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道教的影響為什麼沒有那麼大?

真頑主


道,道家,道教,不需要你說的那種所謂的影響力。

道教實際上早就到家了。

像水一樣,在你的我的大家的生活裡無處不在。。。

你平常生活中隨便講的一句話可能就是從道家經典裡出來的。

這裡就不舉例了,前面的回答提到了很多。

你知道的那些本地神仙,好像也都是道教的,你拜不拜,那些神都在你的腦子裡,影響著你的想法思維。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關公,土地公,媽祖,灶神,龍王,東嶽西嶽南嶽北嶽中嶽五嶽大帝等等。。。)

道家道教已經到家了。

它就跟你天天吃的米飯一樣,你每天吃也不膩,一點都感覺不到它的重要,甚至於忘記了它的存在。

事實上,道家道教在我們大中國的存在,就像水像風像空氣,早已滲透到我們的骨髓和血脈,或者說,與生俱來。

我們的思想精神、器物環境和我們的家國制度生活方式,處處都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





觀滄海GCH


道教本身

道教的教義一直以清淨無為為宗旨。道教比佛教更加主張清靜無為,所有道教的道士採取的都是先度個人再度世人的處事態度。這樣的態度和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頗有幾分類似之處。但是正是由於這樣清靜無為的教育,主動弘揚道教的人不多。由於宣傳力度不夠,所以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力,不如宣傳力度大的宗教。

不做宣揚,准入門檻高


其次是道教寧可失傳,不可妄傳。道教准入門檻高,寧缺毋濫,所以它的受眾範圍,並不是十分廣泛。大多數人只能憑藉隻言片語對整個道教作出表面上的瞭解,大家看到的多半是已經衰落或者是商業化的,這些人已經脫離了道教原本的核心精神。

沒有文字記載


文字的發明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隔離,後來人可以通過書本和先賢進行精神上的溝通和交流。這種交流方式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使得人類文明可以積累起來,但是道教拋棄了這種文字記錄的方式。對老子思想體系的充分實踐後,形成的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和深入。道教的教義規定為了防止外洩,道教應該口口相傳不留文字。


隨著一批骨幹的老道士,羽化死去之後,後來的繼承人沒有文字,也不能充分的理解前人留下來的話語,道教在逐步的失傳。再加上清朝和元朝時期,利用政治權力來和道教進行鬥爭,道教元氣大傷。特別是元朝時期,為了壓制漢人的思想,特別是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自由思想,是統治者所不能容忍的。對之前的國教進行焚燒經書、改道觀為佛寺,道教走向邊緣地區。


四十五度歷史


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挺大的啊,我舉例說說道教對文化、科技、政治方面的影響。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2000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正統思想,道教在帶有鮮明的民間宗教的色彩。但與世界其他宗教不同的是,道教不是有教主所創立的宗教,二是廣泛吸納中國古代巫術、方仙道、黃老道等,由眾多民間教團組織而成。道教的成熟與佛教傳入中國幾乎同時而且幾乎同步的在中國進行發展,經過佛、道、儒三者之間的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道教始終植根於中國社會,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孕育出來併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今天的文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它與傳統科技、藝術、文學、醫學及民俗文化等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根底全在道教”。

01
對文學方面的影響

從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歷史來看,道教對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影響也是非常突出的。中國曆代的優秀文學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道教為題材或涉及道教內容的。受到道教影響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計其數。

魏晉時期,文壇上盛行的遊仙詩,即是一種以歌詠神仙漫遊之情為主題的詩篇。魏晉時期最有名的志怪小說,是幹寶的《搜神記》,其中即記載了許多道教故事。魏晉筆記小說中的代表作《世說新語》同樣涉及道教內容。

唐詩中描寫道教的作品也不少。被稱為"詩仙"的李白,所作的詩中,道教內容極多,以至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稱李白是"反映道教思想的傑出作家"。

