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为何不趁机废除藩王以绝后患?

不喝皮酒会死星人


七国之乱给汉帝国的伤害是很深重的,如果不是汉景帝用人得当,不是周亚夫出色的军事才能,不是叛乱方自己出问题,还真不好说,这场叛乱持续多久,会不会出现皇位非正常迭代。

既然如此,为了后世不再受其苦,何不直接废了分封制,恢复秦王朝的郡县制?估计这个念头汉景帝未必没有想过,只是没执行,大体原因有如下三点:

不能废:政治势力讲究的是平衡,宗室势力消失,谁来对付新势力?

要说废除分封制,就要先知道刘邦为什么恢复分封制。

汉帝国立国之初,关于分封和郡县的优劣,朝堂上是有过激烈的讨论的,并不是刘邦大脑发热,一个人的独断专行。本质上它是一个很复杂的政治基础和政治结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刘家人的私恩问题。

秦朝灭亡,就有人指出,秦国就是吃了郡县制的亏,关键时候缺少宗室势力对皇权的拱卫,导致皇权在中央坍塌。假如全国各地有嬴氏子弟勤王,也许战火根本烧不到咸阳。这就是刘邦恢复分封的理由。

当然,这种言论看到的是其中一个因素,不能说完全错误。至少它表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有参考价值的:皇权不是空中楼阁,它既需要政治势力的拱卫,有需要政治势力之间的平衡,缺一不可!

除了秦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过同样失败的案例,比如三家分晋,三桓专政,田氏代姜等,都是宗室势力薄弱,士族力量过于强大,最终从根上革了原有王权的命!

从汉帝国后来的情况看,别说完全干掉宗室势力,即便削弱得太狠,都会出现大问题。什么问题?外戚势力疯长、宦官势力发酵、士族势力不可遏制!

所以,政治从本质上讲,要的是平衡,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是毒草,任何一方在某些时候都会成为毒草!关键是平衡,是如何修剪,而不是让一方绝迹,以破坏政治生态的方式处置,必将遗患子孙!

我们看到的现实就是,随着七国之乱的镇压,和汉武帝的推恩令,西汉帝国的刘氏子孙们都变成了小绵羊,结果呢?外戚冒出来了,士族冒出来了,甚至宦官都冒出来了。说句后悔的话:推恩令搞得太凶了!亏得没有完全干掉藩王。

不想废:分封制的思想不会绝迹,未来皇室子孙安置的需要

分封制受惠的都是龙子龙孙,所以很容易被理解成是皇帝的私欲作祟。其实不能完全这么想,本来宗法制的结构,就注定了家天下的模式,除非设计一个全新的概念,完全推倒重来。所以,它既是政治结构的选择,也逃不脱皇权的私欲,一对孪生子。

假如七国之乱后废黜所有藩王,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窦太后:你把你兄弟刘武怎么安排?他可是你亲弟弟呀,为你立了那么大功劳,你的皇位有刘武一半,谁都可以废,刘武不能废!

好了,就算刘武也废了,汉景帝的儿子们呢?将来还要不要封王?如果要封,就又回到原来的老路子,所谓废就是虚伪的,无非是汉景帝个人的私欲嘛!如果不封,就回到前面所讲,谁来平衡其它政治势力?谁来拱卫皇权?

这就是宗法制的“遗毒”!不是说秦朝选择郡县制错误,而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就是宗法制!是宗法制,就离不开家国天下的概念,就不可能一下子做到与分封彻底割裂。

直到一千八百年后的清王朝,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分封演化为虚封,既让藩王顶了“荣誉称号”,不能对皇权有威胁,又兼顾了皇权的私欲。请注意,经过几千年演变,清王朝皇权已经完全独裁了,根本不需要政治势力的拱卫了,才能做得到可以当“独行侠”,在此之前做不到。

所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结构,决定了皇权不可能完全抛却亲情,跟分封制一刀切,做不到,只能在亲情与法制之间左右摇摆。后来不断复辟的分封模式,已经很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

废不了:七国之乱只是局部,“泛宗室势力”影响不可忽视!

