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讓他人尊重自己?

a_nuo_1996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宏梅(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王宏梅):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首先,你是一個值得別人尊重的人。

不是每一個人都值得尊重:比如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上諂媚、對下倨傲、欺上瞞下;比如為人輕浮不自重等等,都容易讓別人輕視你。

古人很注重修“德”:《大學》開篇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修身,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都強調一個人的“德”很重要。而一個人能否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在於他是不是一個有“德”之人。

再次,你要尊重別人。

這是一句老生常談了:你想讓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得如何對待別人。你的行為猶如一面鏡子,給別人作了良好的示範。如果你是一個行為檢點、品格端莊且有才學的人,如果自作清高看不上別人的話,也容易招來別人的不尊重,因為人最怕的就是別人看不起,如果你看不起他,他會反過來用“不尊重”你來還擊你。

要有底線。

並非因為你是一個值得別人尊重、也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就會讓別人尊重你。

很多人雖然值得別人尊重,也尊重別人,但是過於軟弱、在人際關係上一味退讓,也很容易讓人輕視。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刺的玫瑰更被人珍惜。

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能做任人捏的軟柿子。尊重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礎上,不是對方拿你不當人,你還要把對方當神。

德才兼備、尊重人又自重的人,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為了更好的服務頭條讀者,歡迎加入頭條讀者微信交流群,討論、學習、共同成長,詳詢請發私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傳達兩種觀點:第一、我們先要學會識別何謂不尊重?哪些言行舉止是屬於“不尊重”,或者有可能只是缺乏教養、不懂禮儀而已。我們所解讀出的“不尊重”,在其他旁人眼裡有可能完全無感。有很多時候,別人的一個無心之舉,卻會被我們誤讀成一種不尊重,這樣就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某種煎熬,而其實別人是渾然不知的。TA根本就沒有想到TA剛才的言行舉止是對我們的一種不尊重,TA既然意識不到,那就無從改起,確實我們根本也改變不了別人,而只能改變自己。

所以第二、我們要培養自身的“鈍感力”,就是本來自己有可能屬於敏感型的,別人的一個微舉動、微表情或者一句話,都會讓自己心裡泛起漣漪的,那現在就要儘可能去除自己的敏感細胞,別人只是一次表達而已,不用立即產生反應啊。俗話說“別人放個屁,你也抓住不放嗎?”

當這兩點,你已經清晰了,但還是遇見別人是真的不尊重你,那還有兩種方式。第一、努力讓自己成長為這個時代備受大部分人尊重的類型,比如高富帥、白富美、白骨精、流量網紅、大眾偶像、國民老公(老婆)……當你真的成長為這些稱號了,畢竟青菜蘿蔔各有喜好,你還是會遭受到不尊重、不認可,但是你大可放心,那時候自然有你的迷弟迷妹們會幫你出頭、贏得尊重!第二、就是不care別人對我的態度,我自己足夠有自尊、有自信,足夠有能力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人事,別人尊重不尊重我,都不會負面影響到我的生活質量,那我又何必去糾結於此呢!我根本就不需要通過別人對我的態度來衡量我自身的價值,我自己深知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是值得被別人尊重的,就行了。


鵜鶘心理


肖遠,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

致力於揭示和發現心理的本質,提供切實有用的乾貨、拒絕做標題黨、寫專業而有態度的文章,助力於人們活出健康、快樂、成功的智慧人生。


尊重(Respect)是一種對人或群體的尊嚴或尊敬的正面感覺,或特定的行為表達喜歡、值得敬畏的情緒。基本意思是尊敬、重視。

以下的人群易獲得別人的尊重

1)在某個方面或領域很專業,有超強的能力、天賦或取得成績,做出了犧牲或貢獻。

2)在某些領域擁有較多的資源、權威或影響力。

3)在道德規範、行為規範上作為楷模、為人稱道。

4)社會生活中懂得尊重別人,懂得換位思考、照顧別人的感受、願意幫助別人、思想格局比較大。

5)人格健康,不刻意討好別人不自我貶低,尊重自己、有原則有底線。

心理學上解釋了獲得別人尊重的秘密:

每一個人都有希望自己全能的願望,可是現實中這種願望總是會遭受各種挫折甚至產生使人自卑感。


但人們還是會尋找這種願望實現的機會,當把這種願望實現投注到成功的他人時,我們內心把他人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去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同時對這個投注了實現願望的個體產生尊重的情緒和情感。


心理學家Heinz Kohut把它稱為做理想化移情的自體客體。理想化自體客體(idealized selfobjects)提供了一種體驗,這種體驗中包含了來自理想他人的人格、力量、智慧和美德。它是使自體得以完善和正常運作的人、物品或活動。是人格發展的重要客體。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尊重是人際交往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只有我們彼此尊重、坦誠相待,我們才能真正地走近彼此的內心,真正成為交心的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呢?


