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史之亂後,太子李亨為什麼沒有經過唐玄宗的同意,自己在靈武迅速稱帝?

未鳴讀史


如果你把馬嵬驛兵變看做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兵變,其主要目的是弒君,你就能從讀取出一點不一樣的意味出來,從事態發展看,若不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對唐玄宗有一顆忠貞不二的心,那麼馬嵬驛兵變中死亡的人裡面,就不僅僅只有楊貴妃和楊國忠等人了,而是應該包括唐玄宗李隆基本人了。假如從這一點開始考慮,我們就不難理解,太子李亨為什麼沒有經過唐玄宗同意,就在靈武迅速稱帝。



馬嵬驛兵變始末,看太子李亨扮演的角色

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叛軍一路破竹,勢同水火,至756年攻破長安門戶潼關,唐玄宗慌亂之下,帶著楊國忠、楊貴妃、太子李亨等人在禁軍的保衛下逃亡蜀地。

到馬嵬坡時,禁軍將士因飢餓疲勞,滿肚怨言,趕巧楊國忠出驛站時,被二十幾位吐蕃使者攔住,向他求取食物,這時候突然有人大喊,楊國忠與胡人私通謀反,楊國忠聽到這話覺的不妙,扭頭準備跑路,誰知道還未轉身就被一箭射落下馬,隨即被禁軍分屍。

楊國忠一死,他的兒子也被揪出來斬殺,宰相魏芳出面斥責禁軍,隨即也被斬殺,聞聲趕來的宰相韋見素,也被打倒,隨即有人高喊勿傷韋相公,韋見素倖免於難。

唐玄宗走出驛站安撫眾軍士,眾軍士全然不理睬,只有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要求唐玄宗處死楊貴妃。

馬嵬驛兵變的結局就是,作為皇帝,此時此刻說的話,沒有什麼用了,楊貴妃死了。

老態龍鍾的唐玄宗,也許已經猜到事情的原委,為保命,隨著隊伍去了蜀地。

而原本唯命是從的太子李亨,一路北上,收集殘兵敗將,抵禦叛軍,隨後在靈武被擁立為皇帝。

成為皇帝以後,李亨才將登基之事通知閒居蜀地的父親唐玄宗李隆基,生米煮成熟飯,唐玄宗也就默許了。



馬嵬驛兵變始終未出面的李亨在做什麼?我們本著誰收益最大,誰的動機就最大,李亨自這件事以後,在沒有通知唐玄宗的前提下稱帝,這本來就是犯了大忌,老皇帝沒退位,你怎麼能當成皇帝?這樣來看,在馬嵬驛事件中,李亨就有隱藏在幕後操縱的嫌疑。

  • 唐玄宗一行人從長安城中逃出時,共有三千人同行,其中有兩千人掌握在李亨手中,走在隊伍後面,俗稱殿後,他手裡是有兵有刀的,如果他出面,譁變的士兵畢竟還是少數人,在他絕對的實力下,完全可以掌控局面,但是太子殿下沒有出面。
  • 在馬嵬驛兵變中,作為政壇的對手,楊國忠一直想將太子李亨置之死地,這一次楊國忠死了,這是李亨想要的結果,剷除異己。
  • 馬嵬驛兵變中陳玄禮是關鍵性人物,他忠心耿耿的保護唐玄宗到蜀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等到他一回到長安,就被李亨勒令回家養老了,這也挺奇怪的,李亨應該嘉獎他,而不是讓他回家,這其中意思很隱晦,或許是怪他沒有執行自己的命令,但是這個命令我們具體也不知道,但肯定跟弒君有關,畢竟太子李亨動手了,就沒有回頭路了。
  • 唐玄宗與太子李亨自馬嵬驛以後,分道揚鑣,一個去往蜀地,一個去往北方,老皇帝失去權利,父子二人心照不宣。



太子本是繼承人,李亨為何急不可耐的自立為帝?

  • 作為太子,李亨過的很苦,作為唐玄宗第三子,原本輪不到他當太子,起初被立為太子的是唐玄宗第二個兒子,李瑛,可是李瑛在李林甫等人誣陷下,被唐玄宗罷黜、賜死,想想看,後來被唐玄宗選為太子的李亨,心裡難道沒有一點數?弄不好就是死字收場。
  • 李亨在太子任上,戰戰兢兢,為了避免被李林甫等人誣陷,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即化解,為此,他與兩任妻子離婚,其中原因就是李林甫等人在他的妻子的孃家做文章,陷害他,他沒有辦法,只能跟妻子劃清界限,以保證自己的生命。
  • 李亨不是糊塗的人,既然登上了太子的位置,就等於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指不定有一天就會被賜死,或者如李建成一般,死在類似玄武門之變事件上。



安史之亂的爆發給李亨提供了機會,既然如履薄冰的活著,還不如奮起一擊,在逃亡四川的路上,荒郊野外,正是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只可惜陳玄禮一心孝忠唐玄宗,使自己的意圖暴露。

如果李亨跟著唐玄宗去四川,其結局難料,所幸他就脫離唐玄宗的管控,前往北方抵禦叛軍,在靈武境內又導演了一場登基大典,將生米煮成熟飯。


舊史風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和群臣匆忙逃出長安,太子李亨在馬嵬坡策劃了禁軍兵變,逼迫唐玄宗殺死了宰相楊國忠並賜死了楊貴妃。隨後兩人分道揚鑣,唐玄宗逃往四川避難,李亨則帶兵前往靈武。


到達靈武后的第三天,李亨馬上宣佈登基並改元至德。那麼,李亨為什麼這麼匆忙就宣佈登基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因為當時的政治軍事局勢已經十分嚴峻,唐王朝甚至可以說已經到了奔潰的邊緣,而唐玄宗因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政治聲望已經破產。所以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政治人物出來主持大局。而太子李亨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事實也證明李亨這樣做是非常正確的。李亨振臂一呼,讓處於叛亂地區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也極大地鼓舞了大唐的軍心和民心。

