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萬行大和尚開示:你願意做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東華禪寺方丈 | 萬行大和尚

養正堂開示

萬行大和尚開示:你願意做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修煉和完善自己的過程,是一個淨化與提升的過程。

我們來到娑婆世界,小而言之,是來奉獻自己的。不管你有沒有金錢、權力和思想,只要你願意放空自己,全心全意地奉獻,你就有力量可以發揮。

如果你能成為一個領導者,那是你能力的體現。如果你甘做一個被領導者,那是你境界的體現。

相比之下,做一個被領導者遠遠難於做一個領導者。你們願意做什麼?

要想領導別人,首先要有奉獻精神,敢於承擔責任。當領導最忌諱的就是把責任、過錯推給別人,把功勞據為己有,這樣的人不配當領導。

但是普通人當領導就容易犯這個毛病。更有甚者,只喜歡用沒有思想的下屬,不喜歡用有思想有觀點、善於提建議的人,為什麼呢?

你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創造業績,誰能威脅到你的權力呢?領導是靠業績來說話的。

如何做出業績、提升業績,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呢?博採眾議、納諫如流。

軍師承擔的壓力和風險比老闆還要大,因為方案是他提供的。當領導的不要輕易否定、炒掉身邊提建議的人。

當誰的建議你都不聽時,就是你失敗的開始;當你善於採納身邊人的建議時,就是你成功的開端。

別人提的建議或許不一定對,但是你有智慧,能辨別,可以決定是否採納,採納多少。

只有當你不想再跟隨、輔佐你的老闆時,他問你有沒有想法,你才會說沒想法;當你認可你的老闆,想跟他一起共事,把他輔佐到一個更高的位置時,你才會給他提建議。

萬行大和尚開示:你願意做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老闆不理解,你還要苦口婆心地跟他解釋,直到他領會、接受為止。

一旦你的方案被老闆採用,你就會擔心,就會有壓力。提建議的人都不是信口開河的,也許他缺乏實戰經驗,也許他提的只是局部性的意見和方案,只有一把手才能把問題看全看透。

有時老闆一看,說你的觀點太片面、太武斷,甚至認為你提出的問題不能稱之為問題,可以先放一放,你也應該理解。

因為你給老闆提的建議不是他急需的,不是他馬上要涉及的領域,他不會馬上用到。你應該瞭解老闆的需要,以及他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然後才知道該做什麼.

有時候你到了一個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來展示自己,讓大家認識你。如果你內在有料,你很快就會發現並提出問題,而且知道如何解決。

如果你做不到這些,又不去請教他人,或者對於他人所提的建議也不採納,你是很難改變現狀、開展工作的。

想法越多,需要承擔的風險就越大;金錢越多,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大;權位越高,需要承擔的責任、壓力和風險也越大。

如果你既沒有思想,也沒有金錢和權力,是一個“三無”人員,你說:“因為我什麼都沒有,所以這件事情做得成與做不成,同我沒有太大的關係。”這樣解釋似乎說得過去。

但是一旦把工作交給了你,在其位謀其政,你就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去改變現狀,達成目標。

當然,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三十歲之前,知識面不夠廣,羽翼還不豐滿,還需要進一步學習、提升。

到了四十歲,如果你還在全職學習,那麼有生之年你想在自己的領域裡有更大的突破和貢獻是很難的。

萬行大和尚開示:你願意做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不過“終身學習”的理念不能放棄。學習的方法有多種。每一種工作、每一個工種的熟悉和掌握,都是學習的過程。

我們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都是我們的老師。關鍵在於你有沒有足夠的胸襟和智慧,把對方當作自己的老師。

多數人的通病都是好為人師,而不願意接受別人當自己的老師。

學習,與其學對方的知識、技能,不如學對方的境界,因為學習境界更能提升自己。

就像我們學佛,當年佛究竟做了什麼?佛什麼具體事情也沒做,一輩子都在講法。

如果你們不敢承認這個事實,那說明你們不敢學佛;如果你們敢承認,你們就敢學習他,你們也就知道該怎麼學佛了。

學怎麼賺錢、如何獲取權力容易,但是如果你想通過學習別人的思想來形成自己的思想,那就比較困難了。

佛所講的法、佛的思想是通過學習他人的思想而形成的嗎?是在此基礎上用自己的生命去體證得來的,是他徹底證得無我之後獲得的。

所以,思想才是靈魂的根,是推動一切事情的原動力。

人似乎天生就對金錢和權力感興趣,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沉迷於追逐金錢和權力的遊戲中。

本來金錢和權力是我們用來創造的工具,我們應該掌控它、駕馭它,結果很多人由於太愛它,反而被它掌控和駕馭,成為了它的奴隸。

而且這個工具只能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用一用,很快就要傳遞給他人。如果你緊抓著不放,就會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什麼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思想和智慧。

金錢和權力只是過客,是你去傳承、傳遞思想和智慧的工具。在你手裡時,就要好好發揮它的作用。當你的力量發揮完了,你就要想辦法把它傳遞給下一個人。


萬行大和尚開示:你願意做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