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有个藩属国,直到1935年仍在向中国朝贡,谁知道怎么回事?

第二层皮


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属国,这些属国都会定期来到中央王朝来朝贡,在明清的时候,至少还有朝鲜越南这几个比较有名的属国。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还有不少,总之当时的属国还真是比较多的,那个时候显示了中原王朝的强大。



可惜到了满清末年国家极弱,最后被西方列强欺负,手底下的属国也一个个离中国而去。越南在中法战争之后就脱离了中国,最后成了法国的殖民地,而朝鲜在甲午战争之后,恐怕已经和中国没有多大关系了,属于日本的保护国。这些说起来,都是中国的耻辱,可惜当年中国实在太弱了,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别说去保护这些属国了。



不过有这么一个属国,他居然一直还在向中原王朝朝贡,即使到了满清王朝灭亡,中原分裂军阀割据的时候都还是如此,这个地方叫做坎巨提,他一直对中原王朝非常的忠心。坎巨提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南部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本身资源也非常的少,向中原王朝朝贡,也没有多少东西,只不过因为对中原王朝忠心,中原王朝一直收他做小弟而已。



后来这个地方被英国抢了去,只不过坎巨提一直牢记着自己是中国的属国而已,对中国的朝贡一直持续到1947年,为什么1947年呢?因为1947年的时候,英国离开了南亚,印度独立,而坎巨提作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并入了巴基斯坦国,所以正式和中原王朝宣告脱离。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对,确实有这么一说,清朝灭亡20多年了仍向我国朝贡,这个藩属国叫坎巨提,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与我国新疆喀什地区接壤,毗邻克什米尔,现在属于巴基斯坦控制区。

坎巨提地方不大,但位置关键,向西是帕米尔高原,向北是新疆喀什,向南是印度,所以它是连接中亚、南亚各国的必经之道,更是克什米尔的门户,坎巨提的人基本靠经商为生,一直在克什米尔势力范围下,但坎巨提人不甘被控制,就投向了强大的大清帝国,在乾隆26年,也就是公元1761年,正式归中国,成为清王朝众多藩属国之一。

对于清王朝来说,坎巨提是个袖珍藩属国,人口少,土地贫瘠,物产低,前来依附也并没为难,据记载,坎巨提酋长每年仅需向清廷贡沙金一两五钱即可,称为“十五塔哈贡金”,贡金交给新疆的叶尔羌衙门,再行转呈,后改为喀什道台,所以每年坎巨提使者都会带贡金到喀什,道台按照例回赠缎匹、金银器物等,这完全是以少换多的极为划算的买卖,坎巨提人乐此不彼。

19世纪末,坎巨提先是被克什米尔控制,又被英国侵占,软弱的清廷交涉无果后放弃,但坎巨提仍然向清廷朝贡,以一两五钱的沙金换取丰厚的回馈,清亡后坎巨提照例派使臣赴新疆喀什进贡,以示友好,直到1934年南疆变乱才断了关系,由于暴动当时喀什公署的档案室所藏文书卷宗被焚毁,所以坎巨提进贡的具体内容无案可考,后来坎巨提曾试图恢复与中国的旧有关系,希望中国助其独立,但坎巨提已被纳入巴基斯坦,故谈判无果告终,1963年我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边界协定,正式承认坎巨提是巴方领土。


图文绘历史


据《清朝通典》记载,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宗藩朝贡的体制,藩属国有四十多个。大清王朝中前期国力强盛,藩属国一直以来也风平浪静,但是到了后期,国力大不如以前,很多藩属国都渐渐脱离了,然而只有一个藩属国对清朝一直忠心耿耿,甚至后来清朝灭亡,也是一直对中国朝贡,一直到1947年,这个国家就是坎巨提王国。


坎巨提王国与中国新疆接壤,南边是印度,北部和东部是中国新疆,西部是阿富汗,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因为一旦有国家占领了这里,对与周边的国家都是威胁,所以这里的战略位置是很重要的。坎巨提王国成为中国藩属国是在乾隆时期,当时的坎巨提王国是一个贫穷的小国家,国土很小,而且人口只有七千多人,穷到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向大清 进贡。
乾隆时期的大清王朝实力还比较雄厚,对于这个贫穷的小国家也并不放在心上,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向其索取一些东西,但是坎巨提王国却因此得到了很多的庇护,很少受到周边国家的骚扰,遭受侵袭的时候,清王朝也会帮助其击退敌人。因此,坎巨提王国在清朝的庇护下安稳了许多年。