其次是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分封了許多兒子,讓他們各自帶領軍隊勤王。李亨由此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他雖然名義上是太子,但是亂世出英雄,這些人掌握了軍權後,難免也會對太子之位生出非分之想。

特別是永王李璘在李亨登基後還要起兵造反,充分說明了李亨在靈武搶先迅速登基的必要性。

最後的原因就是李亨身邊人的催促甚至逼迫。這些人包括太監、大臣和軍隊的將領,李亨的兒子和老婆也贊成登基,因為擁立新皇帝可以位極人臣,坐享巨大的功勞和權力。李亨也就半推半就,在靈武迅速登基稱帝。


未鳴讀史


【快速閱讀】

  • 補充二點:太子李亨稱帝時,安史之亂的戰火正蔓延在關中平原,只有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獨撐危局。
  • 唐玄宗和太子在馬嵬坡被“群情激憤”的百姓父老們分開後,太子被“熱情”的百姓“強行”留下,但是,太子派出自己的兒子李俶向唐玄宗“請示彙報”了具體情況,唐玄宗對眾將士說:“太子仁孝,是可繼大統之人。”

從背後看歷史

在封建社會,朝代的更迭和皇帝的替換,無不充滿波譎雲陒。史官們怎樣來記載已經發生的事情呢?司馬遷的巜史記》同樣脫離不了把文學的想象羼入歷史,真實的歷史就在想象的歷史面前淡化了它的存在。

1 ]誰是馬嵬坡之變的幕後推手

唐玄宗逃出長安後一路向西,路上兵荒馬亂,逃命要緊,玄宗皇帝連熱飯都吃不上一口,緊跟的隨從也悄悄溜走,一路經過咸陽望賢宮,到達馬嵬坡,這裡距離長安一百多里,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早就想除掉禍國秧民的楊國忠,假如真的到了益州,那是楊國忠的地盤,自己肯定要挨頭刀。

於是通過東宮宦官李輔國傳遞消息,稱楊國忠乃是禍國秧民的罪魁禍首,自己(陳玄禮)準備殺了他,請問太子意下如何?

太子李亨一向怯弱怕事,屢遭李林甫打擊己成驚弓之鳥,他的唯一解危辦法就是“休妻”。他當然想除掉楊國忠,但是,他在雙方力量對比的時候,無法作出有利於自己的結論,患得患失使他一直不敢答覆。

不回答也是一種態度。沉默就是默許,只不過是為迷茫的未來多做一份擔保而己。

楊國忠策馬狂逃到馬嵬驛西門被士兵截殺,太子李亨終於參與了行動,他和陳玄禮、李輔國等人又殺死揚國忠的兒子、楊貴妃的姐姐秦國夫人和韓國夫人,又逼死楊貴妃於佛堂。

陳玄禮這才解下甲冑跪地請罪,年輕時主持策劃了著名“神龍政變”的唐玄宗當然明白陳玄禮這些“小兒科”把戲。

2 ]玄宗南下入蜀 留下前線權力真空

太子李亨和陳玄禮、李輔國,繼續作為幕後操縱者,鼓動士兵拒絕入川,而唐玄宗卻一心想入蜀,藉助楊國忠之前的佈置擺脫陳玄禮禁軍的控制。

(靈武市)

就在玄宗一行啟程上路時,平時十分清靜的驛路突然出現了許多百姓父老,攔住玄宗,大義凜然的說:“宮闕、陛下家居;陵寢、陛下墳墓,今舍此,欲何之?”

群情激憤,輿情洶洶,玄宗十分驚訝,哪來的這麼多“父老鄉親”?

沉吟片刻,命令太子李亨留下,安慰這些百姓。

父老鄉親們見此情況,正中下懷,趕緊說:皇上既不願留下,我們願率子弟跟著殿下向東破賊,取長安。若太子殿下與皇上都到四川了,中原百姓奉誰為主呢?

太子李亨推辭再三,理由是:“父皇遠冒險阻,我怎麼能忍朝夕離開左右。而且我還沒有面辭父皇,應該尊重我清白的態度。

眾人堅持不放太子走,於是太子派自己的兒子李俶將這裡的情況彙報給玄宗。

玄宗終於明白了真相,仰天長嘆:“天也”!於是認命,分了二千軍隊和軍馬交給太子,又託李俶轉達太子說:“你要好好的努力,不要顧及我,我一向待西北各部落不薄,你可以尋求幫助。“

甚至有史料記載,當時唐玄宗還準備傳位給太子,但是,“忠誠”的太子堅持不受,這個記載其實很假,當時的唐玄宗尚未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作為戰略大後方,四川尚可成為平亂根據地,而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對朝廷忠心耿耿,與安碌山的“鹿死誰手”尚無定論。

這是李亨即帝位後,史官們的違心記載。

靈武稱帝

  1. ]《周易》第十卦為“履”卦,關鍵詞是“釆取行動”。當李亨來到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時,只有留守後方的官員杜微漸,鹽池判官李涵,節度判官崔漪。最高統帥郭子儀則在外征戰。

太子李亨一旦脫離了玄宗的掌控,他卜了一卦為《履》卦,明白無誤的告訴他:“你已經踩到了老虎尾巴,而順利脫險,所做事情通達、順利。初九爻更是直接表明:“素履,往無咎。”自己想幹的事情,放手去做。

2 ]留守朔方的以杜鴻漸為首的官員,當然希望李亨登上九五之尊,於是杜微漸大造太子行宮,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經過眾人三番五次的催促,上書,李亨方才勉強同意眾臣屬的要求。

