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养老金并轨有可能吗?

A远方9


养老金并轨是明确要全国推行的,实施进度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各地机关事业单位数量较多,地域分布、结构熟悉复杂,涉及到的人员众多,牵扯范围较大,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对机关事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并轨”。要想了解养老金并轨进程,我们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近几年各地区发布的关于养老金并轨的相关报道中得到答案。

养老金并轨如何实施?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同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并轨之前,企业职工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需要缴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需要缴费,但退休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比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普遍高出3倍以上,被人们戏称为“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制度的不公平性导致了不同职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也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违背了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2013年12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方案。
2014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

2015年8月,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养老金“并轨”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2015年10月之后,多地密集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至少已有19个省份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部分参加工作晚、职务较低的人员,增加的工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出现“增不抵缴”的现象,这势必会引起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反对。政府采取了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有增加。

在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中,多地均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改革以前已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人员)的待遇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一般会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之外多设立一个“过渡性养老金”账户,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额度相当。

养老金并轨,企业退休人员能得到哪些明显的“好处”?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定进行并轨,初衷在于企业职工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机关事业单位不用缴费却能比企业退休职工拿到更多的养老金,这样有失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对于企业职工来说,盼望养老保险制度早日并轨,无非是想降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幅度,自己能多拿一部分养老金。事实真的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吗?

首先,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目的在转机制,改体制,而非降待遇。相关资料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是同步推进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会增加一部分支出,降低了个人的实际月收入。政府会采取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有增加,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其次,养老保险作为一种保险,保的就是参保人年老的风险。养老保险年化收益率为8.31%,从某个角度来讲,养老保险就是一种收益率较高的投资。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是同步推进的,缴纳养老保险费后,政府会增加一部分当期工资,实际上收入还会比改革前更高。

最后,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多缴多得”的原则,养老金额度与职工月工资水平、缴费比例、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息息相关,缴纳的越多,退休后拿到的就越多。由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和额度由用人单位决定,缴费基数一般为60%至70%;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般按250%至300%缴费。

也就是说,企业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差距不会在短时间内缩小,要想缩小二者养老金差距,企业职工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缴费基数,仅依靠每年的养老金上调、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金并轨,企业退休职工并不能从中得到实质性的好处!

想了解更多民生深度内容,记得关注我们,共同探讨,一起学习!

重庆中公教育


养老金并轨有可能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173211585015796349,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3025156081837a4b6ac09\

查悦社保APP


养老金并轨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正在付诸实施。

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是以国发二号文件的形式发布的,足见国务院的重视程度。

文件的要求就是对事业单位实行养老制度改革。

通过老人老办法,中人搞过度,新人新办法的方式,逐步实现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与企业单位退休制度并轨。

目前很多省市新办法还没有出台,不过贵州省已经出台了。

而目前我国企业的退休制度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看出,退休金都是包含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除了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标准,和计算起始时间不同,其余的是完全一样的。

可以预料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所有人的养老金都将只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事业单位,同时实施了职业年金制度。今年2月1日,国务院又下发了企业年金办法。

力求事业、企业退休待遇上的相同。

这就是国家在养老金并轨上作出的努力!没有问题的,并轨正在进行中。


暖心人社


养老金并轨有可能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5378862326056477872,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52645119912576cae851e4\

社保分析师


春节之后,有一则消息非常引人注目:山东省在春节后全部完成了中央驻山东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

该事件标志整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传统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的并轨在山东全面展开了。

当然这个工作肯定是从2017年就展开的,从2018年开始,在山东省一共有八家中央驻山东的机关事业单位。

这八家单位召开了相关的会议,做了很好的部署和准备,截止到今年的2月份,山东省符合养老保险并轨的一共是六家单位,涉及到在职人员是207人,其中退休人员67人。

2015年开始启动改革,计算的时间是2014年十月份,2014年10月份以后,又有20人退休,现在已经全面顺利的完成了。

第一:在职的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需要缴费了。

第二:退休人员要按照养老保险的待遇进行发放,然后是给予职业年金等其他方面的补贴。

该新闻披露当中,2月份当月缴费的200多人,总共缴费52万多元。

其中67名退休人员,从2月份开始就按照新的养老保险的方式来进行养老金的计发。

每个月发放38.98万元,这67个人发了38万,月人均养老金5818.54元。

大家请注意,一方面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并轨,在职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要缴费;退休的要按照养老保险来进行领取。