七国之乱时,诸侯王大约有二十几位,参加叛乱的只有七个,卷入进去的一起算上,大约一半。至少还有一半没有参与进来,假如搞一刀切,岂不是把所有诸侯王都逼向死路?

到那时候可就不是七国之乱了,那就是天下大乱!

以汉帝国的实力,能不能对付所有诸侯王呢?不好说,七国之乱后有这个实力,不过风险不小。七国之乱之所以失败,跟诸侯王们心不齐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原因就是反叛代价带大,汉景帝给了出路,能不反就不反。

但是,如果一刀切,没有了出路的诸侯王们会怎样?没有实力也要上的!

汉景帝还有这个胆吗?七国之乱时就吓破了!你看他,叛乱一爆发,为了取悦诸侯王,赶紧宣布废除削藩令,还拿晁错的人头顶缸,完全一副尿裤子的模样。

七国之乱后,心有余悸的汉景帝还敢有大动作吗?那得借胆!谁能借给他呢?晁错借过,下场呢?

事情的严重性还不仅如此。诸侯王只是分封制的顶端,除了王爷们它还包括一大堆侯爷,既然废除分封,王爷们没了,侯爷们呢?怎么办?废不废?

不废,分封制不算彻底清除,早晚还会恢复到老样子。废,皇权面对的可就不是二十个王爷了,而是几百个侯爷,以及他们的关联势力。账算到这儿,估计汉景帝的裤子已经湿透了!

这还没有算“泛宗室势力”,即一大堆皇室后裔,和他们的利益关联体。可以说,假如要搞一刀切,几乎把皇权切成孤家寡人,汉景帝上哪儿借这么多胆,才能弥补这个现实?

所以,以汉帝国当时的状况,不可能做到完全废除藩王,风险太大了,是拿帝国的命在做赌博,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综上所说,七国之乱后,之所以没有完全废除藩王势力,主观上不想这么做,客观上很难做得到,生态结构上还需要诸侯王势力的存在。


寻根拜祖


刘邦建国之后,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的郡国并行制在大汉初建期确实起到了拱卫刘家天下的作用。刘姓汉家天下在中央和各个同姓诸侯国的共同努力下,迅速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同姓诸侯王将汉廷中央无法直接控制的区域,快速融合到大汉江山范围之内。吕后去世之后,同姓诸侯王在平定诸吕叛乱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同姓诸侯王,大汉很难渡过诸吕叛乱这道难关。

随着时间推移,之前相对年幼的诸侯王逐渐长大,各个诸侯王的实力也逐渐增强,与此同时诸侯王和汉朝皇帝的血缘关系也逐渐疏远。诸侯王与汉廷中央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双方最终刀兵相向。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发动叛乱,史称之为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便平定了叛乱。

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叛乱七国大多被汉景帝废除。但是其他未参加叛乱诸侯国基本上得以保存。汉景帝趁着平定七国之乱的有利形势,趁机削弱诸侯王的实力。汉景帝将诸侯国的一些支郡、边郡等收归中央。汉景帝趁机取消了诸侯国王任免本封国官吏的权力,同时也取消诸侯国征收赋税的权力,诸侯国的国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封国的管理大权归朝廷任命的官员负责。汉景帝为了限制诸侯王的权力,还改革诸侯王国的官制,比如改王国丞相为相、裁去王国御史大夫等。经过汉景帝的改革,诸侯国王不能参与政事和治国,只能享受诸侯国的租税。

汉景帝只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诸侯国,并没有一举消灭诸侯王国。为什么汉景帝没有趁机废除各个藩王,以绝后患呢?

