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没有双钩缠绕的有效解决办法?请赐教?

野钓鱼倌


双钩子线缠绕这个问题,的确是钓鱼人比较头痛的事。不过我感觉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手的钓友身上。当然我也是经历过,现在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产生,双钩子线的缠绕这种现象已经大大降低了。对于子线缠绕到底怎样才能避免或者降低发生的几率呢?个人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分享给你,供你参考下:

第一,提竿动作。

这个我感觉是子线缠绕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月和同事一起去钓鱼,他提竿的动作是,看到有浮漂动作直接大力扬竿,最后的结果不是子线缠绕,就是鱼钩容易挂在岸边的树枝上,后来他参照了我的提竿动作,双钩子线缠绕的几率就大幅度降低了。

因为鱼线有弹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延展性,大力扬竿,确实容易造成子线缠绕的。我习惯的提竿动作是,先用手腕一个垂直向上的拉力刺鱼,再扬竿,这样就会降低不中鱼时双钩缠绕的几率发生。

第二,子线和钩距的长短。

我曾经见过用对折后五十公分子线的钓鱼师父,看了他提竿十多次,竟没有一次发生双钩子线缠绕的情况发生,但这种情况只能说还是要看自己对扬杆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个人建议,如果你时常发生双钩子线缠绕的情况的话,子线对折后在15公分到20公分左右,钩距可以适当加大,一般是两个钩距,你可以放到三个钩距。

第三,检查自己的铅坠接口处是否平整。

由于频繁的提竿,如果水下有杂物常常铅坠会触碰得到,就会有铅坠接口处被挂起来的情况,这个也是双钩子线缠绕的原因之一。

第四,自制或者购买防缠绕子线组。

现在渔具越来越丰富了,你可以直接购买子线成品。我以前曾经购买过几板,但一般子线都是五十公分以上的,你如果感觉长了,可以适当调整一点。因为这样的子线线组中间有一个塑胶隔开,是能够降低双钩子线缠绕的几率的。当然你不怕麻烦,自己也可以做,两子线可以用太空豆分开来做。

写到最后:

对于双钩缠绕的问题,个人感觉提竿动作的原因是排在一地位的,其他的三个方面只是应对的方法而已,熟练掌握提竿动作才是大幅度降低双钩子线缠绕的有效方式。

最后,作为钓鱼人呼吁:钓鱼谨遵“留大放小”的原则,自己制造的垃圾随手带走并分类放置。


石头钓鱼記


子线缠绕是很让人头痛的问题,不过也有很多办法可以轻松解决,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办法供你选择。

1.抛竿时抓住一根子线,这样两根子线就分开了。

2.钩饵入水后,轻抬鱼竿,使铅坠上升高于钩饵,然后自由下落。

3.使用薄铅皮,提高铅坠的同心度。

4.回鱼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鱼挣扎摆动的时间,避免子线缠绕。

前两种方法避免抛投时子线缠绕,后两种方法避免钩饵出水子线缠绕。

如果你用长竿短线钓法,最好是加长子线的长度,这样抽竿和收竿时子线弹跳幅度小,缠绕的几率就小很多。

要想绝对不缠绕,几乎做不到!

5.这种方法看图最容易懂,参考图一吧。





渔跃龙门赵哥


想必很多钓友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好好的一副子线在经过一次提杆或中鱼后,纠缠到了一起,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结开结的一个过程,解开了就能省下一副子线,解不开就只能剪掉然后再重新绑一副子线!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或减少子线缠绕的次数呢?当然有,下面我来说一下。

一、利用子线防缠绕皮胶豆来避免子线缠绕

如果你是自己绑子线和双钩,那推荐你在网上渔具小零件的店铺里买一些这个东西,然后自己绑子线的时候把防缠绕豆穿进去就好了;如果是买成品的子线双钩,那可以买防缠绕的套装,其实就是别人帮你用防缠绕豆绑好了子线。


二、抛竿、提杆力道控制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钓友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子线缠绕吧,要控制好提杆和抛竿的力度,不能用力太过猛烈。


三、挂底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子线拉伸后弯曲

在我们钓鱼时,如果发现子线已经拉伸弯曲了,那就不再建议继续使用该子线了,这时子线的质量已经变差了,容易缠绕不说,万一中获大鱼后子线被切就不值当的了,所以再发现子线弯曲后应当及时的更换子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非渔不可


双钩缠绕主要是由于子线弯曲造成的,子线弯曲会导致各种问题,打结缠绕让钓鱼人十分头疼,并且弯曲说明子线的延展性被破坏,拉力值会降低,断线跑鱼多半是因此造成的。关于子线缠绕一直是钓鱼人集中攻克的难题,很多钓友都有自己的方法,结合我自身经验谈谈如何解决双钩缠绕的办法。