1840年,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朝的天朝大国的地位受到了巨大威胁,周边的附属国也是内忧外患,要么主动要么被动与清朝断绝了宗藩关系。1891年,英军侵占坎巨提,当时新疆巡抚进行多方交涉,此处仍然属于我国附属国,但是实际上清朝此时已经自身难保,根本无暇顾及此处,坎巨提王国还是沦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坎巨提被迫向英国进行朝贡,但是这个小王国却不肯放弃对清朝朝贡,因此坎巨提王国在向英国朝贡的同时,一直坚持向我国朝贡。


清朝灭亡之后,由于坎巨提王国一直感念清朝的庇护之恩,所以在民国时期还是继续向中国进贡,可以看出坎巨提很想将这种友好的关系保持下去,在我国动乱时期也一直没有抛弃我国,持续进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在1947年仍然遵循清朝旧历向我国进贡,实为我国最后一个藩属国。

停止对我国进贡之后,1962年,中巴划界,坎巨提被规划到了巴基斯坦管辖,中国也承认坎巨提是巴基斯坦的领土。坎巨提与中国的情分是很重的,清朝的庇护之恩让他们一直记在心里,对中国不抛弃不放弃,是让人很感动的。


小姐姐讲史


这个藩属国就是历史上的坎巨提王国,它作为清朝附属国有150年历史,《清史稿》中有其详细记载。印巴分治时,坎巨提并入巴基斯坦,即现今的罕萨。

坎巨提,又名乾竺特、喀楚特,位于新疆叶尔羌西南一千五百余里的地方,所处之地山峦较多。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坎巨提,现将王国前世今生介绍如下。

先了解一下坎巨提具体位置。从新疆莎车(叶尔羌)向西,入帕米尔高原(葱岭),抵达塔什库尔干,再往西穿尼塔什山口,向西南至塔克敦巴什帕米尔。

之后向南穿越兴都库什山与穆士塔格山形成的峡谷之地,接着沿罕萨河南行,顺河向西抵达河北岸的罕萨城,这就是坎巨提都城。这便是前往坎巨提古道。

坎巨提人居住在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的罕萨河谷,这里的地理位置是两山夹一河,是帕米尔高原进入南疆的咽喉要道。历史上的坎巨提人也被称为罕萨人。

坎巨提人大多是金发碧眼,基因分析表明他们血统中有一部分属雅利安人种,但当地人自称是亚历山大军队的后裔,实际上其血缘更接近阿富汗帕米尔人。

清代的罕萨城面积不大,城中约有居民两千多人,城外有五千多人。坎巨提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米尔”,皆出自阿叶什家族,祖上为吉尔吉特王国头领。

据史料记载,坎巨提的牛、羊、马较多,服饰以毛织为主,没有布帛。每当遭遇外敌入侵,坎巨提会全民皆兵来抵抗。坎巨提人没有赋税,只有献出苦力。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坎巨提派王子向叶尔羌办事大臣进贡砂金,清朝将其纳入附属国之列。规定每年向大清进贡砂金一两五钱,全部从拉达克购买。

坎巨提为筹集砂金费用,要求每户农民上交二十斤麦子,牧民则是一只羊。坎巨提使臣到了叶尔羌后,由官府免费护送进京,清廷通常会赏赐大缎和布帛。

这种朝贡行为一直持续到清末,150多年来从未间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克什米尔王国派兵入侵坎巨提,结果被坎巨提击败,双方商定每年互贡。

