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从《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到《金粉世家》,张恨水的小说是无数少女对爱情最甜美的幻想,细腻的文笔下,多少故事沁人心扉,可今天为诸君讲述的并不是张恨水的才华,而是他和发妻的那段令人心酸的婚姻,暂且称其为婚姻。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徐文淑的悲惨一生似乎是注定的,可这一切过错她连发泄的地方都没有,因为不是人的错,而是那个时代的错,时代造就了许多可悲可笑之事。

初为人妇,独守空房

徐文淑这个名字听着很美,可这是张家给予她的一个美好愿望,希望她文采斐然,还希望她是窈窕淑女,但这一切都和徐文淑无关,她就和她本来的名字徐大毛一样,简单粗狂,充满俗气,往前倒退几十年,徐大毛可能是最贤惠的妻子,但她生活的年代叫民国。

新旧思想交替,国门大开之后,新时代女性成为了无数才华横溢青年才俊追捧的对象,张恨水也不例外,他爱新时代的女性,厌恶身边这个有点矮胖,不识字的新婚之妻,自进入张家大门起,她就从来没得到过张恨水的半点钟情。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古人说“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大喜之一,可对于张恨水来说,这却是漫漫长夜,对于自己的新婚之夜,张恨水在散文中如此写道:“月圆之夕,清光从桂隙中射上纸窗,家人尽睡,予常灭灯独坐窗下至深夜”。

在无数个夜晚,张恨水就这样默默赏月,也不愿跟徐文淑同房。

结婚后仅仅三个月,张恨水就买了一张火车票,开始出去漂泊,很少回家,对此,徐文淑没有半点怨恨,反而是尽心尽力地完成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她早起照顾婆婆,为小叔子做饭,给小姑子缝衣,张家没有人对她有半点不满,唯独张恨水。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都说好婚姻不是抱怨来的,而是靠经营来的,可徐文淑没有办法经营自己的婚姻,更没有办法让丈夫爱上自己,他们之间的差距,如鸿沟,也如天堑,这样的差距,没有一丝可以通过的可能,可徐文淑能怎么办?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照顾好张家人。

任劳任怨,终于换来了一丝同情

徐文淑没有天生的美貌,也没有算计的心机,更没有殷实的家境,她只有努力经营好亲情,因为爱情对她来说已是奢望,在张家,她只有不断付出,不断努力,才能维持一点存在感,作为婚姻操办者的张母,对徐文淑感到十分惭愧,她也在努力为自己的儿媳妇着想。

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之下,张恨水做了一点退让,每次回家的时候尽量跟徐文淑同房,一直到了她怀孕。肚子里的孩子,成为徐文淑活下去最大的动力,也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十月怀胎,徐文淑终于生了女儿,可老天就是不愿给这个苦命的女人半点同情,连施舍也不愿意,女儿刚出生几个月,就感染风寒,去世了。

我不知道此时的徐文淑有多痛苦,她的绝望,泪水都洒进了无尽的黑夜,漫漫凄苦长夜,这个女人只能默默独守空房,凄冷和孤独像微风一样,无孔不入,她只好闭紧双眼,因为明天,还有太多事她得去做。

命运再次开了玩笑

过了四年之后,张恨水用稿费在北京买下了一大座宅子,举家搬迁至京城,此时他已经娶了胡秋霞为妻,胡秋霞也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张母此时已经年迈,她很担心自己撒手之后徐文淑怎么办,于是张母再次哀求儿子给徐文淑一个孩子。

张恨水答应了,不久徐文淑就怀孕,并生下一个男孩,可悲剧再次上演,孩子又夭折了,这次,徐文淑真的绝望了,张恨水曾说:“有人共享,快乐会加倍,忧愁会减半”,可这内心的苦她能与谁说?这无尽的愁苦不仅没减半,反而加倍了。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张恨水知道孩子夭折后,对张母跪下了,他求母亲不要再干预他的婚姻,张母和徐文淑哭着答应了。

此后,徐文淑在北京待了十年,每天重复着前一日的生活,白天照顾婆婆,照顾胡秋霞的孩子,任劳任怨,没有发过脾气,也没有得到过丈夫的半点关怀,这十年的时间,徐文淑的所作所为张恨水都看眼里,但对她,张恨水只有尊重,并没有爱意。

十年转瞬即逝,年老了,张母念故乡,嚷嚷着要回去,徐文淑跟着张母去了安徽老家,她默默地照顾老人,婆婆如今成了她唯一的依靠和牵挂,张恨水也很敬佩徐文淑对张家的付出,每个月寄出的生活费从来不吝啬,但夫妻二人,也就只有了这一点联系。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没有孩子、没有爱情、在张母年老去世之后,徐文淑为了打发风烛残年,只好吃斋念佛,以此作为内心唯一的寄托,寄托给那虚无缥缈的来世,

徐文淑百年之后,为她送葬的还是胡秋霞的儿子,张恨水拒绝参加。

张恨水曾沸腾了民国,启发了无数迷茫人的心智,可唯独让原配徐文淑凄苦了一生,徐文淑得到了张家人的尊重,晚年的她从来不缺钱,张恨水给她的生活数额都很大,这是他对发妻唯一的补偿方式,可对于徐文淑来说,钱从来都是次要的,她苦了一生,冷了一生,想要的只不过是那半点关怀。

新婚夜,丈夫宁看月亮也不与她同房,两个孩子夭折后,余生无牵挂

可惜,就算是死了之后,丈夫也不愿施舍半点关怀。

可笑的是,百年过后,曾被无数人唾弃的旧时代女性,如今已成为了贤惠的标杆,多少人想要个会相夫教子的妻子,默默温暖着自己的家,如今的女性活成了新时代女性,男人们却又开始念旧了,这或许是时代给我们最大的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