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铂,为何在科学上无建树,最终遁入空门

用当代家长的话来说,宁铂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他2岁半能背诵30多首诗词,3岁就能数到100位数,4岁就认识了400多个汉字,5岁入学,6岁自学《中医学概论》……在当时,经过报纸大篇幅报道,他是家喻户晓,天下父母皆羡慕的“别人家的神童”。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

宁铂却是个例外,他出生于赣州一户普通人家。忙于工作的父母,并没有刻意对他进行超前教育,只能说他的表现确实属于天赋异禀。

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铂,为何在科学上无建树,最终遁入空门

(宁铂旧照)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这无疑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对于12岁的宁铂而言,这一年也是他的幸运年。

当时,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国家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技是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主张。

在这种大环境下,江西冶金学院的老师倪霖,特意给主管科教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写了一封长达10页的信件,在信中,他详细地向副总理汇报了天才少年宁铂的种种表现。

倪霖是宁铂父亲的好朋友,平时多有往来,因此他很早就发现宁铂是异于普通孩子的天才儿童,所以为响应国家号召,他情不自禁给副总理写了那封长信。

在方毅副总理的重视下,中科大的老师仅在信发出后10天,便来到了赣州,对宁铂进行测试。

自此,宁铂开始成为报纸热点。

1978年初,宁铂得到方毅副总理的接见。两人还下了两局围棋,结果是宁铂完胜。

于是,这成了当年最火的新闻,宁铂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神童。

同年3月,在经过上级审议后,中科大的少年班开班。宁铂作为第一批新生报到。

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铂,为何在科学上无建树,最终遁入空门

(宁铂与方毅总理)

由于他此前已经名声在外,因此在录取的20多个孩子中,他虽然成绩不算优秀,但他却是少年班的明星“神童”。

一时,各路媒体记者纷沓而至,点名要采访宁铂。

此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争着一睹宁铂真容。

当时,有记者曾在报纸上发过一张宁铂在葡萄架下看书的照片,结果那里很快成为学生和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那么,宁铂在少年班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宁铂从小兴趣非常广泛,他记忆力超强,接受知识很快。同时他对中医、围棋和天文学都很有兴趣。在学校里做了“天之骄子”后,他起初是很高兴的,甚至还加入了诗社等团体。

但是很快,宁铂就有了他的烦恼。

一方面,当时少年班的专业,并没有他喜欢的。他几次申请要到南京大学去学习天文学,都被校方委婉拒绝,并在学校的安排下,他开始学习热门的理论物理专业。

然而,宁铂的物理并不好,他也不喜欢物理学。所以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毫无兴趣而言。

另一方面,宁铂早在11岁时便进入了青春期。但当时班上的女生凤毛麟角,而他又极端自尊,无法主动和女生说话,这让他十分苦闷。

种种原因,导致宁铂的成绩并不比一般的学生优异。但是外界的纸媒依然对他赞誉不断,人们一提到少年班,一定会说到他的名字,这种对他过分的夸大和渲染已经和现实完全不符。而他在光环之下,内心也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变得痛苦又自卑。

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铂,为何在科学上无建树,最终遁入空门

(宁铂在少年班)

1982年毕业后,宁铂留校任教,成为年纪最轻的讲师。

这让千万关注他的人认为,他日后必定会做出许多有益于国家的科技成果。

然而,谁也没想到,宁铂在2003年遁入空门,出家为僧了。

其实,直到宁铂教书后,他都一直非常压抑和痛苦。他认为他所有的路,都已经是别人规划好的,而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就可以了。这样的无趣,使他开始阅读大量关于宗教和哲学的书籍。

特别是结婚后,生活的琐碎和婚姻的不和谐,让他开始醉心于佛学,有时候他也练练气功。

2002年,宁铂做了重大决定,到五台山出家为僧,可是很快就被学校找了回去。对于学校来说,他已经是学校的一个标杆,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能一走了之。

但是宁铂坚定了信念,次年他终于成功地出家为僧了。

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宁铂,为何在科学上无建树,最终遁入空门

(宁铂出家)

​宁铂的离经叛道,引来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大家在唏嘘之余,又开始炮轰“神童”教育是否有意义。并以宁铂的出家,来证明神童教育的失败等等。

宁铂对此表示,他并非是逃避现实而出家,而是他需要解决社会生活的困扰。

宁铂的同学们也认为,宁铂不过是从传授知识的教师,跨行做了佛学院的教师而已,为什么一定就把他出家这件事,看成是失败呢?为什么不关心他在佛学上的成就呢?

现在,宁铂一边研究佛学,同时他还兼做心理咨询。他曾告诉记者,他现在终于可以做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事情了。

在谈到神童教育的问题上时,他表示,如果他能从头来过,他一定不读少年班。如果让他教育孩子,他宁可孩子就是个普通人,也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