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想要拍出好的風景照,應該如何選擇相機上的參數?

風而來


風光攝影重在描景抒情,要求畫面清晰、細膩、美觀。因此,想拍出好的風景照,在相機參數的選擇上也有相應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光圈的選擇

  • 在風光攝影中,光圈的選擇主要是為了控制景深。風光攝影要求大景深,即畫面中從近處到遠處的清晰範圍越大越好。
  • 根據“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原理,風光攝影應該選擇光圈優先模式,光圈值為f8-f16為宜,不僅鏡頭的分辨率高、成像質量好,而且能夠保證有足夠大的景深。
  • 光圈過大,景深會變小;光圈過小,圖片質量會下降,都要避免使用。

(攝影/夏雪)

2、對焦、測光方式的選擇

  • 對焦:單反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有單次自動對焦和連續跟蹤自動對焦;對焦點有單點,也有多點。風光攝影應選擇單次自動對焦模式和中央對焦點的單點對焦,更有利於提高對焦的精確度,提升照片質量。當自動對焦難於滿足拍攝意圖時,可以考慮手動對焦。

  • 測光:很多相機都是點測聯動,即對焦點就是測光點,操作簡單方便。拍攝者也可以根據現場光狀況和創作意圖,選擇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平均測光,並通過察看直方圖狀態,對曝光量進行增加或減少操作。

(攝影/夏雪)

3、ISO感光度的選擇

  • 數碼相機都是採用放大光電信號的方法來調高ISO感光度,而光電信號在放大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雜質信號,這些雜質信號在成像時就形成噪點。
  • 感光度高低直接影響圖像質量。感光度越高,噪點越多,圖像質量越差;感光度越低,噪點越少,圖像質量越好。
  • 風光攝影對圖像質量的要求較高,為了減少噪點,感光度應設置在100以下。
  • 如果光線較暗,手持拍攝不能達到安全快門速度時,應使用三腳架拍攝,而不能提高感光度。

(攝影/夏雪)

4、圖像存儲格式的選擇

  • 在拍攝時,圖像存儲格式應選擇為RAW格式,而不是jpg格式。
  • RAW格式是CMOS圖像處理器捕捉的光源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未經任何處理。
  • RAW格式可以在後期處理時獲得更豐富的層次細節以及更準確的色彩還原,並且不會損失圖像質量。

(攝影/夏雪)

綜上所述,要拍出好的風景照,相機參數的選擇主要在光圈、對焦方式、測光方式、ISO感光度和圖像存儲格式等方面。至於相機的其他一些設置,因為和其他題材的拍攝一樣,沒有特別的要求,在此也不贅述。(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風光攝影是很多朋友喜愛的題材,好的風光作品大氣磅礴、觀賞性強,能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一副好的風光片子,首先技術層面要過硬,簡單可以概括為構圖合理、畫面清晰、曝光準確、層次豐富、色彩真實。對於嚴肅風光攝影,有一些通用設置可供參考:


一、測光模式:矩陣測光(評價測光)

對於風光攝影,畫面元素多,光線相對複雜,最常用的測光模式是矩陣測光(評價測光):



二、曝光模式:光圈優先(佳能AV/尼康A)

對於通用風光攝影,最常用的還是光圈優先曝光模式,一是方便景深控制,二也可以間接控制快門:





三、光圈設置:建議F8以上(常用F8-F16)



除了拍攝近景虛化,風光片通常採用小光圈拍攝,原因有二:

1、大景深下畫面遠近所有元素都保持清晰,可以更好地還原場景細節。

2、在較小光圈下,鏡頭邊緣畫質、色散控制、銳度表現等均會有所提升,有利於獲得較好的拍攝效果。

從光圈範圍來看,通常F5.6以上都可以拍攝風光,但除非拍攝慢門,不建議選擇太小的光圈,否則會產生光學衍射,反而降低畫質表現。從經驗出發,我個人拍攝風光通常不會超過F16,基本在F8-F16之間。

注意,對於慢門攝影,如果小光圈下快門還是不夠慢,可以考慮加裝減光鏡或濾鏡片:



四、ISO設置:快門安全前提下,越低越好



這個很好理解,特別是在有腳架的前提下,iso通常設置到最低,確保畫面清晰細膩:



五、白平衡設置:自動白平衡



對於風光攝影,一般自動白平衡都比較準確。如果自動模式不滿足要求,可以攜帶白卡或灰卡自行校準:



六、對焦模式:單點單次對焦(ONE SHOT/AF-S)

選擇單點單次對焦,一般自動對焦即可。如果光線條件不佳,也可以採用手動對焦,但建議上架子拍攝,確保對焦準確:



七、色彩和銳度:默認(便於後期)



