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结局如何?

老丈人话古今


在烈王二十三年,魏国,赵国。韩国联合打败智氏,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晋国公室名存实亡。三家请求周威烈王给自己封侯,周威烈王册封魏斯为魏文侯。韩虔为韩景侯,赵籍为赵烈侯。

三家分晋后晋国公室又去了哪里

当时三家瓜分了智氏土地后,晋出公勃然大怒,向齐国和鲁国借兵讨伐三卿,三家合力攻打晋出公,晋出公无力抵抗,只好逃走,不料死在了路上,宗室又立姬娇为国君,史称晋哀公,魏国统治了晋国的政权,后来三家把晋景公贬为平民,瓜分了晋公室仅有的那么一点土地。

三家分晋的历史影响

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自周威王册封三家为侯以后,礼节更是土崩瓦解,周室衰落的更加严重。各国征战,你争我抢,尔虞我诈,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史称秦始皇


十三杂文


晋国最后一任君王是晋静公,在位29年。在他任上之时,赵、魏、韩三家霸业已成,晋静公被废黜为庶人,迁往中条山以东屯留。

为什么要把晋静公迁往这里?

因为屯留东南西北四周围都有大大小小十多座山岭,并未开发,也是齐国西进的战略要冲,所以这是一处十分凶险的洼地。

晋静公结局如何?

当初韩国将一名女子送进了晋王宫,被封为韩妃,三国分晋之后,韩妃唯一的任务就是杀死晋静公,断绝晋国子嗣。在屯留,晋静公被杀死,晋国彻底灭绝,再无复兴希望。

三家分晋意味着什么?

三家分晋意味着东周从春秋时期转变到战国时期。从此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也不再是臣子,有实力的称王称霸。三家分晋如是、田齐取代姜齐亦如是。旧的礼乐制度被打破,新的制度尚未建立。难怪孔子会直呼礼崩乐坏,要复兴周礼。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可以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晋静公的晋国被瓜分之后,发出了一个政治诅咒。

“尔等身为晋臣,实为晋贼,汝三家终有衰败之日,汝之后人,必遭天谴,不得良死!”

一百多年后,秦国率先灭亡了这三个国家。韩王安被折磨至死;赵王迁抗秦失败暴毙而亡;魏王假被押付咸阳路上途中被击杀而死。在晋静公诅咒之后的一百多年之后,三国国君均不得善终,应验了“不得良死”的应验。


不务斋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掌握晋国实际权力的晋国六卿:智氏、韩氏、魏氏、赵氏、范氏、中行氏,因赵氏与本族别支邯郸氏爆发矛盾,而各自站队,最终导致晋国爆发内战。

范氏、中行氏(智氏同宗)、支持邯郸氏,合兵攻赵氏。晋国国君晋定公,为夺回旁落的大权、激发诸卿矛盾,也在背后支持范、中行、邯郸三家。

而智氏、韩氏、魏氏,为趁乱获取更多利益,削弱公族,所以支持赵氏,攻击范氏、中行氏、邯郸氏。

智、韩、魏三家,之所以选择支持赵氏,攻打范、中行两家,其实是通过攻击国君支持的范氏、中行氏,而达到削弱晋够公族、消灭其所依仗的卿族,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

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经过延续八年的混战,范、中行二家最终被击败,家族封地被没收,族人逃亡齐国,邯郸氏则彻底被赵氏宗家吞并。

失败三家的势力范围、人口、土地,名义上归还国君晋定公,其实是被获胜的智、韩、魏、赵四家掌握。晋国自此进入了四卿专权时期,而国君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再也不能约束名义上的臣子们。

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晋国执政(中军将)被智氏家主智瑶所掌握,智氏因此得以加速攫取政治资源,扩大本族势力,“挟晋君以令三卿”。晋国内外大都被智氏把持,一家独大的局面愈发显现。

周贞定王十一年(前458年),智瑶牵头,智、赵、魏、韩四家,私自瓜分了名义上还属于晋公室的原范氏、中行氏土地,晋出公得知后大怒,以讨伐不臣为由,向齐国、鲁国借兵(可怜,讨伐臣子还要向外国借兵),出兵攻打智赵魏韩四家。