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即帝位,是為肅宗。靈武郡百姓爭相報道,歌舞慶賀。太子立即宣佈尊奉唐玄宗為上皇天帝,大赦天下,改天寶十五載為至德元載。

太子即位稱帝后的十多天,唐玄宗終於到了益州,駐節青羊觀(現在成都市文化公園),一路上逃走很多人,到達益州只剩下一千多人。

八月十二日,西北方向傳來消息,肅宗僭越自立為皇帝。

聞訊後的唐玄宗站在青羊觀的銅鑄青羊前,用手摩挲著羊頭,這頭據說是老子降臨青羊肆時的坐騎,小孩子身體哪個部位痛,就摸青羊的相同部位,立即解痛。

玄宗摸了一陣羊頭後,心中頓時釋然,胸殼再也不痛了,似乎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唐玄宗讓大臣們攜著自己皇帝身份的象徵物玉璽,前去靈武,覲見這位新即位的皇帝,當大臣們捧著大印離開時,唐玄宗抬頭看見了大殿上的匾額:“道法自然”!


良人執戟2


馬嵬驛兵變之後,太子李亨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鑑於玄宗對自己兒子的態度---曾一日殺三子(含前太子李瑛),對李亨也處處設防,李亨北上後,審時度勢,在靈武迅速稱帝,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完成了“篡位”的動作。

太子李亨為什麼沒有經過唐玄宗的同意,自己在靈武迅速稱帝?

1. 一直以來,李亨作為太子就沒有受到父皇真正的強而有力的保護。

曾經英明果斷的唐玄宗,人到中年後,開始貪圖享樂了,國事主要依賴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原太子李瑛被廢后,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而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曾經支持的太子人選是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因為擔心李亨秋後算帳,李林甫便屢興大獄、妄圖動搖東宮,這導致了李亨被迫與前,後兩任妻子離婚;自幼與李亨關係深厚的王忠嗣是由玄宗撫養長大的,曾擔任過四鎮節度使,有入朝拜相的可能,卻因李林甫讒言被剝奪了兵權,這時,唐玄宗對李,楊的打擊異己的行為睜隻眼閉隻眼,並不主動阻攔,藉此防止太子勢力過大。

李亨恪守仁孝道義,沒有被李、楊抓住什麼把柄,加上駙馬張垍、內宦高力士的保護,李亨太子之位沒有發生變化,但身心蒙受了巨大創傷,整日憂心忡忡。唐玄宗為撫慰李亨,為他續娶恩人的侄女張良娣為妻,後來成為張皇后,但這改變不了李亨對他父皇的戒備,李亨的太子當的太憋屈了。

2. 馬嵬驛兵變為李亨稱帝提供了契機。

李亨在險象環生的歲月中,小心翼翼地等待著改變命運 的機會,得知玄宗要逃往蜀地時,李亨積極地行動起來了,他立即與親信謀劃兵變事宜,派貼身宦官李輔國拉攏禁軍將領陳玄禮來對付共同的政敵楊國忠。出發時,隨同禁軍3000餘人,其中李亨及其子廣平王和建寧王率領殿後的人馬就有2000人。到馬嵬坡後,李亨鼓動士兵殺死了在自己頭上拉屎拉尿的宰相楊國忠,又逼殺了楊貴妃。

由於陳玄禮始終保持著對玄宗的忠誠,才沒有對父皇玄宗下手,但父子已經撕破了臉,不得不分道揚鑣,玄宗繼續入蜀,李亨北上平叛,這樣李亨如脫韁之馬,再沒人能羈絆他了,為他自己登基埋下了伏筆。

3.李亨有不請示的理由。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聽取楊國忠重用胡人的建議而引起的,安祿山擔任三鎮節度使後,壯大了勢力,掌握精銳邊防軍達十五萬人之巨,遠超保衛朝廷直屬的軍事力量,由於安祿山和楊國忠相互猜忌,最終安祿山以誅殺楊國忠的名義起兵叛亂。

兵變發生後,唐玄宗又先殺了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後又迫使哥舒翰出兵,從而導致人地兩失,從道義上講,唐玄宗是受譴責的對象,他要對安史之亂負責任。

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唐史 · 玄宗本紀

玄宗在兵變前後,一直倒行逆施,在靈武平叛的李亨有充分的理由不請示他。

4. 在靈武,太子李亨贏得了文臣、武將的支持,有了不請示父皇的底氣。

李亨趕至靈武后,迅速掌握了朔方軍,得到了一大批文臣武將的擁戴和輔助;當時山高皇帝遠,軍中普通將士也要為自己著想,支持太子即位能夠獲得升遷封賞。裴冕看清了形勢,他便以順應民心、統兵平叛為由,在沒有明詔的情況下,屢次三番地請太子即皇帝位(可能是李亨授意的),這給李亨壯了膽,隨後李亨便在靈武稱帝。

5.實事求是地講, 李亨登基也是平叛的客觀需要。

儘管安祿山勢如破竹,已攻克兩京,稱帝洛陽,但各地的抵抗行為依然在持續進行,從沒有間斷;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屢敗安祿山,顏杲卿在常山抵抗至死,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寧死不退等,同時安西、北庭兩大西北邊軍還要回救,回鶻等少數民族也需聯絡,這些抵抗力量要有唐中央來節制、協調與指揮。

李亨在靈武即位後,打出了平叛靖亂的大旗,又調整了作戰部署,任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調集安西、北庭一萬五千精銳邊兵,並向回鶻、西域各族借兵,短時間內重新壯大了官軍聲勢,逐步扭轉了安史之亂前期的被動局面;不久就取得了重大勝利,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幾年後收復了兩京。

