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當沙俄問鼎庫頁島時,兵強馬壯的乾隆為什麼沒管呢?

迷戀不若寒暄


乾隆時期的沙俄也處於封建社會,遠沒有強大到可以跟乾隆的清政府相抗衡的地步。所以庫頁島壓根就不是乾隆給弄丟的,沙俄那個時候也沒有膽子跟乾隆叫板。

庫頁島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一直到康熙皇帝執政時期,與沙俄簽訂了邊境劃分的《尼布楚條約》,條約中明確規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光庫頁島就有1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地。如果不是迫於國內對抗噶爾丹的威懾,康熙皇帝的胃口可不會只有這麼小。

所以庫頁島在康熙皇帝時期,已經確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到了乾隆皇帝時期,沙俄也不敢染指庫頁島,所以不存在題目中,乾隆不管庫頁島的事情。庫頁島說到底也是東北的領地,是滿清的老家,乾隆怎麼可能連自己的老家都不要呢?

那麼庫頁島到底是什麼時候被沙俄給侵佔的呢?

1856年,英法聯軍對滿清王朝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使得咸豐皇帝連忙逃跑。結果圓明園被焚燒,無數奇珍異寶都被英法聯軍給搶走了。

1858年,沙俄強迫當時的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條約中規定,將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領地全部割讓給沙俄,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庫頁島,但是這件事清政府是不承認的,他們認為《璦琿條約》沒有經過咸豐皇帝的允許,所以是無效的。

到了1860年,這個時候的沙俄作為第二次鴉片戰爭居中調停的國家,趁著清政府被打怕了的情況下,強行奪走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在是喪心病狂。而且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正式的《北京條約》,當時簽字的是恭親王奕訢,由於清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怕了,而且咸豐皇帝本人也跑了,這偌大的北京城儼然成為了英法聯軍的天下。這個時候清奕訢只能請求沙俄出面調停,為此奕訢接受了沙俄的霸道條約,喪失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終於徹底丟失了庫頁島的領地。



庫頁島並沒有一直落在沙皇手裡,日本也想分一杯羹。

因為經歷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逐漸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而庫頁島是距離他們比較近的領土,所以他們趁著俄國內部發生了革命,帶兵佔領了庫頁島全境。1918年到1925年,這七年時間,庫頁島是被日本佔領的。不過伴隨著日本戰敗的消息傳入蘇聯,庫頁島再次被蘇聯佔領全境。此後庫頁島一直都被俄羅斯所佔領。

但是對於庫頁島南部主權的問題,日本和俄羅斯之間,曾經爭論不休,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

因為俄羅斯的強大,所以日本目前還不敢對庫頁島動手,可是未來會怎樣,誰又能知道呢?庫頁島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是被這些列強用強盜的方式強行奪走的,所以庫頁島的故事遠沒有結束,那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地的故事也遠沒有結束。我相信終有一天,這些領土將會重新回到中國的懷抱。

總結:所以乾隆是不會背這個鍋的,他當時忙著征討新疆的大小和卓,忙著打三次緬甸戰爭,但是對於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他絕對不會視而不見。


江湖小曉生


庫頁島,俄羅斯稱之為“薩哈林島”。在大清王朝的版圖上,庫頁島屬於大清王朝的領土,也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大島。庫頁島在大清王朝前期屬於吉林將軍轄區。



當時的吉林將軍轄區之大,從今天的遼北一直到外興安嶺以南包括庫頁島,南北距離長達萬里,又是北方極寒之地,人煙還十分稀少。除了守邊的披甲人,就是發配邊疆的犯人。

並且,清朝政府認為這裡是他們的龍興之地,對於中原人而言,此處是絕對的禁區。所以,當時把中國遼闊的東北地區當做自己的家園的,只有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



於是,清朝規定奉天、吉林、黑龍江三位將軍每五年進行一次巡視。可那裡真的是天高皇帝遠,這些將軍們真正有沒有進行巡視,巡視到了什麼地方,皇帝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只能通過他們的摺子得知他們的情況。

所以,很多吉林將軍根本就沒可能上庫頁島進行巡視,能派個九品武官上島就很不錯了。而且,基本是五十年才派一次。結果,清朝的官員到庫頁島一看,生活在庫頁島北邊的是俄羅斯人,生活在庫頁島南邊的是日本人。



所以,這裡完全就是清朝政府鞭長莫及的地方,而且就算如此,吉林將軍也不會把實情稟報給乾隆,只要沒開戰,吉林將軍就可以一直隱瞞過去。因此,俄羅斯問鼎庫頁島,乾隆根本就不知道。


