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你就會擁有一切”是這樣嗎?如何接納自己呢?

老孫遁世無悶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優缺點,而很多人總是關注了自己的缺點沒有看到自身的優點,這是對自身認識的不全面,也是對自己的不接納,為了讓自己更加了解自己,讓自己變得自信,能夠正視自身的不足,所以需要人們學會接納自己。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木桶原理”,說的是取決於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長的板子,而是那塊最短的木板

也就是說人有擅長的東西,也有不擅長的東西,我們需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短板進一步提升自我,而人們總會有自卑心理,總會用自身的短板去跟別人的長處比,進而懷疑自身的能力,自信心受到打擊,這個時候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積極樂觀面對,才能走出盲目自卑,而想要跳出這個負面情緒,需要做的便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接納它,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在自卑裡消沉度日,才能保持積極,不斷學習提升能力,才能面對打擊時不妄自菲薄,與其說這是接納自己的能力,不如說是面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是自我肯定的堅強信念,接納自身會讓自己擁有正能量,能夠更加自信且堅定的繼續走下去。

雖然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有很大的推動力量讓人變得積極,但不代表只要具備這一品質就會擁有一切,這只是眾多美好品質中的一個而已,並不能以偏概全的過度美化它,誇大其功效。

再說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有刻度之分,適當的釋懷接納是優點,但是過度放縱就是自欺欺人,所以並不能說接納自己就擁有一切,凡事過度反被其害。

就像一個孩子面對一次次失敗的考試成績,仍然無動於衷,就說明對於自己過於放鬆,導致缺乏競爭危機意識,從而失去了競爭的優勢。

若要說如何接納自己,以下有幾點建議提供參考:

1.降低心理期待

當我們面對人或事,如果有非常高的期待,那所產生的結果最終很可能自己不滿意,過高的期望會帶來過深的失望,降低對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可以令自己活的更加積極輕鬆一些,也不會在沒有達成目標時過於喪氣頹廢。

2.全面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不包容是源於沒有全面認識自己,總會帶著盲目自信行事,或是沒有用盡全力去追逐目標,所以會導致結果不盡人意。又或者對於自己的能力估計錯誤,對於自己的性格,想法掌控不足,以至於產生不自信,想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就先要全面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一方面可以更好改進,一方面也會對自己更加寬容。

3.學會自我修復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獨自一人面對挑戰和困難,一個人成長的道路總是曲折的,也難免受傷,所以擁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能夠排解心中諸多失意和難過,而心靈的修復也能快速的使自己重新振作,接受痛苦,接受自我,學會自我修復調整,才能使自己不困於一時落魄,讓自己不斷挑戰,不斷前進。

人這一生總是在和自己撕扯的過程,在不斷髮現自己不足,接納自己,修復自己的過程中不斷重複。學會接納自己才能讓自己活的更輕鬆,能讓自己在長久的積極情緒裡活成最好的樣子,接納自己不能擁有一切,但這是自我原諒,和解的過程,能讓自身得到不斷成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風中的小7


無論經歷什麼,別認慫!挺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你就會擁有一切!

你喜歡現在的你自己嗎?你討厭過自己嗎?

之前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滿意,整天感覺都是在混日子。

一天又一天耗著,渾渾噩噩的上班、吃飯、睡覺,很沒有意義。

要說為什麼要活著?我想,大概是因為沒有勇氣去死吧。

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信心,懷揣著夢想在努力,我一度認為,可能真的是自己太差了,做什麼都不行。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力克的故事,他從一個沒有四肢、連站立起來都要跌跌撞撞的人,到游泳、潛水、踢足球、打高爾夫球等樣樣精通。

原來人最可悲的並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你不行,而是本可以的你,卻一再認慫!

人們經常埋怨什麼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

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拋棄"註定悲劇"的人生,從接納自我開始

力克一出生就不喜歡自己,甚至他的媽媽在他出生的時候用擁抱他的勇氣都沒有。

不得不說,他的身體缺陷,對於他還有他的家庭來說,在那個時候都是一場悲劇。

等他慢慢地長大,有了自己的意識,便開始陷入沒有四肢的苦惱中。

他無法接受這樣異類的自己,很害怕,也很惶恐,未來的自己應該怎麼辦?

會有人喜歡他嗎?他連擁抱自己愛的人都做不到,更何談給自己所愛的人遮風擋雨?