關於色彩和銳度,建議默認即可,便於後期加工處理,獲得比較精細的調整效果

八、拍攝格式:精細jpg或Raw

直接出片可以精細jpg,要後期建議raw:


篇幅有限,不能盡述,具體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大家共同探討。

愛攝影、愛生活,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一、光圈、快門、感光度設置

拍攝風光題材,我一般是用小光圈進行拍攝。這樣能獲得足夠的景深,讓畫面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清晰的。手持相機拍攝,要確保快門速度大於安全快門速度,當低於安全快門速度的情況下就需要用三腳架來穩定相機。至於感光度自然是越低越好,以保障畫質,如果不是必須儘量不要去調感高光度。

光圈:f/11 快門:1/800s 感光度100

光圈:f/14 快門:1/640s 感光度:100

拍風光題材用小光圈、低感光度沒問題,但是快門速度就要看了。如果只是普通拍攝,那麼快門速度只要控制在安全快門內就行。如果你要拍攝長曝題材,比如:雲海、流水、瀑布等等,你就需要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然後用很慢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還要用到濾鏡。

光圈: F22 快門: 120.0 ISO: 50 曝光補償: 0 EV 作者: AGED WINE

二、測光模式選擇

測光模式的選擇要看你的拍攝環境如何,一般來說智能測光模式(佳能為評價測光、尼康為矩陣測光)能夠應付大多數場景,如果拍攝環境的光線不復雜、條件不極端,那麼用這個測光模式就行。

如果你的拍攝環境光線複雜、光差很大,那麼智能測光模式肯定是不行的。這個時候你可能要用到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比如:在拍攝日出/日落這樣的風光題材,用點測光才能獲得正確的曝光。

三、對焦模式選擇

一般用自動對焦就行了,自動對焦對於大多數拍攝沒多大問題。如果遇到對不上焦的情況,那麼你試試手動對焦就行了。一般來說手動對焦用的很少,只有在極端條件下才會用到。拍攝風光自動對焦足夠了。

四、白平衡調整

拍攝大多數風光攝影作品用自動白平衡就行了(AWB),只是在拍攝某些風光題材時需要去設置自定義白平衡。比如:拍攝日出/日落,你把色溫值調為6000K,畫面會偏暖色調,你把色溫值調為3000K,畫面會偏冷色調。

日出時提高色溫,可以增加溫暖的效果:

總結:差不多就這些了,其實這些相機設置、參數設置並沒有多重要。這些東西不是固定的,都需要根據你的拍攝環境來做調整。我有些時候在戶外拍攝風光時,前一個小時用的這個設置,這個參數,後一個小時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新手來說想要學拍風光題材,不用一天到晚去研究別人用的什麼設置,什麼參數。你要學會分析,什麼時候用大光圈、什麼時候用小光圈;什麼時候用高速快門、什麼時候用低速快門;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測光模式、怎麼去調整相應的色溫值等等。


攝影初級班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種相機,也不知道你問的是拍攝哪一種風景,這個確實是一個可以寫成一本厚達幾百頁書籍的問題了。


不過,我還是要原則性地給你一些建議:


一、要看你的數碼相機的寬容度而定了

這個,每個品牌,每一款機型,其寬容度都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我們要測試自己的數碼相機的寬容度。

只有你親自測試了寬容度,對自己的相機真正知根知底了,才能說,你對於風光攝影有了基本的技術把握。

嗯,寬容度,對於風光攝影,真的非常重要。


二、要採用RAW格式,要採取向右曝光,也就是要適當曝光過度

但是,曝光過度多少會有最佳的效果呢?這個,一定要親自測試數碼相機的寬容度。

哦,對了,必須要採用RAW格式,同時,你還必須要學習RAW格式的後期ps處理技巧。如果你不願意學習後期ps,那麼,算我白說了第二條。


三、光圈的設置,一般來說,不要刻意使用小光圈,F8或者F11就足夠了

千真萬確,尤其對於高像素的專業機型和專業鏡頭,用F8就足夠了。用最小光圈反而不好,如果不是為了延長曝光時間,其實最好不要用最小光圈。

對於大多數風景攝影來說,F8真的足夠了。

對於一些極端的情況,如果你用了最小光圈都覺得景深不夠,這個,一個可能是你對焦在無窮遠了(風光攝影大片,對焦在近處,才能獲得最大的景深),另一個可能是你不知道還有一種叫做景深合成的技術。


ps,確實還是很重要的,風光攝影大師們必須要懂這個


四、風光攝影大片,基本上都不是拍攝出來的,好吧,ps是必須的

嗯,很多人以為風光攝影大片,完全不需要後期ps。其實,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是一個緊密結合的完整流程,沒有後期ps的加入和對於前期拍攝的指導,很難獲得一張風光攝影大片。


