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与韩愈同榜的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在这条小巷留下传奇

我们在《泉州进士录》查到,自唐代欧阳詹考上进士,至清末光绪最后一位进士,泉州共有进士2791名。文状元15名,武状元5名。这些我们见不着面的学霸们,在街巷掌故里留下了太多传奇。


与韩愈同榜的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在这条小巷留下传奇

▲泉州市区状元街

学霸路上想试试“美梦成真”的感觉,不妨到彩笔巷走走。
彩笔巷长不足百米,只有10多户人家。“泉州地情系列”《泉州古城名街名巷名居》里提到,彩笔巷的得名和竟欧阳詹有关。

相传当年欧阳詹曾在彩笔巷租住过,并做过一个美好的梦。梦中见到彩笔生花,后来上京赴考,果然与韩愈同登“龙虎榜”,中榜眼进士,成为国子监四门助教。

与韩愈同榜的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在这条小巷留下传奇

▲彩笔巷

欧阳詹高中之后,北宋名相、军事家韩琦也在附近出生。也许是接了此地的地脉生气吧,书里提到明朝时许多文人慕名租住或建宅于此,譬如施琅后裔施珏、白氏家族将军府,还有近现代著名画家顾一尘等。

也住在彩笔巷的泉州文史专家吴幼雄,在施珏的《石房樵唱》里最先了解到巷名的由来。他父亲吴文良是考古专家,吴家老房子正是施珏的故居。

欧阳詹(公元755—800年),字行周。他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


与韩愈同榜的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在这条小巷留下传奇

欧阳行周书室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这是朱熹对欧阳詹的评价。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作品,《欧阳行周集》十卷行于世,《全唐诗》录存其诗78篇,《全唐文》录存其文赋63篇。他的诗作对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更对唐代诗文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这是欧阳詹去世后韩愈写的《欧阳生哀辞》,表达了二人之间深刻的友谊,欧阳詹的一些思想与韩愈不谋而合,对其后来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欧阳詹在南安还留下几处读书处。白云室是建在南安码头镇高盖山上的一间简陋书室,环境清幽,云雾缭绕,那是欧阳詹少年时期学习的地方。白云室因年久失修而倾圮,只留下残墙断壁。

在南安丰州莲花峰上有一座10平方米左右的石室,只见石室两侧有两块巨石包围,扒开右侧巨石的杂草,一排阴刻楷书字展现在记者眼前“欧阳行周书室”,巨石下有块碑记虽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到欧阳詹名字,大概是介绍他曾在这里学习的场景。除此之外,丰州曾建有为了纪念欧阳詹高中举人而建的应魁亭、衣锦坊,九日山上也有几处欧阳詹读书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