此时的晋国已经不是文公、襄公,甚至悼公时期,国君威权赫赫的时候了,面对晋出公的讨伐,四卿毫不怕,迅速联合出兵,与国君之兵交战。

晋出公本身只有八百甲士的实力,其余都是外借的齐、鲁之兵,没有血战到底的意愿和意志,所以与四卿兵马交战时敷衍了事而已。这直接导致晋出公的讨伐大军被四卿击败,晋公室最后一点实力也丧失殆尽。

击败国君的军队后,四家气势汹汹地直扑国都新田(今山西侯马),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晋出公没想到乱臣们的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反攻国都,看样子弑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无奈之下,晋出公弃都出逃,投奔楚国,结果病死在半路上。

四卿驱逐国君,进入国都新田后,改立晋出公高祖父晋平公的曾孙(也就是晋出公的远房堂叔)公孙骄为新君,即晋哀公。

后来,在得知晋出公死在流亡半路上后,四卿以晋哀公的名义给前国君上谥号“出”,意思是“一边儿玩去,滚得远远的!”(晋出公有被智氏为主的四家驱逐于周贞定王十一年,和被赵魏韩三家驱逐于周贞定王十七年两说,这里采用第一种说法)。

晋哀公原本就是个破落公族,估计平常也是默默无闻,在晋国也就比路人强那么一点点。因为堂侄子晋出公自己作死,所以才有幸(其实是不幸)成为晋君,可想而知这位新国君的权威有多大;或者有没有权威,都是个问题。

晋出公之前,在晋国国内,国君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点名义上权威,而自晋哀公开始,此后的晋国国君,完全沦为诸卿的傀儡,政治上再无半点作为,得过且过,不过是各大卿族的牌位和借口而已。

在联合其他三家驱逐国君,实际操控晋国后,为了限制乃至削弱其余三卿势力,智瑶提出“四卿各献一百里土地、一万户人口”给予新国君,以全臣礼。实际上是逼迫赵、魏、韩三家割让土地人口给智氏(因为晋国大权在智氏掌握,‘给’晋君,其实就是给智氏。相当于朱温要李克用上缴土地人口给唐昭宗一样。)

韩氏家主韩虎、魏氏家主魏驹,思虑再三,自觉打不过智氏,最终还是相继献出土地人口。赵氏家主赵无恤则坚决不从,一口回绝智瑶的要求。

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智瑶以赵氏不臣、不敬国君为借口,用晋哀公的名义,命令魏氏、韩氏一同出兵,攻打不肯服软的赵氏。赵氏不敌,退居晋阳老家,据城抵抗。

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经过三年的战争,赵氏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继续抵抗下去,又被智瑶引汾水灌晋阳,眼看覆灭在即。就在这紧要关头,一贯狂妄的智瑶,因为水淹晋阳成功,得意洋洋,当着韩虎、魏驹的面,口出狂言:“今日才知水可灭国!”

而得闻此言的韩虎、魏驹,想起自己的都邑平阳、安邑,也都是在水边,不免心惊;又看见眼前赵氏即将灭亡的景象,唯恐灭门惨剧日后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暗中联络赵无恤,在智氏即将获胜的当口,反戈一击,三家联合大破智氏,杀智瑶,并随后灭智氏全族。

此战后,晋国智氏土地人口被三家全部瓜分,赵、魏、韩三家成为晋国的掌权者,各自独立,而以晋哀公为代表的晋公室则毫无所得,沦为看客。

赵魏韩三家合力灭智后,各自扩充实力,实际已经独立建立政权,只是在对外名义上,还使用晋国的称呼,所以暂时保留了晋公室。周考王七年(晋哀公十八年、前434年),当了十八年傀儡的晋哀公去世,三卿拥立其子公子柳继位,即晋幽公。

周考王八年(晋幽公元年、前433年),越发觉得晋公室碍眼的赵魏韩三家,为了彻底消除隐患,干脆将公室所剩无几的土地一分为三,瓜分完毕,只给晋幽公留下了曲沃、绛都两座城,用以收取租税,来祭祀唐叔虞以下历代晋国先君。

(曲沃是晋公室祖先曲沃桓叔为小宗时的封地、绛都是晋国旧都城,以两城供奉晋幽公,算是尊重历史)。

在这以后,晋国出现了春秋以来所罕见的景象:作为国君的晋幽公,非但不能受诸卿朝见,反而得轮流至安邑(魏氏都邑)、平阳(韩氏都邑)、晋阳(赵氏都邑)去朝见三卿家主。这也深刻地显示了晋国此时真正的政治态势。