坎巨提之所以能成功抵御外敌入侵,主要是得到了叶尔羌清军的帮助。光绪年间,沙俄势力进入帕米尔高原,英国为保住南亚殖民地,开始向罕萨城进攻。

坎巨提战败,酋长赛夫达尔携数百亲信出逃。赛夫达尔素来以凶狠残忍著称,他本想与沙俄勾结瓜分帕米尔高原,结果遭到部众的阻拦,遂向东逃入新疆。

喀什道台都司将反复无常的赛夫达尔拘禁起来,英军占领坎巨提后,清政府派薛福成出使英国商议坎巨提问题。最终商定英军撤走,坎巨提仍为大清属国。

赛夫达尔的弟弟买买提艾孜木被选为新首领,清廷派官员张鸿畴会同英方对新首领进行了册封。买买提艾孜木听命于光绪诏书,按旧制扔给大清进贡砂金。

这位首领共在位四十六年,直到1938年才去世。老首领赛夫达尔被清廷在迪化城拘禁了十七年,最后将其安置于库车,其子及家属被安置在新疆的莎车县。

英属印度时期,坎巨提与那加尔成为印度的土邦,属克什米尔专员管辖。1947年,印巴各自独立,坎巨提统治者贾马尔汗宣布并入巴基斯坦,成为其土邦。

二十七年后的1974年,坎巨提土邦政府被废黜,并入新建的“北方地区”。坎巨提首府罕萨被改名为卡里姆阿巴德,贾马尔汗被迫退位,在两年之后去世。

如今的喀喇昆仑公路就经过坎巨提王国统治者曾经的居住过的宫殿城堡——巴尔提特城堡,该城堡向北通过红其拉甫口岸与新疆相连,其西南为吉尔吉特。

可以肯定的是,坎巨提与清朝一直保持着朝贡关系。至于是否持续到1935年,目前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但坎巨提的藩属国身份,一直持续到印巴分治前。


野史也是史


清朝家里初期有很多藩属国,他们都会主动向清朝纳贡,谋求保护。但随着清朝的衰败,很多藩属国都脱离了清朝的管制,但是有一个藩属国直到1947年才停止向中国纳贡,这个藩属国就是坎巨提。坎巨提是在清朝乾隆盛世年间成为清朝的藩属国的,因为乾隆年间清朝非常强大,而当时坎巨提的俯首没有被统治者重视。

清朝也没有指望坎巨提这个生产能力比较低的国家,朝贡什么好东西,只让他们每年朝贡一些砂金和少量的粮食。坎巨提是位于帕米尔西南部的一个小国家,和克什米尔相邻,曾被克什米尔入侵,克什米尔入侵坎巨提时,清朝还帮助坎巨提抵御了外敌,最终坎巨提被保存了下来,在这之后坎巨提更加依赖中国。

1891年,大英帝国侵略了坎巨提,虽然当时经过新疆巡抚的交涉,坎巨提依然归属清朝,但是实际上,坎巨提已经脱离了清朝政府的控制,坎巨提被迫向英国纳贡,但同时坎巨提也向清朝纳贡,从始至终都没有抛弃过清朝。

到了民国时期,坎巨提却一直被标注在国界之外,当时的新疆再也没有对坎巨提进行管辖。1962年中巴划界,之前一直被巴基斯坦管辖的坎巨提,最终被纳入巴基斯坦版图。虽然被纳入了巴基斯坦,但坎巨提仍然向我国朝贡,到现在也只认中国的统治。

坎巨提在1947年仍向灭亡的清朝朝贡,可以坎巨提是坚持到最后的一个藩属国,即使是加入了巴基斯坦,他们依然认为中国对他们非常重要,和之清朝的其他藩属国相比,坎巨提可以说是最忠诚的一个。

但令人感动的是,就算是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坎巨提仍然坚持向中国纳贡,直到1947年才结束。为什么坎巨提会坚持到1947年呢?这是因为在1947年坎巨提加入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而且我们一直称巴基斯坦为“巴铁”。坎巨提加入了巴基斯坦,对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公元前


一、

确实有这地方。

这个属于清朝藩属国的地方叫坎巨提,它曾经是清朝唯一的白种人附属国,坎巨提内部主要以雅利安人种为主。

坎巨提东接巴勒提斯坦,西越兴都库山脉,南邻巴控克舍米尔吉尔吉特,北邻帕米尔高原和中国新疆。

坎巨提和清朝建立封贡关系是在乾隆二十四(1759)年,后在道光二十七(1847)年,坎巨提因平叛有功,被清朝纳入管辖境内,成为内藩。

这里所讲到的坎巨提所平的叛乱指:和卓后裔入侵中国南部事件。

关于坎巨提朝贡一事,在1935年确实还在继续,但并不是像以往一样向清政府朝贡了,当时朝贡的对象为民国政府。

二、

清朝灭亡之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及其周边地区逐渐成为了西方列强们所窥觑的对象。