汉景帝能够快速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不光因为汉景帝运筹帷幄,也不光因为周亚夫卓越的军事才华,还因为各个诸侯国的努力。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时,梁孝王刘武和梁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史称:“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除了梁国之外,其他诸侯国有的保持中立,有的参与平叛。未参与叛乱的诸侯国,要么无过、要么有功。对于那些参与平叛诸侯国,得不到好处也就算了,总不能连自己的王国都保不住吧。汉景帝如果趁机铲除全部诸侯王,难免给人过河拆桥的感觉。

吴楚七国之乱虽然被平定,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的局面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汉廷中央的权力还没有大到彻底消灭诸侯王国的地步。汉景帝一举彻底消灭诸侯王国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汉景帝贸然全部废除诸侯王国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新的混乱。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梁国在战争中展现的实力也让汉景帝敬畏三分。如果要是把其他诸侯国逼得狗急跳墙,梁国等诸侯国联合起来再一次对抗汉景帝的话,也够汉景帝喝一壶。所以对于汉景帝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削弱诸侯王的实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削藩的阻力。

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悬在汉景帝头上的一把利剑也被拿下。郡国并行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基本上解除。地方同姓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也基本上解除,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已经失去了政治权力,诸侯王国的地位已经和一般郡县无异。诸侯王国彻底失去了与中央对抗的基础。汉景帝没有必要再节外生枝,将诸侯王国全部废除。

汉景帝和晁错推行削藩策的根本目的是消除诸侯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而不是彻底废除诸侯国。分封同姓诸侯国是刘邦定下的祖制,虽然这项祖制有一定问题,但是也产生了积极效果。只要进行适当改革,这项祖制还是能够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汉景帝作为一代明君,总的说来奉行的还是黄老无为思想,他自然也不会轻易废除刘邦定下的祖制。当时朝堂之上大多数人都是无为而治的遵循者,汉景帝若想彻底废除分封制度,势必会遭到了朝堂大臣反对。汉景帝为了顾及各方面影响,也不会轻易废除诸侯国。

汉景帝本人认同削藩策,但是却也认同分封制度。汉景帝削藩削的是高祖时代的藩王或者文帝时代的藩王,他并不排斥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新藩王。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陆陆续续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新诸侯王。汉景帝废除旧藩王的同时,也分封出一批新藩王。汉景帝有十四个儿子,出于私心他也想自己的儿子要么成为皇帝、要么成为诸侯王。如果汉景帝一举废除分封制度,自己的儿子除了一个继承皇位之外,其余儿子都将是布衣。汉景帝没有那么“伟大”,出于对自己儿子的私心,他也不会废除分封制度。

刘邦实行分封制的另一个原因是可以平衡权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权力制衡。正是由于权力制衡,所以吕后去世之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才能联合起来铲除吕氏力量。如果没有同姓诸侯王的权力制衡,有可能刘姓江山真的要变成吕姓天下或者刘吕共治。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朝中央暂时占据了优势地位,中央和地方,以及其他各支政治力量形成了新的平衡。如果汉景帝趁机废除所有藩王,那么地方上形成的平衡便有可能被打破,反而不利于地方的政治生态平衡。如果藩王都被废除的话,刘氏宗族的力量也会被大大削弱,刘氏宗族对朝臣的牵制力也会大大减弱。比如平定七国之乱中周亚夫的威望和势力大大增加,汉景帝则需要梁孝王刘武牵制周亚夫。汉景帝同时也利用周亚夫等人牵制梁孝王刘武。

夏禹死后,继承他大位的不是“精心挑选”的伯益,而是儿子夏启。夏启成为君主之后,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小康之世取代了大同之世,家天下取代了共天下。从此古代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社会。从夏朝到汉朝经过了两千多年,家天下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刻。刘邦建立的汉朝本身也是一个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很大因素是受到家天下思想的影响。汉景帝做为汉朝皇帝,自然也深受家天下思想的影响。家天下不仅仅包括皇位世袭,分封其他小宗也是重要体现。

综合多方面原因,汉景帝并没有借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余威,趁机取消藩王。不仅汉景帝没有彻底废除藩王,后来的汉武帝也没有废除藩王。此后的封建王朝,也基本上都保留藩王制度,只不过有的朝代藩王的实力较强,有的朝代藩王实力较弱。