周威烈王十年(晋幽公十八年、前416年),晋幽公因为“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就是说他晚上偷偷出门,去找女人淫乐,结果遇到了强盗,被杀了。这是官方的记载,实际上,很有可能是被此时掌控晋公室的魏氏家主魏斯(即日后的魏文侯)因为矛盾给暗杀了,编造了个“淫妇人死于盗”的话,掩饰过去。

不过一个傀儡,死就死了。于是,三卿又拥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继承君位,为晋烈公。到了晋烈公继位时,三卿再也不能满足“卿”的头衔,要名正言顺地建立国家。

于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烈公十三年、魏文侯元年、赵烈侯六年、韩景侯五年、前403年),魏氏家主魏斯(魏文侯)、赵氏家主赵籍(赵烈侯)、韩氏家主韩虔(韩景侯),共同朝见周天子,奉上厚礼,请求为诸侯。

周天子自从东迁雒邑,本身就是和吉祥物差不多的样子,天下诸国也多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多敷衍了事。这次三家前来求封,又奉重礼,周威烈王心想反正反对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便策命魏、赵、韩三家,正式授予诸侯地位,分别为魏侯、赵侯、韩侯。至此,三家的名份得以为诸侯国,而不再是晋国卿士。

至于原来的晋国,倒没有被废除,还是无声无臭的存在。仅仅据有两座小城的晋烈公,对于原本地臣子成为和自己一样的诸侯,那是半句话都不敢多说,老老实实地做人,依附于新建立的魏国,继续偷生。

周安王十三年(魏武侯七年、晋烈公二十七年、前389年),晋烈公好歹是善终,死于绛都。儿子公子欣继位,为晋孝公。

晋孝公在位十二年后,于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年)去世(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说孝公死于绛都,也有说孝公被驱逐出绛,辗转于屯留、端氏等地,这里采用第一种说法),死前命儿子俱酒继位,即末代晋君----晋静公。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赵韩三国将晋静公迁离绛都,彻底瓜分了仅存的晋国土地,然后将晋静公安置于屯留(今长治附近)。虽然没有明着废除其君位,其实也就是个高级囚徒,和庶民无异了。

之后二十多年,晋静公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先是在屯留居住,由魏国负责供养,后来迁端氏,改由韩国照看。再后来赵国攻占端氏,晋静公又被送回屯留。

周显王二十年(前349年),最后的晋君----晋静公死于屯留,晋国因此绝祀。

(关于晋静公的死,许多史料记载表明是韩昭侯指使人暗杀的。史书上还保存了晋静公最后的遗言:尔等身为晋臣,实为晋贼,汝三家终有衰败之日,汝之后人,必遭天谴,不得良死!)

晋静公死后,延续七百年的晋国,最后一丝痕迹也从世上消散,只能在历史文献中,去寻找往昔的辉煌。


伯虎42


古代女子生育的时候,由于医疗条件的有限,所以往往会不停的烧水。这么还的目的主要是:清洁卫生和消毒保温。

古代女子生育时会有大量的羊水和血液,而羊水和血液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流,会影响视线,严重时可能会危机生命安全。

所以通过热水的擦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娩的可视环境,从而使得稳婆更好的判断接生情况。

其次,烧开的热水进过了高温的消毒,水里面的病菌会少很多,嫩巩固有效的降低产妇感染疾病的几率。

而且,使用热的水这也是符合了热胀冷缩的自然规律。热水可以帮助产妇扩张子宫,有利于生产,而且还可以减轻产妇在生育的痛感。

最后,热水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帮助妇女保持体温。

产妇在生育时往往会大量的出血,而出血就会使得人体温度下降,而使用热水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温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接生环境。

当然使用热水也方便小孩出生后擦拭身体,对于新生儿也有保温与清洗的作用。

却是中国几千年来都能够长存的文化一定有它的历史意义,也不得不感叹古人的伟大。


这个历史很正


答:说起这个晋国,可谓历史悠久,故事多多。

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之弟叔虞。

话说,西周初年,周武王崩,位于现在山西境内的唐国发生了叛乱。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他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用剪刀剪成玉圭形,递给叔虞,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拿好这个玉圭,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伴陪在一旁的史官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问成王:“你要分封叔虞?”成王说:“玩笑而已。”周公板起脸说:“天子无戏言!”没办法,成王只得选择吉日,把叔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

叔虞死,其子燮父继位,迁都于晋水之旁,唐国改名成了晋国。

所谓“一部春秋,半部晋国”,晋国从公元前1033年始至公元前376年,存在了658年,出现过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超级牛人,涌现过了许多风云事件,如晋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骊姬乱晋、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等。

当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三家分晋”了。

此事件,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从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的时间点——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

这“三家分晋”是咋回事儿呢?

