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我家宝宝6个月后,越来越难带了,动不动就哭。奶刚喂不久,尿不湿也是干的,每次都要抱起来走几圈,才能安静下来。有时半夜也突然哭,让我非常疲惫、紧张,总以为孩子生病了,又找不到原因。宝宝突然的高需求让翔翔妈有点措手不及。

孩子故意的啼哭,并不是宝宝故意为难父母。而是6个月后的宝宝,获得了一项新的技能,用啼哭获取关注和安抚。这个技能的出现,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啼哭获取关注是孩子故意行为的最初标志。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1、5个月前的宝宝宠不坏

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在5个月之前,还无法与父母形成互动。孩子的哭闹,都是基于孩子的需求:饿了、尿了、困了或者生病。早期阶段的孩子,是宠不坏的。孩子的需求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会从中获得愉悦感。宝宝从无数次被安抚的感受中,获得安全感,并与长期照顾着建立依恋关系。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2、6个月宝宝获得新技能:哭泣的第二个用处

婴儿经历无数次:哭泣——被安抚。尽管宝宝不懂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朦朦胧胧中,宝宝把哭泣和安抚联系起来。所以在6个月前,宝宝只有在不适的时候才会哭泣。但随着宝宝智力的发育,大约在6个月后,宝宝探索到哭泣的第二个用处,把父母召唤到自己身边,求抱抱安抚。

这个新的技能:为获取关注而故意哭泣。被宝宝不断熟练的使用。通常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轻松的坐起来,开阔的视野,更加激起宝宝的好奇心。此时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孩子想要去抓取远处的东西。

而且会把拿到手的东西扔掉,探索自己扔的动作,与物品掉落的因果关系。去观察物品的掉落轨迹,和掉落发出的声音。当孩子拿不到远处的东西,或者捡不到被自己扔掉的东西,怎么办?

哭泣成为宝宝,召唤父母帮助的唯一工具。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3、“可怕的2岁”缘于6个月时的哭泣

6-7个月的宝宝,为了让父母抱起来,而频繁的哭泣。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非常烦恼,感觉到宝宝越来越难相处。

当宝宝使用哭泣,有效的控制父母,并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宝宝在父母一次次的满足中强化。到孩子2岁的时候,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就表现得更加强烈。那个让父母头疼的“可怕的2岁”,孩子自我为中心,过度任性,自私的的行为。都源于6个月后,宝宝把哭泣作为工具,频繁使用后的结果。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4、不会哭的“乖”孩子,不是我们想要的

也许你这时会冒出一个想法:那我是不是应该,在宝宝6个月后忽略孩子的哭声,或者延迟满足孩子。放弃这个想法,不要跳这个坑。我们宁愿要一个,为了获取父母关注,而频繁哭泣的孩子;也不要一个,由于哭泣被忽略,而不怎么哭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无法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孩子和父母无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我们要始终坚信一个信念: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首先都要建立在亲密的亲子关系上。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如何避免孩子的目的性啼哭?

为了避免宝宝出现“可怕的2岁”过度自我为中心,最好的方法是,在开始注意到宝宝,故意啼哭的频率增加时。了解如何避免宝宝,过度利用需求性啼哭。在这个习惯形成的早期,我们的介入,才能让事情按我们的意愿发展。

我们要了解宝宝兴趣和能力的快速发展,给宝宝安排有趣的活动,让宝宝大部分时间有事可做,减少宝宝有目的啼哭的机会。从而弱化“哭泣——被满足”这个意识的形成。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1、了解6-8个月的游戏认知水平和感兴趣的事情

游戏及认知水平:

  • 模仿成人的手势
  • 对说话者持续注意
  • 对视线外的声源有所反应
  • 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期待
  • 模仿更多的面部表情
  • 将声音和物品联系起来

感兴趣的事情:

  • 喜欢出门观察不同的人、地方、物品
  • 喜欢和长期照顾者一起玩
  • 喜欢啃咬一切能放进嘴里的东西
  • 喜欢探究物体运动轨迹
  • 喜欢观察因果关联的现象
  • 喜欢抓取物品锻炼手眼协调

6个多月的宝宝爱哭,妈妈应该高兴:爱哭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信号


2、了解宝宝的认知发展后,我们要投其所好。

和宝宝说话:换尿不湿时对宝宝说:妈妈正在给你换尿不湿,现在妈妈手上拿的叫尿不湿,屁屁湿乎乎的是不是不舒服啦。收拾衣服时,可以把衣服和宝宝,一起放床上。对宝宝说:这件衣服是黄色的,这件叫裙子。对宝宝描述我们手头的事情,即做了家务,安抚孩子还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

陪宝宝游戏:这个时期的宝宝,喜欢抓取物品后再扔掉。宝宝对自己的动作,能改变的事情非常有好奇心。东西扔出后,会出去观察物品的轨迹,听掉落的声音。父母不妨当宝宝的球童,帮宝宝捡回扔出去的物品,孩子会乐此不疲重复。还有摁下会发光发声的玩具,电灯的开关,这种有因果现象的动作,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

带孩子到户外:

宝宝认知能力的提升,同时视野更加开阔,对外界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户外丰富的场景和声音,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又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如果我们用宝宝感兴趣的活动,去填补孩子的空闲时间。宝宝将忙于探索这些有挑战性,有趣的,令人心情愉悦的活动。从宝宝出现目的性啼哭开始,直到宝宝可以自由爬边房间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要主动的丰富孩子的活动。我们每主动陪孩子玩一次,孩子就会少一次用啼哭把你召唤到他身边。

宝宝的啼哭需要被及时的回应,而减少孩子的目的性啼哭,需要我们了解孩子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主动丰富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减少孩子用啼哭召唤父母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