傅斯鴻


1996年一個俄羅斯學者在庫頁島發現了一塊石碑
上面刻著奇怪的對聯
俄羅斯學家搞不明白就找到我國學者來幫忙
我國學者只看了一眼
就低聲對著身邊的同事說

乾隆顏面盡失啊

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這個石碑是乾隆七十大壽時命人立起的

上面的對聯正是

七旬天子古六人,五代孫曾餘一人

我們都知道乾隆自稱十全老人

在他七十歲的時候

深覺自己命數長久

並且功蓋三皇五帝

就讓人在國土的最南、最北、最東、最西四個方位

都立了這樣一塊石碑

但事實上在乾隆末年

清朝社會矛盾和政治腐敗就已見端倪

並且愈演愈烈

但乾隆還是自認為身處盛世

不在乎底層的暗流洶湧

再加上後來的皇帝也沒有從來來往往的外國使臣那

發現他們國家的驚人變化

從而認清自己身上的重擔

清朝漸漸無力迴天

於是在康熙時期通過《尼布楚條約》

被明確劃分為我國領土的庫頁島

漸漸受到強敵入侵

16世紀末,俄國向外擴張

越過外興安嶺,進入清朝邊境

康熙皇帝命令清軍和沙俄進行了多次戰鬥

犧牲眾多才得以保衛國家疆土

乾隆末期卻急於鎮壓國內的起義

對沙俄和日本入侵庫頁島的行徑視若無睹

後來俄羅斯方面趁著清朝國弱

迫使黑龍江駐守將領簽訂條約

將清朝北方大量領土割讓給他們

1860年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烏蘇裡河流域40萬平方公里

被俄羅斯帝國瓜分走

庫頁島,這塊在歷史上一直歸中國所有的領土

不僅面積廣大,各種資源也非常豐富

但它現在已經為俄羅斯所有

讓國人忍不住痛惜

乾隆一心想表彰自己的功績

非常自得地立了四塊石碑

自覺前無古人

不想這石碑早就在侵略者的入侵中深埋地底

隱患還是在他在位時就出現了的!


大國曆史記


雖然清朝的領土面積很大,但不得不說在古代很多時候領土的定義並不像現在這麼嚴格,分的清清楚楚,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在清朝,名義上的領土面積西達蔥嶺,西北至巴爾喀什池北岸,東北到大興安嶺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範圍。(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就領土四至來說,基本上清朝只是有名義上的統治權,比如說眾所周知的庫頁島,按照清朝的行政區劃,這庫頁島本來是吉林將軍但不得不說庫頁島與大陸隔著一個韃靼海峽呢,去行使管轄權的話有點得不償失。

也不能說得不償失,主要有點費心勞神不划算,吉林將軍做為封疆大吏,按道理來說過年過節的時候是要到這些蠻荒之地轉轉的,宣示一下主權,但是吉林將軍到底去沒去其實誰也不知道,反正每年都有巡視報告交到北京的皇帝手中。


等到了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末,沙俄人來到了島上,不久日本浪人也來到了島上,經過博弈,沙皇俄國佔據了庫頁島北部,日本則佔據到了庫頁島南部,當然,庫頁島上本來也沒多少人,當地的赫哲人照樣給清朝上貢。

只是沙皇俄國的侵略步伐卻愈來愈緊,當然隔著大海,而且深處東北極其偏遠的地方,有什麼風吹草動並不能牽動清朝統治者的神經,因為庫頁島在清朝的疆域版圖內,基本上處在可有可無的境地。

按照清政府的理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就是一根雞肋,乾隆帝畢其一生都在西南邊疆發力,往北的苦寒之地,東北龍興之地無憂,再往北以至於外興安嶺以北,乾隆帝等人根本不可能認識到其重要性,按照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能耕作的土地,重要嗎?


歷史三日談


沙俄和日本幕府是從什麼時候佔領庫頁島的?清朝政府真的對此毫不知情嗎?庫頁島是東北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島。沙俄在佔領庫頁島的時候,其實是在清嘉靖年間。早在乾隆時期庫頁島其實就已經被外國勢力所注意,但這一時期主要是日本幕府,日本幕府雖然實施閉關鎖國政策,但並不代表日本真的關起門來對天下和周邊局勢真的一無所知。其實清朝對庫葉島的管理比沙俄和日本幕府都更早。這個相當於兩個臺灣島的島嶼坐落在東北亞地區,人口稀少,但是清朝依然對庫頁島保有實際的統治權和所有權。



當時島上面的各種資源人口和土地數目都有明確的記載。但是這個記載並不是真實的行政管理,而是每年向朝廷所交納貢品數目的定額。島上的人口其實並不多,在巔峰時期也不過1萬人。後來又由於島上人口太少,繳納的貢品實在太少,之後就不再做細緻的統計。在近代開始以前清政府對外東北地區的重視程度,其實還是很高的。否則也不會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雖然尼布楚條約使得清朝在外東北的領土範圍有所縮小,但是清朝也很聰明,它將外東北所有能夠農耕的地區全部佔領。對於無法有人長期居住的領土劃給了沙俄。直到此時,其實沙俄一直不知道這個島嶼的存在。直到康熙皇帝想要測量全國最準確的地圖時派的基督教會的傳教士,在黑龍江入海口處證明了這個大島的存在。