话说,时间到了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晋国的实权已经旁落,分由智氏、韩氏、魏氏、赵氏、范氏、中行氏等六卿执掌。

这六卿互看对方不顺眼,每一卿都想掐死其他五卿,以实现自己一家独大。

但是,以一对五,肯定是行不通的。其过程必须是六卿分成两大阵营,一方灭掉另一方后,剩下胜利的一方再发生内乱,互相厮杀。

真实的历史,也是这么发展的。

先是赵氏与本族别支邯郸氏爆发矛盾,其余五卿借机站队,加入混战。

当时,范氏、中行氏支持邯郸氏;智氏、韩氏、魏氏支持赵氏。

经过长达八年的恶战,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范、中行、邯郸氏三家被击败,族人外逃,封地被没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吞并。

三十多年后,即周贞定王十一年(公元前458年),晋国国君晋出公不甘国势就此没落,向齐国、鲁国借兵讨伐智、赵、魏、韩四家,结果大败,其本人弃都出逃,病死在投往楚国的路上。

智、赵、魏、韩四卿改立晋出公的远房堂叔为新君,是为晋哀公。

晋哀公既是晋出公远房亲戚,毫无政治基根,完全成为了诸卿的傀儡。

在联合其他三家驱逐走国君后,智氏家主智瑶“挟晋君而令诸卿”,为了更加壮大自己的势力,他想了一条奸计,声称四卿各献一百里土地、一万户人口给予新国君,以全臣礼。

他这么干,其实是把赵、魏、韩三家割让土地人口归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赵氏家主赵无恤洞察其奸,坚拒。

智瑶于是带领魏氏、韩氏赵,用晋哀公的名义,出击赵氏。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赵氏眼看就要灭亡了。

也不知怎么的,韩氏家主韩虎、魏氏家主魏驹突然省悟过来,看穿了智瑶的恶毒用心,暗中联络赵氏,反戈一击,大破智氏,杀智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

也就是说,晋国的土地人口其实已经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了。

不过,晋哀公还在,即名义上的晋国还在。

而且,周考王七年(公元前434年),晋哀公死了,三卿还是拥立晋哀公的儿子继位,即晋幽公。

晋幽公只拥有曲沃、绛都两座城,用来祭祀唐叔虞以下历代晋国先君。

周威烈王十年(公元前416年),晋幽公被强盗杀了,三卿又拥立了晋幽公的儿子继位,是为晋烈公。

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氏家主魏斯、赵氏家主赵籍、韩氏家主韩虔再也不满足于“卿”的地位,他们共同朝见周天子,软硬兼施,请求为诸侯。

周王室也已衰败不堪,无力拒绝,只好策命魏、赵、韩三家,正式授予诸侯地位,分别为魏侯、赵侯、韩侯。

这样,虽然原来的晋国还没有被废除,但仅据有两座小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晋烈公悄无声息地死去,他儿子继位,为晋孝公。

晋孝公在卑微地生活了十二年后,于周安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77年)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是为晋静公。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魏赵韩三国终于感觉到晋静公的存在碍着自己的眼睛了,他们共同驱赶晋静公迁离绛都,瓜分了晋静公用来祭祀历代晋国先君曲沃、绛都两座城,而把晋静公安置于屯留(今长治附近)。.

