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么是心无所住?如何才能心无所住?

愚夫问道


“心”者无形无相,灵明不昧,本觉本明,本自俱足一切;我们要明白,“心”成就了一切,但是“心”的本体是“真空”心体,真“心”之体同时离一切,即一切;即一切,离一切;非真非妄,即真即妄;以真显妄,以妄显真;真妄一体,知妄即真!

佛陀在《楞严经》卷一中,开示我们『万法因心有体』,佛陀又在《法华经》方便品讲到,『十如是』: “如”是『相、体、用、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

“如”就是“心”,“如”就是十八界,“如”就三千大千世界,“如”就是整个宇宙,“如”就是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悟到,佛陀的本意是告诉世间的世人 : “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颗“心”,就是一尊“佛”,就是一个“人”,就是当下的一切……,我们与当下的一切万法万相、万事万物、血脉相连、息息相通,本自一体,就是一个“我”,就是一颗“心”。

所以说,“心”无所住,无所不住。我们不能把“心” 定义成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形式,任何一种状态;否则,就落入了是有为法,有漏法;都是不真实,不彻底,不全面的知见!

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以上所述,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彻底的转变了凡夫知见,也叫“转凡成圣”,“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自然就不会再说“心”是什么,“心”住哪里,这也就是佛陀的第一义法的重要思想,也就“知妄即真”!





今令我见


什么是心无所住,怎样才能心无所住,就是说心里什么都不放,我想这事情不怎么好办,因为人生过日子,家里家外都是人事关系,生存在社会里,心那有那么清闲!我想只有出家人才能做到,心无所住对吧!



任性大妈很快乐


先谈什么是心有所住。例如有人羞辱了你,这件事过去好久了,你一直耿耿于怀,这是心有所住。又如在某天,你因为某方面的成功,而让领导表扬,观众欢呼,过好久了,你只要一想到这件事你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也是心住于这个成功了。

反过来,对羞辱你的第一件事,也许你一直记的,但就好象天空刮过一阵风一样,你并不在意,并不耿耿于怀。对第二个成功,你也觉的象看一场电影,象做了一场梦一样,也没啥喜悦的,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是明明白白知道这件事,而不是呆头呆脑。还有一点把情绪压住不让发作不叫无住,只要心里有情绪就不叫无住。这不是阿Q精神,阿Q精神是一种对现实无耐的自我欺骗与自我安慰。心底不是无执着无牵挂无情绪的。无住生心是明明白白看清事情,又能把任何事情看的如一场电影,一个肥皂泡,一场梦境,这是大海的胸怀,这是大地的胸怀,一切事情在他心里都轻如鸿毛,有啥值的计较呢,心里计较不起来呀。果真这样,这就已达圣人无为境界,这就是佛教的空。但无为又无不为,空不碍有,空即是色。这就是你已在道中了。


承古吐新


心无所住,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衍化而来,在《金刚经》庄严净土第十有这句话。它到底是何意呢?比如说,我们烦恼,我们痛苦,我们忧伤,这是我们看不破,放不下,想不开,才产生的心有所住。又比如说,当我们烦恼、当我们痛苦、当我们忧伤之时,我们什么感觉也没有,既体会不到痛苦,又感受不到忧伤以及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放下了,想开了,看破了,你就清净了、自在了,心里什么也没装下,这就是心无所住。只有心中无佛的人,才能成佛。为什么呢?心无所住,即得自在。自性清净,自然成佛。

所谓“心无所住”,是说我们身在红尘之中,又能跳出红尘之外,不受红尘束缚,不受红尘困扰。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所住呢?我认为一切外在现像,比如说什么荣华富贵,什么恩怨事非,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爱恨情仇,什么等等一切,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不过昙花一现。我们不要执着,不要贪婪,不要迷恋这身外之物。只有心无挂碍,才能自性清净。只有自性清净,才能心无所住。只有心无所住,才能法喜充满。只有法喜充满,才能四时吉祥。


悟0001


大家可以先静静的“想”一下,譬如咱们都能活100岁。

在我们出生之前,往前看,那段时间是无限的。我们100年以后,往后看,那段时间依然是无限的。我们这100年和前后无限的时间相比,是极其短暂的。

让我们把视角再放高一点:宇宙。

我们的宇宙也是有寿命的。宇宙已经诞生了100多亿年,未来,哪怕它还要再经历1万亿亿年,也终究会死亡。宇宙的1万亿亿年寿命,跟它诞生前的无限时间相比,和它死亡以后的无限时间相比,其实也是极其短暂的。

我们的人生乃至于宇宙的寿命都是:有限。

跟无限相比,我们的100岁,宇宙的1万亿亿岁和1秒钟根本就没有差别,都是无限的接近于:零。

人生和宇宙叫:有为法!