那時候的他,無法接受自己,悲觀的情緒不分白天黑夜的在他腦裡盤旋,甚至連死亡都無法選擇。

他的父親察覺到了他的情緒,走到他的身邊,對他說:上帝創造這麼獨特的你肯定有屬於它自己的獨特原因,別怕!家人會一直站在你的身後。

在大家的關愛裡,他突然想通了。是啊,自己如此與眾不同,應該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價值,他慢慢地學著接納沒有四肢的身軀,相信上帝一定是對他另有安排。

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帶著樂觀的心態慢慢地成長,開始去追求屬於他的獨特的人生。

你看!連沒有四肢,無法自理的人,都能去接納自我,改變人生,我們還有什麼可怕的?

蔡康永曾說: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覺到風時,風才存在;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裡,宇宙才存在。

如果你沒法接納自我的存在,又怎麼能盼望上天能給你安排一個滿意的人生?

接納自我,是要和自己不完美的外表和解

你可能會說,我並沒有像力克一樣有身體軀幹上的煩惱呀,但我們每個人卻都有追求完美的煩惱。

愛美是人的天性,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個萬人迷,或多或少都對自己的外表感覺不滿意,覺得鼻子不夠高,嘴巴不夠小,下巴不夠尖等等,有的人甚至走上了整容的道路。

其實,追求完美並沒有錯,我並不是反對你去追求美,只是先天的外貌也許有優勢,但絕對不是拉開你與其他人距離的關鍵。

外貌的煩惱其實很多人都有,連成功的名人們也不例外。

演員徐崢,曾在一檔節目中講述,20歲脫髮給他帶來了許多痛苦,那時他嘗試了市面上所有的生髮產品,甚至天天戴著帽子就怕別人嘲笑他脫髮。

噹噹網的創始人俞渝也在一次的訪談中訴說,她曾為長相十分自卑,以至於每次出門之前都要花很多時間在著裝打扮上,衣服換了一套又一套,還是不滿意。

這些我們能看到的自帶光環的人,也曾經為外貌上痛苦過,可是後來,徐崢接受了自己脫髮的事實,摘掉帽子,直接剃成光頭,俞渝也接受了自己的外表,修煉內在氣質,變得愈發優雅迷人。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后,他們都變得更加的自信,於是,也離成功更近了。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兩位姿色並無二致的漂亮女生裝作汽車拋錨,在路邊攔車尋求幫助,但是受到的待遇卻大相徑庭。其中一個女生昂首挺胸,看上去神情愉快、信心十足,顯得格外美麗又惹人憐惜,多數人都提供了熱情幫助。另一位女生卻是面容憂戚、缺乏信心,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表情,結果,幾乎無人問津。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這就是自信的魅力,我們不該把生活中的不順利推給自己並不出色的外表,要學著接納自我,相信自己。

鞏俐曾說:女孩子以為有了美貌之後,就能擁有一切,極其幼稚。一個人最重要的不該是長相,而是他的靈魂與內在。

就好像奇葩說的詹青雲,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她,因為她的五官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隨著節目的進行,她淵博的知識、緊密的邏輯以及高巧的技巧,狠狠地把我征服了。

現在你問我,奇葩說裡最喜歡誰?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詹青雲。

喜歡一個人,真正被TA所吸引,最後都是因為這個人的內在。

始於顏值,但最終是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接納自我,是懂得直面自己的缺點

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曾說:你無法控制你的經歷,但你可以控制你的解釋。

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不同的是每個人對待自己缺點的態度。

表姐剛生完孩子那年,足足有200斤,那段時間她非常自卑,不敢上街買衣服,不敢出門聚會,也不敢參加公司的年會、派對。

有一天,她覺得自己再也受不了現在這個樣子,便下定決心減肥。

她開始報名瑜伽,找私人教練,每天跑步健身,風雨無阻。

最後,她終於成功地瘦下去了,也找到了產前那個自信的自己。

一個人只有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點,才能坦然地站在眾人面前,才會在人生舞臺上煥發奪目光彩,進而體會到幸福的滋味。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中也有這麼一個例子:

有個成功人士在談及他的經驗時說,他最開始工作是搞銷售,因為個子矮,他很自卑,不敢和顧客交流,業績極差。有一次他和一位女客戶成功簽約,對方告訴他,正因為他矮才讓她覺得沒有壓迫感。從那一刻起,他突然意識到,矮雖然是個缺點,它同樣可以轉化成優點,於是他專門找那些比較矮的客戶推銷,沒想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為了銷售冠軍!