第一、誠實最為重要

一個人無論有再高的成就和地位,只要他不誠實,那麼他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在日常的交往之中,我們都要用最佳誠懇的心對待所有人,將真誠作為自己人際交往的第一原則。

第二、率真大方,不八卦,不議論

沒有哪個人是喜歡在背後議論他人的人。這樣的人通常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你今天談論的可能是別人的儀容舉止,但是明天可能就在背後議論他人的商業機密。因此我們必須時刻要記住在背後議論別人不是一個好行為。我們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隨意八卦,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第三、禮貌很重要

一個彬彬有禮的人通常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但是一個口出妄語的人往往會讓他人感到不舒適。因此保持禮貌,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一份尊重。

第四、拒絕做語言的巨人

還有一種人難以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那就是光說不做的人。所以只有做好手邊的事情,我們才能證明自己的為人與品質,才能讓他人在朝夕相處中看到我們的內在能力,才能獲得身邊人的尊重。
第五、花言巧語永遠比不過真情實意

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會說話的人。他們往往只需要輕輕地說幾句話就能讓你解開心結,讓你對他坦白一切。但是這種人相處久了之後,給人帶來的是不安全感和虛情假意。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人們的尊重。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想要獲得他人的尊重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尊重對方,尊重是相互的。人在交往過程中要注意的第一步就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表現在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面對不同的人要會說得體的話,在不同的場合穿著合適的服飾,對自己外在形象的管理,是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只有你對他人表現出了足夠的重視和尊敬,對方在交往過程中才會回以相同的待遇給你。

尊重自己,想要他人尊重自己,要做到尊重自己,不以外界的意志為轉移,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給自己設定物質之外更有價值的人生目標。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能贏得他人尊重的人,都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人,他們努力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有普世的人生追求,有的人甚至更高雅,追求物質之外的奉獻。比如世界歷史上那些受人尊敬的人,護士南丁格爾,醫生白求恩,戰士董存瑞等等,因為做到了普通不能完成的更高尚、偉大的事情,所以他們會受到眾多人的尊重。

關心這個世界,渴望他人尊重自己,如果是一個不關心世界的人是很難做到的,活在自己世界裡,孤獨或自私的人也是做不到的。心中關心著世界的變化,用自己的行動在變化中做出自己的貢獻。那些更有領袖精神和奉獻精神的人是很容易獲得他人尊重的。人是群居動物,在群居過程中,群體是需要一位領袖人物來帶領整個群體朝向更有發展的未來前行。

想要得到普通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就從尊重他人和自己開始,想要獲得更多群體的尊重和更多外界的肯定,就從培養自己的領袖精神和奉獻精神開始。



心理諮詢師四四


我個人認為要想讓別人尊重自己,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必須要有品位。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每一個正人君子都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比如說坐車等。)文明禮讓他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準抽菸的地方堅決不能抽菸等等。在家裡要對上孝順父母,對下呵護子女。不過子女犯了錯誤要語重心長地科學地教育,不能過分溺愛。對待街坊鄰居要和睦相處,有困難互相幫助。對朋友要拿出自己的真心幫助對方,做到力所能及。對素不相識的人遇到困難應當義不容辭地幫助他(她)度過難關。這就是我的觀點。歡迎老師們批評指正。


手機用戶50637192012


受人尊重,讓人尊敬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不是靠花拳秀腳,裝腔作勢,喬裝打扮能行的,也不是請人家吃個飯,送點禮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必須要有“硬貨”讓人口服心服,不得不服,服服貼貼!一,做人要仗義。仗義在目前非常現實的社會里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太難了!它需要正義正氣,要有量氣,路見不平撥刀相助,兄弟有難兩肋插刀,朋友遇險不記前嫌,幫助別人不圖回報。敢於打報服平,敢於為社會底層,為弱者講話叫屈。二,做事要硬氣。硬氣就是剛直不阿,公道公正公平,敢於擔當,敢於負責,不唯上,不勢利,不圖錢財,不怕歪風邪氣,自身要求嚴格,不貪不沾不撈。三,平時有人氣。與人為善,與人為伴,一視同仁,老少無欺,對人真誠,說話和氣,熱心幫人,無私奉獻,人脈廣泛,朋友遍地。能與各種人群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有實力強大的朋友圈。四,給人驚喜。現在人不看你平時說的怎樣,關鍵是看你做的怎樣,不是看你平時能不能顯露出來,關鍵是看你緊要關頭能不能站得出來!不僅能夠站出來,而且能搞得定,拿得下,震得住!給大家有安全感放心感!是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知心人,有事都願意請你拿個主意,指條道路,有弄不清楚的事都願意找你商量商量,聽聽你的意見。只有這樣接地氣,才能迎得大家的心聲!