起於唐,而盛於宋。詞有詞牌。不少詞牌都與道教有關,如《臨江仙》、《女冠子》、《望仙門》、《獻仙音》、《瀟湘神》等等,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宋代不少填詞大家如柳永、蘇軾、黃庭堅、秦觀、周邦彥等,都有以道教為題材的詞作。

元曲中反映道教的內容更多些。當時還有專門描述神仙度人和得道飛昇故事的"神仙道化劇"。這方面的傑出作家是馬致遠。在他現存的七種雜劇中,神仙道化劇就有四種,分別是《馬丹陽三度任風子》、《西華山陳摶高臥》、《開壇闡教黃粱夢》和《半夜雷轟薦福碑》。

明清小說中,也有不少是以道教為題材的。如《封神演義》、《東遊記》、《韓湘子全傳》、《綠野仙蹤》等。《西遊記》的內容雖然是佛教取經故事,但也受深道教思想影響,書中充滿了"金公"、"木母"、"黃婆"等道教丹法術語。《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登壇借東風、五丈原布燈祈續命,都是道教思想的反映。而一部《水滸傳》,就是以"張天師祈禳瘟疫"發端的。《紅樓夢》開宗明義也是由一個空空道人把"石頭記"抄下來傳到人間。書中一僧一道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2
對科學技術方面的影響

以道教理論為依據知道我國古代的科學發展有如此之多。

正如古代道教盛行的煉丹術,就給了古代科學方面的研究很大的幫助。煉丹術從客觀上看,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意義重大。且當時煉丹術的發展,為近代實驗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煉丹術在從金屬礦物提取藥物的過程中,觀察到各種物質在特定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反應,並能按照固定的操作程序煉製出某種具有特定形式和結構的物質,長期的煉丹時間為中國古代化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

事實上,我們現在欣賞的美麗煙火和帶來苦難的炮火就是在煉丹的過程中被道教方士所發現的,這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且道教和道教經典文獻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許多數學與物理成果,對中國古代數學、物理、天文也有著獨特的貢獻。就數學而言,在我國曆代統治階級不受重視的情況下,艱難發展。但是廣大的勞動人民還是在實際作業中,總結並歸納出大量的數學規律。即使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也為我國曆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03

對藝術方面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音樂、書畫、雕塑、石刻和建築也有著密切聯繫。道教的音樂雖為宗教音樂,但它吸收和包容了宮廷音樂和民間音樂。曲式和情調著意表現神仙意境,或莊重神聖,或歡樂輕快,或優美恬靜。道教在繪畫方面也自成一色,其創作主題以神仙為,從形式、構圖到技法都洋溢著民族特色。我的家鄉就有許多人喜愛鍾馗畫,因為它能保人平安,驅鬼辟邪。

建築上,如武當山現存的道教宮殿、道觀及大量神祠、巖廟,都具有獨特的道教色彩。道觀的平面佈局深受中國庭院式民居的影響,講究對稱美,數重進深。且與一般的中國建築相比,道教的建築更注意風水。尤其是道觀,選址更注意風水,道觀大多處在蔚然深秀的幽山清水之間,道教本就崇尚清虛而幽靜,熱愛生命、尊重自然,認同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要在美的體驗中實現對道教生命境界的追求。所以道觀在文化意蘊上就具有別具一格的特色。

04
對民族精神的影響

中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都受到了道教很大的影響。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得道為人生最終目的,這種傳統,通過具有民族風格的宗教儀式,才可以長期地傳播於社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和培養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族性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道教文化中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認為人的壽命可以通過修煉得以延長,這種人定勝天的觀點,經過道教的長期宣傳,深入人心,使人定勝天的信念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一部分。且道教思想還主張寬容、謙讓、虛懷若谷,反對自矜、自足、自大、驕傲自滿,這種文化心理的發揚形成了中華民族開闊的文化胸懷。還有道教十分重視倫理道德教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戒律和勸善書,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深入到了社會各階層。其根本宗旨在於勸人行善積德,去惡從善,因此在中國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觀念。

