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蜀漢的下坡路,從諸葛亮北伐開始,北伐這項軍事任務,其實就是劉備死前下的最後一道軟性命令,身兼軍師加監國之職的諸葛亮,不得不為先主完成這項任務。那如果他放棄北伐,精心治理蜀漢,會讓其成為三國最強國家嗎?縱觀古代史當中朱元璋給正道:廣積糧。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蜀漢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三國當中,要論地理上的優勢,可以說蜀漢是最差勁的,但為何說要說它又是最好的呢?其實完全都得益於李白那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確實是川蜀之地的地理條件,雖然跟中原地區比起來,不管是農耕業還是養殖畜牧業,都要差一點的,因為地勢險阻,確實是在發展上受到了些許的阻礙,可是要放在軍事上,那簡直就是天然的軍事屏障。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這樣的屏障對於此時的蜀漢來說,那簡直就是救命稻草般存在。劉備死前剛剛經歷了一場夷陵之戰的失敗,這場戰役讓劉備一方遭到的損失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恢復的過來的。因此這樣的軍事屏障,正好能夠用來抵擋東吳或者曹魏的進攻。而且四川盆地咱們在地理課本都學過它的優勢,土地肥沃,而且因為交通相對的閉塞,其實蜀漢得百姓整體都是比較偏向於保守一些,可以說劉備在這個地方那就是絕對優勢,因為這些百姓們只認劉氏江山。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諸葛亮治國理政高於軍事能力,廣積糧才是王道

三國演義將諸葛亮吹捧的過於花哨,但是其實真實的諸葛亮,他就是一個軍師,出謀劃策他在行,但是領兵打仗卻不是他的強項。北伐一事,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更多是小說家將他吹得有些神乎其神,但真正要是打起仗來,那輸贏真的有些說不定。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可要是換做讓他治理國家,應該要比北伐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髮展要好得多。蜀漢的綜合實力毋庸置疑,是三個國家中發展最弱的,而且也是條件最差的,連年的征戰對於國力支撐其實已經處於一個入不敷出的邊緣,北伐一事其實諸葛亮他自己的都覺得贏得可能性小,但為了兌現承諾,才採取這樣的辦法。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他很清楚蜀漢此時所處的狀況嗎,對內基本上就是用以民為本,開耕務農為基礎,進行農業作業。其實這一點跟朱升給朱元璋提出的意見很是相似:廣積糧、高築牆,但是劉備沒有做到緩稱王,而是急不可耐的先行稱帝。因為這一招其實就是在積攢自己的實力,畢竟在三國戰爭當中,最弱得是它,最想要統一天下的也是他。這樣的還不做到廣積糧,那統一基本上是沒希望了。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可是諸葛亮到死都沒有放棄北伐中原,其實他還是有一點私心的,畢竟劉備死後,劉禪並不會像他爹一樣,對他言聽計從,而且自己一旦有哪一點做的有些越權,就到遭到下面大臣的反對。北伐不僅能展示自己的才能,也能表明自己的不二之心,還能遠離這些權力的爭鬥,反而可以成就自己。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中原,蜀漢會成為三國最強?廣積糧才是正道

可這項舉動卻讓蜀漢發展步步落後,因為地理條件的受限,其實從一開始蜀漢就不可能變成最強的,他能在亂世之中得以生存,全靠著這些文臣武將撐著,等到老一波的官員們紛紛去世,蜀漢將會是一盤散沙,根本撐不起來。最後他死後蜀漢終於毀在了後主劉禪手中,不過倒是成就了諸葛亮的萬師之表,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成就了自己的,也成全了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