手機用戶坭瓦匠


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尊重他人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獲得別人尊重的主要途徑,又是獲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沒有自己的尊重他人,何談他人尊重你自己。尊重他人無時無處不在我們身邊:目睹別人成功時,給予熱烈的掌聲和讚揚;耳聞他人批評和建議時,要誠懇的接受;遇到危難時,要見義勇為;他人講話時,要認真的傾聽;見到弱者時,表示同情和幫助;受到別人幫助後,要真心表達謝意和知恩投報。在公共場所注意環境衛生,是對環衛工人的尊重;工作中服從分工,是對領導的尊重;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是對老師的尊重等等。一個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然會以平常的心態、平靜的心境、平常的心情,去面對所有事業上的強者和弱者,面對所有生活的幸運者和不幸者,尊重是一縷春風、一泓清泉,是一粒給人溫暖的舒心丸,是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針。但尊重也不是盲目崇拜和肉麻吹捧,也不是沒有原則的廉價逢迎,更不是沒有自尊的低三下四。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時時處處充滿陽光,人生征途順風順水。

還要學會尊重自己。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很難贏得別人對他的尊重。要做到尊重自己,就要求你先得有自我意識。我們活是為了做一個別人認可並尊重的"好人",就要有尊嚴,不能自暴自棄,無論什麼時候都應懂得欣賞自己、尊重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如美國的石油大王哈默,早前隨一批流亡者來到南加州一個小鎮上,鎮長給每個人送去食物,這幫人拿到食物後連聲"謝謝"也不說就狼吞虎嚥,唯獨他卻先問鎮長有什麼事自己可以做的,以求換食物,鎮長非常欣賞哈默,將其留下,才有了後來的自己。所以說自尊很重要。自尊要有一種健康的心理,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尊也是自愛,自愛,就是將愛戀指向自己,直面自己,與自己進行溝通、傾聽自己、感受自己,不虧待自已,善待自己。當你熱愛自己時你就會自信。自信,就是充分認識自己,相信自的力量,懷有自信心的人,才有堅持自主意識,堅持對自身潛力的開發,信心就是力量,力量來源於信心。自勉,也不能缺少,自已勉勵自己,自已鼓舞自已,自己激勵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動力源。有了自尊、自愛、自信、自勉,就有了自強、自立的動力。自立,是確立靠自己不靠別人的觀念,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自己的利益自己爭取,不救別人恩賜。自強,又是人生的動力。自強不息,不僅僅是超越他人,更應超越自己。挑戰困難,用微笑面對挫折,讓自己經受磨練,學會自立自強,讓自強不息的意志伴隨自己走向輝煌,永不退縮,你終究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最終將是一個被人尊重的人!



胖妹要減肥


關於尊重,要想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必須尊重他人。但遺憾的是,社會進入創造物質財富,每個人的生活都變成快節奏,心態失衡,個個變得煩躁不安,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而且是隻重衣衫不重人的社會,要想得到人們尊重,首先得必須有錢有社會地位,然後還要具備良好的內心道德修養,懂得尊重比自己社會低的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反之,沒錢沒社會地位的人,本身就沒尊嚴了,別人拿什麼尊重你?敬人一尺還你一丈的傳統美德在這個時代已經行不通,只能是偶然性,就像前不久英國曼城發生恐襲案,兩個平常在體育館門外乞討的流浪漢,不顧自身生命危險,逆向衝進體育館救出孩子生命,這不僅打當今上流社會的臉,得到了全社會人們的尊重。所以在這個物質基礎社會,要想被人尊重,首先改變社會地位。


橫眉冷對社會


談到讓人尊重這件事情。我們從內外兩個因素來考慮這件事。

我們先談談內部因素,也就是你取得別人尊重,所要具備的一些心理素質。首先說,有同理心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有同理心,代表著能夠為別人著想,能夠體會到別人的感受,在和別人同事或是相處的時候呢,會讓人有一種被理解被接納的感覺,這種同理心,是受到別人尊重的重要因素。僅有同理心還不夠,你還要有自己足夠獨立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面對一些問題,你有自己的獨特且全面的看法,面對一些挑釁甚至是挑戰,你有自己足夠靈活有效的處理方式,能夠讓你身邊的人看到你的力量和處事智慧。然後就是你帶給人的整體的感覺。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是唉聲嘆氣的,皺著眉頭去處理問題的,還是儘可能的積極,儘可能的用一切辦法樂觀面對,並對結果非常的豁達的,這兩者獲得尊重的能力是不同的。然後就是你的外形如何?穿著是否足夠的乾淨整潔,髮型,精神面貌是否能夠給人帶來,愉悅和力量的感覺?人類是視覺動物,如果你對自己足夠的尊重,別人也會尊重你。

再說外部因素,看的就是你想要取得什麼樣的人的尊重。不同的群體會有不同的關於尊重的標準。如果你是一個運動員的話,那麼得到尊重的標準就是強硬,技術,還有場上的統治力。如果你是在生活場景中,那麼得到尊重的標準就是,真實,熱情,和其他人格力量,比如敢於暴露自己的不完美,敢於調侃自己遇到的困難和缺點。如果是在抗日戰場上,你不怕死,並且照顧大家的安全,能夠勇敢的衝鋒陷陣,為大家帶來勝利就可以得到大家的尊重。如果你面對的是同學,那麼你的成績足夠好並樂於分享,就可以得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尊重了。老師說的是,在不同的環境和場景下,得到別人尊重的,標準是不一樣。
所以其實說到最後,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其實,是因為可能對自己不夠自信,缺乏對自己的認同感,外界的環境和標準是經常變化的。做讓自己滿意的愉快的事,有獨立的自我,不斷的讓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對生活充滿信心,自己對自己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馬海明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