05
對中國政治的影響

道教曾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上有過極短暫的輝煌。道教思想的政治高峰出現在漢文帝、漢景帝兩朝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歷史上,社會出現問題的時候,救國家、救社會、救老百姓,出售的人多是道教的人物,歷史上叫“撥亂反正”。總而言之,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方面是統治階層常常利用道教來鞏固他們的封建統治。另一方面,許多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也曾利用道教作為農民起義的組織形式。但道教始終依附於王權而存在,並接受政府的管理,且傳統社會的封建王權以儒學為思想文化的正統說,歷史上借道教起義的農民軍很少成功。因為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漢朝之後才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期道教宗教性食材逐漸完善。所以道教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附於王權。一定程度上王權可以決定它的興盛。

道教對我們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深遠而重大的,其影響還體現在對民族的凝聚力,民間的信仰,中國的學術思想上。且它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重要地位,而且對現代世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繼續傳承下去,更好的服務於社會。


一往文學


主觀上,道教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客觀上,和道教的發展有關。

道教本自道家,道家上承官學,官學可朔之於上古。本是巫祝宗史醫卜之學。祖天師創教,一制彼時巫鬼橫行,二是演禮於野,所謂禮失之於朝,而求之於野也。故有齋醮科儀。三是教化一方。

這三者本為一事。稍後靈寶上清等宗漸興,乃至唐大興後漸衰。晉唐道士漸漸融懾佛理,直至全真,看似進步,實則壞了教法,只從唐前後道士追求就能看出端倪。唐前高道都言形神俱妙,白日飛昇,乃至許真君拔宅飛昇,雞犬升天的典故。
而唐後內丹大興,卻少有丹家能得此妙,至全真教盛行,幾乎也以棄肉身升舉為尚,漸失古仙之法,多參佛理禪機,雜而不純,流於旁門,止於雜學,故此後一代不如一代。

名存實亡,而今道流,寬袍大領而養家餬口,吹拉彈唱而做科行法。天上真仙看了也要把鼻子氣歪。所以說式微不如說只留皮毛存世罷。

而今真正道流,不逢其時,難知教法,以蓋廟宣教為業者多,真心修行者希,作文於此,唯望後來,實心修行,不可從弊流俗。


補充道長自陳其過:

全真承運而起,有其可觀之處,乃禪風大作,底層修行體系受其衝擊,仙真融攝應對之教也。於道教之延續有承上啟下之功。只是後世弟子不參祖師真言,以己為常,無功行而擅改教法,以致敗亂吾教,義憤難當,才出言責之。然愚之前論只是一端,偏而不全,有失公允,所謂察一時者不能與之言化。雖有拳拳維護之心,卻有言人是非之過。更有不敬先輩之罪。不能以今人之過而掩先人之功。故在此自問其心,公示己過,以彰教法。


博山廬


東漢時期成立的道教以五千言為第一經典,總體上確實繼承了老子百谷王的精神,講求修真而不慕虛榮,有內丹為傳家之寶,兼承載太極易理和中醫等上古道文化體系,理論上亦有所建樹,確為載道之器也。

老祖宗的東西,什麼都講究實用,譬如中醫自古名師甚多,皆是為懸壺濟世,救苦救難,針灸拔罐,推拿按摩,設法為病人省錢,這就是那《肘後方》的立意,哪有打病人主意想借此發難財的?即使是上古那些道文化的書籍,黃帝內經,老子,關尹子,大學,中庸的作者都不留自己的名字,這就是中國上古道文化體系思想的精髓,老子稱為利而不爭之”玄德”。

但幾千年來,大道廢隱,前有亂世奸雄姜子牙《六韜》《陰謀》等“智者”偽善損天下而肥一己的思想流毒滋虐,後有孔孟“為上智與下愚不移”的等級思想觀念捧其臭腳,外有以功德罪業的因果來掩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封建社會制度極端不合理性的佛教助紂為虐,內有各種既得利益者的推波助瀾,把中國社會變成了大醬缸。世人認假不認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都長了一對勢利眼,故紅樓夢說“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時有還無”。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的儒釋道鬥爭,形成了儒釋兩家對道家的合圍夾擊之勢,但儒家卻只能充當被利用的角色,真正攻擊道家並必置道家於死地而後快的是佛教的幕後勢力,這是有其深刻的幕後歷史原因的……!

