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人类属于群居动物,随着不断的发展,人类逐渐形成了部落,城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除了人类文明,还有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

据生态坏境部发布的《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中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全国中,大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在18069.5万吨,18850.5万吨,20194.4万吨,每年以7%的速度在增长。不止我国,现在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紧迫的环境问题。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其实,数千年来,垃圾的处理问题就一直摆在人类生活的面前。我国古代针对垃圾的处理专门是有专门的措施的,殷商时乱扔垃圾甚至要被剁手,怎么样?是不是比现在严厉得太多了。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在殷商时期,把灰丢弃在道路上的就剁手,这事儿在《韩非子》里面有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到了先秦时期以严刑酷法闻名的商鞅,在他制定的《盐铁论 ·刑法篇》中也有相关规定 : “弃灰于道者被刑 。” 所以,从这里看来古人也是相当注重卫生的啊。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汉代的建筑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所以在皇宫和一些较大的建筑群内就开始采用地下排水结构。但是这种修建方式普通小老百姓是没办法享受了,导致长安城内不少道路上经常弥漫着各种垃圾和尘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不务正业的皇帝——汉灵帝下令设计出了古代的洒水车,名叫翻车。唐代李贤注云:“翻车,设机车以引水。”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纷乱,隋朝统一了全国,这时发现由于老百姓长期以来将垃圾倒在门口或挖坑掩埋,任由它们自然腐烂分解,造成的结果就是,有的街道比房屋还高,全是垃圾堆起来的,掩埋的结果就是把地下水都污染了,《隋书·庾季才传》记载:长安城“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史料记载,隋文帝杨坚花了9个月时间,挖渠引水才解决了城区的生活用水问题。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唐代吸取了经验,对垃圾的处理有了严格的规定,在《唐律疏议》中记载 : “其穿垣出秽污者 ,杖六十;出水者 ,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穿穴垣墙 ,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 。 直出水者 ,无罪 ,主司不禁,与同罪 。 除此之外,唐代长安城还普遍修有排水沟,除大道路旁修有排水沟外,在街坊邻里之间的街道路旁,也修筑有排水沟。

站在唐代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的宋代,垃圾的处理就更加规范了。北宋初年,宋太宗设置了城市管理机构——街道司。街道司的职责就是修治街道、打扫卫生、管理交通等。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到了明代,垃圾处理逐渐完善。已经达到不仅是有专门的人从城市回收生活垃圾,甚至还有人将耕种所需的粪便运到乡村出售,大发“粪便财”。

不知为何,到了清代,垃圾的处理问题反而倒退了,在《燕京杂记》中有相关的记载:“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街道高于屋者至有丈余,人们则循级而下,如落坑谷。”最直白的证据就是到了建国前 ,北京城也曾垃圾如山,这些垃圾甚至还影响了北京的地下水 。

殷商时期乱扔垃圾要剁手,古代的垃圾管理制度,可不比现在宽松

从古至今,人类对垃圾处理的方式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到了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导致垃圾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于垃圾的处理的探索依旧任重道远啊!

以上就是我国古代对于垃圾处理的相关历史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点个关注,你的点赞,收藏,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