日本雖然知道這個島一直存在,但是自己一直沒有足夠的國力和兵力去佔領這個島嶼,同時也害怕與大陸帝國發生衝突,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沒有染指這一地區。乾隆駕崩嘉靖皇帝繼位之後島的爭端才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當時的日本幕府偷偷在庫頁島設立稅務機構。但時間不久就被沙俄派來的官員據為己有。雙方也打了一場不大不小的仗,由於俄國當時在遠東地區的實力較弱,所以日本幕府取得勝利,此後不斷對庫頁島加強管理。當然,這種管理也是一種偷偷摸摸的情況,畢竟清朝對於這個邊疆地區並沒有那麼重視,只要正常的稅收上交,清朝就不會管庫頁島最近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庫頁島島上俄國和日本發生的這一場小規模的戰鬥。



也就是說庫頁島的具體情況清朝根本就不知道被日本幕府佔領,清朝也不知情。但就在清朝不知情的情況之下,日本和俄國在19世紀爭奪了50多年,這早在鴉片戰爭前就已經開始。但當時雙方都比較害怕清朝,畢竟當時的清朝還不像之後那樣懦弱。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對庫頁島的佔領都是以一種極為低調的形式進行的,直到咸豐年間,俄國公開將庫頁島劃入俄國版圖,並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將庫頁島以及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給俄國。對於清朝而言,對庫頁島的統治採取羈縻制度,不派兵駐守不移民,只是通過稅收的方式進行極為鬆散的行政管理,同時庫頁島的面積很大土著居民又很少,所以土著居民對於清朝而言作用並不大,只要按時交納一小部分的稅收清朝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管。



而日本幕府和沙俄在18世紀末就開始在庫頁島上進行爭奪。初期只是建立一些殖民據點,之後逐步搶佔島上的領土面積最終完成對庫頁島的佔領。


世界史圖鑑


沙俄蠶食庫頁島,是發生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的事情,不是乾隆時期。很多網文說沙俄在乾隆時期就吞併了整個庫頁島,而乾隆皇帝不知情,這屬於典型的胡說八道。因為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對這個說法進行佐證。

事實上,乾隆在位期間確實有一個國家對庫頁島進行了局部領土蠶食,但是這個國家並不是沙俄,而是日本幕府。



先介紹一下清朝對庫頁島的管理,以及清朝皇帝對庫頁島的認知度。

庫頁島的面積相當於兩個臺灣島,但是人口非常少,屬於典型的地廣人稀地區。很多人說清廷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這裡對此類言論進行闢謠——清廷知道庫頁島的存在。

因為根據清代文獻的記載,庫頁島上的居民數目都是有統計的。根據管轄庫頁島的三姓副都統衙門的數據統計,截至雍正十年,庫頁島上的原住民分為兩個民族:

生活在庫頁島北部地區的庫頁費雅喀人,分為6姓,合計148戶。

生活在庫頁島南部地區的庫頁人更少,只有17戶人。

庫頁費雅喀和庫頁人兩者加起來,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的規模。

如果將黑龍江下游地區,也就是與庫頁島隔海相望的大陸土著居民也計入,總計約兩千多戶人家,一萬多人口。



不過,清廷對庫頁島居民進行人口統計,目的不是為了對島上進行行政化管理,而是為了確定庫頁島居民每年向朝廷進貢的具體數目。因為島上的居民都會獵貂,島上居民每年每戶都會向朝廷進貢一張貂皮。

因此,清廷對庫頁島土著居民的統計,其實統計出來的數據並不準確。清廷只是統計了島上向朝廷納貢的戶數,而那些沒納貢的人,自然也就不統計了。

除了統計庫頁島上的居民戶數外,清廷還會與島上居民實行聯姻。拉進清廷與島上居民的關係。

清廷割讓外東北地區之前,外東北地區的那些土著部落(包括庫頁島)與滿族的關係十分密切。畢竟關外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屬於清廷的後花園。

為了鞏固後方,防止後院起火,清廷鼓勵外東北地區的土著與滿族聯姻,甚至娶宗室女兒為妻也可以。

特別是在乾隆、嘉慶兩朝,這種政治聯姻達到了鼎盛。清廷出嫁的宗室女兒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皇家血脈,而是民女代嫁,多數是滿洲八旗的賞奴之女。但是就算如此,聯姻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為每一樁婚事都必須由皇帝親自批准才行。在確定婚事後,庫頁島的土著來京娶親,清廷會在來往的驛站派牛車一輛、官兵兩人沿途進行護送,並且沿途的伙食全包。到京之後,禮部還要在京城舉辦宴席款待。以彰顯朝廷對外東北地區百姓的恩寵和重視。