佛教與道教之間的鬥爭由來已久,在這種鬥爭之中,各自幾乎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 ,佛教為了掩蓋自己剽竊老子關尹子經文作為佛教教義的不光彩歷史,偽造逸周書的章節,說什麼周昭王時期出現過夜間淫光四射之像,昭王大臣曰,“西方有大聖人誕生”,周穆王時,大地震動,大臣曰“有大聖人歸天,一千年後,其教會傳至中國……”(根據記憶,原文不十分準確)。

歷史上幾次著名的佛道鬥爭,互有勝負,但全真教派在元朝的一次佛道較量中受挫,失去了往日發展的銳氣和勢頭,究其根本原因,筆者認為,一是真正注重修行的道家,在一些玩弄手段的事情上根本不是那些滿腹花花腸子和尚的對手。另外,他們一直沒有弄懂老子關尹子經文更深刻的歷史性內涵,從佛教教義上找到佛教竊取道家祖師老子關尹子經文思想這個死穴 , 而是同樣以老子化胡為依據,這種拿不出實際根據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取得鬥爭主動和優勢的。

佛教剽竊老子關尹子經文的證據,筆者已經找到了充分的證據,因為筆者已經證明,老子關尹子成書於公元前771年,比誕生於公元前540多年的佛教早了二百多年。卻有人說關尹子關於變識為智的教義是從佛教那裡抄襲來的,甚至以各種奇葩的邏輯企圖把《關尹子》證偽,因此,筆者也找到了《關尹子》一書經文完全是原著——而且是密切配合《老子》一書止亂救世的多處經文證據,是與老子共同向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事件引起諸侯反叛並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的齊莊公佈道破迷解惑的姊妹篇。

至於佛教剽竊老子關尹子經文的證據,筆者在這裡先披露驚鴻之一瞥——

關尹子,《列仙傳》對他是這樣記述的:“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① 周至縣志記載關尹子說: “眼有日精,天日之表。少好墳、索、素、易之書。善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禮,隱德行仁。後因涉覽山水,於雍州終南山周至縣神就鄉聞仙裡結草為樓,精思至道。 因以其樓觀星望氣,故號其宅為樓觀。周(平)王聞之,拜為大夫。後復招為東宮賓友。”②從他所著的《關尹子》一書中我們可以得知,其著作中的一些思想真諦早已經涵蓋了佛教許多著名的思想觀念,

如關尹子:“紛紛想識,皆緣有生”。

”事生於意,終變於意。知夫惟意,則俄是之,俄非之,俄善之,俄惡之。意有變,心無變,意有覺,心無覺。惟一我心,則意者,塵往來爾,事者,欻(xū 忽然)起滅爾”。

“物我交,心生;兩木摩,火生。不可謂之在我,不可謂之在彼,不可謂之非我,不可謂之非彼,執而彼我之則愚。”

——(關尹子•鑑。對應佛教之緣起說,亦譯為“緣生。”佛教各種經論和各個宗派均已“緣起”說作為自己全部世界觀和宗教實踐的基礎理論,認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緣起性空:即因緣和合的本性是空的。見於《俱舍論》卷九引經部解釋;經典定義是《雜阿含經》卷12中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與關尹“不可謂之在我,不可謂之在彼,不可謂之非我,不可謂之非彼”則如出一轍。《法華經•方便品》“佛種從緣起;”佛教最早的緣起說即十二因緣之“業感緣起,”後有大乘始教之“阿賴耶緣起”、大乘終教之“如來藏緣起,”《華嚴經》圓教之“法界緣起”見宗教詞典1065頁)。