李亨靈武稱帝時,唐玄宗遠在蜀中避難,遠離了戰火紛飛的平叛戰場,他身旁僅有扈從部隊數千人,而李亨已有了調動所有官軍部隊的權力和條件,又由於玄宗是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遇到叛軍又倉皇出逃;在關中留下太子李亨作交待,天下民心逐漸轉移到太子身上;所以唐玄宗事後被迫承認事實,主得不補辦完了手續,做了太上皇。


希望星晨58298869


安史之亂後,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稱帝,是沒有經過唐玄宗同意的。這個問題很好理解,那就是李隆基雖說老了,也被嚇著了,但是如果李亨敢跟李隆基說:你當太上皇去吧,我當皇帝,以後家裡天下啥的,你都別管了。估計李隆基也不會同意的。

李隆基西行入蜀之時,只是想留下李亨當替罪羊,畢竟皇帝都跑了,如果沒有人統領大局的話,那唐朝的江山基本也就沒戲了。而李隆基已經被亂軍嚇著了,自然是不敢自己待在這了,所以就留下了李亨。

李亨呢,其實也不想留下來,畢竟這事很危險啊,鬧不好亂軍就把自己給做了,但是這時候自己還說了不算啊,只能留了下來。而就在與李隆基分開一個月後,李亨到了朔方軍中,這時候在手下的勸說下,李亨在靈武簡單準備了下就登基了。

而李亨之所以登基呢,一個是當時天下需要他登基來安定人心,畢竟唐玄宗西行入蜀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天下人會認為皇帝拋棄了天下,李亨登基後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天下,安穩人心。

還有一點就是李亨也怕啊,畢竟李亨這不到二十年的太子生涯可謂是如履薄冰啊,就因為這太子之位,唐玄宗曾一日殺三子,而且由於李亨與玄宗寵臣奸相李林甫不和,好幾次都差點被廢被殺;此外,李亨也會想如果平亂失敗被殺了,那自然是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如果自己平亂成功了呢,然後再恭迎回玄宗,自己再做幾年那不安穩的太子,時刻害怕被廢?李亨自然是不想的。

所以呢,李亨在明知道李隆基不會同意的情況下,先斬後奏,先登基再說,而李隆基在蜀中面對這既成事實也是毫無辦法,畢竟還指望著李亨平亂呢,這時候要是再整個父子不和,估計大唐的天下就真沒救了。


楓葉0829


李亨是一個十分謹慎,又十分懦弱的人。然而,這樣一個人,卻敢於在安史之亂爆發後,脫離唐玄宗,北上靈武稱帝,並昭告天下,廢了他父親唐玄宗的皇帝之位,把他的父親升格為太上皇。

(李亨劇照)

可以說,李亨這種做法,是十分大膽而果決的。歷史上,除非皇帝自動退位當太上皇,被兒子逼迫當太上皇的非常少,基本上就只有李世民一例。然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夠成功逼迫他的父親當太上皇。一是因為李世民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有膽識有氣魄。二是李世民已經掌控他爹李淵的兵權,並且他還把他爹控制起來了。也就是說,李淵迫不得已,才當上太上皇的。

可是李亨不一樣。李亨本身比較懦弱,而且他的懦弱,還是被唐玄宗嚇懦弱的。當年唐玄宗在廢殺了太子李瑛,立他為太子以後,曾經多次對他進行打擊。在李林甫與楊國忠的推波助瀾下,凡是任何與李亨有來往的大臣或者邊將,唐玄宗要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清洗。為此,李亨嚇了連續離了兩次婚,目的就是要與妻子一方撇清關係。可見李亨已經完全嚇傻了。

就是這個已經被嚇傻了的李亨,為何有膽量跑去靈武,宣佈廢了他爹的皇位,自己稱帝呢?要知道,那時候他爹唐玄宗身邊還有不少軍隊,再加上蜀地的軍隊,實力是相當雄厚的。而且,畢竟唐玄宗是皇帝,只要他對全國宣佈,李亨是造反,他的政權是偽政權,全國軍隊都可以誅殺他。那樣一來,李亨肯定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唐玄宗劇照)

作為小心謹慎,又性格懦弱的李亨,難道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我認為,李亨之所以敢於在靈武稱帝,其實一直不是他的主意,而是他被推著在走。自從李亨當了太子以後,他就被推著走,一直到他宣佈當皇帝。

剛才我們也說了,他當太子的時候,離了兩次婚。雖然說,這主要是因為李林甫想要扳倒李亨的兩個岳父家族,同時唐玄宗也想打擊這兩個家族。但是,也不能不說,這兩個家族有想讓李亨儘快走進權力中心的想法。畢竟李亨快一點走上權力的中心,他們就可以快一點受益。

總之,要說他們想造反,這話不對。但要說他們不想造反,這話也不對。只是他們沒有合適的機會,一旦機會來了,他們肯定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然後就到了馬嵬坡事變。

在我們的印象相中,馬嵬坡事變是一場士兵的譁變。士兵們強烈要求唐玄宗必須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否則就不再跟隨唐玄宗前行了。在唐玄宗不願意這樣做的情況下,士兵們首先打死唐玄宗,最終逼得唐玄宗不得不縊死楊貴妃。

(馬嵬坡事變)

但實際上,這是一場圍繞太子李亨的事變,是太子李亨試圖奪權的事變。不過,並不是李亨主動想奪權,而是被其他人推著奪權。這些人中,核心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唐玄宗的總護衛陳玄禮,一個是李亨的貼身太監李輔國。兩人聯合起來,讓太子李亨稱帝,逼迫唐玄宗下課。就像當年李世民逼迫李淵下課一樣。而且陳玄禮的擁護,還意味著李亨將控制兵權。

但是李亨卻並不願意這樣做。因為他謹慎,他膽小,他還在唐玄宗強大的陰影之中。由於李亨不願意這樣做,因此,馬嵬坡事變,最終就成了一場逼迫唐玄宗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士兵譁變。