周显王二十年(公元前349年),晋静公死于屯留,晋国从此绝祀。


覃仕勇说史


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瓜分之后,晋国国君晋孝公被贬为庶民。

其实晋国本来也是一强国,曾称霸中原。后在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发生内乱之后,才逐渐的开始衰弱下来。

晋国内乱的最终胜利者是智、赵、魏、韩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的强势导致晋国国君的势力越来越弱。

这四大家族中最为强大的是智氏家族,智氏首领叫智瑶,他拥立晋哀公为国君,在朝中只手遮天。

智瑶其实一直有吞并其他三大家族的想法,在他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之后,他便以晋哀公的名义,让其他三大家族各献出一百里土地献给晋国国君。

其他三大家族也不傻,他们也知道智瑶是假借晋哀公的名义来收这些土地,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来打击智氏家族,现在只能听智瑶的。

于是韩氏和魏氏皆同意给出一百里土地,只有赵氏赵襄子没有同意。

赵襄子的决策让智瑶非常不满意,大怒的他便让韩氏和魏氏一起和他发兵攻打赵氏。

这场战争最后以赵氏主城晋阳被水淹而结束,虽说城被淹了,但是赵襄子却在其家臣的帮助之下,用一根绳子逃出了晋阳城,后又载得一叶扁舟去见韩氏和魏氏。

下面发生的便是故事便是“唇亡齿寒”这一成语的出处了。

赵襄子见到韩氏和魏氏之后说到:“唇亡而齿寒,赵家灭亡之后,恐怕也就轮到你们两家了”。

后韩、魏两家为了自家的利益,便决定与赵襄子一起攻打智氏。

他们也是以智瑶之前水淹晋阳的方式,把智瑶的主城给淹了,智瑶最后也被赵襄子杀死,土地也被这三大家族瓜分。

在智氏被灭不久后,晋哀公也去世了,于是他们拥立新的国君继位,即晋幽公。

此时晋国国君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弱了,弱到了居然赵、魏、韩三家行礼朝拜的程度,也是因此,赵、魏、韩三大家族趁机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只给晋幽公留了两个地方,即曲沃和绛都两座都城。

不过,晋幽公之后也没有活多久,在公元前416年被盗贼所杀。

晋幽公死后,晋烈公继位。

在晋烈公在位期间发生的唯一大事,便是周天子册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晋烈公一共在位27年,在公元前389年去世,晋烈公去世之后由其子晋孝公继位。

公元前376年,赵、魏、韩三族正式灭掉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晋孝公也被废为庶民,从此晋国完全被三个家族所取代。

从此,东周开始进入战国时期。


千古君


三家分晋,魏斯成为晋国最后一任中军将,此时晋国国君为晋幽公,从这时候开始,强盛的晋国开始谢幕。

当时晋幽公只有绛都和曲沃两地作为食邑,能够调动的武装力量不超过三百人,他以为魏斯将就此放过他,想不到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正在酝酿当中。

三家分晋,晋国的核心地带,河东郡分给魏国,而绛都和曲沃,恰好都在魏国河东郡。如今晋国之于魏国,好比梵蒂冈之于意大利,虽然没有威胁,但毕竟也是一个诸侯。雄心勃勃的魏斯,连两地的赋税都不想留给晋国宗室。

晋幽公生活在晋宫之中,除了几个死忠宦官,其他侍卫和宫女,全都是魏斯的人,或被魏斯收买。

晋幽公的夫人很早就过世了,魏斯一直不同意其再另娶,晋幽公只好将就,与仅存的几个姿色平平的宫女苟且。

晋幽公还不知道,很快他就会大走桃花运,那是魏斯为他设计的一款经典“美人计”。

又到一年中祭拜祖先的时候,按照礼制,晋幽公要到旧都曲沃去祭拜祖先。

图-晋国早期疆域,绛都和曲沃后来都在魏国境内

祭祖这件事情本身没什么特殊,令人意外的是,晋幽公在曲沃很受欢迎,几个当地的豪族前来拜见,还纷纷送来倾城美女,他们似乎知道晋幽公的苦衷。

曲沃的老宫殿之中,晋幽公将多位美女纳入宫中,登堂入室,没有了魏斯的管制,晋幽公身心特别愉快。

晋幽公得这几位绝色美女,格外珍惜,宠爱有加。但是他不可能一直呆在曲沃,在魏斯派家臣多次催促下,晋幽公偷偷地带着几位绝色美女上路。

从曲沃到绛都,路途并不远,而且道路平坦,只有一段几公里的山路密林,旅途中这段风景秀丽的所在,却成为晋幽公的不祥之地。

晋幽公的车队,由八骑开路,八骑护后,数十名卫士队形整齐的护着八辆马车,缓缓前行。八辆马车之内,除了宗室成员,当然隐藏着好几位红粉佳人。

忽然,密林中四处健马嘶叫,马贼来袭。数百人将车队围住,周围杀气腾腾,护送的军士虽然立即摆开阵势,可是心中却寒意侵来,因为声势上护送军差远了。

四面的马贼开始策骑杀过来,口中发出尖锐的呼啸,足以令闻者心寒。

随着“飕飕”的箭矢声音传来,几名军士应声而倒,余者纷纷退到马车旁,以车体做掩护。

马贼却忽然停止进攻,只见马贼中策骑出来一个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护送的军士不敢还击,此人傲然道:“把女人和钱财留下,其他人给我滚!”