優秀的人往往敢於直面缺點,攻克缺點,刻意訓練自己成長。

富蘭克林年輕時並不成功,他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缺點,例如愛浪費時間,會為小事煩惱,愛和別人爭論衝突等。

於是,他仔細研究了許多成功人士的好習慣,並總結了13條自己不具備的品格,刻意訓練自己成長。

他每週攻克一個缺點,13周下來再從頭鞏固,如此循環堅持了兩年時間,最後這些好的生活習慣都深入骨髓。

這13項行為習慣便是有名的"富蘭克林表"。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世上壓根就沒有完美的人,人之所以成長,就是在不斷改善自己的不完美之處。

敢於正視不足,並把全部力量用於改善,而不再是掩蓋自己的不足時,我們將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接納自我,是敢於走出過去跟傷痛說再見

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傷痛,這些傷害有的人始終困在裡面走不出去,也有的人學著慢慢放下。

之前看過一個報道:

黛安娜是一名住在夏威夷的攝影師,她的父母在她5歲的時候就離婚了,父親也在那年拋下她們母女離開,此後她便一直住在各種親戚家,不堪的時候也睡過公園和車裡。

一天,她正在街上拍攝一組關於流浪漢的照片,突然發現,其中一個流浪漢正是她失聯已久的父親。

這個時候的父親骨瘦如柴,當她呼喚他時,已經毫無反應,精神恍惚了。

人生就是這麼戲劇,她應該像當初父親丟下她們母女一樣置之不管嗎?

可她做不到,她開始嘗試著和父親交談,送他去醫院治療,用相機記錄父親每天的生活。

在黛安娜的努力下,他的父親迴歸到了正常人的生活。

現在的他們,一起吃早餐,一起看電影,親密無間地對著鏡頭笑,就像任何一對父女一樣,就好像那些年父親從沒缺席過。

過去的她對父親的遺棄感到深深的失望和受傷,她也一直沒有勇氣去信任和愛她身邊的人,而現在的她,原諒了父親,放下了過去,終於有了愛人的勇氣。

"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把眼神聚焦到糟糕的一面,糟糕就成了全部,你也會隨之陰暗下去,但哪怕只有1%的事是光明的,你盯著那1%,你就會開朗起來。"

如果一直抱著過去的傷痛不放手,那麼傷痛就會永遠在,每看一次就痛一回。

學著放手,和自己過去的傷痛和解吧,只有這樣,才能接納現在的自己,去追尋無限可能性的未來。

接納自我,是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節奏

現在多數人的焦慮在於,和別人做比較,他們覺得自己還在租房,別人已經住進豪宅;覺得自己還孤家寡人,別人卻已經兒女雙全。

於是焦慮就這麼產生了,我們拼勁全力地去追趕著他人,覺得自己就該跟他們過一樣的生活,甚至更好的生活。

但其實每個人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你要的是找準自己的人生節奏。

就像曾經流行朋友圈的那首小詩《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裡說的,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穩定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時區,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

愛迪生小時候,反應遲鈍,鬧過"孵雞蛋"的笑話;愛因斯坦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認字;比爾蓋茨當初還是哈佛的退學生;俞敏洪考了三次大學,第三次考上了北大。

大家時區不同,節奏也不一樣,所以看到走在你前面的人,你不要慌,更不要輕視後面的人,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後來者追上。

我的一個朋友,在35週歲的時候選擇了去讀博士。那時候的她,單身未婚,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很多人都出於好意勸她,現在的工作挺好的,該抓緊時間結婚生子,而不是再重新回到校園,不然等到時候畢業了,青春也沒了。

但是她並沒有聽取大家的意見,因為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我們沒辦法去預知她未來會怎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決定。

也許她成家就業的節奏比較慢,但是她一直在享受著她自己的節奏。

其實,關於人生沒有人能給你答案,很多人會告訴你該怎麼做該怎麼做,但是決定做不做的選擇權在於你自己,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快,而打亂了自己的節奏。