由此可見,清廷對外東北地區的重視是非常高的。而網上有人居然說乾隆皇帝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這簡直就是張口就來。乾隆或許不瞭解庫頁島上的具體情況,但要說他不知道庫頁島,這就有點過分了。




說完清朝和庫頁島的關係,下面再說說日本和沙俄對庫頁島的蠶食。

其實,沙俄最早並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當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清廷沒說,沙俄的探險隊也沒有上過島,所以沙俄方面一直都不知道還有庫頁島的存在。

一直到《尼布楚條約》簽訂二十年後,由於康熙皇帝要測量全國的版圖,便派了三位耶穌會的修士去測量。這個時候,這些西方來耶穌會士才得知黑龍江的入海口處有個一個大島的存在。

但是,清朝測量的結果對西方人保密。因此沙俄人還是不知道庫頁島的具體情況。

大約在乾隆三年左右,一名負責探索日本航線的沙俄中尉什潘別爾克從日本蝦夷人處得知了庫頁島的存在。直到這時沙俄人才搞清楚了庫頁島的具體位置。但是庫頁島的詳細情況,沙俄人還是不清楚。

又過了大約五十年,法國航海家拉彼魯茲對黑龍江口和庫頁島進行了勘察。他的勘察資料被沙俄人看到後,俄國才弄清楚了庫頁島的具體情況。但是這時已經是乾隆五十三年了。

公元1799年,乾隆駕崩。這一年,沙皇俄國批准成立“俄美公司”。這個公司成立的任務是鞏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區的領土,以及奪取黑龍江入海口和庫頁島地區。

七年後,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的軍官赫沃斯托夫率領俄國的艦隊在庫頁島南端的久春古丹襲擊了日本幕府設在庫頁島的稅務所,並焚燒幕府的倉庫。然後悍然宣佈將庫頁島收歸俄國所有。

第二年,這件事情被江戶幕府得知。於是幕府大將軍派代表趕赴庫頁島,並命令仙台及會津兩藩派兵駐守庫頁島,驅趕俄國人,最終俄國人被幕府派兵給趕跑了。

說到這裡,有些人可能看糊塗了。庫頁島不是中國的嗎?為什麼沙俄登上庫頁島後,第一個對手是日本人?清廷哪去了?

這個問題,要先扯出日本人。



早在明末崇禎皇帝時期,日本幕府松前藩的藩主松前公廣,就知道了庫頁島的存在。

那麼,日本幕府為什麼會在明末清初就知道庫頁島的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的北海道離庫頁島的最南端很近!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北海道的宗谷海峽,用眼睛都能看到庫頁島。

日本幕府在平息北海道後,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庫頁島的存在。

所以早在明末清初之時,日本幕府就發現了庫頁島,並且先後幾次派人去庫頁島上勘察風土人情,然後再在島上建立了臨時性的漁民居住所,與當地的愛努族土著居民進行皮貨貿易。

由於庫頁島很大(兩個臺灣島),而島上的居民又很少(一千多人),並且清廷也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軍事化管理)。

因此,清廷到了嘉慶時期,依然沒有搞清楚庫頁島的具體情況。比如庫頁島有大多,島上除了向朝廷納貢的土著之外,還有多少土著?這些關鍵信息,清廷都不知道。

所以,當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庫頁島南端進行武力火拼時,朝廷自然也就搞不清楚島上的具體狀況了。

不是清朝不想管,而是清朝當時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



日本幕府和沙俄為了庫頁島翻臉後。日本幕府發佈了一條“俄船驅逐令”,指令日本沿海各地的領主:“今後無論在何處海面發現俄船,應即嚴加驅逐,如敢靠岸,應迅即逮捕或處死。”

俄國人因為日本人的干擾,對蠶食庫頁島的行動,再次被延遲了幾十年。

到了咸豐元年,清朝國勢日衰,沙俄的涅維爾斯科伊便不再隱藏吞併庫頁島的野心,率俄軍在達庫頁島北部的庫艾格達岬登陸,並在那裡升起了俄國國旗,將整個庫頁島全部劃入了俄國的版圖。

八年後,俄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清政府正式將庫頁島割讓給沙俄。於是,庫頁島也就正式被沙俄給侵佔了。

綜上所述,清朝對庫頁島的統治,其實是一種羈糜制度。朝廷並不派兵駐守,而是用納貢和聯姻的方式籠絡島上的土著。

但庫頁島的面積很大,而土著居民又少。並且土著居民也不是都向清朝納貢。因此清朝在庫頁島的統治基礎其實很薄弱。

當日本幕府派專人在庫頁島南端設立殖民據點時,號稱擁有庫頁島主權的清廷並不知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嘉慶在位時期,情況也沒有得到改變。