晋幽公默不作声,晋国最后护送的军士军纪倒是严明,没有人逃跑,都抱着死拼马贼之决心。

马贼首领的话音落下不久,数十名马贼便闯入车队之中,由于马贼言明只要女人和钱财,晋幽公也并未发令还击,晋军护送的军士虽然剑拔弩张,却只是做自保之态。

马贼就是马贼,素质很低,当他们发现车上有绝色美女之时,便就地开始凌辱。

这下晋幽公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在十多个军士保护圈内,咬牙切齿地发令:“杀,给我杀马贼!”

随后一场屠杀很快就平息,晋幽公被杀,数十名军士殉职,几个美女作为战利品被马贼带走。

这场意外事件,有一个幸存者,晋国的太史。他对晋幽公为保护女人牺牲军士的做法非常不满,回去后在晋国史书上写下几个字:“晋侯淫妇人,为盗所杀。”

魏斯就这样杀了晋幽公,却还让其背个黑锅,干净利落。事后魏斯顺利将绛都和曲沃的税收权夺了过来,立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为国君,是为晋烈公。

大事告捷,魏斯下令宰牛杀马,大宴晋国众臣。

酒过三巡,魏斯举酒对众人道:“吾没有压众之心,汝等推戴我为中军将,今后立新君,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见魏斯客客气气,皆答应:“诺!”

宴后,魏斯与韩赵两家领晋国军政大事,晋国大臣亲附魏氏的居多,魏氏在三家分晋时占据人才高地。

至此,晋国宗室连食邑都没有了,绛都和曲沃完全落入魏氏的口袋。晋烈公,只能算是魏斯养着的一个贵族。

晋国的国君晋烈公,始终是个烫手的山芋,该如何处置呢?

魏文侯想过几个方案,方案一是直接杀了,方案二是将其置于深山中,方案三是保持现状供养着。

无论哪一种方案,都不能令人满意,晋国国君是三家共同废的,但是最后的黑锅却只有魏氏一家来背。

魏文侯之所以成了魏文侯,自然是有些非凡手段的,他别出心裁,将烫手山芋,送给韩国。

几年之前,魏国曾跨越赵国攻占中山国,赵国在那次事件中为魏国提供了很多帮助。因此这一次,魏文侯要让韩国也提供帮助,将晋烈公安置在韩国,韩景侯为什么默默接受呢?

公元前416年,韩国将都城从平阳南迁到宜阳。公园前408年,韩国又将都城东迁到阳翟。短短几年间,韩国暴露了兼并郑国的雄心。阳翟离郑国都城新郑很近,方便出兵。但是若魏国干涉韩国兼并郑国,韩国肯定不能如愿。后来魏国干涉赵国兼并卫国,赵国不但未能拿下卫国都城濮阳,自己的都城邯郸还被魏国大将庞涓攻克。

韩景侯只得派人迎接晋烈公,但他又如何处置晋烈公呢?显然杀掉前国君是不现实的,那样只是损了自己,便宜了魏国和赵国。韩景侯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将晋烈公安置在上党郡山区的端氏城中。

图-今天的长治市有个屯留区

绛都城外,晋烈公在韩军的“护送”下亦步亦趋离开,他回头看着绛都巍峨的城墙,心中泛起伤感和忧愁,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从?