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要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相信自己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所謂的優秀,並不是和別人比,而是和自己比,只要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覺得自己正在變得一天比一天更加充實、更加進步,你就會發現,人生的天地遠比你想象的更加寬闊,你可以走得更遠。

願我們都能直面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優點,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擁抱踏實的人生。


酒店ing


看到這個問題忽然想起2019年風靡一時的電影哪吒裡面的一句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什麼是完美?富裕的家庭,有文化有社會地位的父母,有花不完的錢,有開不夠的豪車,認識社會頂層人物?擁有這樣人生的人完美嗎?或許。亦或許他們在熱鬧的酒會上的某個角落了獨自落寞,在很多個不為人知的夜晚考安眠藥入睡,在空曠的別墅裡品嚐孤獨與寂寞的紅酒。

什麼是不完美?自己的老公能掙錢養家,如果再溫柔體貼一點就好了;自己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總有創意,如果寫作業也能很認真就好了;自己的上司很有能力,總能帶組拿獎金,如果不那麼強硬就好了;自己長得挺好看的,如果個子再高點就好了。哪來的那麼多如果呢,萬事萬物存在即為合理,上天是公平的,是因果循環的結果。

所謂的不完美是內心匱乏造成的,即使擁有一切,也會雞蛋裡挑骨頭,認為自己還可以怎樣怎樣。對於內心富足的人,那怕他擁有的很少,他依然加倍珍惜,用僅有的去創造更多。


雲水禪心慧行


或許吧。事無絕對。因人而異。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平衡感。去看看外面比你更慘的人。去讀讀書中比你更慘的人。他們是怎麼過的?怎麼做的?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我是拉車的。前面騎大馬。後面拉驢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這個道理。心態平衡了。才能伺機尋求改變。不然一味的強求。只會越來越自卑。


一場遊戲一場夢W


是這樣啊,你有得別人沒得!有些人還不如你!



巴黎1996


推薦你一本書,《感謝不完美的自己》,雖然武志紅這個人我不大喜歡,但是這本書還是不錯的。生命總有不完美,那是光進來的地方!擁抱你的痛苦,這是成為你自己的必經之路。改變千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我們一直以為一些負面情緒,如壞習慣、痛苦、悲傷、憤怒、恐懼等是不好的,甚至認為這些是不完美的,阻礙了我們成長,我們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們。作者從新的角度、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這些壞情緒,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和正面意義。這些情緒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而且這些情緒並不是我們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接納它們,並要感謝它們讓我們越來越堅強,體驗更多生命的無限精彩。我們要做的不是滅掉內心的魔鬼,而是去認識並擁抱它,活出真正的自我!

我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都不讓那麼幸福,原來我在不幸中產生的各種心理動態和情緒都是正常且普遍的,不是我的問題,不是我的錯。


恰逢其詩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身上都有優缺點,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並不代表你就擁有了一切!

你知道了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接納,並能越變越好,才是最睿智的!

我認為應該這樣接納自己:

1、不要過於追求完美。人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好,但事實上不可能盡善盡美,正如不管多麼漂亮的女人也能找出缺點一樣呢!

2、自我安慰。我天生就是這樣,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多優秀的人也有缺點。這世上只有一個我,自己多麼不堪,也是獨一無二的,做最真實的自己哦!

3、不要嫉妒別人。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世界上的人和事永遠千差萬別,如果你總是嫉妒別人,就不會快樂!

你要多想想那千千萬萬不如你的人,心情一般會平靜些。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地努力學習、讀書,很有可能今後會超過別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小草9178055222742


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無缺的人,對於不完美,別人能夠比較好的接納。

為什麼我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完美?

因為過度的追求完美!

為什麼會過度追求完美?

因為自我身份認同這個基礎工程沒有建設好,導致自我價值感、存在感等沒有著力點。每個人內在都需要有棟樓,裡面居住著我們的自信、價值感、存在感等。

要把樓建好,首要的就是先把地基打好,自我身份認同就是它的地基工程。地基沒打好,上面蓋的再壯觀,也是豆腐渣工程,徒有其表,雖能滿一時之需,很快又會坍塌。

如何做好自我身份認同?關鍵是做好自我接納。

接納自我是指能夠接納自己客觀真實的優點和缺點,能夠接納自己現實中的客觀狀況。接納自我就是要接受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接受自己的膽小,承認自己的小氣,承認自己能力客觀存在的不足。

接納了自我,地基才能夯實,蓋好的大樓才會穩固、長久。自信、存在感、價值感等才能安居樂業,成長壯大。它們越壯大我們的內在才能越和諧、越強大。

沒有做好自我接納,地基就無法夯實,這樣即使建好了大樓,也會很快坍塌!然而我們內在又不能沒有它,沒有了它也就沒有了自信、價值感和存在感。

這些住戶我們能失去嗎?答案肯定是不能!