沙俄人在得知庫頁島的信息後,也在嘉慶在位時期向庫頁島發動蠶食。但是,俄國人的首要目標不是清控庫頁島,而是日本幕府在庫頁島的殖民據點。

因此,說沙俄蠶食庫頁島,乾隆不管,這是不對的。因為沙俄並沒有在乾隆在世時對庫頁島進行蠶食。並且,清廷真正能控制的庫頁島其實也不大。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島的南端大打出手,清廷竟然一點也不知道。這種閉關鎖國,我相信就算乾隆在世,估計他也一樣不知道庫頁島的實際情況。


Mer86


我們都知道,庫頁島如今歸屬於俄羅斯,而它曾經是大清王朝的勢力範圍,那麼庫頁島是什麼時候被俄羅斯奪取了的,而當時的大清王朝為什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難道是因為實力不夠嗎?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庫頁島早就被沙俄暗搓搓的拿下,但是當地居民仍然繼續向清朝廷繳納貂皮,這得益於清朝的“貢貂賞烏綾”制度,但清朝廷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庫頁島的控制。

實際上,如果我們翻開史書找到當時俄羅斯人開始侵佔庫頁島的時間線,我們會非常驚訝的發現,當時正是乾隆年間,乾隆年間是個什麼概念,說明那個時候正是萬國來朝的康乾盛世啊!這個時候的清政府正好應該是那種兵強馬壯的形象啊,怎麼看怎麼不應該一點反應都沒有呀。

然而,清政府卻就是一點反應都沒有,似乎渾然不覺庫頁島的重要性?這其實也不能怪清政府,因為那個時候的清政府上下都沒有人覺得小小的庫頁島有什麼重要的價值,更何況,庫頁島是否被入侵清政府中樞還不一定知道呢!

不少人可能對此並不相信,覺得按照常理來說,清政府的官僚們怎麼可能會對這麼大的事情欺上瞞下呢?然而這種事情實在是常態,別以為封建王朝的管控力有多高,很多時候的封建王朝的最高中樞極容易被下屬糊弄。

在當時庫頁島的歸屬上就很能看出來所謂的欺上瞞下的腐朽套路——理論上庫頁島屬於吉林將軍的管轄,按照大清的律法應該五年巡視一次,可實際上吉林將軍十年都未必去一趟偏遠苦寒的庫頁島。

這也難怪人家吉林將軍欺上瞞下,實在是庫頁島對於吉林將軍來說過於偏遠,且朝廷也沒有安插什麼靠譜的檢查機制,更何況這地兒朝廷也沒認真重視過幾次,不但沒有設置過軍隊駐紮點,連設置官吏的興趣都沒有,所以很多年過去了,可以說庫頁島上只有當初的那些土著人,大清國的官府勢力始終不曾存在過在庫頁島上。

這也就算了,那麼如果我們開一個極大的腦洞,說大清的吉林將軍要是突然靈機一動要去按時巡查了,發現在1789年後沙俄入侵逐步佔領了庫頁島這一事實後,在奏明乾隆後,會不會被乾隆下令平定呢?如果乾隆及時參與,庫頁島是不是就未必就能從中國的版圖中離開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幾年乾隆自己也歲數不小了,上了年紀的乾隆開始昏聵無能,不但此時的大清已經開始江河日下,甚至吏治也開始以極快的速度敗壞下去,加之此時大清還面臨來自南方以及西北方向的各路叛亂——臺灣、西藏、越南、緬甸都發生了戰事。

對於北方的庫頁島,就算乾隆一清二楚,那也只能是無暇照顧,因為對於一個老大帝國來說,同時進行多線戰爭無疑極容易動搖國本,再者對於一處可有可無的島嶼,乾隆的性格來說,大概是不會為此大動干戈的,因為從本意來說,他一直秉承的是天朝地大物博理念。

而且我們從安南之役以及兩次遠征廓爾喀也能看到,清朝軍隊武備廢弛的程度那叫一個觸目驚心,遠遠談不上什麼兵強馬壯。乾隆的爺爺輩,康熙當年在康熙年間和沙俄交過手,結果大家臉上都不是很好看——沙俄的數百亡命之徒在數萬大軍的攻打之下,最後還是通過圍困的手段,這才結束戰役。

所以,如果乾隆貿然發動對沙俄的新一輪交戰,結果是什麼樣子也未可知,對於好大喜功的十全老人,自然不會因為“庫頁島”這種蠅頭小利而冒險去“擅起邊釁”。


無筆


乾隆對領土的模糊。

清朝對庫頁島的管轄從後金政權開始,屬於朝貢關係。清朝在當地設置族長,當地定期繳納貂皮作為貢賦,清朝贈送賞賜,以示“皇恩”。不過清朝對這樣的朝貢關係並不重視,禮部曾奏曰東北亞各“部落人民進貢,應送至寧古塔,照例宴賞遣回”,當然“有欲赴京者——從其便”。