而李亨在這次事變之後,之所以要離開唐玄宗去靈武,並不是他自己說的,要去組織抗戰,而是害怕。他害怕唐玄宗最終知道真相以後,會對他秋後算賬。所以他要趕緊逃走。而且逃得越遠越好,因此最終逃到了靈武這樣一個邊關地區。

(李輔國劇照)

當李亨到了邊關的時候,他並沒有得到安寧。因為他身邊的李輔國,和他的太子妃張良娣等人,又不斷地攛掇他稱帝。當然了,除了給他講,讓他把整個國家擔在肩上,給他講解挽狂瀾於既倒的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外,還有就是恐嚇他。告訴他,如果不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登基,等到將來安史之亂平定以後,他的老爹唐玄宗肯定會對他進行秋後算賬。就算跑到了靈武,也逃不出唐玄宗的手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而且秋後算賬,是什麼樣的下場,李瑛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

正是因為李亨身邊的人不斷這樣給他這樣說,最終李亨才不得不稱帝。

可以說,李亨之所以稱帝,都是被身邊的人逼迫的。而那些人之所以要逼迫他,道理很簡單,就是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如此而已。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亨:爹,我想篡個位,你能不能自己滾下來,讓我坐上去?放心,這事要是成了,絕對少不了你的好處。

李隆基:你腦袋燒糊塗了?想篡我的位,我看你也不用當什麼太子了,去找你李瑛哥哥喝茶去吧!

這樣的畫面簡直不敢想象,李亨既然是奪位,那當然不可能去找李隆基商量,這事哪有的商量?

將鏡頭拉到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帶著自己的心腹埋伏在玄武門,靜靜地等待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到來。

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出現之後,他一見他們要跑路,趕緊追了出來,然後發生了一場惡戰,李建成和李元吉雙雙斃命。

為了一步到位,李世民在剷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又派尉遲敬德直接帶著人進宮控制了李淵。

當時李淵驚得直問尉遲敬德,哪個混賬東西在作亂?我沒叫你,你來幹嘛?

尉遲敬德怎麼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謀逆,秦王李世民已經派兵誅殺了他們,我奉命來保護你。

嘴上說的是保護,可實際上誰不知道是控制?

這時候的李淵就像被李二郎拿著刀架在了脖子上,他能怎麼辦?

當時還是裴寂、蕭瑀這些人腦袋轉得快,讓李淵趕緊向李二郎低頭,一邊定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謀逆之罪,一邊又誇李二郎幹得漂亮。

所以,李淵只能冊立李世民為太子,然後讓他監國,“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可李世民還是不滿足,所以才過了兩個月,他又跑去找李淵。

李世民:爹,當太子實在沒什麼意思,你看你能不能把位置騰出來讓我坐?

李淵:呃,二...二...郎,你...你...你說什...什...麼?好...好...吧,既然你覺得當太子沒意思,那皇帝讓你來當好了。

李淵能不答應,敢不答應嗎?顯然不能,更不敢,畢竟他已經處於李世民的控制之下,被刀架在脖子上,想不答應都難。

如果李淵不答應的話,他未必不會發生“意外”。

現在將鏡頭拉回到天寶十五年,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發生了,後來又發生了馬嵬兵變,然後才有了李亨的靈武稱帝。

李亨有沒有李世民那樣的條件,也像李世民那樣去找李淵“商量”,讓李淵主動答應退位讓賢呢?

顯然並沒有。

第一,李亨是在馬嵬兵變發生之後沒到一個月即在靈武稱帝,這也就是說李亨當時在靈武,並不在馬嵬驛。

第二,李隆基當時身邊還有心腹陳玄禮的保護,陳玄禮並不是李亨的人,這也就是說李亨不可能像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讓尉遲敬德控制李淵一樣,讓陳玄禮或者讓別人在馬嵬兵變中趁機控制李隆基。

所以,李亨想要取代李隆基登上皇位的話,只能選擇暴力篡位的方式,不可能去和李隆基“商量”,更不可能等李隆基同意。

倘若李隆基不同意的話,李亨豈不尷尬了?

不過,李亨這小子當時的運氣也很好,或者說他很算計,從安史之亂爆發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在算計李隆基了。

李亨的第一步,是趁亂獲取兵權,他成功了。

只有手裡掌握了兵權,他才有希望進一步掌握更多的權力,甚至取代李隆基,從而徹底避免步李瑛的後塵。

所以,他在掌控了兵權之後便實施了第二步,也就是一邊拉攏更多的人效忠自己,一邊又躲在背後推動馬嵬兵變。

當時保護李隆基的禁軍為什麼幹發動兵變?為什麼不怕李隆基將來找他們報復?說白了,他們是得到了李亨這個未來的皇帝的保證和承諾。

雖然史書對李瑁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但是他在馬嵬兵變之前一直跟在李隆基的身邊,馬嵬兵變之後又被特派去給李亨傳口諭,所以他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至少是站到了李亨這一邊。

李瑁是誰?楊玉環的前夫。

李瑁和高力士才去給李亨傳完口諭沒多久,李亨就敢直接稱帝,說明李瑁假借傳口諭之名向李亨傳遞更重要的信息。

李亨在收到了馬嵬兵變成功的消息之後,迅速做出了判斷和決定,直接撇開李隆基,在靈武稱帝。

因為經過了安史之亂和馬嵬兵變之後的李隆基,他的威信已經降到了最低,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邊緣。

這時候的李亨又恰好掌控了兵權,或者說他已經獲得了軍隊的支持,所以才敢這時候先斬後奏地稱帝。

李亨稱帝既成事實,李隆基也只能無奈接受,否則的話雙方必然會發生衝突,到時候還怎麼繼續鎮壓叛亂?

