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汽油车加一次油只用几分钟,新能源车充一次电快充要1个小时,慢充要八九个小时,有时候还要等充电位。

如何在公共充电桩领域解决车主们的“充电焦虑”,成为了新老玩家“突围”的关键点。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如果说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那么充电桩就是电动汽车“心脏跳动”的能量来源。2019年3月26日,工信部、财政部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明确表示,地方政府补贴政策将从补贴车辆全部转为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短板”问题。

存在巨大缺口的充电服务领域成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蓝海”,吸引了车企、房企、石油公司、出行App等“局外人”纷纷入局。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充电桩成“新蓝海”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6万个,同比增加39.7%。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14.4万个,同比增长66.7%。然而,充电桩建设仍然存在巨大缺口。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17.4万台,与2020年实现“一车一桩”,满足500万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政策目标差距甚远。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稀缺的充电桩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绊脚石”。当财政补贴方向从前端整车转向后方服务市场,从车辆向基础设施倾斜,充电服务领域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蓝海”。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新老选手“抱团”抢市场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究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150亿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或将达到200亿元以上,包括充电桩在内的充电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

而这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了车企们“过冬”的“救命稻草”,不仅吸引了上汽集团、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滴滴、哈罗等出行平台,也吸引了同是在“过冬”的恒大集团、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地产商,纷纷“抱团”进军充电服务领域抢占市场。


2019年6月,戴姆勒、宝马、大众等7家德系企业联合成立的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与四家中国充电运营商(深圳车电网、云快充、充电侠、卡酷卡)达成合作,搭建最大的跨国充电网络;

2019年7月,国家电网与恒大成立了专注于社区车位充电的合资公司,并与碧桂园、万科、融创等房地产商达成了服务协议;

2019年8月,滴滴出行与英国石油巨头BP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为滴滴车主和社会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2019年11月25日,广汇汽车与国网新能源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在上海揭牌,规划2020年完成43万个充电桩的布局;

2019年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

随着新选手的入局,充电服务领域的新旧势力交锋、竞争加剧。目前,国内充电桩主要玩家可分为四类:

一是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专业的充电桩运营企业,大多以充电桩制造或平台运营为主,技术能力与充电桩运营相关性强;

二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坐拥国家电力资源的央企,本身以电网基础设施为主业,拓展充电桩运营业务的主导优势明显;

三是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等面向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车企,在提升品牌形象、更好地完善车主服务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四是恒大集团、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地产商,在社区等地理位置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当前,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依威能源、深圳车电网、云快充、上汽安悦和中国普天这8家充电桩企业是在“5年资格赛”中存活下来的一线运营商,共占据了89.7%的市场份额。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为头部企业,充电桩运营数量分别为13.8万台、9.9万台和8.8万台。

对于新选手的入局,业内人士表示,“现有的市场格局或将被打破。”这其中除了大众、滴滴等体量型的选手外,还有地方性的尾部玩家,他们对于现有规模化充电桩平台来讲可谓上下夹击。

随着入场的玩家越来越多,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运营商试图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寻找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尝试突围。聚合,是当下充电桩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突破点:解决用户“充电焦虑”

目前充电桩可分为私人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两种。私人充电桩只涉及设备制造,一般是个人购买或车企赠送,只给自己车辆充电,不对公众开放。

“解决私人充电桩建设问题,首先要解决停车位问题,但停车难已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难题。”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曾表示,受制于车位和物业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新能源车主没有安装充电桩,需要在公众充电桩上充电。

而公共充电桩是在公共场合为公众提供充电服务,并收取充电服务费用。布局公共充电桩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高,且车位选址、布线改造和运营管理难度较高。由于场地租金、运营成本等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公共充电站分布在城市郊区,且存在区域分配不合理、车桩不兼容等问题。

“汽油车加油时间短,加一次油只用几分钟。而新能源车充一次电,快充要1个小时,慢充要八九个小时,有时候还要等充电位。”一位开新能源出租车的司机无奈地说道,在郊区的充电桩太远,而市区许多充电桩车位会被汽油车占据,且有时候充电桩也是有故障或不通电,导致充电桩近在咫尺却没办法用。


充电桩设施建设不完善、企业运营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目前车主大多面临“充电焦虑”。因此,如何在公共充电桩领域解决车主们的“充电焦虑”,成为了新老玩家“突围”的关键点。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多样化布局寻最佳出路

目前,国家电网正试图把社区作为突破点,与房地产商合作,从社区的根源上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

“真香”!补贴转向充电桩,车企、房地产、石油公司抱团抢市场

对于车主来说,由于车位和物业限制所导致的社区充电桩稀缺是影响其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房地产商在地理位置和用户资源上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能够迅速占领居住场景,可合理、集中地布局充电桩。

2019年7月28日,国家电网与恒大集团合资成立“国网恒大”,并与碧桂园、万科和融创签订服务合作协议,通过车位切入社区,进而布局分散式充电桩,在不增加社区供电容量、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基础上,通过接入国网能源控制系统,实现在用电低谷有序充电的目标,从而推进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四大头部房企的盘子都遍布全国,旗下的社区几乎覆盖全国各地,他们这次的合作对房企全面响应国家的新能源战略号召起到示范作用。”恒大某知情人士表示,房地产商的入局为社区充电桩稀缺的境遇带来了一丝改变的希望。

南方电网、星星充电则试图在加油站铺设充电桩。

2018年,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要求环城区的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城区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从地理位置与场地来考虑,要做到这样的服务密度,在加油站及停车场这类网点本就很多也很成熟加建充电桩更为合理。绝大部分的加油站都位于道路旁边,地点好找,新能源车也能够方便、迅速地前往加油站进行充电。

“未来汽油的需求减少,加油站越来越不赚钱,肯定会和供电企业联手合作。”某知情人士表示,未来“加油+充电”二合一的加油站将成为一种趋势。2018年12月29日,星星充电与中石化合作,在各加油站建设充电桩,为周边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安全的一站式充电服务;据懂懂笔记报道,南方电网已在深圳局部加油站布局等。

除此之外,新选手们也有自己的“突围”思路,模式多样化,迥然相异。

2019年12 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如小鹏在蔚来超充站充电可免缴服务费等,为车主提供便利出行充电体验;2019年8月1日,滴滴出行与英国石油(BP)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建设开发和运营新能源车充电桩站。背靠BP强大的资源和滴滴在城市智慧交通、动态资源调配等领域的算法积累及数据分析,合理优化充电桩资源的利用率;2019年6月,Hubject与深圳车电网、云快充、充电侠、卡酷卡达成合作,搭建最大的跨国充电网络等。

随着新选手的增加,充电桩市场的活跃度不断增加,而不同选手间的不同组合将形成不同的“新模式”。未来选手们如何在现有基础设施上开展合作、打造“多赢模式”,或将成为行业内参与者和每一位车主最为关心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