依稀说史


不趁机废除藩王,是西汉乃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

我在秦国为何统一后速亡一文中指出,秦国的郡县制是一个超前的政治制度,统一之后的中国,疆域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以当时的交通网络,信息传递速度,中枢根本无法有效管理地方,导致秦国力量不能下达郡县,也只是形式上只是郡县制,而弊端更大,地方发生叛乱后,没有力量平叛。汉朝吸取这个教训,分封同姓诸侯王,给予他们巨大的权利,以镇压地方势力。通过皇室血脉关系,汉初实现了政治稳定。

经过几十发展,诸侯王势力膨胀,不满足眼前权利,中枢也满血复活,谋求削弱藩王势力,战争无可避免。中枢平定七国之乱后,面临一个难题,以后的政治蓝图,或者说政治平衡怎么架构,中枢有以下几种选择。

选择一、全面削蕃,全面压制所有诸侯王权利。首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选择,七国之乱中,有的藩王是支持中枢的,全面削蕃会导致所有藩王反叛,天下大乱,一个成熟的政治中枢不会选择这个方案。

其次,地方势力不止只有藩王,还有更多的军功贵族公爵侯爵伯爵之后,他们对中枢的威胁不下于藩王,而且这些人更具有智慧,是更加难以对付的政治敌人,他们躲在藩王之后,推波助澜。如果全面压制藩王,这群人会迅速做大,这绝对不符合中枢的利益,所以中枢在地方上还需要藩王和他们互相制衡,中枢不会对藩王赶尽杀绝。

选择二、推恩令,逐步削弱所有诸侯王实际。这种温水煮青蛙方法,在当时最合适不过了。藩王和贵族相互制衡,给中枢时间去解决这些贵族,重新架构一种新的政治平衡。

选择三、只打击叛乱诸侯王的权利,其他诸侯王不变。诸侯王当然想如此,但是中枢已经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诸侯王已无力反抗,谋求真正地统一直是中枢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中枢肯定不会放过那群诸侯王,毕竟在汉初诸侯王才是最大的政治敌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耕文明的稳定性需求决定中国古代精英阶层追求大一统。中枢最终选择第二种政治架构,中枢逐步削弱所有诸侯王的权利,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古代第一次真正得实现了大一统。

到了汉武帝晚期,政治平衡被全面打破,地方贵族势力全面崛起,一直到西汉灭亡,中枢也没有架构好新的政治平衡。东汉刘秀就是在地方贵族的支持下建立的王朝,东汉在外戚和宦官的表面争夺下,中枢和地方争斗了一百多年,在黄巾起义以后,皇权最终还是输了,汉朝灭亡。





历史经济学


这其实是和汉初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切相关。壮士一怒,血溅三尺,而天子治国,讲究的是“治大国若烹海鲜”,需要小火慢炖。当然,这也与汉初黄老思想的流行与诸侯势力尚大有关系。

黄老思想的流行

汉初之时,民生凋敝,就连天子也很难找出四匹一样的马拉车,许多大臣更是只能乘坐牛车,足见当时的经济情况多么不容乐观。所以,汉初自皇帝到大臣,上下都达成了统一的认识,要与民休息,“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在这种背景下,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流行起来。

而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太皇太后窦太后还是坚信黄老之学,汉武帝也是在她去世之后才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在汉景帝时期,在黄老思想思想指导下,自然是不想轻启战端。“七国之乱”也是诸侯王主动挑起的。汉文帝、汉景帝只想通过慢慢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从而减小他们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因此,思想决定行动,汉景帝才在胜利之后,没有废除藩王。

对封建的认同感

西汉的统治者,前面几位都是励精图治,充分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而其中他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条,便是秦朝没有分封宗室,导致最后皇权被外人所夺。所以,刘邦在消灭其他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立刘氏诸侯王,是外众建而少其力也。当初诛杀诸吕,这些诸侯王也是出过力的,不然皇权很可能就被吕氏攫取了。所以,到了汉景帝时期,对于刘邦的这一决定还是拥护的。汉景帝亲弟弟刘武以及汉景帝的儿子,都被陆续封王。如果汉景帝想要趁机废除藩王,那这些汉景帝最亲近之人,也立马变成他的仇人。