这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金钱、名誉、地位、情爱、欲望、房子、车子,哪怕是生死轮回......这些都是有为法。转瞬即逝,根本不值得追求。

所以:不能把心安放在这些有为法上。因为这些有为法是靠不住的。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爱一个人,心就安放在了她的身上,这是:心有所住,然后你就不自由。她不爱你,你就很痛苦。即便在一起了,最终也是要分开,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最后还是一场空,这是:即为非住。

钱也好、房子也罢,都是一回事。最后什么都不是你的。我见过这样的人,辛辛苦苦赚了钱,买了新房子,费心装修,然后死了......

有为法是短暂的,是有限的。

如果心没安放在有为法上,那是安放在哪里?无为法。

有为法是短暂的、有限的。无为法就是:永恒的、无限的。

有人以为信佛的是混吃等死,消极懈怠,那是误会。信佛的野心大的很。信佛修行追求的是永恒无限的东西。

不要把心安放到有为法上,不去执着,就是:心无所住。

有人学了几天佛就四处指导甚至是指责别人:你说的不对,我说的对。然后他背一段台词。实际上你认为你的对,别人必须跟你的一样,这就是有为法。太执着了,执着的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你要是心无所住的修行,我也心无所住的修行,咱俩都没有立脚点,那咱俩的佛法肯定是不一样的。你我都在一个无尽的虚空里,能碰到一起的可能几乎是没有,这就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偶尔的写一篇,你偶尔的看到了,然后你随便的点个赞,这事也就过去了。缘法!

其实每写这类的文章我就想起白发魔女传里的一段对话。卓一航在山洞里遇见练霓裳,两人聊完之后卓一航要走,练霓裳嘱咐他说:你出去以后不要跟别人说见过我。卓一航笑道:你我萍水相逢,别了便算,我又怎么会跟别人说呢......

萍水相逢,别了便算。就是:心无所住。我觉得这是人与人最高级的交流方式。

如何才能做到心无所住?

其实佛法并不难理解,只要你静心去了解一下,自己查查资料看看讲座,都能懂。但是,说如何才能做到,这是千难万难。

金刚经里有个词叫:信解受持。信是相信,解是解答、了解、解释经义。受,是感受,体会,接受。持,是执行。

持是最难的。执行、实施心无所住,是最难的。

功德,金刚经里一再提起这两个字。

德是通假字,相当于“得”,获得的得。功德,就是练功而得。福德就是修福而得。

放生、施舍、行善,这些是修福。修福你能获得什么呢?福报。你以后会过上好日子,会健康。你现在对他好,未来他对你好。

禅定,不起妄念,不执着,心无所住,这些是练功。练功你能获得什么呢?清净解脱。

怎样才能心无所住呢?答案是:你得练!

练功才能获得心无所住的解脱。

不练,不得。

前一阵有个朋友和我聊天说他想剃光头,穿上袈裟,然后就什么都不想了,什么烦恼都没了。这是不可能的!剃光头只是开始,之后你得练功,每天每夜,每时每刻的练功,才能慢慢的做到烦恼越来越少。

清净自在,幸福快乐,是自己练出来的。

练心无所住,不执着,这样获得的快乐是稳固的,是可靠的。谈恋爱获得的快乐,那是相当不靠谱。我也见过很多的有钱人,有地位的人,车、房子更是不在话下,女人也不缺,但:不快乐。一天到晚忙的脸露青气,家里家外都是乱糟糟的。照样闹离婚,照样吃速效救心丸。

快乐,绝对是靠练功才能获得的。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但这本经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前面加上“能断”两个字: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想快乐,想解脱,你得能断,你断的越多,你就会获得越多的自由解脱。因为断的都是:有为法。

把酒色断了,把乱七八糟的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断了,把网上这些负能量都断了,把工作中的垃圾人断了,面子排场,断了......肯定会越活越舒服。而能断掉这些,也是需要“做功德”,靠慢慢练功来一点点的断掉。