在1891年,英国在和俄国争夺帕米尔的斗争之中,抢先占领了坎巨提,在占领坎巨提之后,因坎巨提曾是清朝藩属国这一层关系,英国希望可以和中国一起对抗俄国,并继续向清政府纳贡。

但是后来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英国便停止了和清政府抗俄的计划,毕竟当时清政府自己都已经难保了,更别说帮助那些曾经的小弟了。

到了1936年,英国和俄国在中国新疆的地位以有所不同,那时俄国确实要比英国强势,英国也是怕俄国联系中国来渗透坎巨提内部,于是英国便力促坎巨提终止向中国纳贡,并断绝和中国的关系。

三、

后在1937年,在中国抗战之时,坎巨提曾提出希望加入中国,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

之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民国政府也曾提出要把坎巨提这一地方搞成中国领土,并在当时的地图之上,把坎巨提加入到了新疆的领土中,但最后此事还是不了了之了。

最后还是在1947年,坎巨提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属地。

那时候印度和巴基斯坦纷纷开始独立,坎巨提也在那时加入了巴基斯坦。

现在,凭着“中巴”的关系,也算是跟坎巨提再续前缘了。


千古君


藩属国,是指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最典型的藩属国形式为附庸国或半殖民地。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厚往薄来,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

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宗藩关系是通过宗主国文化、教育、外交等手段间接影响藩属国。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赐予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

由此可见,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1947年,距离清朝结束已经35年,此时的中国也历经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时期,彻底的废除了封建专制旧思想。但值得一说的是,此时却有一个国家始终延续了满清的制度对我国进行朝贡,该国就是坎巨提,如今该国已经为巴基斯坦的领土,但坎巨提却始终对我国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直到今天都只认同我国的统治。随着清政府逐日衰落,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时,一些曾以清朝为宗主国的周边小国纷纷选择独立,晚清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危机。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坎巨提虽然已经被英国占领,每年被逼要向英国朝贡,但在如此窘迫下的坎巨提却始终不忘清朝曾经帮过他的恩情。在向英国朝贡的时候也在向清朝朝贡,可以说坎巨提自始至终都没有抛弃我国。在他们心中,中国一直是他们的宗主国。一直到1947年,坎巨提都还在向中国进行朝贡。

之后,坎巨提虽然加入了巴基斯坦,但坎巨提始终都在强调中国对他们的重要性,并宣称只认同中国的统治。相对于其他藩属国而言,坎巨提应该是清朝最忠心的藩属国。





双脚撵高铁


藩属国从强汉开始就在发展,知道清末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在甲午战争当中接触了朝鲜藩属,越南在法国干涉下被剥离出去,缅甸在英国签订的条约当中让了出去,南掌、暹罗、阿富汗也都一步一步脱离了清朝,不过有一个藩属国直到1947年还在朝贡。

这个国家就是坎巨提,坎巨提位于帕米尔西南部,在19世纪中后期,作为清政府的外藩,并与奇特拉尔、克什米尔毗邻,由于坎巨提的战略地位,英俄在中亚角斗时,也被卷了进去。



坎巨提在地理位置上为八帕之一,南逾瓦呼罗特、明塔戛两山口,西为因都库什山,东为穆斯塔格山,坎巨提也成了克什米尔天然、必要的门户,由于这种地理位置,从坎巨提部落出现后就一直备受战乱。

1761年,坎巨提派遣使者朝贡,申请成为大清朝的藩属国,当时边界巡抚陶模就向大清提出的请求,但由于坎巨提国小,并没有多重视,只是封了一个名头给他,倒是陶模向着坎巨提派出了一些军队镇守。

坎巨提十分感激清朝,1891年,英国率兵侵占了坎巨提,陶模作为使臣跟英国交涉,据理力争,又将坎巨提夺了回来,为了防止英国在次入侵,就在罗布淖尔北筑蒲昌城,南设屯防局,严密防守。

当俄国强借我国巴尔鲁克山逾期不还,陶模据约力争,坎巨提又终得归还,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坎巨提对清朝有着十分强的归属感,清朝覆灭之后,到了民国时期,基本上没有在管辖坎巨提。

