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最伤孩子的礼仪,你逼孩子做了吗?或许你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伤害

中华儿女以礼节为先,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一些礼节也存在一些问题。礼貌表达着自己的修养,也表达着对别人的尊重,但实际上,有时候不想打招呼却偏要打招呼的时刻就会显得有些尴尬和局促,尤其是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家教好,很多家长都会逼孩子做一些不愿意做的“礼貌行为”。

作为宝妈,在生活中会发现孩子的问题,尤其是在他和陌生人或亲戚朋友见面时,这种“懂礼貌”行为,反而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束缚。本来可以好好交流的,可能孩子怕人说他没礼貌从而不能好好交流。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对孩子有害的礼节。

1、孔融让梨型

最伤孩子的礼仪,你逼孩子做了吗?或许你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伤害

我家有两个孩子,两人经常会因为两个鸡腿相争,姐姐和妹妹之间不怎么和谐。很久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不经意之间说出的“姐姐要让妹妹”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对姐姐残忍,对妹妹放纵,其实是在害她们。

孔融让梨是孔融自愿的,他愿意吃小的梨,愿意让哥哥吃大的梨,可是姐姐不愿意将鸡腿让给妹妹吃啊!一个是教科书,一个是现实,我觉得作为家长不能将书本上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2、过分谦虚型

最伤孩子的礼仪,你逼孩子做了吗?或许你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伤害

都说谦虚让人进步,于是乎所有想进步的人都开始谦虚起来了。我们发现,身边就没有不谦虚的人了,可是他们都是进步的人吗?显然不是的。为什么呢?

谦虚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那种为了“礼貌”而展示给别人看的谦虚,这种“谦虚”,毫无意义。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孩子出生后在温室里待久了,无论再怎么表达自己是个谦虚的人,也依然会风吹就倒,雨打就烂。

3、见人招呼型

最伤孩子的礼仪,你逼孩子做了吗?或许你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伤害

小时候遇见熟悉的人会打个招呼,后来家里人经常灌输外出遇见熟人要打招呼的思想,不打招呼就是不懂礼貌。

这种思想的坏处在于总是忽略当事人的感受。这其实也是后人对古代礼仪的礼节问题,是发自真心还是遵从礼制,我觉得还是前者更好更有情有感!

4、对不起没关系型

最伤孩子的礼仪,你逼孩子做了吗?或许你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伤害

这种情况就不必多说了,借用某部电影中的话来回答:如果说对不起有用,那还要警察干什么?

确实,如果在欺负一个人后说对不起就可以获取他人的谅解并且强制被欺负的人原谅说没关系,那这就是所有人的责任了。因为有些事情,不是说对不起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原谅是情感,不原谅则是权力!

以上就是四种比较常见的对孩子有潜在危害的中国礼节。这些“礼貌”其实在某些场合对于大人来说都是种束缚,何况是对孩子呢?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稍微注意孩子的这些方面。因为,毕竟,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今日话题互动:大家觉得这几种礼节对孩子有束缚的可能吗?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见到人不愿意打招呼又因为怕别人议论你没礼貌而只好强迫打招呼的情况呢?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