晋烈公最终老死在端氏,他的儿子晋孝公,被韩国人迁移到北上党的屯留。

当时韩国新灭郑国,将晋孝公从端氏迁到屯留,离韩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更远了,这一次则有流放的意思。

从屯留盆地出去,只有四个路口,晋孝公在这个巨大的笼子里,要想走出北上党,那是插翅难飞。

晋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晋静公,很快被韩国贬为庶人,晋国这支灿烂的鲜花,绽放了数百年,终于凋谢。

晋静公年少,他连名义上的国君都不再是,而且被韩国人严密监控起来。晋国最后一位国君,被禁止外出,不得娶妻,只有一个老仆陪伴。

晋静公在极度郁闷中生活几年便英年早逝,他做梦都在重复着一句话:“尔等身为晋臣,实为晋贼,汝三家终有衰败之日,汝之后人,必遭天谴,不得良死!”


地图帝


晋国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国君被周天子分封为侯爵,曾经晋国并不强大,一直到了晋献公继位后,晋国才逐渐崛起,又通过晋文公,晋襄公多位国君的共同努力,先后击败了楚国,秦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在晋景公,晋厉公等人的励精图治下,晋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强大,让晋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春秋时期周朝各诸侯国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呢?

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政治制度是将王公子弟分封为大夫,并给他们官职,土地和一定的权力。诸侯的儿孙被称为公子,公孙,当时各诸侯国都会设立公子,公孙作为贵族,或是接班人,他们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维系着诸侯对诸侯国的统治,同时提拔外姓为卿大夫,分封土地辅佐君王。

晋国也不例外,在晋献公统治时期,晋献公娶了骊戎首领的女儿骊姬为妻,此人虽然姿色美颜,却心如蛇蝎,骊姬设计陷害死了太子申生,导致了公子重耳,夷吾外逃。由此导致了骊姬之乱。从此以后晋国不在设立公族,但是国家还得继续运作,晋文公继位后设六卿,外卿的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骊姬

之后两百多年时间里,晋国国君的权利开始衰落,晋国军政大权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把持,君弱臣强这是必然的结果,到了春秋晚期,赵氏先后将范、中行氏灭了,这个时候的晋国智氏最强大的,为了确保智氏的地位,公元前453年智氏联合韩,魏围攻赵氏,赵氏的谋士去游说韩,魏两家,韩,魏倒戈和赵氏一同把智氏灭了,六卿就剩下了韩,赵,魏三家,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晋国国君下场如何?

到了晋幽公时期,晋国竟然只剩下了两座城邑,其他土地均被三家瓜分,晋幽公在赵,韩,魏三家面前毫无威严,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荒淫无道,整天迷恋床笫之事,在一天夜晚出城的时候,被强盗杀害。

晋烈公继位,虽然此时晋国国君家门不幸,已然衰落,但是好歹还是能召唤下赵,韩,魏三家商议点事情的,在晋烈公时期,周天子也不好过,时不时被齐国欺负下,晋烈公会盟各路诸侯,讨伐齐国,把齐国打败了,各路诸侯纷纷前去朝拜周天子。

诸侯朝拜周天子

晋烈公只是去吆喝一下,主要出力的还是韩,赵,魏三家,不过这三家真有那么好心吗?这明显是一个圈套,讨伐齐国后,各国看到的不是晋烈公有能耐,是这三家实力强大,但是这三家名不正,言不顺,他们仍然是位列于晋烈公之下的外卿,要想取代晋国国君,那么必须要得到周天子的分封。

显然现在时机已到,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就派使者前往洛邑,朝见周威烈王,一个是邀功,另一个是想要给自己正名,周威烈王也知道,晋国国君现在混得还不如自己,讨伐齐国让诸侯朝拜自己是这三家干的,就卖个人情给他们,将这三位也一并封为诸侯。

晋烈公对此也毫无办法,几年之后便病逝了,晋孝公继位,晋孝公混得更惨,先被赵国,韩国国君赶到屯留,不久又被赶到端氏,晋孝公死后,晋静公继位,端氏也被赵国夺走了,晋静公只好又回屯留去,结果没多久就被韩姬给杀了,晋国就此灭亡了。

三家分晋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被不会有太好的下场。作为晋国的末代国君,晋静公也是一样。其实晋国在春秋时期的发展势头很好,在晋文公时期还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之后,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到了晋文公玄孙晋悼公那一代时又复霸中原。可以这么说,整个春秋时期,都是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而晋国也成了诸侯国中主最拥有话语权的盟主。