就像我在网上发帖子,难免会遇到喷子。你说地球是圆的,他也骂你。以前一旦有人骂我,我就失控。他骂我一句,我要是不还20句,这个气就消不掉。现在有喷子骂我,我也会生气,但我会在心里查数:1,2,3。3秒钟之内,我必须把他断掉。跟喷子生气超过3秒,我就输了。人生这么短暂,我拿出超过3秒钟的宝贵时间跟他生气,赔的太多。

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就是在练功,就是在练习断。你一生气,一骂他,就又纠缠到一起去了。

生气是最典型的心有所住。当然练习不生气也是心有所住,因为这是把心住到了“清净”上去。但在这里咱就不搞的太玄了,实在点,争取对大家:有用。

背一堆高级教程,这也空,那也无的,然后还和人较劲,这就叫:没用。

修行还是要以有用,能解决问题为主。咱就不探讨生气为什么是有为法了,大家先把不生气练起来......简单的讲,水是有为法,水引起的波浪也是有为法。火是有为法,火带来的热度也是有为法。人是有为法,人的喜怒哀乐也都是有为法。

我们不自由,不快乐,就是因为心有所住,心都拴在这些有为法上面。而这些有为法又都是短暂的,都是会最终消失的,为了这些东西消耗掉一生的心力,是非常的不划算。要想获得解脱,快乐,我们就得通过练习、练功,一点点的把自己的心和这些有为法的联系断开。心和有为法断开了,也就是无所住了。和短暂有限的有为法断开,就找到了永恒无限......

心无所住,就是不纠缠、不较劲。不跟人纠缠,不和物较劲。生气就是在和人纠缠。


锐度何老师


“心无所住”是金刚经中的语言,心不住于过去,不住于将来,不住于现在,故称心无所住。

然而,这个“心”,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心包含了“意识”、“思维”、“愿望”、“记忆”、“感觉”(它又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忧思、期盼……),这么多的“心”,怎么能做到“无所住”?那么,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感觉”、“无思想”、“无意识”。达到“呆若木鸡”。呆若木鸡就会悟空了吗?


淡淡一掬水


“心无所住”就是强调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至于如何做到,我认为你永远也做不到,或者只是你自以为做到。人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反应,即便你的梦境,潜意识,那也是受外在和自身生理状况的影响。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心无所住”。难道没有了物质,精神可以独立存在?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客观存在世界的产物,是物质的一部分。一切神学只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片面夸大的反应,都可以在现实土壤中找到其根源。再者,这种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最后,我问你,你相信佛法“普度众生”吗?我告诉你,如果人人都去当和尚尼姑,出家修行去了,寺庙里的和尚估计要哭了!因为都没人生产了,社会都不运作了,什么都没了,他们吃什么?都没吃没喝了,还讲佛法吗?还讲精神生活吗?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的劳动实践才有了他们。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也不为过。这也就证明物质第一意识第二!


东方有智慧


人的本心(或云性体,真如,自在,……)他本来的特点就是无住空灵的。活泼泼映现万法故灵,任万法,生住异灭,故无住。但能识自已本心悟万法空性,无须方法言词自能体会。……言说亦空!执言失真。一切活泼泼的那才是真心无住的妙用!他是万法的根本,在一切现象中,同时又不染万法。故能解除一切烦恼。为世间明灯!


水火既济xp


一个鹦鹉问达摩:西来意西来意,教我出笼计。达摩答:两腿一蹬,两眼一闭,就是出笼记。这只鸟看见它的主人回来了,装作俩眼一闭,俩腿一蹬,主人回来看到鸟儿死翘翘了,赶紧拿出来四下观看,稍一不留神,鸟儿飞走了,鸟儿真的出笼了,自由了。

六道众生欲出六界轮回,就要做个没有见闻觉知的假死人,才能够不造业,了业回老家,想上哪个佛国就上哪个佛国。


用户和言悦色


心无所住,简单的理解就是放下执念。所谓执念,就是一个欲字。虽然理解的可能有点肤浅,但是本人自认为还不能真正的做到。因为常常被人的善良感动,也会为人的劣根愤怒。都说一颗平常心,难道好的不该发扬,坏的任其发展?!所以你说的如何做到,给不了你意见。只能和你说,尽量做个好人吧。如果惩恶扬善做到极致,也许你就是怒目金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