這一點,李隆基還是心知肚明的,他自己惹的禍,他只能自己扛,所以沒有再和李亨爭,雖然也不一定爭得過。


寧糊塗


【文殳子云】 安史之亂和馬嵬兵變後,太子李亨被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但鑑於本朝多位太子的悲慘命運,加上叛軍攻破兩京的形勢,在靈武文臣武將的支持下迅速即位,完成了一次貌似合法的“篡位”。


一、唐朝有內鬥傳統,李亨一直惴惴於心

1. 唐初多位太子命運悲慘

  • 唐朝宗室相殘似乎成了傳統。自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以後,萬人之上的太子說廢就廢、說殺就殺,至李亨共立太子十二位,順利登基的僅有五位,可以說是高危職業。唐玄宗最初所立太子為次子李瑛,但在二十二年後因武惠妃構陷,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被廢為庶人,不久賜死,給當時的李亨留下嚴重陰影。

  • 唐朝宮廷政變屢屢發生。除了玄武門之變,還有神龍政變,張柬之等舉兵迫使武則天退位並還政唐室;唐隆政變,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誅殺韋氏、武氏集團;先天政變,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及黨羽。這讓李亨感覺自己雖然坐在太子之位達二十年,但一直都沒有安全感,後來藉機在馬嵬坡串通兵變也就不足為奇。

2. 李亨受權臣嫉恨、玄宗猜疑

  • 宰相構陷。唐玄宗中年以後,聽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二人黨同伐異,堵塞言路,使朝政日漸紊亂。原太子李瑛被廢亡後,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而李林甫支持的是武惠妃兒子壽王李瑁(就是楊玉環的原配),因為擔心太子日後猜忌,便屢興大獄、動搖東宮。一是太子妃之兄韋堅案,李亨被迫與妻離婚;二是太子良娣之父杜有鄰之案,李亨又被迫與杜良娣離婚;三是曾任四鎮節度使的王忠嗣由玄宗撫養長大,自幼與李亨關係深厚,因可能入朝拜相,因李林甫讒言被奪取兵權,不久憤懣而死。而在上述過程中,楊國忠都是馬前卒,在李林甫死後又與太子明爭暗鬥。

  • 皇帝猜疑。在上述輪番衝擊中,李亨又不得不仁孝謹慎,避免給李、楊發現新的漏洞,加上駙馬張垍、內宦高力士的保護,太子之位始終未變,但自身經歷兩次婚變,身心蒙受巨大創傷,整日憂慮重重。對此,唐玄宗一方面不主動阻攔,藉此防止太子勢力過大,但限制處理範圍,未大幅動搖對太子的信任;另一方面主動撫慰李亨,在杜有鄰之案後,為他續娶恩人侄女張良娣,後來成為張皇后,但這估計很難改變李亨對他父皇的戒備和看法。

3. 馬嵬兵變是稱帝謀劃的重要一步

在平靜但又險象環生的歲月中,李亨終於等到了一舉解決問題的機遇,聽說玄宗要出逃長安時,立即與親信謀劃,並派飛龍禁軍出身的貼身宦官李輔國拉攏首領陳玄禮,對付共同政敵楊國忠。出發時,隨同禁軍3000餘人,其中李亨率領殿後的人馬就有2000人,其子廣平王和建寧王都在內。到馬嵬坡後,李亨借士兵騷亂之機,鼓動殺死楊國忠,又逼殺楊貴妃。在即將實施最後一步(可能是弒君)時,陳玄禮卻率軍轉向玄宗效忠,最終確保了皇帝安全。此種情勢之下,父子只得分道,玄宗入蜀,李亨北上,雖然前路未定,但如脫韁之馬,再沒人能制約他。

二、平叛為李亨稱帝提供了最佳藉口

1. 唐玄宗要對安史之亂負責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描寫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避難的詩句。唐玄宗聽取楊國忠錄用胡人的建議,讓安祿山擔任三鎮節度使,掌握精銳唐軍十五萬人,遠超朝廷直屬和各邊軍的力量,但安祿山與楊國忠相互猜忌,最終以誅殺他的名義起兵;安祿山起兵後,唐玄宗又聽信讒言,先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後迫哥舒翰出兵,導致人地兩失,戰爭形勢急轉如下。總之,唐玄宗要對安史之亂負大半責任。

及侈心一動,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而溺其所甚愛,忘其所可戒,至於竄身失國而不悔。——唐史 · 玄宗本紀

2. 諸王授勤王兵權,李亨先下手為強


唐玄宗與李亨分開之前,任命他為天下兵馬元帥,都統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使,同時任命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為山南東路黔中江南西路節度使,二十一子盛王李琦為廣陵郡都督、江南東路淮南道節度使,二十六子豐王李珙為武威郡都督、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節度使,讓他們去領實職。李琦、李珙都沒有赴任,只有李亨撫養長大的李璘前去,到達江陵後招募數萬兵士,在下屬勸說下生出自立之心,後帶兵順江而下並攻打廣陵,最終被擊敗。為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李亨需要率先稱帝,以免為他人做嫁衣。

3. 靈武文臣、武將支持

李亨與玄宗分開後,一路趕至靈武,掌握了距離關中最近的邊軍——朔方軍,同時六城水陸運使魏少遊、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簡金、關內鹽池判官李涵、河西行軍司馬裴冕、朔方軍將王思禮等一大批文臣武將輔助,當時遠離皇帝,除了李亨本身有意之外,眾人也要為自己打算,若是支持太子即位,肯定能夠獲得升遷封賞。在此情況下,裴冕等便以順應民心、統兵平叛為由,在沒有明詔的情況下,數請太子即皇帝位,隨後李亨便在靈武稱帝。