光線攝影學院


關於風光照的拍攝,其實並沒有固定死的參數設置,要根據大環境的改變進行調整。這裡也只能就總體的情況,大致的說一下。

首先是我們選擇的拍攝模式。針對不同人群情況,比較方便的,可以以A檔拍攝,相機自主調節快門速度,自己有效控制光圈大小,達到呈像需求,

那麼光圈的選擇,風光照大部分是以小光圈較多,以此得到大的景深,也就是前,中,後景物都是非常清晰的。常見的從F9-F16都應用比較多,自己的喜好選擇。

測光來講,比較常用的就是中央重點測光,不過如果在環境畫面的光線複雜情況下,也可以採取平均測光,這樣可以顧及到整個畫面的光影層次。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比如日出日落,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合理的採用點測光。所以這方面的選擇並不固定模式,要靈活的應用。

其次說一下感光度的選擇,ISO的高低,會對於畫面質量有直接影響。一般光線充足的情況下,50-200左右是完全合適。除非光線非常弱,才有考慮提高ISO。但是建議不要提高太多,要不然噪點也會增長,有的高光部位還會出現死白。

當然在拍攝風光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白平衡的設置。這個會影響照片色彩的還原。一般情況使用的話,可以直接設置自動,後期再在電腦上調節。

最後說一下對焦。不同的情況對焦點還是有差別的。比如在拍攝整體風景,沒有清晰對焦範圍的時候,可以利用小光圈,整個圖片劃分為3等份,選擇靠近自己的三分之一處。又或者拍攝流動的,慢門之類的,對焦點選擇固定的東西上(不移動)。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對焦點,都要根據自己的拍攝主體主題選擇,靈活。多實踐比較實際,畢竟每個人可能都不同。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想法笑談,也歡迎大家補充。


海盜王基德


如果想要拍出好的風景照,應該如何選擇相機上的參數?

你最為關心的是的是測光、對焦區域怎麼搭配?你的說法沒錯,但是想要拍出好的風光照,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多方面的內容。

我的理解和建議是:

一、光圈。拍攝風光照,需要較大的景深,就是說,前後都要清楚、細膩。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光圈不能大,一般選擇在5.6-11之間,如果是拍攝夜景,甚至可以考慮放在18左右。只有較小的光圈,才能保證有較大的景深。當然有些高手,用大光圈拍攝多張,然後再用軟件合成也是可以的,那是另外的話題。

二、感光度。感光度是保證圖片質感細膩和鮮豔的保證,一般照片,特別是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只求有不求好,使用大的感光度也是可取的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尤其是風光照片,想要很好的畫質,就必須選擇較低的感光度。基於這樣的考慮,感光度不能高,一般選擇在不超過400,以100左右為佳,極限情況下選擇50!只有這樣的選擇,才是高畫質的保證。有的人以為自己的相機感光度能達到上萬的級別,動輒選擇很高的感官度,很有炫耀機器性能的味道在裡面,這種做法大可不必。就像有的人,身體棒棒的能跑馬拉松,但是更多的人是不適宜跑馬拉松的,也沒有人人都要去跑馬拉松這個必要。概括一下,就是感光度能低則低,不要“比高”,而且,這一原則幾乎適用於一切拍攝場合,只是對於拍攝風光照片尤其需要。

三、速度。速度的選擇不必過於考慮,一般情況不必太慢,根據你能控制的速度就行,1/60——1/400秒都行。特殊的情況,比如你要拍出流水、瀑布具有絹絲般的質感,那就放慢速度,控制在1/30——1/15秒間都可以,甚至更慢。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拍攝夜景,那就可能放到1/15秒和更加長時間的曝光。

四、照片風格的選擇。照片風格的選擇直接考慮“風光”檔位即可。少數人選擇“精細”也是可以的的,只是不要放在“人像”或“花卉”或其的檔位。

五、圖片大小的選擇。圖片大小的選擇,根據圖片的需要去確定,沒有統一的尺寸,一般風光片如果是JPG格式的話,達到5M左右的質量即可。選擇照片太大,會帶來存儲、輸出和後期處理的一系列麻煩,沒有這個必要。如果你是頂級高手,這張風光片又是至關重要的話,那你任意選擇很大的圖片吧。

六、其他。其他還需考慮的包括防抖、對焦的設置等等,視具體情況而定。至於你關心的測光和對焦區域問題,估計你已經完全解決了,因為你是聰明人。

八、告訴你最為機密的一項:好的心情,甚至就能拍出好的風光片!