——關尹子:“謂之賢愚真偽者,系我之識。知夫皆識所成,故雖真者,亦偽之。“”善去識者,變識為智”(關尹子•鑑。對應佛教“轉識成智。”解釋為轉八識成四智。見於《大莊嚴經論》卷三《成唯識論》卷十等。見宗教詞典634頁)

——關尹子“惟聖人知我無我,知物無物,皆因思慮計之而有“”聖人知我無我,故同之以仁;知事無我,故權之以義;知心無我,故戒之以禮;知識無我,故照之以智;知言無我,故守之以信。”(關尹子•極。對應佛教“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金剛經》第28品)

——關尹子:“能雖至神,不離巧拙;貌雖至殊,不離妍醜。聖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聖人”(關尹子•極。對應佛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第5品)

——關尹子:“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關尹子•宇)“”吾心有大常者存”(關尹子•鑑。對應佛教“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與“眾生平等”觀念《華嚴經卷第51•如來出現品》)

——關尹子:“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也。聖人之言亦然,言有無之弊,又言非有非無之弊,又言去非有非無之弊。言之如引鋸然,惟善聖者不留一言。”(關尹子•極。對應“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金剛經》第21品)等等。

而聖經 “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③也與《關尹子》中的“日無不照,有妍有醜,而日無厚薄”如出一轍。但關尹的話比佛教至少早了二百多年,比聖經更早了五六百年,期間的思想影響我們尚難以判斷,或者說佛教的思想正是來自老子關尹,尚未可知。

——如老子之無為:(第二章。對應佛教“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第7品)

——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第十六章。對應佛教“無漏真淨,云何其中更容它物。”《楞嚴經卷5》)。

——老子“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第七十七章。對應佛教“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金剛經》第3品)

——老子“有無相生”。有生於無。

——關尹子“有即無,無即有。知此道者,可以制鬼神”

(對應佛教“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心經》)。

——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兇。”

即佛教緣起緣滅、不可執著的意思。

但以上所列,不過是老子關尹子思想之皮毛而已,而老子關尹悉心體察天道的自然無為,洞觀歷史人生之玄之又玄的認識論和唯物辯證的方法論,所總結出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襲明“”大制不割”所提倡的“玄德”和“百谷王”精神,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發展演化的規律,其思想之博大精深,遠非任何宗教與哲學之所能及,故莊子說老子關尹“皆博大真人也”。

當今時代,講求市場化運作,需要頭腦靈活,巧妙包裝,無中生有,心狠手黑……,最火的就是醫院和佛教 ——

醫院有值得炫耀的佔地空間,高樓大廈,專家教授,進口設備,有中央空調和各種床位,有自動化的收款流水線,有各種推卸責任的簽字手續,還有從不談治癒率的醫生護士和隨時準備應對醫療事故的專門機構,更有大量平時不知愛惜生命到醫院就如待宰羔羊一般信息永遠不對等的病人。

佛教有“腋下所生”就高喊”唯我獨尊“的釋迦摩尼佛祖,有各種專門介紹功德利益的經文規矩,也有類於世間進身之階的各種名頭,有可以用功德換取來生今世的富貴榮華,還有不做功德就不饒恕你的冤親債主!有與娑婆世界絕對二元對立而且誰也不知道真相的極樂世界!更有眾多無法適應社會逃避責任或頭腦簡單異想天開到寺院就甘遠被佛祖奴役信息更加不對等的各種信眾!

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兮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與道”。

老子說“古今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老子說“知我者稀,則我者貴”。

老子說“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說“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老子說“唯不可得,所以為道”。

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請問,這些話有幾人能明白,又有幾人願意做到呢。

如果把老子的這些話弄懂了,恐怕也就不這麼問了!故有“陽春白雪” 和“下里巴人”之喻。也有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之戒。

所以毛澤東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

老子說,不尚賢,就是反對盲目崇拜和智者偽善包裝,主張“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主張道法自然,所以,凡事用心想一想,影響大就能代表好嗎?