我們一刻也離不開它們,時刻需要它們的陪伴。

怎麼辦?

無所適從的摸索和探尋,終究發現了一條“捷徑”—與他人比較,它可以讓大樓很快成型,甚至看起來更牢固、更敞亮。漸漸的,與他人比較成了我們自信、價值感等唯一的提取方式,我們愛上了比較,依賴上了比較。

比較勝出,恭喜,價值感、自信提取成功,大樓穩固 。比較輸了,大樓坍塌,提取失敗,自信瓦解,價值感和存在感消失!

比較勝出,嚐到甜頭,歸功於自身完美,進而更積極的追求完美。比較失敗,自我否定,自我衝突,把一切責任歸咎於自己的不完美。

比較失敗一次,大樓就坍塌一次,坍塌一次內在就“奔潰”一次。於是我們暗下決心,必須變得更加完美,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也只有這樣,內在的大樓才不會再次坍塌。時間長了,上述過程就成了一種自動化心理模式。

有了自我接納,自信、價值感和存在感才能真正的成長。

內在實現有了著力點,有了基礎,才能平等心的對待不完美,接納不完美。


搖搖興


首先,我覺得有必要明確個範圍,以分數為例,“不完美”不是“很好”、“及格”甚至“很差”;100分,不完美是99、98,不是76、83,更不可能是7、6、8、3。

其次,不完美和完美的評分準則誰定?

學校考試有標準答案,由老師判定;但完美是主觀的,是個人自己對於事物的判定,中間的一線之隔,也只能本人去明確!

第三,原句意我個人覺得不是太明確;我比較認同的觀念是“接受不完美的現狀,努力去趨近於完美。”而這個過程其實依舊是隻能無限趨近,所以只能接納,不能強求。

第四,接納了就意味著得到一切?我覺得意思應該是,接納現狀,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不是自我安慰,而是自我警示。

第五,至於如何接納?每個人的人生閱歷經歷不同,我覺得這方面都是不能指導,只能自行摸索。首先多讀書,多走走,多溝通,見天地,見眾生,得見真我,大概不用你費勁追尋,當你經歷過,某一瞬,可能就突然明悟了。



己巳之年


一個人想要愛自己,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對自己負責,才會對別人負責。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要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有努力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

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納別人尤其是伴侶的不完美。反之,一個人如果總是執著於自己不夠好,甚至一無是處,帶來的結果要麼總是折磨自己,要麼去找藉口修理別人。

很多人,經常會抱怨:都是因為她,他,它,讓我過的不開心,不快樂。不錯,我們會受到很多事情的影響。但是,外因是通過內因來起作用,決定你是否開心的始終是你自己。如果你內心強大,堅不可摧,我的內心我做主,沒有人會影響到你。

如何接納自己呢?

1,關鍵是學會處理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處理負面情緒的四步法則:

我承認;只要是人,都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就像有光明就有黑暗。

②我接受;很多情感關係出現問題,恰恰是雙方不敢正視自己的問題,把責任退給對方。逃避問題只會變本加厲,雪上加霜。

找原因,去安撫;找原因的過程就是正能量超越負能量的過程。

慢慢調整,努力超越。負能量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打敗和消滅,我們只能超越它。

通過看見、接受並承認,我們才會認識自己,體會並活出自己的善。

2,完全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現狀;只要一直努力,不刻意去強求,所有的自卑自責、自怨自艾都會煙消雲散。

接納別人的現狀;別人就是我們一面鏡子,接受被人的不完美,才能獲得包容和慈悲。

接納目前的生活狀況。接納目前的生活狀況,不是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是懷著感恩的心來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只有先接納,才會去改變。

如果所謂的提高,都是建立在否定自己,否定他人的基礎上,無異於拔苗助長、沙灘建屋。這種強大的作用力還會產生同樣的反作用力,往往導致事半功倍、得不償失。只有深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治癒它,調整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