另外一方面,也要保证短期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月均5800元的养老金一方面是有相关的补贴和过渡;另外一方面稳定了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一个过渡过程。

山东省的这则消息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意味着我们从2015年以来,全国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并轨,而在全国真的已经展开了的八家单位是山东省。

现在山东省社保局已经书面通知了全省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要求所有单位要加快进度。

第一:信息采集

第二:相关办理的启动

在此基础之上,山东省将来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新的养老保险改革的范围。

所以,中国养老保险的并轨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胡观世事


2014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养老金并轨制改革,在此之前我国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即企业职工向社保部门缴纳社保,而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不用缴费,其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以后由所在单位落实养老待遇。

这种制度造成了非常不公平的局面,绝大多数企业职工退休以后能领到的养老金少得可怜,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以后却能领到高于平均工资的养老金。正是这种不公平局面让这一制度饱受诟病,于是进行养老金并轨制改革便是普遍呼声。

目前,全国各地都陆续开始了养老金并轨制改革,新入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要像企业职工那样缴纳社保,并且在退休以后和企业职工一样在社保部门统一领取养老待遇。

当然,即使实行养老金双轨制以后,上述不公平局面仍会存在,只不过差距会缩小一些。因为,国家单位在双轨制初期仍然实行“老人老办法”,工作年限超过十五年的人都像以前一样享受养老待遇,因此在短时间内这种差距不会缩小。

另外,即使大家一起缴纳社保,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稳定、个人缴费比例小”等各种优势,两大群体的养老待遇还是会有较大差距。当然,改革已经稳步推进,养老金并轨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冰焰


养老金的并轨有可能吗?

其实2014年10月1日起,事业机关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实现个人和国家统筹。已经实现了企业和事业机关单位养老金的并轨。


不过在实际的执行中,企业退休是按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和过渡养老金,而事业机关单位,由于自2014年10月1日起,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来计算事业机关单位的养老金和老人的差距比较大,所以很多地方一直沿用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老人办法计算众人的退休养老金,并没有实现实际意义的并轨。

养老金完全实现并轨有没有可能?养老金的完全并轨是势在必行,国家也在下大力气做这项改革,到2024年将实现完全并轨。或者说自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的事业机关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是肯定的。如果企业和事业机关单位退休养老金仍然按这两种办法计算,那就国家人为的分了上等人和下等人企业退休养老金,比事业机关单位养老金高1-2倍。



养老金并轨势在必行!


健身广场舞


养老金并轨势在必行!

养老金并轨实行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此举可以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养老金并轨制必然代替双轨制

为什么说双轨制是必然会被并轨制所代替的呢?

1.养老金双轨制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违背

双轨制造成退休金高低差距太大的不合理状况。只能实现少部分人的小康而不是全面小康,这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完全相背离的。

2.双轨制不利于社会公平原则和社会稳定

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对双轨制表现强烈的不满情绪,要求废除退休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将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威胁。

3.双轨制不利于全社会人才的优化配置

1.造成全社会的人才倾向于退休福利非常好的机关事业单位,这就出现了在公务员考试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烈场面。

2.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人才难以相互之间进行流动,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要么呆在机关事业单位,要么为了进企业放弃以前的积累从零开始缴纳社会养老保险。

并轨制的实行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缴费和发放基本一致。

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将转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欢迎关注!更多职场问题,尽在职场律师说!


职场律师说


养老金并轨有可能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542852112549753956,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b900054fb25cb5c569\

天笑讲职场


养老金并轨不但可能,而且现在已经并轨,国家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已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了养老保险改革,同时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制度,在计算退休养老金办法上,也和企业一样,只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缴费制度时间较短,暂时采用过渡期的办法,到2024年和企业完全并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