古始之道


道家的“無我”、“不吃不食”而健康長壽(比如打坐)與人們的貪婪自私、享受生活是背道而馳的...人們不希望,也做不到用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去過去久遠的人生......企圖念“阿尼陀佛”來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對道家也淡漠了......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與仙共舞


有區別的,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力,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道教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一個信道的人,他不說他信道,你可能不知道他信道了,但一個信佛的人,他不說他信佛,你也看得出他信佛,包括別的宗教,也是這樣的。

 原因在於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道教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契合度最高,這點是別的宗教比不了的。如你要信佛,這別人都吃肉,你專門吃素,大家就會覺得你是不是信佛了啊?如你信了基督教天主教,在家人吃飯,祭祖等事情上,你會表現的和別人不一樣,信道教的人沒這個問題。

這也造成了道教信眾不好統計,而佛教信眾,和基督教信眾好統計的現象。如果僅僅是關注宗教,佛教的影響力的確更大,而且佛教勸人好,勸人善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同時道教如藥店一般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大家都覺得遇到問題了,可以找道教解決。

興揚不敢說全面的影響力的區別,但就文化影響,不考慮教派來說,道教的影響力更大,主要表現在文化娛樂上。

有這樣一則新聞:11歲女孩失聯十餘天,家長說她迷戀網絡小說等著成仙。2016年12月26日,西安11歲女生小小放學後失聯,家長報警,查監控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家長稱,小小迷戀網絡小說,曾躺地上等著成仙,還曾因成績不好出走。

十一二歲的小孩子都要在看以道教傳說,道教文化為基礎創造出來的修真小說,可以說絕大部分的人都看過這些了,而很多人被這裡面的修真觀念影響,雖然小說中大部分的觀念和道教不同,但其中一些道教思想,很深入人心。

前段時間看到這些網絡小說已經在海外火熱起來了,再者大家看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花千骨》《老九門》《鬼吹燈》等火熱電視劇,有那些是以佛教神話佛教思想為背景的?

 故道教文化在影響力上,比佛教更強,但在教眾人數,教團影響力上比不上佛教。


梁興揚


西方神學,佛學,破爛王,認為罪人回頭是岸,什麼樣的人只要回改都可以。道家要的是精英十分嚴格,畢生也不一定能找到一個傳人,傳一般弟子只是應服,密傳分等級,不會寫在經文裡。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法不傳陸耳。一般人是得不了道的。不是教育界義務教育,人人都有機會上學的學校。


馬振廷1


歷史上道教道教非道家是中國之恥,論知識沒知識,談學問沒學問,專門搞些風水、算命、地理,巫術,陰陽性交術,害人金丹,唐武宗聽道士之言滅佛結果吃道士金丹,白白送命,韓愈闢佛,服道家硫黃而死,晉朝奉道教禁佛教清談誤國,漢人差點全被滅,而明戚繼光與少林僧兵共抗日冦、鄭成功抗荷蘭人,

岳飛抗金,及宋末泉州清源少林寺數千反元犧牲僧眾,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記幾十萬人都由和尚出面埋屍,至近代反清復明的運動,黃花崗烈士。及清未譚嗣同、梁啟超、三造共和六不總理段其瑞、黃興、國府主席林森...等等社會先進都是佛教徒,更不要說佛教徒開啟中國的慈善救濟事業!