从根源问题入手,线是源头

导致双钩缠绕的原因是子线弯曲,弯曲会让原本垂直向下的鱼钩横七竖八,那鱼线为什么会弯曲呢?我们都知道鱼线有一定的延展性,这是衡量鱼线好坏的一个指标之一,另外一个判断鱼线好坏的叫复原性,也就是弯曲后是否可以伸直,不管是延展性还是复原性,都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产生的,这个外力就是鱼的拉力。所以我们在选择子线的,尽量不要购买成品子线,可以根据需求购买子线自己绑钩,子线需要选择正规品牌厂家的产品,需要延展性和复原性兼具才行。

从抛竿和提竿手法上养成习惯,掌握正确姿势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鱼钩缠绕的原因之一。首先我们在抛竿时,用食指和中指有意识的将两根子线从中间分开,保证在入水时两根子线互不影响,其次在提竿时,要采用两段式提竿方式,也就是先手腕弯曲带动鱼竿,让线垂直向上移动,根据手上的力道判断是否中鱼,再使手臂弯曲轻轻将鱼钩拉出水面,因为在受到水阻时,鱼钩向上出水面会旋转缠绕,猛地提竿还有可能会让子线和主线整个缠绕打结,那就更麻烦了。

巧用太空豆,子线乖乖分开

很多人都想不到太空豆的用途其实还能够让子线分开,这样双钩有一定的距离,就不会出现缠绕的情况了,方式很简单,截取一段鱼线,将两颗太空豆穿上,最好是选择长条状太空豆为佳,推至子线中间位置,再开始绑上鱼钩,将太空豆推至鱼钩位置,对折子线后打结,将太空豆推回打结处即可,用两颗太空豆相互挤压的张力将子线分开。

写在最后

双钩缠绕确实是很常见的问题,有些钓鱼人为了省事会直接将子线剪断更换,而没有深层次的思考缠绕的原因和避免的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就始终得不到解决。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制作子线组,这样鱼钩和子线号及长短搭配自己可以随意调整,子线的质量也更有保障。


工作之渔


我们在垂钓的时候都普遍使用双钩,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双钩缠绕问题令我们钓友人非常头疼,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一下双钩缠绕的4大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双钩缠绕是我们钓友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具体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1、使用硬调竿或者是提竿的时候用力较大,在没有中鱼的情况下,鱼竿借助竿稍的弹性向上弹起,这样就非常容易造成缠绕和打结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我们在提竿的时候,不要用力抬竿,借助手腕的力量一抖,完成刺鱼,只要刺鱼成功我们就不要担心在这一环节出现跑鱼的现象。

2、我们在向铅皮座,卷铅皮的时候,松紧不一致,特别是我们在剪铅皮时,把铅皮剪过了需要增加一点,我们将增加的铅皮卷进去的时候,容易造成一边鼓起,当我们的铅坠进入水中后,铅皮座就会旋转式下沉,这样也极有可能造成双子线缠绕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我们在向铅皮座卷铅皮时,一定要均匀缠绕,我们在剪铅皮时,一定要一点点的去剪,防止剪过。

3、垂钓上岸之后脱鱼手法出现问题,例如我们在使用脱钩器摘鱼时,动作不到位,连同双钩和子线,一起缠绕到脱钩器上,使子线弯曲变形损伤子线造成缠绕。解决的方法:我们在进行摘钩脱鱼时要有一定的耐心,切勿忙乱。

4、我们在垂钓抛竿时的的动作不规范和出线时出现问题。我们在抛竿出线时,动作要协调,不要用力太大,还要注意抛竿时,首先要先把子线理好,然后才能做抛竿的动作,我们在使用拉饵时,要单钩拉饵,不要双钩一起拉,这样容易挡住鱼口,影响上鱼的节奏。

双钩子线缠绕一直是令我们钓鱼人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垂钓小白条时,有时一天就要换掉6-7副子线,实在是烦气,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有钓友发明了,在子线的上端加太空豆,这样有效的避免了子线的缠绕,还大大提升双飞的机率。


老李十八的心


有没有双钩缠绕有效的方法?这个问题在头条出现好多次了,也困扰好多新手钓友,办法是有的,不过有利就有弊,看个人喜好。

1.常见的有防缠绕豆,安装打结处,也可以使用夹漂坐的太空豆代替。(弊端:绑鱼钩麻烦稍有影响灵敏度)

2.有一种子线打结法,可以放开子线(子线多次打结伤线影响拉力,线打结从来说是影响整体受力)

