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論教師待遇,211部屬高校比普通高校會好一些嗎?

哈達博士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以小西自己為例,高校教師待遇怎麼說呢?

每次看到學校公示的科研獎勵情況,如Science子刊獎勵、國家三大獎獎勵、省自科一等獎、新增省級科研平臺等,幾萬、幾十萬的獎勵,迫切感覺自己得努力。

注:校園美景,猜猜是什麼大學?

題主提到的211院校,還是其中較為優質的部屬高校,中央財政直接撥款、科研平臺、生源上都有較大優勢,教師待遇的話,關鍵還是得看科研產出。如部分高校已劃分科研型、教學型、科研教學型。僅作為教學型的話,單課時收入和職稱掛鉤,如講師的話每月6-7000元(扣除各類款項),年底的績效還有個幾萬。科研型的話,就得看項目課題、科研成果(論文、專利、標準等),副教授之後做企業的橫向課題收入也不錯。個人收入的話,還得看所在的團隊,如成果較多的大型課題組待遇要好些。

若你是應屆博士生求職的話,211部屬高校人才引入給予的條件可能還不如發達區域的雙非院校(如浙江的寧波大學),只能說學校層次高後期科研發展潛力好些。或者,得看引入的層次,是幾類博士,這方面學校層次越高,對論文、課題的要求會高些。在選擇院校時,關鍵是看引入你的團隊在領域內的影響力,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關注帥小西De頭條號。小西陪你聊大學、考研、讀博,收穫不一樣的教育和人生。

帥小西De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南方一所非985,211大學工作,最初她老公和她一個學院,兩口子都是國內知名大學博士後出站,都是教授,碩士生導師,他們各自的年薪大約是25-30萬。

後來,她老公由於學術出色,幸運地獲得了一個調到211大學的機會。調到那所學校之前,江湖中流傳著一個傳說:都是說那所大學待遇如何如何高,老師們如何如何有錢等等。可以說,這些傳說讓我朋友和她老公滿懷期待。



調入半年後,她和她老公各自領到了年終獎(課時費,項目獎勵,論文獎勵等等),她211大學老公的年終獎連她的一半都不到。

我當年博士畢業,同時面臨著211大學和地方普通大學的選擇,最後選擇了普通大學,當時這樣選擇的一個重要理由也是收入待遇問題。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211,985部屬高校的收入是否就一定比普通大學的高?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教師的收入待遇可不只是由課時費和基本工資收入構成,還有其他的一些隱性福利:課題,外出講課費,專家諮詢費,顧問費等等。單看前一快收入(基本工資加課時費),211,985部屬大學可能會遜色於普通大學。但是如果考慮到第二塊收入,知名大學的優勢比普通大學高了可不是一個層級。

僅以人文社科領域最高級別的項目-國家社科規劃項目而言(資助經費從20萬-80萬不等),211,985大學在數量上每年都是遙遙領先(參見下圖)。這個領先優勢一方面與學校老師的科研實力相關,另一方面學校平臺和學術資源同等重要。



我前邊提到的朋友的那個案例,她老公一去新學校很快就申請下來一個將近100萬的國字頭項目,這是高平臺帶來的福利。

這樣你就能理解:很多有學術抱負的老師,即使表面收入會下降也想要去知名大學大展宏圖的選擇了,因為他們志存高遠。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高校是博士的主要去處,所以很多人想了解高校教師待遇。題主比較的是部屬211和普通高校,根據我接觸的高校,決定高校老師待遇有兩個重要因素。

第一,學校所在地區。同學在山東,山東交通學院,副教授。一年收入12-15萬,而山西同樣普通二本高校的副教授,10-12萬,這樣下來,基本收入山東比山東多三萬左右,年收入有浮動是因為老師收入還要受科研成果和教學工作量的影響。這只是明面上的差距,公積金同學每個月扣2000多,學校補2000多,這就是四千多,而我們學校,自己扣的加學校補的,總共才1000。這樣下來,一年又是三萬多,這樣,同樣的副教授,年收入和公積金加起來山東山西要相差六七萬。南方不瞭解,但我相信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廣東等發達地區,收入會更高。所以,決定老師收入的第一個重要因素是高校所在地區。