佛教參與抗戰的各種工作,主要可以歸結為下類:

一:是佛教界領袖如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瑛法師、太虛、弘一 、印光、虛雲老和尚、西藏諾那呼圖克圖尊者、暮笳等法師與歐陽漸無居士、....等號召廣大中國佛教徒起來抗日,要以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大慈大悲大無畏精神勇樂於下地獄,莊嚴地獄」,堅決犧牲抗日。

二:是至國外廣宣佛教正義,喚起各國同情與我合作並請華僑金援,太虛法師帶團先後訪問了緬甸、印度、錫蘭、新加坡、馬來亞等國家讓緬甸華僑,掀起獻車救國運動,有的「獨獻一車」,有的甚至捐至幾十部汽車

之後樂觀法師組織中國佛教國際宣傳隊,赴印度、緬甸、泰國等國家成果也極碩大。

三:掩護、救治傷兵、掩埋戰亡和犒勞戰士

1933太虛法師《佛教與護國》,號召全國青年佛教徒成立護國團,支援前方抗戰。圓瑛法師組百名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赴八·一三淞滬前線,從事戰地救護。掩埋無數傷亡屍體。織難民收容所,收容和救濟的難民

、災民,不可計數另漢口、寧波、廣州、重慶、成都等地寺僧也先後建立救護隊,其中重慶僧侶救護隊因救護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國民政府通令嘉獎。南嶽僧侶救護隊由五大寺的120餘人組成,道安法師任大隊長,大定法師、智圓法師分赴戰地救難;,1939年「陝西佛教抗戰救亡救護隊百名」亦奔赴山西中條山、潼關、華陰。閩南宏船法師也以出家人的名義加入抗日救護軍被任救護隊大隊長。都救人無數。淞滬戰後在範成和慧開法師的帶領下,共掩埋了數萬具遺體

皖南事變,永寧寺住持雪松法師組織了鹽城縣佛教界抗日救護隊,自任教官,以中醫之長技,救護過不少新四軍傷病員陳毅、劉少奇稱他「革命和尚」。湖南南嶽的僧人接受了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慧旦法師、演文法師還請周恩來在各自的筆記本上留下了「上馬殺賊,下馬學佛」的親筆題詞,在巨贊法師、暮笳等法師的帶動下,許多青年佛教徒成立流動工作團和宣傳隊、救護隊、服務隊,在長沙、湘潭、衡山、衡陽等地積極宣傳抗日,搶救難民。

1939年5月,班禪大師行轅暨西藏僧俗14人,趕赴前線,慰勞抗日將士

四、是收容救護難民承擔搬運戰備物資

上海棲霞寺保護營計救兩萬四千多名難民免於日軍屠殺害,趙樸初居士「上海慈善團體聯合救災會」,救濟收容難民數十萬,掩護300多名青壯年奔赴前線

五、在各地發起護國息災法會並積糧捐金增戰力

1936印光法師,1937能海法師,1939年戴傳賢、屈映光等居士在各地發起護國息災法會。印光法師、虛雲老和尚首倡薦亡息災獻金且全體節積餘糧,獻助國家賑款,對佛教界的捐資抗戰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在社會引起積極的迴響,江蘇的許多寺院認購了巨額救國公債。

西北的甘肅省酒泉、安西、敦煌等7縣佛教聯合會發起了捐獻「佛教號」飛機運動,支援前線。1939年,西藏佛教界獻了5000元的醫藥費和一些慰問金。

拉卜楞寺嘉木樣五世捐獻出可購30架戰機的巨資300萬元銀幣。1946年國民政府特賜「疏財衛國」匾額一塊,至今仍保存在拉卜楞寺中。1944年西藏僧俗捐贈國幣500萬元購戰機25架,組成近3個空軍大隊; /圓瑛法師為抗戰募捐,到戰地搶救傷患,曾被稱為「戰神之敵」。他在國內外共募得國幣324萬元,分別匯給上海、浙江等地的慈善團體、難民收容所和佛教醫院。1938年,圓瑛法師再發動「一元錢救國運動」成效卓著。

六、支援與投身戰場

在內蒙, 八路軍姚喆領導大青山支隊獲蒙古宗教上層支持與合作和幫助抗日,,還為八路軍提供大量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