4. 平叛客觀需要,堅定軍心、民心

當時,儘管安祿山已攻克兩京,稱帝洛陽,但各地抵抗仍然不斷,河東節度使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屢次擊敗安祿山,顏杲卿在常山太守抵抗至死,張巡、許遠死守睢陽等,證明國難之時忠臣還是有很多的,同時安西、北庭兩大西北邊軍還未回救,回鶻等少數民族也需聯絡,這些都需要以唐政權的名義來統一指揮。

李亨在靈武即位,打出了平叛靖亂的大旗,極大鼓舞敵佔區的抵抗活動,逐步扭轉了安史之亂前期的被動局面。隨後,李亨調整作戰部署,任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調集安西、北庭一萬五千精銳邊兵,並向回鶻、西域各族借兵,短時間內重新壯大了官軍聲勢;同時,制定對敵作戰戰略,但因合理建議未被採納,初期作戰失敗,重新調整後勝利,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數年後兩京收復。

三、假稱“事急從權”,事後補報

1. 李亨稱帝過於著急,禮法不合

從當時形勢來看,李亨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確實具備調兵遣將的條件和職務,迅速稱帝的必要性不是很明顯;玄宗臨行之前,對眾人說,“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等善事太子便了。”到了劍南後對李亨派來問安的使節說:“朕早欲傳位太子,一切舉措,但教擇當而行,朕不為遙制”靈武至蜀中行程一兩月之間,大可等玄宗抵達後下旨,或者先行派人到蜀中請命,囊中之物的帝位也不差這數月。同時,按照古代傳位慣例,次年方才改元,而李亨稱帝后即改元“至德”。這給後人留下了諸多話柄,宋代史學家範祖禹評價說,肅宗至靈武稱帝,此乃“太子叛父”,是“不孝”。

2. 唐玄宗失去人心和軍隊,只得承認事實

當時,唐玄宗遠在蜀中,遠離平叛前線,鞭長莫及,身旁僅有扈從部隊數千人,而李亨已掌控所有官軍部隊,建立另一套獨立朝廷,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同時,玄宗既有黑歷史在身,遇到叛軍後倉皇出逃,在關中民眾數次以社稷勸阻後仍執意入蜀,留下李亨以作交待,天下民心逐漸轉移。所以唐玄宗在聽聞李亨稱帝后,只能被迫承認既成事實,只能派隨同宰相帶著傳位符寶及詔冊,補完手續了事。


結語:李亨在二十年的太子之位上,始終沒有安全感,認為只有當上皇帝才行,當機會來臨時,精密策劃、一舉成功,雖說外有形勢所迫,畢竟禮法不合,說是“篡位”也不為過。


文殳子


導讀:太子李亨是在一種極特殊的情況下進行的,太子李亨為求自保不得不與陳玄禮一起策劃了馬嵬驛政變。在處死政敵楊國忠後幾乎與玄宗反目的情況下哪裡還敢跟著去四川,就去了朔方的靈武。太子李亨沒有經過唐玄宗同意就稱帝也是出自多方面原因的考慮:1、李亨想趁亂稱帝,避免日後被玄宗清算。2、身邊下屬包含朔方節度使都想成為從龍之臣,李亨稱帝也好名正言順的指揮平叛大業。3、唐玄宗的昏庸導致人心盡失,風燭殘年沒有精力也無法主導沉重的平叛大業。所以從這三方面說太子李亨稱帝可謂順天應命,所以在靈武稱帝史稱唐肅宗。


其實唐玄宗有30多個兒子,太子之位應該怎麼也輪不到李享。唐玄宗長子臉部小時候被小動物抓傷無法承擔太子之位,所以二兒子李瑛作為了第一任太子。但是當時最受寵的武惠想立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太子,所以武惠妃串通李林甫百般陷害太子李瑛。最終導致李瑛以謀反罪被處決,結果隨著武惠妃去世壽王李瑁也沒戲了機緣巧合之下老三李享脫穎而出。


太子李亨百般隱忍才保住太子之位,馬嵬驛政變迎來稱帝良機。所以迅速稱帝才能避免被清算。

其實李隆基之所以選擇李享做太子主要是沒有什麼威脅:壽王李瑁有宰相李林甫的輔佐,這危急到了 玄宗的權力所以李瑁沒戲;李享母親地位低、在朝中沒有什麼勢力,所以相對安全才能做太子。

逐漸年邁的唐玄宗的太子就成了眾矢之的,李林甫作為壽王的支持者自然害怕太子登基後收拾自己。所以李林甫先下手為強,打算通過構陷廢除李享太子之位另立太子。李享多次險象環生才擺脫了困境,結果依靠楊玉環姐妹崛起的楊國忠也佔到了太子的對立面(楊國忠的發跡是從加入李林甫開始的,自然把楊國忠作為政敵)。

安史之亂爆發後由於唐玄宗、楊國忠君臣的亂指揮導致潼關失守,驚慌失措的李隆基已經沒有昔日的威風手忙腳亂的帶著太子、楊國忠等人逃亡四川。此時的太子李享必須要下決定了,因為仇人楊國忠是劍南節度使。一旦進入四川那麼自己的生殺予奪,甚至廢立都會操縱在楊國忠的手上。

所以太子李享與大將陳玄禮合謀發動了馬嵬驛政變,楊玉環、楊國忠兄妹被殺。此時太子李亨已經算是與玄宗撕破臉更不能去劍南了,所以安排老百姓利用輿論的力量讓自己留下與玄宗分開。

《新唐書·卷六·本紀第六》:十五載,玄宗避賊,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玄宗許之,遣壽王瑁及內侍高力士諭太子,太子乃還。