  那晋国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呢?此事与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有很大的关系。晋献公五年,晋献公在攻打骊戎时得到一个美女,此女名为骊姬。骊姬年轻貌美、风流妩媚,没多久就把晋献公迷得五迷三道。后来在骊姬的建议下,晋献公疏远了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还想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先后灭亡了晋国附近的霍国、魏国和耿国。并把耿国赐给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为三家分晋埋下隐患。后来骊姬设计让太子申生自杀,又打算诱骗重耳和夷吾前来。重耳和夷吾收到消息,纷纷出逃。晋献公为此大怒,不再重用公族,而是启用了很多异姓大臣。晋献公病逝后,晋文公打败公子夷吾,回国继承了王位。因为晋文公是在很多下层官吏的支持下才当上了国君,所以他也大力提拔一些公卿大夫,当时称为“六卿制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国内的卿族势力与日俱增,在晋灵公时期发生了赵盾弑君,在晋厉公时期发生了栾书、中行偃弑君。当然,这些卿族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际也彼此攻击。经过一番弱肉强食的较量,晋国六大卿族终于变成了四大卿族。范吉射、中行寅被赶出了晋国封地,剩智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互相争夺。后来因为知伯立晋哀公有功,所以智氏在晋国开始一家独大。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看不惯智氏的嚣张,三家联手吞掉了智氏的地盘。

  公元前443年,晋国除了绛、曲沃两邑外,其余土地都落入了韩、赵、魏三族的手中,晋国已经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韩国、魏国和赵国,正式承认了三家的诸侯身份。三家分晋后,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就像礼物一样被三家抢来抢去。他先是被赵成侯、韩懿侯迁到了魏国屯留,然后韩国攻取屯留,又把晋静公安置到了端氏。最后赵国攻取端氏,又把晋静公送回屯留。等晋景公被废为平民后,侍奉他的韩姬又趁机要了他的命。晋景公的死亡,意味着晋国时代的彻底终结。


Boss爆史


晋国姬重耳回国即位后,开创了一代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个霸权国君,史称晋文公。而成就其建立长期霸业的,即是那些跟随姬重耳一起流亡的智士贤臣,他们组成了一个世袭的贵族统治集团。

这些贵族集团起初还能和睦相处,但是他们的后裔却逐渐不能相互容忍,经过百余年互相排挤之后,最后只剩下六大家族,范家、中行家、荀家(智家)、韩家、赵家、魏家。六大家族势力强大,各自拥有广阔的土地和私人军队,而晋国国君的地位却越来越低。

因为利益冲突,六大家族发生火并,火并的结果是范家和中行家被消灭,家族领袖被驱逐出国,土地被其余四大家族瓜分。晋国国君姬错无法忍受,偷偷向齐国借兵,讨伐四大家族,没想到走漏风声,被四大家族提前得知。四大家族立即把姬错赶下国君宝座,姬错死于流亡的路上。

四大家族中荀家实力最强,家族领袖荀瑶向其他三家勒索土地,韩魏两家不敢违背,而赵家领袖赵无卹坚决拒绝。荀瑶便召集韩家领袖韩虔、魏家领袖魏驹,出兵进攻赵无卹,并约定消灭赵家后,三家瓜分赵家土地。

三大家族联军包围赵家的晋阳城,围攻两年,赵家已到危急存亡之时,发生了一件非常戏剧化的事情。赵无卹秘密派谋士潜入韩、魏军营,对韩虔、魏驹说:路人皆知,荀瑶这人欲望是无止境的,如今我们势力相当,他仍索要土地,如果赵家被灭后,你们有什么把握能分到土地?就算你们分到了土地,又有什么把握以后不再吐出来?不如我们联合灭了荀家,一同瓜分他的土地,而我们赵家死而复生,也将永远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你们也可以永远不用担心被勒索并吞。

两家明智地同意了赵家的建议,一夜之间形势倾覆,赵韩魏三家联军乘夜扑向荀家营地,荀家兵团全军覆灭,族人也无一幸免。

晋国最后剩下三大家族,各自势力相当,晋国后来新任的国君反而要到三家去朝拜。到公元前五世纪末,三家给周王朝的国王姬午送上了大量的贿赂,姬午兴高采烈地封三大家族为国君,韩魏赵三国建立。

三家分晋后,晋国国君还蜷缩在两个城市里传了四代,一直苟生到二十多年后,晋国最后一任国君姬俱酒被韩魏赵三国逐出宫廷,废为平民。仅剩的两个城市被三国瓜分。至此晋国覆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