在統治力度上,為防備俄國,清朝在東北設置吉林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庫頁島屬於吉林將軍下轄。在雅克薩之戰中,清朝曾號召庫頁島當地居民拿起武器,反抗俄國遠征軍。但到清朝中期後,由於路途遙遠,清朝很少派人巡視庫頁島,這給俄國滲透提供機會。雍正時期,庫頁島遭到俄國遠征軍的騷擾,當地居民甚至把徵收貂皮的清朝官員當作是俄國遠征軍,發生誤殺事件。乾隆時期,俄國對庫頁島的滲透更加嚴重,相比之下,乾隆甚至都不知道庫頁島是不是清朝疆域。

從18世紀中期開始,清朝逐漸失去對庫頁島的控制,到19世紀50年代,《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將庫頁島和烏蘇里江以東這一大片區域全部割讓給了俄國。


五味社


俄羅斯第一次宣佈庫頁島是其領土的時間是在1806年10月10日

當時俄美公司軍官赫沃斯托夫襲擊日本松前藩在庫頁島南部的久春古丹。在襲擊之後,俄羅斯人宣佈庫頁島是其領土。

1806年是嘉慶十一年。當年奧斯曼帝國在法國拿破崙一世的支持下,發動了第七次俄土戰爭,以奪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英國、俄羅斯、普魯士組成第四次反法聯盟;荷蘭王國成立;神聖羅馬宣告滅亡。

題主所說的俄羅斯人在乾隆時期進入庫頁島,應該是指1742年乾隆7年俄羅斯探險者舍利京克勘探幾乎整個庫頁島東海岸的事情。

日本和俄羅斯在庫頁島上的紛爭,從1806年俄羅斯艦隊襲擊日本的久春古丹之後才開始的。俄羅斯也是之後才正式在庫頁島殖民。乾隆時期,俄羅斯只是發現有庫頁島的存在而已。

庫頁島照片

庫頁島名稱的來源

庫頁島最早的名稱來源是唐朝。《新唐書》中的這段記錄就是對庫頁島記錄:

“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設,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

黑水即是唐玄宗時所設置的黑水府;

窟說(音悅)部或屈設部,就是庫頁島的意譯。

庫(俄語кур、英語kur)是阿伊努語人的音譯,是阿伊努人的自稱;

頁(俄語ил、英語il)是古阿伊努語地的音譯,在今天的阿伊努語中是陸地或岸的意思。

庫頁,或窟說(俄語Курил、英語kuril)在阿伊努語中的意思是:吾等人的陸地。

俄羅斯人把千島群島稱呼為庫頁群島(Курильские острова),而把庫頁島稱呼為薩哈林島。薩哈林,是來自滿語ᠰᠠᡥᠠᠯᡳᠶᠠᠨᡠᠯᠠᠠᠩᡤᠠᡥᠠᡩᠠ(sahaliyan ula angga hada)意思是黑江嘴頂。薩哈林(俄語Сахали́н),就是滿語黑的音譯。

日本稱呼為樺太,是在阿伊努人對庫頁島的稱呼(kamuy-kar-put-ya-mosir,意思是:神在河口創造的島)中,以kar-put發音的日文からふと的漢字翻譯。

庫頁島,在唐朝時的稱呼為窟說,元朝時為骨嵬,明朝時為苦兀。

庫頁島土地,北平原南山地,俄羅斯佔據先機


中俄日三國的庫頁島爭端

1、最早在庫頁島的原住民是阿伊努族和尼夫赫人、通古斯人,以漁獵為生。

2、唐朝時,庫頁島歸附靺褐,因此才有《新唐書》所記載靺褐窟說部的記錄。

3、金朝時,庫頁島屬於金朝管理。

4、元朝時:1264年蒙古帝國派遣3000人攻打庫頁島;1284年庫頁島反元;1285年元朝在奴兒干設置東征元帥府,加強對黑龍江下游和庫頁島的管理;1308年庫頁島臣服元朝,並上貢;1368年,元順帝北逃,不再管理庫頁島。

5、明朝時:1412年,明朝在庫頁島北部設立囊哈兒衛、中部設立波羅河衛、東部設立兀烈河衛,隸屬奴兒干都司;1434年,明朝正式廢棄奴兒干都司,放棄黑龍江一帶的管理,包括庫頁島。

