消息。联想控股称,柳传志辞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自2019年12月31日结束后生效。

在很多人的感知里,这并不意外,甚至这只是一种既有状态的官宣而已。

早在今年5月份时,他初步透露过退休计划,此后数月,柳传志陆续卸任了多家企业的管理职务。

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史上,柳传志是为数不多的教父级人物。他退休后,留下的是一个35周岁的联想——正直壮年,整体业务已跨过拐点,发展稳健。此时堪称一个可以让柳传志放心退休的时刻。

许多人喜欢将柳传志与另外一位教父级人物任正非相提并论。他们的确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出生于1944年;同样在不惑之年创业;起步时间同为1980年代;他们所创立的联想与华为,都在经历了30多年的风吹雨打后,屹立于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中。

但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柳传志出生于1944年4月25日,金牛座。星象学上说,这个星座的人比较务实、喜欢稳定,象征“稳健肯干的实业家”,这与联想的风格并无二致。

天蝎座的任正非被称为“任疯子”,他强调纪律,也敢于冒险。创立华为32年来,他将华为塑造成了一家业务专注、性格刚硬的企业。

你很难说谁是谁非,孰优孰劣。只是在两位风格迥异的创始人带领下,联想与华为经过30多年的长跑,走出了不同的天地。

贸工技 VS 技工贸

联想成立的第十年,柳传志与时任联想“二把手”的倪光南发生了一场巨大冲突,史称“柳倪之争”。

那是1994年,此前数年,联想通过代理国外品牌代理、推出自有品牌电脑的双管道策略,发展日趋平稳。下一步,摆在柳传志面前的有两条道路:选择“贸工技”,即强化贸易代理,少量研发;或选择“技工贸”,大量投入研发,对标国际水平,争取与国际大厂一争高下。

倪光南当时是联想的总工程师,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坚持认为,联想应当选择“技工贸”方向,以研发为主,全力投入“中国芯”的研发,以期有朝一日对标英特尔。但作为企业家,柳传志的想法则是“生存优先”,既然目前实力不足,就应该先以贸易为主,做大规模。

“要利用手中的市场优势,你想卖产品吗?我帮你卖;我这里劳动力成本低,可以加工;然后我再学技术,从实用技术到自主开发,这样就过来了,我们的技术也是最符合市场的了,不会无的放矢。”这是柳传志的真实想法。

这是一场颇为惨烈的争执。最终,柳传志赢得了所有高管的支持时,倪光南被逐出局,从此,联想取消总工程师一职,在当时,联想也几乎取消了全部研发的投入,专心做贸易代理。

从现实层面看,这或许是一个合适的选择。1994年时,联想销售额为47亿,第二年便增长至67亿,此后5、6年中,联想始终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在2000年时达到284亿销售额。

在柳传志决意带领联想走“贸工技”道路的这一年,华为成立了中央研究部,专门研发通讯芯片。

任正非对自研技术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执着。1992年,华为刚刚挺过第一次“生死关”,借助模拟控分用户交换机的大卖,营业额首次突破了1亿元。还来不及喘口气,任正非便要求华为投入交换机的ASIC芯片研发中。

自研芯片的成本极高,仅仅是芯片设计的最后一个试生产“流片”环节,便需要几万美元。这几乎是华为当时能支付的所有外汇储备。

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国产技术极低的“流片”成功率,一旦失败,华为将再次陷入资金危机。从上到下,压力传导至每一个人。当时的员工回忆说,在ASIC研发期间,任正非几乎每天都会前来看望这些工程师。

所幸,堪称“赌博”的流片一次就成功了,华为第一颗基于EDA的芯片SD509成功问世。在这次研发的基础上,1995年,华为将ASIC芯片研究室升级为中央研究院,它为华为日后庞大而强盛的研发体系奠定了基础。

当然,豪赌技术并非每次都能成功,任正非的执着也一度将华为带上“弯路”。

2000年,小灵通从日本被引入中国,它以极致便宜的话费快速占领了市场。小灵通所采用的通讯技术是PHS,而当时主流的通信技术已经是GSM。

在任正非看来,这无异于“向后看”,他果断否定了华为开展小灵通业务的提议——华为是一家“为未来投资”的企业,宁可赔死,也不去做过时的技术。

事后证明,任正非的这个决定不仅给了竞争对手中兴、UT斯达康可乘之机,华为先后押宝并投入近60亿元研发的GSM、WCDMA技术,也收获甚少,甚至亏损严重。

2002年,华为出现首次业绩下滑,净利润只有8亿元,比上年大幅下滑近60%。同样在2002年,联想PC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8.9%,实现10.44亿港元净利润,同比涨幅21.1%。

做大VS做强

上世纪90年代便露出的一些端倪,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变得更加具体。

2004年,柳传志和任正非分别做了一件大事,进一步将联想和华为推向不同的道路。

当年一次采访中,柳传志表示,“联想贸工技积累已够,将尝试技术突破”。时隔不久,联想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现金及股票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加上5亿净负债,交易总额达到17.5亿元。