在“七国之乱”中,汉景帝亲弟弟梁王刘武,对于七国联军抵抗最彻底,甚至汉景帝有把皇位传给他的打算。这也是封建诸侯的益处,不然,刘武是一个闲散王爷,又哪里能替汉景帝抵抗七国兵锋呢?汉景帝的儿子刘非,在七国叛乱的时候只有15岁,便上书自请从封国去讨伐吴国。所以,在汉景帝看来,封建诸侯还是大有用处,他只需要控制诸侯的规模就是了。所以,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诸侯国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并非彻底废除。

汉景帝已经动手

汉初分封的刘姓诸侯王,大的跨州连郡,势力足以抗拒中央。而且,除了诸侯的丞相由中央任命外,其他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诸侯王手中。此外,赋税、铸钱等等权力,也是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当初爆发“七国之乱”,原因是和中央接连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这些诸侯王担心一直被削减封地,所以才会联合起来造反。等到景帝平定叛乱之后,齐地分为七,赵地分为六,后来梁地分为五,淮南分为三,汉景帝已经对诸侯王开始动手。

汉景帝的手段比较温和,也没造成太大的动荡,但无形之中削弱了诸侯的实力。除此之外,汉景帝做了左管法、附益法、阿党法,不仅收回诸侯对官员的任免权,还刻意贬低诸侯属官的地位,防止他们和朝廷大臣结交。除此之外,诸侯只能食封地的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这就最大程度上削减了诸侯的势力。虽然后来还屡有诸侯王造反,但已经成不了大气候。等到汉武帝“推恩令”出来后,更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汉景帝之所以在平定七国之乱之后,没有彻底废除藩王以绝后患,是和他的统治思想有关(黄老之学以及对封建分封的认同)、皇权尚未十分稳固,所以皇帝才会采取相对温和的办法,逐步消灭诸侯王的威胁。即使到了汉武帝时期,也是采用逐步推恩的方式来分化诸侯王势力,并没有采取一撸到底的政策。说到底,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而非一蹴而就的痛快!


历史摩天轮


在还有着春秋战国遗风的大汉帝国,封国不只是诸侯王才有的,还有数百列侯也是有封国的!虽然这些列侯封国相对于春秋战国时的封国权力缩水了很多,但那也是封邦建国的封国!

一旦所有诸侯王的封国都被废黜,那么不只是原本心向朝廷的诸侯王会立刻反叛,帝国各处的列侯恐怕也会群起响应拥立一个新的天子。别看这些人平时互分派系还经常互撕,但是一旦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就会瞬间抱团,看看吕氏的下场就知道了,诸侯王举起大旗,列侯勋贵响应,一个月内就杀光了所有姓吕的!

并且另一方面,封邦建国以刘氏诸侯王拱卫社稷也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立国的原则之一,就像我们的红色基因,不能轻易更改。





故国有明月


老爹有话说:

没必要了,因为剩下的藩王,对于中央朝廷的威胁,已经不足为虑,根本不会影响到中央政权的统治。

关于这一点,也可以从汉武帝时期,动不动就以贡金的成色不足为由,大量裁撤藩王。但是藩王们,也没有联合起来造反,得到一个侧面的验证。

这是第一个原因。

汉景帝也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一样,是一个崇尚黄老学说的人。现在,刚刚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肯定不愿意再起战端,让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这是第二个原因。

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之所以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的时候,已经把藩王中,势力最大的齐国,采用分化的策略,允许齐王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从而变相地削弱了齐国的整体实力。

再加上汉文帝时期,对于藩王们,采取的多是安抚政策。给中央朝廷充足的时间做准备,为解决藩王问题,奠定了基础。

所以,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才能很好的解决藩王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