需要說明的是:明朝在黑龍江一帶的管理,全部都是依靠海西女真人、王振和曹吉祥手下太監亦失哈進行管理。明宣宗廢除奴兒干都司後,亦失哈在土木堡之變後也沒有了消息。

藍色線條表示亦失哈船隊的路線

6、清朝時:1616年努爾哈赤派兵降伏庫頁島;清朝建立後,庫頁島先被歸為寧古塔副都統管理,1715年後被劃歸三姓副都統管理;1709年康熙帝在派遣三位耶穌會修士測量全國版圖,修士得知庫頁島的存在後,於1710年派遣滿人測量隊去庫頁島測量。

7、日本:1635年日本松前藩派遣村上掃部左衛門巡視庫頁島,此後又在1650年、1689年、1700年三次派遣家臣巡視庫頁島;1644年,松前藩在繪製日本全國地圖時,首次將北海道和庫頁島納入日本領土;1679年,松前藩在庫頁島南部建立久春古丹,開始殖民,並和阿伊努族進行貿易;1785年,江戶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鐵五郎等五人分兩路勘察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得出結論:庫頁島以北是大清領土。即 日本正式認為庫頁島是他們的領土。

8、俄羅斯:1689年俄羅斯和大清簽訂《尼布楚條約》時並不知道庫頁島的存在。1738到1739年探索日本航線的俄羅斯中尉什潘別爾克才從蝦夷人得知庫頁島的存在;1742年俄羅斯人舍利京克勘探庫頁島東部海岸;1799年俄羅斯成立俄美公司,以鞏固北太平洋地區和奪取黑龍江口、庫頁島;1806年10月10日,俄羅斯人赫沃斯托夫率領艦隊襲擊日本在庫頁島的久春古丹,並宣佈庫頁島屬於俄羅斯。

庫頁島風光


日本和俄羅斯的庫頁島爭奪:

1807年,日本江戶幕府派遣遠山景晉到庫頁島,並宣佈庫頁島歸幕府管轄,又要求仙台和會津兩個藩派兵駐守庫頁島,直到1814年才將庫頁島給回松前藩管理。

1808年,日本江戶幕府發佈“俄船驅逐令”,要求將在 任何海面上所發現的俄羅斯船隻,都必須驅逐,如有停靠的,一律逮捕或處死;同時,江戶幕府還派遣最上德內等勘察庫頁島,松田傳十郎在庫頁島最西部建立“大日本國國境”的標界。

1850年8月1日,俄羅斯的涅維爾斯科伊進入庫頁島北部,升起俄羅斯國旗並宣佈:

“現在阿穆爾河口、薩哈林和韃靼海峽沿岸地帶已納入俄國版圖,它們不可侵犯並受到武力保護。”

1852年俄羅斯派遣普提雅廷到日本進行談判。

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俄美公司佔領庫頁島,並命令涅維爾斯科伊在庫頁島東、西地區各建立一個哨所。涅維爾斯科伊在庫頁島東岸建立一個哨所。

1854年,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戰爭而從庫頁島撤兵。

1855年俄羅斯和日本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約定:千島群島擇捉島以南歸日本,以北歸俄羅斯,庫頁島維持原狀不變(即南日本北俄羅斯)。

1856年,俄羅斯趁英國和法國進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機會,重新駐兵庫頁島。

1859年,俄羅斯遠東總督姆拉維約夫率領9艘軍艦到日本,要求日本同意俄羅斯佔有這個庫頁島,但被江戶幕府拒絕。

1860年,俄羅斯以調停之功為由,要求大清承認《璦琿條約》的有效性,並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予以確認,割佔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外東北。

1875年,日本和俄羅斯簽訂《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俄羅斯用北千島群島交換日本的庫頁島南部,於是俄羅斯佔據整個庫頁島,而日本佔據整個千島群島。

1905年日俄戰爭俄羅斯戰敗,俄羅斯被逼割讓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的土地給日本,俄羅斯只佔有北緯50度以北的庫頁島土地。

1918年十月革命,日本出兵佔領整個庫頁島。

1925年日本和蘇聯在北京簽署《日蘇基本條約》,日本歸還北緯50度以北的庫頁島土地給蘇聯,但蘇聯這庫頁島北部的石油和煤炭開採權利讓渡給日本45年,即北庫頁島利權,直到1944年日本為了不讓蘇聯出兵才歸還這些權利給蘇聯。

1945年蘇聯出兵佔領庫頁島,並於1946年宣佈為領土。

1951年日本在舊金山和會上放棄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的權利,但由於蘇聯不參會,蘇聯能夠享受日本放棄權利的權益,具有爭議。


總結

大清之所以失去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外東北,原因在於從唐朝就開始了的中國曆代王朝對東北的傳統政策:僅僅是名義上進行管理,實質上是放任不管!

負有管理外東北的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對於東北的管理熱心程度,遠遠不如明朝的一個太監——亦失哈!