你可以關注《拍客張光林》,也可以微信JSHAZGL123和我交流。

祝你拍攝愉快,創作豐收。


拍客張光林


一般的照相機,包括專業單反,都會有一個風光模式,如果不想費那個腦子,選擇風光模式是一個很省力的辦法。

如果手動設置參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測光模式以評價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為主,根據實際光線情況,用好曝光補償。

二、由於風光照對景深的要求都比較大,所以光圈設置以F8-F16之間比較合適。太大景深可能不夠,太小會影響畫質。

三、在有三腳架或能將相機持穩的前提下,ISO感光度儘量不要超過400,越低越好。因為風光照對畫質的要求都比較高。

四、風光攝影推薦使用單點對焦,多點對焦容易把焦點對在你不需要的位置上。根據前景離相機的遠近,使用好超焦距,以獲取最大的景深。如果對超焦距沒有概念,可以嘗試著將焦點對在畫面下方的三分之一處。

五、風光人人會拍,巧在前景不同,尤其是一些標誌性的景觀,大家都拍得很濫了,這時候選擇一個與眾不同的前景,就顯得特別特別的重要。

六,拍攝合影接片的時候,一定要把光圈、焦距、光圈、快門全部設為手動並鎖定,保證每一張照片的曝光參數完全一致。

這是本人在攝影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僅供參考。

附上本人拍攝的幾張風光片:





愜意攝影












手機用戶6949123756


這個真沒有固定設置參數的,你也不可能照著某個參數一模一樣的去拍,地方不同 時間不同 器材不同 想表達的感覺不同、那麼參數也是絕對不同的!

所以我建議你拍照不要死記什麼參數,都是假的,你要搞懂方法、明白原理,這樣你去哪都能自己得到一個心儀的參數!沒錯、參數什麼拿來讓自己滿意的、而不是自己去迎合參數。

那麼我告訴你一些基本的小技巧吧,十一點關於拍風景常用的技巧。你明白這些技巧 就會自己去搭配參數了。

第一個建議:拍風景照最好上腳架

雖然這無關參數 沒有任何數字,但是上腳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覺得我自己手多穩、光線多充足、就不需要腳架,一張完美的照片 就是各個細節組合起來的。你又不趕時間 為什麼不在本身可能安全的前提下 讓它更加安全呢?再加上很多時候自認為可以 但相機可不會理解你的自認為、它是機器 該怎樣就怎樣的。

第二個建議:濾鏡需要有的

很多時候有濾鏡和沒濾鏡的效果是差很多的,但好的濾鏡幾千,太差了的幾十、這個自己根據經濟實力和需求來吧,但是一般常用的濾鏡幾百元就可以搞定了。不管你喜不喜歡用,建議備一塊 拍風光的時候試試、可能就會得到跟平時不一樣的感覺了 萬一正是你想要的感覺呢。

第三個建議:時間地點的選擇

這裡依然不講參數,風光片 你時間地點都沒有選好 拍什麼風光?我不說絕對 大部分時候我們看到的風光片都是日出日落吧?要麼就是天空和地面有什麼特別的東西、龍捲風 大海浪什麼的! 所以時間地點非常重要、你要找到一個好機位才行 然後在一個你覺得適合的時機去到那裡,這樣更能提高出片機率。


第四個:基本設置

好了 終於講到參數了,但沒有具體值!首先光圈 普遍是選擇小光圈拍攝 這也是為什麼要腳架的原因、具體多小 看實際情況啦!越小景深越大 但不建議用最小!8-16的值我覺得可以考慮。

快門速度、以光圈為準,結合光圈來設置一個快門速度!具體曝光度看自己需求、它們組合起來 以達到一個你覺得合適的畫面曝光度為準。

iso 建議用最低、但不是擴展最低感光度!而是原生的哈、擴展最低反而也會影響畫質了。一般來說iso越低 畫質越純淨,這也是大家喜歡用低iso的原因。

而其它的所有設置 都基本是圍繞這幾個點展開的,總之沒有萬能的通用參數、慢慢摸索 熟悉之後 參數自然就在心裡了。




光影的光陰社


要拍出好的風景照,最重要的是要有好風景!

我覺得這個問題偏了!沒有好風景,拍不出風景照,更別說好的了!

至於,相機設置,說實話,相機的取位比參數設置要更重要一些!相機的位置決定了用光角度,用光角度才是你照片特色的決定因素,因此才會有同樣的風光不同的景象!

如其,在相機參數設置上下功夫,不如,在尋找景物上下力氣,如其,費盡心機找角度,不如,靜下心來等時機!

景物對、時機好,意味著光線就好了!

即使拍攝有點兒小毛病,後期都有機會矯正回來!否則,基本上就是瞎忙活。

或許,我說了一堆廢話,廢話就廢話吧,能看進去,就不錯,看不進去的,別生氣,說實話也不是寫給您老人家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