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姓氏|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位

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總人口大約有2670萬,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趙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陽、金城、潁川、敦煌、酒泉、扶風、新安、平原等11個。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鶴、孝思、萃渙、敬彝、創基等。


姓氏|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位


姓氏起源


源流一:漢族趙姓出自嬴姓。


源流二: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源流三:源於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


源流四:源於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


得姓始祖


姓氏|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位

造父


造父,嬴姓,伯益的後代,蜚廉四世孫,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8匹駿馬,調訓好後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經常外出打獵、遊玩,有一次西行至崑崙山,見到西王母,樂而忘歸,而正在這時聽到徐國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及時發兵打敗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趙城(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族。從此,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命氏,稱為趙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


郡望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市及隴西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


涿郡:漢高帝時置郡。此支趙氏為穎川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穎川太守趙廣漢之後裔。


南陽郡:戰國時秦國置郡。此支趙氏為天水趙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太傅趙嘉。


穎川郡:秦時置郡。此支趙氏,其開基始祖為趙王遷後裔西漢京兆君尹趙廣漢。


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明朝時期廢黜。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


漢陽郡: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為漢陽郡,魏恢復天水原名。北魏時期有兩個天水郡,都在今甘肅省甘谷縣境內,到南朝北周時廢黜。隋朝時期又曾以成州為漢陽郡。五代時期後周置漢陽軍,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


姓氏|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位


堂號


天水堂:以其地望天水郡而立此堂。


“琴鶴堂”:宋朝時殿中侍御史趙忭是個清廉愛民的好官,人稱“鐵面御史”。他當成都知府的時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了一隻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他窮得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有一琴一鶴。趙氏還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渙”等為堂號。


“半部堂”:五代後周時,趙普助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於是封趙普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釋兵權”的方法削減了地方武裝,鞏固了中央集權,想方設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問:“愛卿!你怎樣把國家治得這麼好的?”趙普回答說:“我不過是靠了半部《論語》罷了!”趙普死後,家人整理他的書箱,果真什麼寶貝也沒有,只有他活著的時候常讀的一部《論語》。


此外還有孝思堂、萃渙堂、愛日堂、順和堂、忠恕堂、明宗堂、明德堂、慶源堂、積善堂、樂善堂、綿遠堂、茂文齋、沐恩堂、孝義堂、著存堂、懷永堂、嘉會堂、清獻堂、棣華堂、崇禮堂、文賢堂、沐思堂、谷詒堂、衍慶堂、雙硯堂、敬彝堂、成文堂、永厚堂、忠恕堂、文杏堂、孝義堂、敬睦堂、永思堂、敦本堂、崇誼堂、崇本堂等堂號。


姓氏|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在新百家姓排名第8位

宗祠對聯


日聯冬夏;雪夢羅浮

——上聯典說春秋·賈季稱趙衰為冬日之日;趙盾為夏日之日。下聯典說隋·趙師雄冬日過廣東羅浮山遇一美人共飲,醉臥而醒,見身邊乃梅樹一株。


中令世澤;半部家聲

——上聯典說宋·趙普嘗為中書令。下聯典說相傳其有“半部《論語》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太宗致太平”之說。


風高琴鶴;圖繪麒麟

——上聯典說宋·趙抃政清廉簡易,知成都,以一琴一鶴相隨。下聯典說西漢·趙充國,圖像麒麟閣。


系承造父;望出太原

——全聯典說造父為顓頊帝裔孫伯益十三世孫。


投書飲泣;留履遺愛

——上聯典自晉·趙至,少時詣師受業,聞父耕叱牛聲,乃投書飲泣曰:我小不能奉養,使老人不免辛苦。下聯典自明·趙豫,官松江知府,當他離開,老幼攀轅,留下一個鞋以志留下愛。


派衍天潢;家傳清節

——上聯典自趙匡胤為北宋開國皇帝。下聯典用北宋·趙抃,卒諡“清獻”。


手持半部論語;胸羅數萬甲兵

——上聯典出宋代太師趙普,世稱“半部《論語》治天下”。下聯典出南宋名相趙鼎,有《忠正德文集》。


古為帝王華胄;今有琴鶴世家

——上聯典指宋代皇帝后裔。下聯典出宋朝殿中侍御史趙抃,清貧如水,只有一琴一鶴。清代趙翼《奉命出守鎮安詩》:“劇郡劍牛覘吏績,傅家琴鶴本官箴。”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趙世炎故居中堂門額匾上書有“琴鶴世家”四字,即本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