亦失哈在黑龍江的9年探險,可以說是清朝和之前歷代王朝在東北最為積極的勘探記錄。沒有之一。

大清在割讓外東北時,雖然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困頓,但根本上還是因為外東北這片土地基本上都是傳統的野人女真之地的緣故——荒蕪之地,要來何益!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我們大都知道庫頁島曾是中國的,且長期屬於中國;也知道這個大島,連同它毗鄰大陸的大片土地,今日早已不屬於中國;卻不知道庫頁島於何時、以何種方式離開時了中國。

翻閱大量相關文檔文獻後,筆者發現,庫頁島的離去,並非始於沙俄19世紀中葉開始的遠東擴張,而是在清乾隆、嘉慶年間與母體的漸行漸遠。

從努爾哈赤開始,清朝統治者就將東海地區當做本民族的後院,所謂“生女真”“新滿洲”,皆包括此一地域。而早期派兵搜擴丁壯,招攬歸順部落,都使得這裡的人煙更為稀少。

清兵入關後,滿人一批批移居溫柔富貴的中原花花世界,東本根本之地尚且空虛,更何況極邊緣的赫哲、費雅喀?更何況荒涼苦寒的海島?

康熙雖然對庫頁島有較多關注,建立賞烏林和進京納婦制度,但也是以羈縻為主,並非嚴格有效的行政管轄。而據現有史料,進京納婦多在大陸地區,庫頁島居民未見其例;多在康雍兩朝,乾嘉逐漸減少,道光後似乎便沒有了。

貢貂和賞烏林制度曾經是有效的,但也是脆弱的。這種近似對待外藩的歲貢制度,雖然秉持“厚往薄來”的原則,在朝廷看來如同恩賜,卻從不考慮部族首領的感受。一些辦事官員顯得盛氣凌人,歲數很高的族長們不得不向年輕官員叩頭行禮,心中也會有怨氣。

康熙曾授命編繪《皇輿全覽圖》,將庫頁島列為開篇第一幅,豈能說不重視?可所措置十分有限。沒有在該島做更詳實的地理勘察,沒有對島上族群做充分人口調查,沒有建立行政機構和派遣軍隊駐守,基本上聽任島上自生自滅。究其原因,大約還在於清廷對東北雖懷有深情,但也知道其其後嚴酷,生活條件艱苦,遼陽盛京一帶尚且如此,數千裡外冰海中的庫頁島自不待言。

到了乾隆年間,漫長的西部、南部邊疆地區屢有戰爭,先後發生了大小金川、準葛爾、回疆、苗疆、臺灣大規模戰事,而北方尤其是東海地域始終比較平靜。朝廷仍不斷在此地徵調兵員,遷徙部民往新疆等地戍守,仍是年復一年地接受歲貢和賞烏林。貂鼠皮毛在內務府大庫已經堆積如山,而朝廷頒賞的烏林花費很大,籌集和發運貯存十分不易,已經成為了一種經濟負擔。

庫頁島上的居民從雍正十年開始納貢,原先有一百四十六戶,數年後增加兩戶。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大學士傅恆上折,提出將庫頁島貢貂以一百四十八戶永為定額。作為首輔和首席軍機大臣,傅恆關心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和經費節儉,且貢貂與賞烏林數十年不變,加以調整實屬必要。但目標應是更切實有效的官吏,應該是更多的民戶繳貢與接受賞賜。

這一百十八戶不是所有家庭,只是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南部的阿伊努族人並沒有包括在內。傅恆不去為通島整體發展計,而是生怕貢貂戶數不斷增加,理由寫得明白,卻是匪夷所思,同樣匪夷所思的是,乾隆當即就批准了這一奏議。

封建王朝多會有一個鼎盛時期,極盛時的明清兩朝,行政與聲教都曾達於庫頁島,然而比較起來,清朝的重視似乎還不如前明:明朝選擇在特林設置奴兒干都司,一兩日就可以登島,且在島上建立了幾處衛所;而清朝在島上全無設施,三姓副都統衙門遠隔四千裡,登島辦理一次公務竟然需要三四個月,反應緩慢且成本高昂。就近設立的所謂行署木城,也呈現不斷後撤的態勢,最後居然退回到了三姓本城。

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居住分散,每年貢貂之旅都要翻山越嶺、跨江渡海,十分艱辛。而另外一方面貂鼠越打越少,驗收越來越嚴苛,貢與賞的物價比已發生較大的變化,隨著繳貢的路越來越長,庫頁人與清廷的感情也漸行漸遠。

而作為清朝統治者的乾隆,是不會關心一個不能種地繳納賦稅、貢品已無多大用處,且還一定程度上耗費錢糧的冰海中的大島的。所以,從18世紀初,俄國人和日本人不斷滲透和分化瓦解島民的過程中,清王朝視而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