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自从AlphaGo接连打败了柯洁、李世石等世界级围棋高手,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学习能力的强大。那么在医学方面,人工智能是否能和人类医生一较高下?

6月底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演的全球首场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人机大赛”,或许可以为我们揭开答案。

今天(5月8日),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天坛医院新院区召开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卒中学会、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全球首场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人机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招募致力于攻克“脑病”的医生成为参赛选手。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而“人脑”选手将要面对的“电脑”对手是:医疗AI机器“BioMind™️天医智”。它是由上述两大中心与北京安德医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 CT、MRI 神经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

招募英雄:人机大战 一触即发

6月底,这场全球首次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人机大赛”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比赛内容

大赛将分A、B组进行,人类选手和AI选手将分别围绕:

颅内肿瘤CT、MRI(核磁)影像判读;

脑血管疾病CT、MRI影像判读及血肿预测;

脑血管病(狭窄、微出血、梗死、脑白质病变、腔隙灶、血肿)病灶标识,出血体积及梗死体积测量等内容,展开精彩对决。

比赛奖励

每组对决的一、二、三等奖得主,将分别获得30万、10万3万元不等的奖励,其他参赛人员也可获得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BioMind™️天医智”获得的奖金将由主办方设立“天医智脑卒中基础研究基金”。

此外,本次人机大赛还设有一个“特别奖”——20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报名者和参赛者,均可向天坛医院“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申报科研课题。

一旦被专家委员会评估立项,申报者可获得100万元科研经费,并“加盟”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与全球科学家,共同推动医疗AI在人脑疾病诊疗领域的“超级应用”。

一图看懂报名参赛流程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连接共享 神经疾病医疗领域迎接“技术革命”

2018年4月28日,国办印发《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医疗AI应用等七个方面,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核心是此前散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健康数据与互联网智慧连接共享,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2017年12月22日,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了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并落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神经系统就是一个万向链接的网络,最适合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特别看好应用于脑病的临床决策支持。”

神经内科专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认为,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落户天坛医院,是医疗和人工智能两种不同领域的合作缩影,“是医学与工程的连接,同样也是今天与未来的连接,是健康与技术创新的连接。”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天坛医院每年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患者30万人次,开展手术10000余例,拥有全国最大的脑病组织样本库及血样样本库。

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遍布全国数百家医院神经疾病专科的研究网络,北京天坛医院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BioMind™️天医智”是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等)MRI、CT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

王拥军坦言,向全球招募神经科医生开展“人机大赛”,正是要验证人工智能诊断的准确性。他认为,人工智能应用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未来将在神经疾病医疗领域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学习应用: “人脑”疾病“电脑”诊断将成现实

神经细胞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致残致死率极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但在中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背景下,对于复杂程度高、定位诊断难度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基层临床的误诊率、漏诊率居高不下,诊断效率也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述现状,是北京天坛医院主动深入探索人工智能(AI)领域的初衷。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王拥军

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疾病信息的深度学习,持续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相当于一个高年资主任医师级别的水平。

王拥军认为,若深度学习天坛医院脑病诊疗经验的“BioMind™️天医智”成功学成“毕业”,基层医院接入该系统后,相当于引进一名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结合天坛医院覆盖300余家医院的远程医疗网络,脑病患者不必奔波大城市、挤在大医院,“家门口”就能获得高品质、个性化的诊断、治疗方案,将极大缓解疑难重症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智慧,对人脑经验(临床顶级专家的的技术和经验)的高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有望解决“人脑”难以解决的疾病“死角”。

以“中风”(脑卒中)为例,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对“中风”病人提供一对一的照顾,三个月内仍然无法避免约8%的复发率。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王拥军

这8%的复发率,是现在‘人脑’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无法覆盖的,要从生物信息视角,去寻找新的分子网络,新的解决机制。

在脑卒中诊疗领域已享誉国际盛名的王拥军,将自己新天坛医院的办公室,安置在一个由超级计算机科24小时接受、处理、学习医疗大数据的超算中心旁。

他认为,未来,新天坛医院,一定是互联网+大数据+多(科)学组的神经系统疾病人工智能诊断+治疗决策平台。“人的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医学影像等数据,将从生物信息视角,超算、串联起来,解决更多问题。”

未来已来:新天坛医院 将“落实”这些医疗AI应用

今年,北京天坛医院将整体搬迁至位于丰台花乡地区的新址。

新址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面积将是现在的十倍,还将建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部。王拥军透露,这个部门将是医院未来的重点科室。

同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坐落在新天坛医院内,保证了数据采集、识别、诊断均能在医院快速完成,无须外传医疗数据,可有效避免病人隐私的泄露,杜绝医疗数据流失风险。

天坛医院广发英雄帖|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人机大战”开战在即!

随着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北京天坛医院未来将展现出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如:

神经病理切片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脑神经疾病患者的智能护理;

依据患者诊疗数据,AI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辅助医生决策;

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康复智能化辅助训练

……

此外,全新的北京天坛医院还会建立人工智能脑血管培训中心,利用人工智能,模拟“还原”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状态,医生可在“机器人”身上进行诊断、治疗、干预,机器人也会表现出血压升高、出血等病征,让科研、教学和培训场景,更加生动、有效。

在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方面,《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

鼓励医疗机构积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合作,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动医疗示范,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

王拥军认为,在神经疾病的“人脑”诊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北京天坛医院,在人工智能(“电脑”)研究开发和深度学习上,拥有先天优势和大数据基础,“没有理由不让天坛医院的人工智能在神经疾病诊疗的科研和临床应用方面走在世界最前端。”

这也是6月底呈现的神经疾病诊断“人机大赛”即日起面向全球专业医生招募参赛选手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