这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式并购,总交易额甚至超过了联想当时市值。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联想不仅获得了IBM在PC领域的市场份额,而且得到了后者全部的PC专利,以及位于美国罗利和日本大和的两家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实力迅速提升。

同样在2004年,任正非决定将华为研发部独立,成立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比起联想收购IBM“立竿见影”的效果,海思的作用显然要滞后得多。在成立后的足足5年里,这家子公司的对外销售额都接近于零。

那时,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刚刚起步,市场一片空白,无人得知未来成败与否。任正非却告诉海思总裁何庭波,“华为无论跑向何方,海思都是华为身后最为坚实的后备。”他还向何庭波承诺,每年批给海思20亿元的研发费用,不考虑盈亏。

很多年后,得益于海思的积累,华为成为所有国产手机品牌中唯一能够独立于高通、三星与联发科,使用自有芯片的一家厂商。

在2019年的风波中,何庭波一封情绪激昂的内部信走红,他在信中宣布,“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芯片),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事实上,柳传志“蛇吞象”的收购风险并不低。当时,IBM PC业务已经连年亏损,再加上中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员工流失等风险,整合难度极大。

柳传志回忆说,当时,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的一次演讲中,对于联想能否并购成功,全班90余人,仅有3人抱有乐观态度,其中2人还是联想派来的学员。在十多年后的采访中,他回忆起这次并购整合,将其称为 “九死一生”。

但比起自研,收并购的特点是见效快。度过整合期后,联想立刻享受到了收购的“甜头”:此前,联想的PC业务在全球仅居第九位;收购IBM后,立刻跃升至第三名。再过数年后,联想超过惠普,成为全球PC第一大厂。

多年前,前阿里巴巴参谋长、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问柳传志,“未来联想是想做大,还是做强?”柳传志思虑后回答,“那还是做大吧。”

联想此后的历程里,几乎随处可见这句话的影子。

在2004年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联想连续收购了巴西企业、德国企业、日本NEC。2014年,联想再次斥资29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同年,联想以23亿美元买下了IBM的服务器业务。

柳传志在2001年带领联想控股进入到投资领域,通过投资布局更多领域。如今,这家多元化投资集团旗下除了IT产业,还覆盖了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等多个板块。

收购、并购、投资,多面开花,正应和了柳传志的那句“做大”。

2018全年,联想控股实现收入3589.20亿元,净利润为43.62亿元。2019年上半年,联想控股营收1793. 11 亿元,净利润26. 65 亿元。截至12月18日收盘,联想控股在港股的总市值为409.51亿港元。

华为要做大还是做强?任正非没有公开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32年来,华为从未离开过通信行业。经过2G、3G时代的挫折后,它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从2011年起,华为发力手机业务,在六年后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名,全球位居第二。

如今,华为对自己的最新定位是“通讯设备提供商”和“智能终端提供商”。2018年年报显示,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净利润593亿元。其中,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消费者业务全年营收3489亿元,占华为总营收的半壁江山;其次是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

华为2018年营收构成 图片来源:官网

现实主义VS理想主义

柳传志曾亲口讲述过他与任正非的差异。

“很多人老是拿我跟任正非比,我特别佩服任正非,他敢往上(技术)走,我不行,我做不到;人的性格不同,我真的做不了这样的事。”

在那次采访中,他形容自己的前进方式是走100米,安营扎寨、休息看路,再走100米,最多只能损失1/5,其它部分得以保全。“这种求稳的做法,就是适合我的性格,适合此刻在中国的环境”,他认为。

少年时期,柳传志熟读《三国》,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并非诸葛孔明的学识智谋,而是如此人物最终“却落得个凄凉下场,让人不胜唏嘘”。

柳传志与任正非的性格有截然不同之处。创业不久便喊出“做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的任正非,曾因此获得“任疯子”的名号。他不怕冒险,他提出的理念是“惶者才能生存,偏执才能成功”。

在1992年华为的一次危机中,任正非站在办公室的窗边,对着管理层一字一顿地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就从楼上跳下去,你们另谋出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性格特征在两家公司身上留下的烙印同样明显。

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国产手机浪潮中,联想火速进军,做出了第一款国产自研GSM手机。但由于发展不利,2008年便被剥离出售。

2010年,联想推出智能手机“乐Phone”,市场一度反响不错,但最终销量却只有50万台;第二年,其手机部门便改组调整,转做运营商的低价手机,业务少有起色。

后来,联想仍旧选择了熟悉的道路——在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手机出货量一举达到了9000万台。

即便如此,联想对手机的策略仍是盈利为上。在2019年的采访中,杨元庆直言,手机目前策略是先要盈利,“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

2011年,乐Phone销量不佳的同时,华为也新组建了手机业务,也推出了首款旗舰智能手机P1,同样遭遇滑铁卢,年度销量仅50万台。

只是,这并未使任正非对手机业务产生怀疑。时年底,他取消了手机业务负责人余承东的年终奖,但送给他一架战斗机模型,意喻“从零起飞”。

P1这款“失败”的初代机,正是日后为华为大放光彩的P20、P30系列手机的鼻祖。

时至2019年,联想PC业务重回全球第一,各项业务增长良好,被杨元庆称为“联想最好的时刻”。

2019年的华为却似置身惊涛骇浪中。危机中的它海外业务备受挤压,但国内高涨的消费热情却将其手机业务推上巅峰。今年底,华为又因一场“251事件”跌落神坛,形象从“倍受欺凌的英雄”变成“盛气凌人的恶霸”。