第二,學校是不是有錢。211未必有錢,非211也不一定沒錢。名校的好處體現在項目的申報上、論文的發表上,真正待遇還要看學校是不是有錢。西工大沒有西交大好,但西工大老師待遇很好,因為有錢,項目經費多,國家支持。長安大學是211,它比其它的211高校待遇都好。像山西,只有太原理工是211,老師待遇可能未必有財大好。

所以,好的高校能提供好的科研平臺,對項目申請、文章發表有幫助,待遇還要看學校所在地區及學校本身財力。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同省市之間的工資待遇差異,同一個班出來的同學一個在北京就業,一個在甘肅就業,那肯定是在北京的待遇會好一點,再說重點高校和普通高校,若是招考沒有明確要求只要211.985,只是限制學歷,那麼不會因為你是重點學校就比普通本科生的待遇好,在這種情況下,進入體制後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沒有任何差距,工資水平,一切福利待遇都沒有差別,可能就是晉升時就要看個人能力了、體制外的,可能有比較大的區別,重點的待遇要好一些,當然,待遇的高低有很多因素,比如地域範圍,專業,個人能力等等,不必因為是重本就沾沾自喜,也不必因為是普本而覺得低人一等,雖然可能有時候會有一些不公平存在,但隨著國家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都會逐步完善的!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數學教育孫老師


211高校怎麼就更有錢呢?首先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當年的211工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撥款的名頭,985當然也是,這些專項經費少則千萬,多則上億,有了這些錢,高校很多基礎投入基本不用花自己的錢。然後是科研經費的管理費,教師中的基金項目,拉的橫向項目,只要是從學校賬戶走,學校都會提取一定的管理費,對於985高校每年動則幾億十幾億的科研經費,管理費也是相當可觀的。再其次是校屬企業、培訓學院、出版社期刊社等經營性單位的收入。最後才是國家按學生人頭的撥款,這部分對211高校來說,只是毛毛雨了。而對一些普通高校來說,這部分就是命脈了,也難怪很多高校在招生時使出各種手段,甚至不惜坑蒙拐騙。

不過,211高校有錢,也不能亂髮,因為工資漲上去容易,降下來就有人給你拼命,所以漲工資是有策略、有政策框架的。這裡可以先給大家講講高校怎麼給大家漲工資的。每個高校人事處下面都會有勞動工資科,這個科除了負責按期做工資以外,還要研究國家、省、市和高校系統內的薪酬政策。勞資科的同志們要調研掌握漲工資的政策支撐,比如同層次同類型高校上調了獎勵性績效的標準,教授15萬、副教授10萬,勞資科就要用這個標準來測算一下自己學校的情況,看看每年需要增加多少預算,如果財務能接受,就可以上報學校常委會。其他如公務員、地方事業編制人員等調整津貼補貼,高校也可以參照這個標準來調整。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學校有錢,如果沒錢,勞資科同志的工作也就白做了。

以上說的是學校整體的情況,即體制內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像我所在的211高校,四級教授平均收入就要比同城另幾所省屬高校教授高出小十萬。

不過,有些省屬高校也得到了省裡的大力支持,在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上給出了非常誘人的高待遇。比如廣東的一些省屬高校,省政府直接撥款十億,要求必須用在人才引進上,而且幾年必須用完,這些學校給出的待遇可以說逆天了。這也是我為什麼常常建議,如果個人對學術的追求不是特別高,應該去這類省屬院校應聘,再爭取一個省級人才稱號,基本上就步入共產主義了。


高校人才真經



筱蠹魚


如果只算學校收入,年輕人待遇是倒掛的,直白一點,普通的高


言風言吾之


沿海地區普通大學的工資高,因為發展急切,投資多。


沙土炒花生


開始一定好,今後未必是。


海豚146940410


不是圈內人不懂圈內事。但是有個新聞可以參考,就是清華的教授動輒被騙1000多萬,這個不是一般高校的老師能企及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