但坎巨提对民国政府依旧依附,曾向北洋政府进贡过一些细沙黄金,但北洋政府正忙着军阀混战,坎巨提就被忘记了,抗日战争时期,坎巨提也出兵抗日,一边打着日本鬼子,一边继续向着民国进贡,一直持续到了1947年。

到1947年,坎巨提被化为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到1962年,中巴划界后,坎巨提依旧属于巴方管理,但我们都直到巴基斯坦对中国是十分友好的,中巴友谊一直都是两国人民的交谈点,而且在巴基斯坦的宪法当中,破坏中巴友谊是犯法的


惪州元良1978


按照《清朝通典》的记载,清朝藩属国大约有四十多个,不过,从真正意义上来讲,能够达到所谓的“遣使敕封”这种层面的,大概也就只有二十几个左右,包括朝鲜,越南,暹罗,琉球等。

当然,在西方帝国入侵,以及清朝本身的实力衰退这些情况下。等到清朝灭亡时候,基本上这些藩属国和清朝也就断了关系,改换门庭。但有一个国家一直坚持向清廷朝贡直到1935年,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坎巨提土邦。

坎巨提位处中亚,东西连接阿富汗,北边可入新疆,南边就是印巴焦点克什米尔,控制印度,称得上是地处“兵家必争之地”。

坎巨提土邦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成为大清帝国的藩属国,按照约定,坎巨提土邦每年需向清朝供奉砂金一两五钱,正是成为了清朝正式的藩属,两国关系一直延续了下来。

清同治七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切断了坎巨提与清朝的联系。光绪十七年,坎巨提土邦遭到了英军的入侵。虽然世事不太平,坎巨提不过还是没有屈服,依然坚持做清朝的藩属。

等到1911年清朝灭亡以后,依旧念念不忘,坚持朝贡,一直到1935年才停止。

1947年,印巴分治,坎巨提土邦加入了巴基斯坦。


是阿维啊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几千年的风尘,来到了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伴随着朝代早期两位开明君主的大力作为下,奠定了朝代辉煌的发端——康乾盛世。

中国版图西部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无数次入侵,在叛乱——平定——归属中反复交替。康熙九年,漠西噶尔丹当上准噶尔部的头目之后,准噶尔部的势力达到了鼎盛阶段。噶尔丹野心勃勃,东征西侵,不断南下,想重振蒙古往日的辉煌,部下控弦之士达到10万人,对清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康熙帝为维护清朝北疆稳定,御驾亲征。

1690年6月,康熙亲临狂风怒号、惊沙扑面的塞北,指挥大军迎战噶尔丹。八月,清军在乌兰布通与叛军交战。在清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噶尔丹叛军死伤惨重。由于康熙身患重病,清军只好班师回京。此后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和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又两次率兵亲征,诛杀了噶尔丹,彻底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彻底震慑了西部属国。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后,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释放,并派波罗尼都招抚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和卓兄弟乘机控制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杀死清军副都统阿敏道,举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发兵征讨大小和卓,在库车、叶尔羌、和阗等地与大小和卓交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在今阿富汗东北部),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

坎巨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大清属国的。坎巨提王国主动派遣使者与清朝通好,正式成为清朝属国,并每隔数年进贡一次,这一年是公元1762年。

坎巨提一直保留着奴隶贸易的传统。坎巨提境内以山地为主,畜牧业比较发达,但这些牧场上的劳作者,许多都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贫苦人民。由于国力弱小,生产力极不发达,所以清朝大大减少了其贡品征收数额。从第一次朝贡起,坎巨提从未没间断过,贡品数量虽不多,但其对清朝忠心耿耿。从归属清朝起(1762),到停止进贡时(1947),已经守护中国边疆长达185年。英国殖民时期,坎巨提的利益受到巨大威胁,但清政府已无暇自顾,《清史稿》载“大清内寇不靖,未惶远略,无暇兼顾坎巨提”。即便如此,坎巨提依然坚持向中国朝贡,直到清朝灭亡后的35年中,都是如此。

1947年,坎巨提王国酋长向中国最后一次朝贡。这对于坎巨提王国和藩属国朝贡历史来说,都是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