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解读李子柒的四项“技术壁垒”,每一项都是硬核,普通人无法超越

超级网红李子柒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她的成功源于她在行业之内树立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使得竞争对手无法轻易模仿和超越。这种“技术壁垒”至少有四项,每一项都是硬核。


解读李子柒的四项“技术壁垒”,每一项都是硬核,普通人无法超越


“技术壁垒”第一项:花长时间来拍短视频

制作酱油的视频,李子柒从春天拍到了冬天,时间跨度很大。

李子柒从一颗黄豆的种子拍起,这是对食物原材料的追溯,很有意思,瞬间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很多急于求成的人不愿意这么拍,因此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一种看起来非常低效的行为便阻击了绝大多数潜在的竞争对手。

为了赏月吃月饼,李子柒专门制作了竹沙发和茶几。当视频最后,月饼被摆上带着新竹清香的茶几时,观众往往会惊讶于她的巧妙构思和浪漫主义情怀

我们知道,这一集是从砍竹子拍起的,很大的篇幅都在讲她如何制作一套家具,这看起来已经远远超越了美食博主的领域。

正是这种追本溯源、突破常规、花费大量时间的拍摄和制作,把一心想要模仿的人拦在了门外。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看到别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不知道这个过程的艰辛。他们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呈现的只不过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解读李子柒的四项“技术壁垒”,每一项都是硬核,普通人无法超越


“技术壁垒”第二项:动手能力超强

首先,她干得一手地道的农活。我来自农村,生于1982年,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我告诉各位:说起干农活,我肯定不是90后李子柒的对手!

她干的很多农活,许多90后不用说干过,恐怕见都没见过吧?除了犁田、插秧、种豆等农活外,她还会制作家具、制作笔墨纸砚,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说,绝对的动手能力就是她的“技术壁垒”:我能,你不能!

看到她用竹子制作沙发那一集,我竟然担心她的手被竹片划伤。

我小时候经常用竹子制作刀剑,因此看到李子柒摆弄竹子时角色的代入感很强。看着她不戴手套,用一双肉手使劲拉那些竹片,动作娴熟,毫不拖泥带水,既佩服她又担心她。削过竹片的人都知道,竹片边缘锋利,很容易伤手。

不管是农活还是手艺活,李子柒都干得非常地道。唯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的人才知道,拍出这些漂亮视频的背后需要承受多大的苦。别的不说,对一般城里人而言,估计光山上的蚊子就可以把你吓跑了。

解读李子柒的四项“技术壁垒”,每一项都是硬核,普通人无法超越


“技术壁垒”第三项:有审美情趣

你或许会说,会干农活的人到处都是,为什么偏偏是她?

你说对了,偏偏是她,是因为李子柒是一个懂得审美情趣的乡下人。

前期,都是李子柒一个人进行拍摄和剪辑,后来虽然加入了摄制团队,但是李子柒仍然坚持自己剪辑视频。由此可见,李子柒脑海中的“画面感”很强,她有很高的审美情趣,这不是一般人具备的。

她的视频,流露中浓郁的中国风,画面唯美,意境清新淡雅。无怪乎央视新闻如此评价: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审美情趣同样把很多竞争对手拦在了门外。艺术确实需要天分加努力,商业运作成功的背后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制作不出如此惊艳的短视频。


解读李子柒的四项“技术壁垒”,每一项都是硬核,普通人无法超越


“技术壁垒”第四项:偏执狂

李子柒肯定是偏执狂,在拍摄出完美的视频这一件事上,她不愿意妥协。

她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经历了和很多童话故事的主角一样的悲惨经历。父母离异,父亲早逝,继母虐待,你能想象得到的童年时期最悲惨的事情都发生在了她身上。

后来的她,由爷爷奶奶抚养。但是在她14岁那年,爷爷去世,她没有再上学,开始闯荡社会。

李子柒吃了太多苦,但是她性格中似乎有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和孤傲。这种品质表现在她的作品中,她的每一个作品、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的执念。在拍摄视频这件事情上,她就是偏执狂:一定要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

如果我们要把竞争对手排除在外,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上四项“技术壁垒”就是李子柒的核心竞争力,不知道你读完之后有没有什么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