2019年对于柳传志来说,像是“最为清闲”的一年。而任正非的2019却是他近年来接受采访最多,最为忙碌的一年。

两家看似没有交集的企业,各自在亲历一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长跑。不过,他们的终点都还远。


Andy的视界


妈的,再说害员工入狱251天这事,

我就给你讲"华为战外企"的狼性故事!

要不就讲"任总白发苍苍"的苦情故事!

再次就讲"华为分钱"的创税故事

小样,跟华为比道德制高点?!


xxxxx204746


任正非对国家的功劳影响没人能替代。柳传志无法与任正非比,就李嘉诚的影响力都没有任正非大。李嘉诚只是赚钱多。但是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功劳太少。同意的点赞。





遵义圣力农产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本身这个问题

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行业?在国家?在全球?

要不然没办法回到

在泰山会,在联想自然柳老板影响力大

在国民心中,在世界范围我个人认为

任老先生影响力大



谢小波1984


感谢阅读,我是【阿哥说科技】,我来聊聊这个话题。

要回答:任正非和柳传志相比,谁的影响力更大?

我认为任正非的影响比柳传志大。当然这种比较是基于任正非创办的华为和柳传志的创建的联想!


当然就从“任正非的华为”“柳传志的联想”说起,应该说这两位企业家都有共同点:

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典范、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我们中国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同时入选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名单。


任正非是一位懂政治的企业家;柳传志是一位企业家,也是社会活动家

  • 任正非1944年10月出生贵州省安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
  • 柳传志1944年4月出生江苏镇江,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

他们是同年人,一个创建联想,一个创建华为。


  • 任正非除了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在1982年成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柳传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投资家、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高级工程师。同时担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任正非196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合并为重庆大学),曾就业某建筑单位。1974年应征入伍,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1987年创立华为。
  • 柳传志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十所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

两位企业家的不同点:

  • 任正非荣膺 “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2005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一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 柳传志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当然两人还获得过很多个人名誉,也不再一一列出。


应该说两人在个人荣誉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商业领袖,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创始人等等。但现在看“任正非的华为”和“柳传志的联想”还是有较大差别,虽然同为世界500强企业,在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

“任正非的华为”和“柳传志的联想”

一、收入差距较大,华为是联想的两倍。

  • 华为2018年收入7212亿元,利润593亿元。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运营商业务2940亿元;消费者业务3489亿元;企业业务744亿元。


  • 联想2018年收入3583亿元,利润52.23亿元。其中IT板块收入3307.80亿元,应该说IT板块占其绝对收入的主要部分,达92.3%,在联想的IT板块中,PC占其主要销售和收入,占75% 以上。PC作为联想的主要销售产品,根据IDC发布的2019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报告显示,联想全球PC出货量第一,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据比例达24.6%。但是,联想PC主要销量来源是欧洲、中东、非洲以及日本等地区,中国并不在列。

从上述数据比较看:

  • 联想的主营业务是IT产品,IT产品重心在PC;华为在这块的重心是笔记本、手机等产品。从这块业务看,华为收入已经超过联想。在台式机和笔记本领域,联想还是超过会华为。在手机领域,华为超过联想。
  • 华为还有另一块业务是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这部分达到3684亿元,占华为总收入的51%。

  • 从上述数据看,华为与联想不仅是收入和利润差距;产品和业务差距也较大,华为在产品和业务竞争上是多元化,而联想相对要单一得多。


二、华为和联想产品和业务不同

联想主营是PC,目前已是全球PC出货量第一;

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世界领先;在手机领域:世界第二;在芯片领域:华为海思芯片全球出货排名第五;5G科技:全世界5G标准制定者之一。


华为在芯片、5G领域,以及鸿蒙操作系统,都在做中国标准和世界标准,应该说不仅代表华为,也代表中国。从未来发展看,华为的产品、业务、品牌比联想更具竞争力。


  •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华为排名61位,联想集团排名212位
  • 市值上看:联想控股/市值:699.26亿港元(2019/11/08);华为因未上市,据胡润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9 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对华为估值1.2万亿元。

  • 现在回答:任正非和柳传志相比,谁的影响力更大?


综合评价:任正非世界影响力比柳传志大。


你说呢?



阿哥说科技


柳传志与任正非不是一个层次的优秀人才啊!打个比方:任正非就是一个艳艳升起的大大太阳🌞,而柳传志只是夜空中不起眼的一颗小星星。二者之间无论是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竞争意识、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柳传志都无法与任正非相提并论,任正非具有站在世界高科技顶层设计的王者智慧与魄力,从而引导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前进方向。


用户4529373784712


柳传志,歇着吧!!!和任正非差的不是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