與玄宗分開後所謂討賊去哪兒呢?李亨來到了朔方的靈武,為了擺脫父皇可能的清算李亨在眾人的擁立下在靈武稱帝改元大赦天下。史稱唐肅宗,同時尊稱在西川的玄宗為太上皇。李隆基剛到四川就聽到了消息,好在沒有搗亂承認了唐肅宗稱帝的合法性。


唐玄宗晚年昏庸無能,安史之亂後昏招迭出讓叛亂形式愈演愈烈。崇信楊氏兄妹,人心盡失。

唐玄宗雖然把大唐帶入鼎盛,但是也初步形成了節度使藩鎮的雛形。晚年的李隆基識人不明,重用楊國忠這樣的無能之輩和野心家安祿山。偏聽偏信導致黃甫唯明、王忠嗣等名將以及前太子李瑛被構陷;安史之亂爆發後又胡亂指揮導致潼關失守、哥舒翰被俘,因此昏庸無能的晚年李隆基已經人心盡失。從老皇帝玄宗身上已經看不到任何平定叛亂的希望,所以當太子李亨稱帝后迅速獲得大家的擁戴。


大唐帝國危在旦夕,需要一位年富力強的君主指揮平叛大業。屬下期待成為從龍之臣也成為推動李享上位的理由

心驚膽戰的李亨來到靈武被迅速推上帝位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太子之位稱帝名正言順;跟隨李亨的下屬誰不想做從龍之臣獲得封賞?最重要的事安史叛軍勢如破竹,大唐帝國危在旦夕急需一位年富力強的帝王來指揮平叛大業。顯然老邁昏庸的唐玄宗已經無法承擔這樣的重任,所以太子李亨迅速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結果。



小結:

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唐的功臣也是大唐的罪人,烈火烹油的繁華以後就是長達八年的叛亂。安史之亂機會都是因為李隆基的縱容和偏聽偏信造成的結果,所以太子李亨迅速稱帝就成為了必然。無論是否提前告訴玄宗,太子李亨上位已經不可阻擋。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大唐40多年,前期英明勤於政事開創了唐朝盛極的時代“開元盛世”,後期卻荒廢朝政,寵信奸臣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幾乎將大唐王朝葬送。在安史之亂戰爭中,又錯估形勢,枉殺忠臣良將,接連丟失兩京,將他的無能和昏庸徹底的暴露在天下人的眼中,他的威望已經降低到自登基以來的最低點。面對叛軍的兵鋒,他又率先逃亡川蜀,絲毫沒有要收復失地的打算和決心,天下人已經對他失去信心,作為大唐的皇帝,實際上他已經失去統治這片土地的合法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李亨在機緣巧合下離開了唐玄宗,擺脫了猜忌心極強的父親掣肘後,他迅速的向唐軍主力所在地靈武奔去,顯示了他要領軍平叛挽救大唐的決心,這一舉動與率先逃亡蜀地的唐玄宗相比有天壤之別,這樣以來李亨就立刻得到天下人的擁護。加上他的太子地位以及天下人對唐玄宗的失望心理,眾將擁戴他繼位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樣就等於在天下人心中立下一面旗幟,讓眾將士以及天下百姓心中重新有了目標和信仰,而棄天下人獨自逃亡的唐玄宗,同樣已經被天下人所拋棄。表面上看太子李亨登基為帝有點不合法,但是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李亨的做法卻有合乎法理。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勢,必行非常之事,大唐危如大廈將傾,人心飄移,有能力有決心重新團結各路諸侯挽救大唐的人,就具備了最高合法性。太子李亨就具備了這樣的合法性。儘管他稱帝不符合正統程序要求。當時軍心民心已經不再歸唐玄宗,太子李亨能站出來,承擔起挽救大唐的責任,儘管這樣的局面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他這樣的舉動就已經贏得了軍民歸心,擁有了最高合法性。

雖然古代皇帝權力很大,但是對應地,他承擔的政治責任和決策責任也很大。一旦他的決策導致了嚴重後果,軍心民心和政治版圖會重新劃分,對應地他的實際和名義權力都會受到威脅。輕則大權旁落,重則部下反叛,有性命之憂,罪己詔都是不得不發。

唐玄宗在當時已經處在這樣去政治氛圍中,天下是他搞亂的,雖然在馬嵬坡殺了楊國忠縊死楊貴妃,想把天下大亂的責任推給他們二人,但是明顯是不成功的。這件事反映的情況是,當時天下人都是把這筆賬算在唐玄宗名下的,唐玄宗事實上已經權威喪盡。他的皇帝生涯受到重大挫折,或者不客氣一點說,已經結束了,剩下的是如何退場。

如果當時太子李亨不站出來,軍心民心就凝聚不到一塊,甚至會有唐軍將領自立為王的情況發生,到時候形勢會更加危急,叛軍有很大的概率會徹底覆滅大唐。所以當時的形勢要求太子李亨必須站出來,承擔原本屬於他父親唐玄宗的責任,這是當時最優的選擇。

唐玄宗也是成熟政治家,對於形勢也很清楚,儘管不情願但是捏著鼻子也要交出皇帝的權力。好歹上位的是自己的兒子,遠比讓安祿山稱帝強的多,自己以後還有還駕京師的希望,但是想重掌權柄那是不可能了。

明英宗朱祁鎮那是極特殊的情況,一來英宗代宗是同胞兄弟,復立在宗室和政治上不存在阻力,二來最重要的是景泰帝朱祁鈺沒有兒子,且自身病重命不久矣。所以唐玄宗根本沒有選擇,只能承認李亨的地位,這才重新把軍心民心凝聚到一塊勉強保住了大唐。

儘管唐玄宗有些不甘心,但是形勢已經不是他能掌控的了,屬於唐玄宗的禁軍在潼關覆滅後,他已經處於無兵無將可用的情況了,他要是不承認太子李亨稱帝,那他靠什麼來挽救大唐,難道靠高力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