1938年,山東招遠陳言忠的「普雲佛教抗日救國軍」,隊伍很快發展到1000多人,一次戰役後隊伍被擊潰,餘部由王先春率領投奔八路軍。

八年抗戰,“五臺山佛教救國同盟會”,

首開全國宗教界抗日的先例。由巨贊法師與暮笳、演文、寶生、空也、靈濤、明真組建“1000餘僧人抗日武裝自衛隊”僧尼在戰鬥中傷亡極為慘重又踴躍認購根據地救國公債捐獻衣食財物,更主動為抗日部隊提供食宿、站崗放哨、傳送情報,也設法營救被日軍關押的八路軍和群眾; ——聶榮臻元帥指出:

和尚和喇嘛也是中國人,有著團結抗日的一致要求,僧人們組織的“動委會”“自衛隊”,在五臺山為過往的抗日部隊提供食宿放哨,他們是抗日的。/孫毅(將軍,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參謀長)——五臺山是革命老區,眾僧抗日護國為民

另外金閣寺的住持含空法師接待八路軍的傷員安置在寺廟裡,將寺廟中所藏活佛侍衛隊的武器捐獻給八路軍,500多支槍支、500多枚手榴彈,10000多發子彈,足夠組建出一個團的武裝。之後另有100多名五臺山僧人參加了八路軍,其中也包括菩薩頂藏傳佛教寺廟僧人, 他們被編入晉察冀二分區四團,人稱「僧人連」。江蘇省宜興縣恆海和尚,出家前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入佛門修習禪學。日軍進犯宜興時,他召集僧眾千餘人,組建抗日遊擊隊,轉戰於蘇皖等地,屢挫日軍,不幸於1938年在一次戰鬥中以身殉國。另外寺僧有許多加入國民政府軍隊抗日也不少!

少林寺方面:

官媒的一篇報道: "少林寺,小和尚,跟著皮司令打豺狼;日本鬼子投了降,

漢奸偽頑一掃光……"這是流傳至今的一首歌要; 記者在鄭州某醫院高幹病房見到了80歲高齡的少林寺長老素喜大師,據素喜和素祥大師回憶說,國難當頭,許多少林和尚毅然走上了抗日救國之路,僧人憑著練就的一身武功,攀高爬低,動作敏捷,傷敵很多給橫行在登封、偃師一帶的日寇重大的打擊 其中釋行方離開少林寺參加了抗日軍隊,因作戰勇敢靈活曾被任命為師長,行香大師,他隨抗日部隊去了西安, 解放後任西安某處的公安局長

具少林寺醫術釋行章大師參與上海玉佛寺救護隊,之後又組織登封僧人救護隊。救傷員、抬擔架,有時還搞子彈、糧食等物品的運輸。為了救護傷員,

有時救護隊隊員衝到前線,有幾個僧人還被日本人的槍彈打傷。在曹村遭遇戰戰役中,有一個救護隊的僧人到前線救傷員時被衝上來的日本兵順著脖子

捅了一刺刀後倒地身亡。在多次的戰鬥中,僧人醫療救護隊得到了當地人民和抗日大隊的廣泛讚譽。

相較佛教的全面抗日,解放後擔任過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丹江口市政協副主席的王教化道長回憶說:抗戰後,道業衰敗,道眾們無錢添置道衣道袍,他做了六十多年道士,從來沒有離開過武當山,更不要說下山如何救人了

請教道教張天師有抗戰嗎?當年又能找出幾個道士是下山參與抗日的或捐金或參與救護或埋屍或收容難民,更不要說有的還當漢奸了

一些現代道教徒竟吹噓什‘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招搖’?真相如何讀者自會明判!


用戶57751719720


誰說道教影響不大?

傳統文化,太極圖,中國人幾乎無人不知。

大多數人認為是儒家經典《易經》即》裡的,然而卻是張冠李戴了,太極圖,是道教的,不是儒家的。

四柱八卦算命,梅花易數算命,河圖洛書,陰陽五行,,,人們也以為是《周易》的,然而錯了。這些都是道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