3.抛竿提竿养成良好习惯,缓缓提竿,用铅坠上分带倒圆锥形,缓解阻力减少旋转。

4.用较好的的子线,子长度不宜过长,在不确定有没有大鱼的情况下,鱼口好就更换粗一号子线,(野钓相对要粗一些,万一大鱼来了就不会跑)。

5.以上是个人见解和调整方法,一副子线用的差不多就得换了,不一定要等到切线才换,还困扰的话钓大物就用单钩,没多大影响。





湘子豪


双钩缠绕是让钓鱼人很头疼的问题,耽误上饵,如果是竞技比赛,影响更大,实际上如果注意一些细节和做法是可以减少缠绕的几率的,以下说几点本人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铅皮同心度,裹铅皮的时候尽量裹实,裹规整,避免再提竿时,受到风和水的阻力后,受力不均匀,导致旋转的问题;

其次,就是抛竿时的手法问题,抛竿是顺力把鱼钩荡出去,而不是把鱼钩弹出去;

第三,增加双钩钩距;

第四,勤换子线,学会自己绑钩,换子线不心疼,钩子留下还可以继续使用,一副子线用的久了,或摘鱼不当,都会使子线弯曲,弯曲的子线更容易打结缠绕;

第五,你提到夜里看不清楚,改拉饵为搓饵,上饵料的时候把他们分开;

最后,不能懒,子线缠绕时一定要解开再坐钓,可以增加子线的使用时间,打结的子线,本身已经受伤,容易断线跑鱼。

第一次回答别人问题,手机打字不易,给个赞吧😄


licristal


子线缠绕是让人头感,说几点实战经验,供你参考!

一:提杆要求:不是轻抬杆,而是寸抬杆!要求是小臂带动手腕提杆。力量来源于手腕的上抬动作,俗称:寸提!具体要求是铅不离水!也就是抬杆刺鱼后,无论是否中鱼铅坠不离开水面!再则就要上铅皮的时候必顺匀称,压紧。做到这两条可有效降低百分之五十机率子线缠绕!

二:去鱼环节必须尽量减少鱼的跳动!尽量不让子线再受到外力的扯拉。现在钓鱼一般子线较小且柔软偏长。在这个环节上造成子线缠绕的朋友比比皆是!方法是毛巾,或手套等抓牢鱼去钩。大型鱼湿毛巾盖鱼眼后,抓牢固定好鱼再轻去钩!

三:子线不要过长。再者就是每次上饵后检查子线的状态。如有轻微弯曲,可用混毛巾轻轻抻几次就直了!

四:掌握拉饵要领。用力要轻匀均,流畅。别让子线被自己搞成烫发头了!

以上四点做好,可防止九成子线缠绕!个人经验,不足之处望指正!



游钓山水的四毛


记得很早以前,二十年前我们用输液器连接针头的细管来分开子线。虽然那会不懂什么主线子线,但是老缠钩,就“发明”了那种用法,没有子线,都是主线,拴钩的主线打一个结,也相当于用来保护主线的吧!

用钢丝弯了个钩子,窗纱线当子线,现做了一个。这种适合钓大鱼,水深的时候提竿的时候发沉,就跟挂上颗粒,提杆时那种感觉差不多,有点阻力感!




孤独野钓之乡下野牙医


为解决双钩缠绕问题,钓友们都有各自高招,我采取的是最简单办法:

1、先绑好一只钩,穿入一段塑胶导管,导管越细越好,我用的是废鼠标连线,抽掉铜丝,刚好能穿入脑线,长约2.5厘米。再绑另一只钩,两钩距离各人自定,我是9厘米左右。

2、塑料线打结,抽动脑线,调整好上下钩距离,绑死主线,为防止脑线的滑动,在脑线和塑料管之间沾上一点502胶,我是将502滴一滴在玻璃板上,用大头针沾上一点就行了。

我一直是这样使用的,效果比不做加工要好得多,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如果线不好或使用次数多或钓过大鱼,情况会变坏的,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换掉。每次使用完毕后,将脑线绷紧在泡沫塑壳板上。

另外分享个新方法:

用一般的电工胶布一小段,把子线放上去分开定位(定位的距离自己把握),然后把胶布反折回来会是个三角形,把下面多出胶布的一角在折回胶布,使劲把胶布压 结实。比方法简单,胶布自重轻,对于调好漂的朋友影响不大。在下沉中会打转,也可以起到诱鱼的效果。所以距离最好不要过大,可以把胶布一分二使用。当感觉 使用不习惯时可以撤除。手机照的效果不好,说的很详细,大家该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